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互聯網發展分析

互聯網發展分析

發布時間:2021-07-10 18:19:37

⑴ 互聯網 市場分析

了解市場 關注行業 從這里開始
第1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007-1-23)

http://www.cnnic.net/index/0J/index.htm
統計報告下載
http://www.cnnic.net/index/0E/00/11/index.htm
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
http://www.cnnic.net/index/0E/00/12/index.htm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資源數量調查
http://www.cnnic.net/index/0J/02/05/index.htm
中國互聯網路熱點調查報告
http://www.cnnic.net/html/Dir/2006/09/25/4176.htm
2006年中國博客調查報告

其他的報告可在相關地址自行下載

⑵ 互聯網的發展狀況

全球互聯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商用以來迅速拓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經過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截止2007年1月,全球互聯網已經覆蓋五大洲的233個國家和地區,網民達到10.93億,用戶普及率為16.6%,寬頻接入已成為主要的上網方式。同時,互聯網迅速滲透到經濟與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推動了全球信息化進程。全球互聯網內容和服務市場發展活躍,眾多的ISP參與到國際互聯網服務的產業鏈中。由此帶來了互聯網服務的產業發展活躍,推動形成了一批ISP,如Google、Yahoo、eBAY等,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2006年10月Google公司的市值已達145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IT公司。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雖然起步比國際互聯網發展晚,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同樣快速發展。據CNNIC公布的最新互聯網發展調查報告顯示,截至到2006年12月,中國互聯網網民數達到1.37億,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的62萬網民人數相比,網民人數已是當初的221倍。寬頻上網人數達到9070萬,位居全球第二位,手機上網網民數1700萬。中國網站數為843000個,全國網頁數為44.7億個。這些數字都是非常驚人的。
一.互聯網ISP提供的主要業務以及業務收入情況
隨著寬頻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互聯網的業務應用同國際主流的業務應用發展基本一致,中國ISP在業務提供能力方面也同世界先進國家的ISP站在同一起點。國際主流的互聯網業務在中國都有應用。表1中列出中國ISP/ICP提供的主要互聯網應用。
但是,中國本土的ISP主營的互聯網應用還是具有中國特色。比如在中國網路游戲業務和即時通信業務發展明顯優於全球平均水平。
中國ISP 2005年總體行業收入大概在300億人民幣左右。總體行業收入增長快速態勢明顯,2004年到2005年的增長率約為40%。表2是中國典型的ISP的收入情況,ISP的業務收入增長率相差較大,平均增長率在30%以上。
互聯網原有的免費提供業務的方式,曾經作為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但是,如果一切都以免費方式提供,互聯網的業務提供能力將難以快速提升,互聯網在各種專業的服務,比如金融業、出版業等的應用和發展將受限,因此全球的ISP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積極地探索業務提供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ISP公司發展情況千差萬別,從中國的ISP公司運營商業模式看,有以下三種基本的商業模式:
●第一種是大而全的商業模式,ISP提供廣泛的互聯網業務。比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雅虎是這種方式的代表。
●第二種是專注於主營業務的模式。比如,騰訊專注於即時通信業務;剛在Nasdaq上市的「如家」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酒店業的ISP。
●第三種是綜合經營型的商業模式。比如,新浪這類大門戶,在主營新聞信息服務的同時,經營網路游戲、提供網路廣告服務等多種互聯網業務,並從這些非主營業務中獲利。
中國ISP大多採用綜合經營信息服務的模式,在關注核心業務的同時,兼顧提供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通過這種經營模式,ISP得以擴展自身的業務運營領域,擴展盈利來源,豐富運營模式,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ISP採用的商業模式同中國互聯網應用市場的競爭格局相關。由於各互聯網業務領域的競爭都非常激烈,競爭格局隨時都有可能變化,因而造成了中國ISP大多注重全面鞏固和提升自身核心業務能力,提高業務服務進入門檻,ISP通過這種發展模式,確保自身壟斷、主導或者優勢地位,為自身的發展創造機會。
