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ABC管理法的過程
基本步驟
第一步,計算每一種材料的金額。
第二步,按照金額由大到小排序並列成表格。
第三步,計算每一種材料金額占庫存總金額的比率。
第四步,計算累計比率。
第五步,分類。累計比率在0%~60%之間的,為最重要的A類材料;累計比率在60%~85%之間的,為次重要的B類材料;累計比率在85%.100%之間的,為不重要的C類材料。
通常情況下,人們使用ABC分析表來進行上述步驟。從表1可以看出,A、B、C、D、E為A類,F、G、H、I、J、K、L、M、N、0為B類,P、O、R為C類。
對於不同的對象,分類時採用的指標是不一樣的。上面庫存管理,採用的是存貨價值指標。對於客戶管理,可以採用客戶進貨額或者毛利貢獻額為指標。對於投資管理,可以採用投資回報額作為指標。
⑵ ABC分析法的缺點
盤點清查非常困難,而且難以確保准確性;存量控制困難。
在一個大型公司中,庫存存貨的種類通常會很多,動則就可能是十幾萬種甚至幾十萬種。雞毛蒜皮一把抓的管理把管理者累得直不起腰,其收效卻甚微,而且可能出現混亂,進而造成重大損失:
第一,盤點清查非常困難,而且難以確保准確性。對於非重要的材料,比如低值易耗品,可能影響還不大,但對於重要材料,例如產品關鍵部件,如果計數錯誤,卻可能導致缺料,生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進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喪失市場機會,失去客戶。
第二,存量控制困難。重要材料的存量應該作為重點監控,確保不斷料又不積壓,非重要材料由於其重要性不高和資金佔用量小,則可以按一定的估計量備貨。如果實行一把抓式的管理,就可能將目光集中在大量非重要材料上,而疏忽了對重要材料的控制。
ABC三類存貨中,由於各類存貨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可以採用下列控制方法:
(1)對A類存貨的控制,要計算每個項目的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盡可能適當增加訂購次數,以減少存貨積壓,也就是減少其昂貴的存儲費用和大量的資金佔用;同時,還可以為該類存貨分別設置永續盤存卡片,以加強日常控制。
(2)對B類存貨的控制,也要事先為每個項目計算經濟訂貨量和訂貨點,同時也可以分享設置永續盤存卡片來反映庫存動態,但要求不必像A類那樣嚴格,只要定期進行概括性的檢查就可以了,以節省存儲和管理成本。
(3)對於C類存貨的控制,由於它們為數眾多,而且單價又很低,存貨成本也較低,因此,可以適當增加每次訂貨數量,減少全年的訂貨次數,對這類物資日常的控制方法,一般可以採用一些較為簡化的方法進行管理。常用的是「雙箱法」。
所謂「雙箱法」,就是將某項庫存物資分裝兩個貨箱,第一箱的庫存量是達到訂貨點的耗用量,當第一箱用完時,就意味著必須馬上提出訂貨申請,以補充生產中已經領用和即將領用的部分。
⑶ ABC分析法是什麼啊。。。求解
ABC分析法(ABC-Analysis)作為庫存管理的技法從1951年由GE公司的迪基開發出來以後,在各企業迅速普及,運用於各類實務上,成效卓著。
ABC分析是依據"對應價值大小的投入努力"來獲得非常有效的管理分析法。ABC分析的基礎可溯自巴雷特分析(Parteo Analysis)。巴雷特在1897年研究社會財富分配時,收集多個國家的收入統計資料,得出收入與人口的規律,即占人口經重不大(20%)的少數人的收入占總收入的大部分(80%),而大多數人(80%)的收入只佔收入的很小部分(20%),所得分布不平等,他提出了所謂的"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大數" 的關系,用來表示這種財富分配不平等的現象的統計圖表稱為巴雷特曲線分布圖。以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迪基經過對該公司所屬某廠的庫存物品經過調查後發現,上述原理適用於存儲管理,將庫存物品按所佔資金也可分成三類,並分別採取不同的管理辦法和采購、存儲策略,尤其是對重點物品施行ABC分析的重點管理的原則。ABC分析在原理上與巴雷特分析相同,但是,在適當區分對象、改變管理重點的論點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ABC(A類品占金額高重點管理,B類品點金額中等次重點管理,C類品點金額最低一般管理)分析不僅只用於庫存管理,其對采購管理也適用,利用ABC分析法根據不同類的商品採取不同的方法,尤其在采購手續、采購方式的選擇、供應商的選擇等方面實施ABC分類的重點管理,將為企業的采購部門帶來更高的效率。或許其他經營方式的企業可以由銷售部門同時承擔采購職能,採用購銷一體制,但連鎖營企業必須集中統一采購,這是由連鎖經營本身的特點決定的。連鎖經營作為一種依靠標准化經營、標准化店鋪展開的發展類型,標准化是其生命力所在。標准化除了店鋪設計、布局安排、銷售服務方式等方面外,標准化的商品是核心部分。而商品的獲得由采購來實現。試想如果由各分店自行采購,自行決定商品結構、種類、品質和價格,連鎖分店和傳統的單店企業還有什麼差別?統一的經營戰略安排從何談起?另外連鎖企業多店鋪、廣地域經營方式對采購配送形成子不同於單店經營的特色要求,需要由統一規劃安排的采購、加工、配送體系,即滿足各分店在地區上、品質上、數量上的不同要求,又能做到經濟合理地運籌進貨、運輸、加工、保管、配送業務,比起單店企業,在商品從采購到銷售過程中職能分化和協調的程度要深,所需組織管理水平也要高得多。
