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okr工作法的流程
OKR實施過程
從戰略開始確定年度目標,季度目標
目標務必是具體的、可衡量的,例如不能說籠統地說「我想讓我的網站更好」,而是要提出諸如「讓網站速度加快30%」或者「融入度提升15%」之類的具體目標;不能說「使北極星OKR達到成功」而是「在9月上線北極星OKR並在11月有100萬用戶」。
目標要是有野心的,有一些挑戰的,有些讓你不舒服的。一般來說,1為總分的評分,達到0.6-0.7是較好的了,這樣你才會不斷為你的目標而奮斗,而不會出現期限不到就完成目標的情況。員工通常每季度會制定4到6個目標,目標太多也會令人焦頭爛額。
目標必須達成共識,目標必須是在管理者與員工直接充分溝通後的共識。沒有達成共識的目標不能算作目標,目標的設定以達成共識為終點。
實施的關鍵流程:從上至下,目標的設立順序應該是公司到部門到組到個人。個人自己想做什麼,和管理者想他做什麼一般來說是不會完全相同的。那他可以通過先查閱上層的目標,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范圍內找到能對公司目標有利的部分,將他拿出來和自己的管理者進行討論,做權衡取捨。某種情況下,很有可能這個自己想做的東西,會變成公司今後改變的發展方向。
從季度目標到「關鍵成果」的分解
所謂的KR就是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做什麼,KR是必須具備以下特點的行動:
必須是能直接實現目標的;
必須具有進取心、敢創新的,可以不是常規的;
必須是以產出或者結果為基礎的、可衡量的,設定評分標准;
不能太多,一般每個目標的KR不超過4個;
必須是和時間相聯系的。
目標既要有年度KRs,也有季度KRs:年度KRs統領全年,但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可以及時調整,調整要經過批准;季度KRs則是一旦確定就不能改變的。在這里要切記可以調整的是KRs,而不是目標。目標不能調整,措施和方法(KRs)可以不斷完善。同樣KRs的設定也必須是管理者與員工直接充分溝通後的共識。
從關鍵成果到「行動計劃「
當有了關鍵成果(期望的結果)後,就要圍繞這個具體的目標來分解任務了。所以,每項關鍵成果就會派生出一系列的任務,交給不同的同事負責。關鍵成果負責人就成了名符其實的項目經理,來組織協調大家。因此,關鍵成果的項目經理應當是團隊非常重要的成員,他們能夠調度和影響企業資源,如果他還不具備這個能力,就把這個權力給他。至少,項目經理和企業決策者之間應當保持絕對通暢的溝通。
每個季度做回顧。到了季度末,員工需要給自己的KRs的完成情況和完成質量打分——這個打分過程只需花費幾分鍾時間,分數的范圍在0到1分之間,而最理想的得分是在0.6到0.7之間。
每個員工在每個季度初需要確定自己本季度的 OKR,在一個季度結束後需要根據自己這個季度的工作完成情況給 OKR打分。每半年公司會進行一次 Performance Review,主要是 review 員工過去半年的績效,並根據Performance Review 的結果變更 Job Ladder(業務職級)和薪酬。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個人Performance Review的成就內容及級別都是全公司共享公開的。這個對於很多公司來說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一方面可以做到更為公平和透明,另一方面也給每位同事提供了更好學習和成長自己的樣本,激勵大家在產品研發中更高質量的挑戰和要求自己。
B. regon NIP KRS是什麼意思,
是波蘭公司吧,
NIP: 稅務識別號。(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
KRS:法院登記號(National register of court)
regon: 企業統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