另外,中國ISP大多同國內電信運營商合作。中國電信推出互聯星空合作平台,成為眾多ISP尋求同中國電信合作共贏的良好土壤,各ISP在中國電信的網路平台上提供互聯網業務服務,不僅推動了寬頻產業鏈發展,也保障了自身用戶和業務發展,促進了自身良好的運營。中國移動構架的移動夢網平台,是眾多提供移動互聯網業務的ISP同中國移動合作的良好平台。一般而言,傳統電信運營商會同ISP採用業務收入分成來共享收益。這種合作模式帶來了通信產業鏈的發展和延伸,價值分配逐步走向合理均衡。雖然這種模式在國內外都比較成功,但是在整個商業活動過程中,傳統電信運營商還是占據了主要的控制地位,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正在對這種分成模式進行調整,「50 50」新模式的出現預示著中國ISP新一輪的運營模式調整已經開始。來看,雖然內容為王已經逐漸成為中國互聯網業務市場的重要特徵,但是ISP在內容上具有的明顯優勢並沒有根本改變產業鏈的主導力量,網路資源和用戶資源仍然是決定互聯網業務產業鏈上誰是主角的重要因素。
二、典型ICP運營模式分析
按照主營的業務劃分,中國ISP主要有以下幾類。
1.搜索引擎ICP
到2005年底,使用過搜索引擎業務的互聯網用戶達89.1%。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中國內ISP,比如網路,已經超過以Google為首的海外ISP,成為主要的市場佔有者。提供的搜索服務也越來越豐富,包括地圖搜索、論壇搜索、博客搜索等越來越多的細分服務。有數據表明,2005年,中國搜索引擎ISP的收入中,雅虎系收入達到2.8億元,排在第一,網路達到2.7億元,排在第二,Google收入達到1.5億元,收入排名第三。
(1)經營模式
國內外的搜索引擎ISP缺乏贏利模式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困惑,越來越多的搜索引擎ISP從其他方向去尋找出路,依靠提供網路廣告服務、電子商務等方式獲利。
(2)典型案例——網路公司。
網路公司是中國搜索引擎業務提供商中的領頭羊,在推動自身運營發展的過程中,網路廣告業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網路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用戶粘稠度,擴展主業服務范圍的舉措,包括將網路搜索工具條同HP商用電腦捆綁,拓展搜索業務到Web2.0上,提供博客搜索等。2006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網路總收入達3030萬美元,運營利潤達960萬美元,運營利潤率32%。廣告收入規模歷史最高,達3010萬美元,環比增長18%~28%。
2.即時通信ICP
即時通信ISP主要提供基於互聯網和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即時通信業務。由於即時通信的ISP自己掌握用戶資源,因此在即時通信的業務價值鏈中,即時通信ISP能起到主導作用。這在同運營商合作的商業模式中非常少見。
(1)經營模式
參與提供移動即時通信服務的ISP越來越多。即時通信業務由兩種,移動即時通信和互聯網即時通信,兩者的運營模式存在較大差異。互聯網即時通信業務出現較早,因其沿襲了互聯網的免費模式造成了蓬勃發展,隨著該業務在互聯網用戶中滲透率和用戶忠誠度的提高,即時通信服務商開始收費。但是,互聯網即時通信ISP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於即時通信客戶端的廣告收入。與此不同,移動即時通信業務出現相對較晚,一般採用SMS和WAP等業務接入方式,部分運營商採用內置即時通信客戶端方式提供服務。大多移動即時通信服務是付費業務,移動即時通信ISP對移動運營商的依賴性更強,很多移動運營商自身就是移動即時通信業務的ISP。移動即時通信業務採用包月計費(比如簡訊方式)或者按使用計費(比如WAP方式)兩種方式。
(2)典型案例——中國聯通和騰訊公司合作開展移動即時通信業務
出於提高用戶ARPU,增加用戶黏性的目的,中國聯通開展了移動IM業務。中國聯通的策略是和國內外最著名的即時通信ISP合作,優勢互補,做大市場。騰訊公司正是在中國開展即時通信業務最早、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本土即時通信ISP。從2003年開始,中國聯通和騰訊合作,在中國聯通提供的CDMA網路中,提供了基於BREW平台的「騰訊QQ」即時通信服務。
3.移動互聯網業務ICP
移動互聯網業務ISP主要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WAP上網服務、移動即時通信服務、信息下載服務等。
(1)經營模式
提供移動互聯網業務的ISP,主要採用了同移動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業務開展模式。以收益分成和利益共享的形式,共同提供互聯網業務。比如新浪、TOM和空中網,這些ISP同中國移動合作,將自己豐富的內容進行加工,實現中國移動的要求,並獲得業務收益。這種模式下,ISP受運營商政策變化的影響比較大。
(2)典型案例——空中網公司
空中網作為無線增值服務提供商和無線互聯網門戶運營商,2006年的第三季度總收入2501萬美元,同比增長24%。空中網來自無線互聯網門戶的總廣告收入為5.9萬美元,比上一季度的2.2萬美元增長了168%(見表3)。隨著無線互聯網門戶業務的穩步發展,空中網來自無線互聯網門戶的廣告收入已經呈現增長趨勢。但是受到中國移動針對移動增值服務新政策的影響,空中網各項服務收入變化較大。