因此,連鎖企業在管理分工安排上,采購工作應由專職采購部門和采購人員負責,對商品經營計劃和總的商品經營結構,企業主要負責人要過問和把關。為了防止出現總部的集權及采購部門的一次性無重點采購,專職采購部門必須針對商品的不同分類施行不同的采購手續。,對於A類重點商品的采購應先做重點預測,並在采購前提出采購申請,由最高管理者決定,對於B類商品的品種、結構的調整及采購權應由采購部門的中層管理者決定,而C類商品的采購許可權則屬於中層管理者以下或者專職采購人員。這樣從整體來講,配合各階層的管理能力與管理重要度,分別按責任放許可權施行采購分權制,能提高管理的效率。
2、ABV分析在采購方式上的應用實際銷售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暢銷品種上市後很快被搶購一空,變成脫銷品種。想像中似乎天經地義,其實恰恰相反。商品構成重量最大的部分往往是連鎖店最具代表性的、並決定企業形象、左右企業的競爭實力的關鍵品種或品目。這一部分品種保證源源不斷供應,企業的商品經營結構才實際存在。采購上能否做到迅速補充貨源是衡量采購業務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暢銷品會變成脫銷品,就是因為企業沒有迅速補充的能力。采購能否實現迅速補貨,很重要的一點是選擇正確的采購方式,目前許多連鎖企業對所有的商品基本上都採用經濟批量訂貨的方法,即在一定時期商呂需求量可以准確預測的情況下選擇最經濟的一次進貨批量。但這種訂貨方式並不是最佳的,首先,在買方主動的經濟條件下,同類商品的替代品越來越多,上一次采購的商品很可能被下一次采購的同類替代品所取代。其次,下一期商品需求量不可能非常准確地預測出來,而這正是進行經濟批量訂貨的前提條件。第三,對重要程度、走貨量、出貨速度不同的商品採用同一種訂貨方式,不僅增加倉儲費用而且佔用不必要的資金,顯然是不合理的。
應用ABC分析法確定商品品目的重要程度,根據不同的銷售額及銷售量確定不同的銷售額及銷售量確定不同的訂貨方式,不僅能有效地降低庫存成本,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各類商品的斷檔、脫銷。圖4所示,根據ABC分析法,A類商品所佔金額比重最大,數量所佔比重最小,應加強管理,按時訂貨,積極促銷,防止積壓和缺貨,應採取定期不定量的訂貨方式;而消費金額較小,數量比得較大的B類商品,應按照經營方針,適時調節庫存水平,可以酌情大量訂貨,減少訂貨次數,節約定貨費用,採取訂貨
⑷ ABC成本法的分析過程
ABC分析法的過程
ABC分析法的過程是:
1.定義業務和成本核算對象(通常是產品,有時也可能是顧客、產品市場等)。這一過程很耗時間。如果兩種產品滿足的是顧客的同一種需求,那麼在定義業務時,選擇顧客要比選擇單個產品更為恰當。
2.確定每種業務的成本動因(即成本的決定因素,如定單的數量)。
3.然後,將成本分配給每一成本核算對象,對各對象的成本和價格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其盈利能力的高低。
⑸ 備件ABC分類法的具體操作流程
ABC分類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ABC分類法又稱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圖分析、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們也稱之為「80對20」規則。 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為ABC分析法。
ABC分類法的基本程序
1、開展分析
這是區別主次的過程。它包括以下步驟:
1收集數據。即確定構成某一管理問題的因素,收集相應的特徵數據。以庫存控制涉及的各種物資為例,如擬對庫存物品的銷售額進行分析,則應收集年銷售量、物品單價等數據。
2計算整理。即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加工,並按要求進行計算,包括計算特徵數值,特徵數值占總計特徵數值的百分數,累計百分數;因素數目及其占總因素數目的百分數,累計百分數。
3根據一定分類標准,進行ABC分類,列出ABC分析表。各類因素的劃分標准,並無嚴格規定。習慣上常把主要特徵值的累計百分數達70%~80%的若干因素稱為A類,累計百分數在10%~20%區間的若干因素稱為B類,累計百分數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稱C類。
4繪制ABC分析圖。以累計因素百分數為橫坐標,累計主要特徵值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對應關系,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成曲線,即繪製成ABC分析圖。除利用直角坐標繪制曲線圖外,也可繪製成直方圖。
2、實施對策
這是「分類管理」的過程。根據ABC分類結果,權衡管理力量和經濟效果,制定ABC分類管理標准表,對三類對象進行有區別的管理。
ABC分類法的具體步驟
1、收集數據
按分析對象和分析內容,收集有關數據。例如,打算分析產品成本,則應收集產品成本因素、產品成本構成等方面的數據;打算分析針對某一系統搞價值工程,則應收集系統中各局部功能、各局部成本等數據。
2、處理數據
對收集來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按要求計算和匯總。
3、制ABC分析表
ABC分析表欄目構成如下:第一欄物品名稱;第二欄品目數累計,即每一種物品皆為一個品目數,品目數累計實際就是序號;第三欄品目 數累計百分數,即累計品目數對總品目數的百分比;第四欄物品單價;第五欄平均庫存;第六欄是第四欄單價乘以第五欄平均庫存,為各種物品平均資金佔用額;第 七欄為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第八欄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第九欄為分類結果。製表按下述步驟進行:將第2步已求算出的平均資金佔用額,以大排隊方 式,由高至低填入表中第六欄。以此欄為准,將相當物品名稱填入第一欄、物品單價填入第四欄、平均庫存填入第五欄、在第二欄中按1、2、3、4... 編號,則為品目累計。此後,計算品目數累計百分數、填入第三欄;計算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填入第七欄;計算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填人第八欄。
4、根據ABC分析表確定分類
按ABC分析表,觀察第三欄累計品目百分數和第八欄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5一15%而平均資金 佔用額累計百分數為60一80%左右的前幾個物品,確定為A類;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20一30%,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也為20一30%的物品,確 定為B類;其餘為C類,C類情況正和A類相反,其累計品目百分數為60一80%,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僅為5—15%。
5、繪ABC分析圖
以累計品目百分數為橫坐標,以累計資金佔用額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第三欄和第八欄所提供的數據,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曲線,則繪成ABC曲線。
按ABC分析曲線對應的數據,按ABC分析表確定A、B、C三個類別的方法,在圖上標明A、B、C三類,則製成ABC分析圖
⑹ 請簡述使用ABC分析法進行倉庫管理時的步驟
1、ABC分析法是基於帕累托定律,該定律稱:在一個給定的組群內,起重要作用的事項在組群所有的事項中,往往只佔相當小的比例。關鍵的少數(vital few)和次要的多數(trivial many)」的理論
2、在倉儲管理需求分析過程中,ABC分析法的應用有助於庫存管理的:
*識別庫存需求與投資中的重要細節;
*有助於確定所需要應用的技術、系統和流程;
*保證時間和努力的高效率和方向性(高效能)。
3、ABC分析過程的步驟如下:
(1)按需求量或需求價值從高到低的順序,列出所有貨物品項;
(2)對所有品項求和,得到需求量或需求價值的總和;
(3)逐個計算各品項累積數量;
(4)選擇幾個斷開點,以設立細分目錄,並計算各斷開點的在總數中所佔的百分比。
4、對不同類別的貨物,採取不同的庫存政策。如,A類,要重點關注,配置更多的資源;C類,相對關注更少,也配置更少的資源;B類,介於A與C之間。
5、在企業的實際管理中,根據企業實際的需要,不僅分成三類,也可以分成四類、五類或更多。