⑶ 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否是以真實為發展趨勢

互聯網的趨勢分析:
1、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已增至88%

2005 年時,智能手機在全球僅佔有 5% 的市場份額,但 8 年後的 2013 年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猛增至 88%。

2、68%的用戶使用移動平台登錄Facebook

智能手機的社交和溝通令美國用戶感到與世界相連,並且是興奮與有趣的。美國最大的社交平台 Facebook 擁有 11 億用戶,其中 68% 的用戶是在移動平台上使用 Facebook。目前為止,Facebook 移動 ARPU 的增長抵消了桌面 ARPU 的下滑。

3、Groupon上45%的交易用手機完成

另一方面,美國團購網站 Groupon 平台上,45% 的交易是通過手機完成,2 年前 Groupon 上手機交易的比例還不足 15%。

4、可穿戴設備將降低手機掏出頻率

智能手機用戶每天拿出手機的頻率在 150 次左右,可穿戴設備可以讓你無需再拿出手機。隨著可穿戴設備的出現,其發展勢頭將可能快過典型的 10 年周期。

5、中國IOS和Android用戶總數已超過美國

2013 年第一季度中國的 IOS 和 Android 用戶總數已經超過了美國,2012 年中國互聯網用戶在移動平台上花費的時間為 22%,美國用戶為 12%。移動 + 桌面互聯網的花費時間中國也領先與美國,中國用戶花費了 55% 的時間,而美國用戶是 35%。

6、新浪微博推進社會變革 騰訊微信超過4億用戶

新浪微博的用戶每年增加 2 倍,現在已經擁有 5.3 億用戶,新浪微博在重大事件上發揮著作用,正在推進中國社會的變革。騰訊微信的中國用戶已經超過 4 億,正以每年 4 倍的速度增長。

7、全球網民已超過24億

2012 年全球網民總數突破 24 億,同比增長 8%,網民人數的迅速增長主要受新興市場推動。 參考: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3年互聯網的趨勢分析》

⑷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經濟形勢和前景分析

互聯網只是個平台,線上對接線下,你可以把互聯網當作一個平台,專互聯網會影響一部分市屬場,但總體經濟肯定不是互聯網一個影響的。總體來看,互聯網長期的發展趨勢是,更加方便,智能,人性化。以後一切生活相關的都會更見便捷和智能。

⑸ 如何對中國互聯網的行業發展進行理性分析

我感覺我們國家的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好的,現在互聯網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有體現,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了。現在我們國家即將進入5G時代。我們己經成為互聯網大國了。

⑹ 未來幾年IT互聯網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
很多行業的技術人才都成了企業競相追捧的香餑餑。
有數據顯示:未來高端IT技術人才將成為企業和就業市場的最迫切的需求。
同時,擁有專業技術的IT人才薪資待遇比普通白領要高出許多。
在社會發展與產業變革中,掌握一門實用的技術,是在社會站穩腳跟的有力保證。
近年來,IT應用技術快速發展,專業技術人才少之又少,
與此同時傳統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與企業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學IT技術到專業的IT學校學,效果會更好。