⑺ ABC分類管理法的計算過程。。
ABC分類法又稱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圖分析
處理對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量化的,一類是不能量化的。對於不能量化的,我們通常只有憑經驗判斷。對於能夠量化的,分類就要容易得多,而且更為科學。現在我們以庫存管理為例來說明如何進行分類。
ABC分類法的基本程序
1、開展分析
這是「區別主次」的過程。它包括以下步驟:
1)收集數據。即確定構成某一管理問題的因素,收集相應的特徵數據。以庫存控制涉及的各種物資為例,如擬對庫存物品的銷售額進行分析,則應收集年銷售量、物品單價等數據。
2)計算整理。即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加工,並按要求進行計算,包括計算特徵數值,特徵數值占總計特徵數值的百分數,累計百分數;因素數目及其占總因素數目的百分數,累計百分數。
3)根據一定分類標准,進行ABC分類,列出ABC分析表。各類因素的劃分標准,並無嚴格規定。習慣上常把主要特徵值的累計百分數達70%~80%的若干因素稱為A類,累計百分數在10%~20%區間的若干因素稱為B類,累計百分數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稱C類。
4)繪制ABC分析圖。以累計因素百分數為橫坐標,累計主要特徵值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對應關系,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成曲線,即繪製成ABC分析圖。除利用直角坐標繪制曲線圖外,也可繪製成直方圖。
例如:
第一步,計算每一種材料的金額。
第二步,按照金額由大到小排序並列成表格。
第三步,計算每一種材料金額占庫存總金額的比率。
第四步,計算累計比率。
第五步,分類。累計比率在0%~60%之間的,為最重要的A類材料;累計比率在60%~85%之間的,為次重要的B類材料;累計比率在85%~100%之間的,為不重要的C類材料。
通常情況下,我們使用ABC分析表來進行上述步驟。從表1可以看出,A、B、C、D、E為A類,F、G、H、I、J、K、L、M、N、0為B類,P、O、R為C類。
表1 庫存ABC分析表
材料名稱 金額占總金額比率 累計比率 分類
A 25% 25% A類
B 16% 41% A類
C 8% 49% A類
D 6% 55% A類
E 5% 60% A類
F 2% 62% B類
G 1.8% 63.8% B類
H 1.5% B類
I 1.4% B類
J 1.3% B類
K B類
L B類
M B類
N B類
O 85% B類
P C類
Q C類
R 100% C類
合計 100%
以累計因素百分數為橫坐標,累計主要特徵值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對應關系,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成曲線,即繪製成ABC分析圖。除利用直角坐標繪制曲線圖外,也可繪製成直方圖。(用office excel 圖表功能即可繪制)
⑻ ABC分析法又叫做什麼方法
abc分類法又稱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圖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abc法則、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為abc分析法。
⑼ 什麼叫做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一般指ABC分類法
ABC分類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全稱應為ABC分類庫存控製法。
又稱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圖分析、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類管理法、物資重點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們也稱之為「80對20」規則,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ABC分類法對企業管理的啟示及對管理者組織決策的影響有所介紹。
(9)abc分析法修正過程擴展閱讀:
趨勢分析法的應用目的:
確定引起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變動的主要原因;