⑺ 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是什麼

如果說2015年是互聯網開放元年,那麼我們在2016年已經可以非常真切地體會到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了。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facebook在多個地區的流量已經超越了谷歌 ,且廣告份額在不斷激增;除了社交化的趨勢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開放平台。開放趨勢將徹底改變互聯網的格局。
國內最大的變化來自於騰訊。我們看到騰訊用一年時間建立了跨越PC終端和移動終端、從IM到SNS、從社區開放平台到游戲開放平台的全系列的生態體系,其中多個應用開放平台的用戶數都超越2億。綜合國內各大開放平台的分類和發展趨勢,我們可以分析出開放平台的深層含義與發展方向:
一、 開放平台的種類。
國內開放平台大體有5類:
1、電商類:如淘寶開放平台。特點是通過開放電商生態,為應用接入提供盈利。
2、社交類:如QQ互聯。特點是開放基礎社交生態,將各類社交孤島連接起來,並且為各類應用提供用戶資源。
3、資訊類:如新浪微博。特點是通過快速全面的資訊傳播獲取用戶資源。
4、搜索型:如網路框計算。特點是用搜索結果匹配應用。
5、工具類:例如360、移動互聯上的91等。特點是通過基礎功能服務獲取大量用戶,從而建立開放工具平台。

⑻ 互聯網的發展是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們已經現在進入被稱為web 2.0的網路時代。這個階段互聯網的特徵包括搜索,社區化網路,網路媒體(音樂,視頻等),內容聚合和聚集(RSS),mashups(一種互動式Web 應用程序),以及更多。目前大部分都是通過電腦接入網路,但是,未來我們將從移動設備(如Iphone)和電視機(如Xbox Live 360)上感受到更多登陸網路的愉悅。

那麼,我們能期待在未來1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里,網路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NatC就針對這周的民意調查發表評論,認為未來10年裡,網路最大的影響力將不必非通過電腦屏幕來表現,「你在網路中的活動將包括你的存在,旅行,商品購買或者其他行為「,當然,很多的交叉趨勢也將出現在以下的10個(或者更多)網路發展趨勢中,同時還將有一些非常流行的網路技術是我們現在所無法預測的。

綜合所有的因素考量,未來10年,將有10大網路趨勢出現。

1.語義網

Sir Tim Berners-Lee(Web創始者)關於語義網的觀點成為人們的重要關注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事實上,它已經象大白鯨一樣神乎其神了。總之,語義網關涉到機器之間的對話,它使得網路更加智能化,或者象Berners-Lee描述的那樣,計算機「在網路中分析所有的數據—內容,鏈接以及人機之間的交易處理」。在另一個時候,Berners-Lee把它描述為「為數據設計的似網程序」,如對信息再利用的設計。

就象Alex在《通往語義網》中寫道,語義網的核心是創建可以處理事物意義的元數據來描述數據,一旦電腦裝備上語義網,它將能解決復雜的語義優化問題。

因此,什麼時候語義網時代才會到來呢?創建語義網的阻礙已經出現:RDF,OWL,這些微格式只是眾多阻礙之一.但是,Alex在他文章中指出,將需要一些時間來詮釋世界的信息,然後再以某種合適的方式來捕獲個人信息。一些公司,如Hakia,Powerset以及Alex自己的adaptive blue都正在積極的實現語義網,因此,未來我們將變得關系更親密,但是我們還得等上好些年,才能看到語義網的設想實現。

2.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可能會是計算機歷史中的一個終極目標。從1950年,阿蘭圖靈提出的測試機器如人機對話能力的圖靈測試開始,人工智慧就成為計算機科學家們的夢想,

在接下來的網路發展中,人工智慧使得機器更加智能化。在這個意義上來看,這和語義網在某些方面有些相同。

我們已經開始在一些網站應用一些低級形態人工智慧。Amazon.com已經開始用Mechanical Turk(註:一種人工輔助搜索技術)來介紹人工智慧,以及它的任務管理服務。它能使電腦程序調整人工智慧的應用來完成以前電腦無法完成的任務。自從2005年11月創建以來,Mechanical Turk已經逐漸有了一些追隨者,有一個「Turker」聚集的論壇叫Turker國度,看起來已經有相當部分的人光顧這里。但是,在我們1月份對它進行報道的時候,它看起來當時的用戶並沒有剛剛建立起來時候那麼多。