確定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發展趨勢對投資者是否有利;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趨勢。這種分析方法屬於一種動態分析,它是以差額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為基礎,同時又能有效地彌補其不足。
作用:
通過趨勢分析可以知道企業財務經營的變化情況,為預測未來發展方向提供幫助。
⑽ 運用ABC分析法應注意哪些問題
ABC分析法又稱巴累托分析法、ABC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等。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以有區別地實施管理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稱為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可概括為「區別主次,分類管理」。它將管理對象分為A、B、C三類,以A類作為重點管理對象。其關鍵在於區別一般的多數和極其重要的少數。
ABC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1.開展分析。這是「區別主次」的過程。它包括以下步驟:
(1)收集數據。即確定構成某一管理問題的因素,收集相應的特徵數據。以庫存控制涉及的各種物資為例,如擬對庫存物品的銷售額進行分析,則應收集年銷售量、物品單價等數據。
(2)計算整理。即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加工,並按要求進行計算,包括計算特徵數值,特徵數值占總計特徵數值的百分數,累計百分數;因素數目及其占總因素數目的百分數,累計百分數。
(3)根據一定分類標准,進行ABC分類,列出ABC分析表。各類因素的劃分標准,並無嚴格規定。習慣上常把主要特徵值的累計百分數達70%~80%的若干因素稱為A類,累計百分數在10%~20%區間的若干因素稱為B類,累計百分數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稱C類。
(4)繪制ABC分析圖。以累計因素百分數為橫坐標,累計主要特徵值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對應關系,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成曲線,即繪製成ABC分析圖。除利用直角坐標繪制曲線圖外,也可繪製成直方圖。
2.實施對策。這是「分類管理」的過程。根據ABC分類結果,權衡管理力量和經濟效果,制定ABC分類管理標准表,對三類對象進行有區別的管理。
ABC分析法的具體步驟
1.收集數據。按分析對象和分析內容,收集有關數據。例如,打算分析產品成本,則應收集產品成本因素、產品成本構成等方面的數據;打算分析針對某一系統搞價值工程,則應收集系統中各局部功能、各局部成本等數據。
2.處理數據。對收集來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按要求計算和匯總。
3.制ABC分析表。
4.根據ABC分析表確定分類。按ABC分析表,觀察第三欄累計品目百分數和第八欄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5一15%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為60一80%左右的前幾個物品,確定為A類;將累計品目百分數為20一30%,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也為20一30%的物品,確定為B類;其餘為C類,C類情況正和A類相反,其累計品目百分數為60一80%,而平均資金佔用額累計百分數僅為5—15%。
5.繪ABC分析圖。以累計品目百分數為橫坐標,以累計資金佔用額百分數為縱坐標,按ABC分析表第三欄和第八欄所提供的數據,在坐標圖上取點,並聯結各點曲線,則繪成ABC曲線。
按ABC分析曲線對應的數據,按ABC分析表確定A、B、C三個類別的方法,在圖上標明A、B、C三類,則製成ABC分析圖。
分析評價
ABC分析法是儲存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經濟工作中的一種基本工作和認識方法。ABC分析的應用,在儲存管理中比較容易地取得以下成效:壓縮了總庫存量;解放了被占壓的資金;使庫存結構合理化;節約了管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