盡管如此,人工智慧還是賦予了網路很多的承諾。人工智慧技術現在正被用於一些象Hakia,Powerset 這樣的「搜索2.0」公司。Numenta是Tech legend公司的Jeff Hawkins(掌上型電腦發明者)創立的一個讓人興奮的公司,它試圖用神經網路和細胞自動機建立一個新的腦樣計算範例。這意味著Numenta正試圖用電腦來解決一些對我們來說很容易的問題,比如識別人臉,或者感受音樂中的式樣。由於電腦的計算速度遠遠超過人類,我們希望新的疆界將被打破,使我們能夠解決一些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3 .虛擬世界

作為將來的網路系統,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體的關注。但在最近一次Sean AmmiratiI參加的超新星小組(Supernova panel)會議中,討論了一些涉及許多其他虛擬世界的機會。下列圖形是一個很好的概括:

以韓國為例,隨著「青年一代「的成長和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未來10年,虛擬世界將會成為全世界范圍內一個有活力的市場。

它不僅涉及數字生活,也使得我們的現實生活更加數字化。Alex 說,一方面,我們已經在迅速發展第二生命及其他虛擬世界。另一方面,我們已開始通過技術用數字信息詮釋地球,如GOOGLE Earth。

4 .移動

移動網路是未來另一個發展前景巨大的網路應用。它已經在亞洲和歐洲的部分城市發展迅猛。今年推出的蘋果iphone是美國市場移動網路的一個標志事件。這僅僅是個開始。在未來的10年的時間將有更多的定位感知服務可通過移動設備來實現,例如當你逛當地商場時候,會收到很多你定製的購物優惠信息,或者當你在駕駛車的時候,收到地圖信息,或者你周五晚上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收到玩樂信息。我們也期待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如,YAHOO,GOOGLE成為主要的移動門戶網站,還有行動電話運營商。

象NOKIA,SONY-ERICSSON,PALM,BLACKBERRY以及MICROSOFT這些公司都已經涉足移動網路好幾年了,但是移動網路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用戶的使用便捷性。Iphone有一個創新性的界面,使用戶能更輕松的利用縮放以及其他方法來瀏覽網路。此外,ALEX ISKOLD也指出,這款iphone是一種策略,擴大了蘋果的影響力范圍,從網路瀏覽到社區化網路,甚至有可能是搜索領域。

雖然iphone在美國(或者其他當iphone投放到其他國家後)進行了大肆宣傳, iphone至少會存在10年,直到移動網路設備取得重大突破。

5 .注意力經濟

注意力經濟是一個市場,在那裡消費者同意接受服務,以換取他們的注意。例子包括:個性化新聞,個性化搜索,消費建議。注意力經濟表示消費者擁有選擇權,他們可以選擇在什麼地方'消費'他們的關注。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注意力是有關聯性的,只要消費者看到相關的內容,他/她會繼續集中注意力關注,那樣就會創造更多的機會來出售。

期望在未來十年看到這個概念在互聯網經濟中變得更加重要。我們已經看到像AMAZON和netflix這樣的公司,但是還有很多機會有待新的創業者發掘。

⑼ 中國互聯網近5年以來的發展情況分析

具體可以參考樓上。
簡單總結如下:1服務的提升。包括寬頻接入速度增大、互聯網服務質量內提高、服務以及應用的廣泛化多元化等
2產業的發展。簡容單來說已經從單一的網路接入發展成為多元化的互聯網產業、網路辦公、網路公司、網路購物等等方面已經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產業服務
3應用的廣泛。目前已經形成諸多網路開發平台,互聯網已經不是單一的為計算機類電子產品服務了,手機、汽車等等行業的互聯網服務正在發展壯大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發展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交易平台資質 瀏覽:464
聯通理財寶 瀏覽:168
理財錢翻倍 瀏覽:581
濟南雷頓外匯 瀏覽:310
微信理財通買哪個基金好 瀏覽:668
蕭山板塊股票 瀏覽:918
抱抱融資 瀏覽:943
融資投資報告 瀏覽:802
埃及幣0元對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536
畫餅融資 瀏覽:292
情久融資 瀏覽:543
融資租賃的企業公司 瀏覽:723
融資專題會 瀏覽:332
黃金柱怎麼取 瀏覽:271
溫州剛創業如何融資 瀏覽:672
代寫融資計劃書 瀏覽:125
理財用哪個 瀏覽:765
雀巢融資並購 瀏覽:930
華商基金固定收益總監 瀏覽:89
融資計劃書格式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