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上海浦東機場的縮寫是PVG
因為這是IATA分配給浦東機場(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代號,比較老的機場基本上是用英文名稱的縮寫或前3個字母作代號。比如上海虹橋機場SHA,但是全世界機場太多了,有時會有重復,PUG被澳大利亞的奧古斯登機場使用,所以只能把U換成相近的V。但是PVD也被普羅維登斯機場用掉了,於是只能用PUDONG的末尾字母G,就成了PVG。
上海浦東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海地帶,面積為40平方公里,機場一期工程於1997年10月全面開工建設,於1999年9月建成通航。
一期建有一條4000米長、60米寬的4E級南北向跑道,兩條平行滑行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擴建工程投入使用。
(1)上海機場最終控制方是誰擴展閱讀
浦東機場日均起降航班達80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佔到整個上海機場的六成左右。通航浦東機場的中外航空公司已達60家左右,航線覆蓋90多個國際(地區)城市、60多個國內城市。
2011年,上海兩大機場共保障飛機起降57.4萬架次,實現旅客吞吐量745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3.94萬噸,浦東機場貨運量保持全球機場第三位,客運量排名全球機場第20位。
2015年3月28日,浦東機場第四跑道正式啟用。
2015年12月30日,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主體工程衛星廳工程開建。
2019年9月16日,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啟用,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正式投入運營。
2. 上海浦東機場和上海浦東T2是怎麼回事
1、浦東機場t1和t2的區別主要如下:
①浦東機場t1和t2航站樓分布的航空公司不同。
②浦東機場共有T1和T2兩個航站樓,T1、T2是航站樓的序號名稱。
2、(1)上半程是從青島--上海浦東(MU5514)
是指在上海浦東機場下飛機,
(2)上海浦東T2--貴陽龍洞堡機場
是指在上海浦東T2乘坐飛機
3、T1步行到T2大概10分鍾左右,之間有擺渡車的,2小時肯定是來得及的。
(2)上海機場最終控制方是誰擴展閱讀
浦東機場服務特色
1、過境免簽
(1)自2016年1月30日起,上海各開放口岸對51個國家持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的人員,實行過境免辦簽證政策。
(2)過境外國人可選擇從上海海、陸、空港口岸入境或出境,在上海市行政區域內免簽停留144小時。
2、自助入境
(1)2017年10月,上海邊檢總站在浦東機場口岸新增的入境邊檢側助通關通道正式投入啟用,浦東機場T2航站樓新增23條,旅客入境將更加方便快捷。
(2)上海邊檢總站擴建後,浦東機場口岸的入境邊檢自助通關通道將達到50條,其中浦東機場T1航站樓12條、T2航站樓38條。新自助通道設備在證件讀取和人員信息比對速度上,較之前有了不小的提升,操作界面也更簡單便捷。
3、行李大使
2018年2月,浦東機場在國內首推「行李大使」服務,工作人員會主動將行李轉盤上的行李整齊劃一地排成一列,幫助旅客更加便捷地找到和提取行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浦東機場
3. 上海虹橋機場的總設計師是誰求詳細資料!!
上海虹橋機場的總設計師是劉武君。
劉武君於1984年7月獲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學士學位;1988年9月獲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研究所碩士學位;1988年10月赴日本留學,1993年10月獲日本千葉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現任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兼任清華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等大學教授。曾任上海機場(集團)總工程師、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承擔了"長大幹線磁懸浮交通系統的實用性研究"、"錫滬杭線磁浮交通系統的預可行性研究"等國家"863"項目,以及上海市科委"上海城市結構發展模式研究"課題研究,參加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擴建、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擴建、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和上海磁浮列車重大工程的建設。
相關專著:
《21世紀航空城--浦東國際機場地區綜合開發研究》《綠色機場--上海機場可持續發展探索》
《機場融資--大型國際機場多元化融資模式研究》《浦東國際機場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圖解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策劃、規劃、設計、研究》《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開發策劃研究》
《浦東國際機場貨運站運營管理研究》《航空城規劃》《航空港規劃》《航空樞紐規劃》
(3)上海機場最終控制方是誰擴展閱讀: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公務機基地於2008年12月5日開工,2010年1月28日通過竣工驗收,2010年3月17日通過民航行業驗收。基地擁有1座3100平方米的公務機候機樓,1座4500平方米、可停放4至5架中型公務機的機庫,1座近2000平方米的附樓,以及3個專用的公務機上下客停機位,能夠滿足年起降6000架次公務機的地面保障。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有關建設作為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亞太航空樞紐港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硬體改造設施逐步投入使用,虹橋機場服務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區位資源效率的提高,尤為關鍵。圍繞各方旅客安全、高效、便捷進出港這個核心,始終對標國際標准,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提高虹橋機場的資源效率,有利於以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航空樞紐為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奠定扎實基礎。
4. 上海浦東機場那個「萬箭穿心」的候機樓是誰設計的
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
5. 上海機場最終控制方是什麼
國家唄。機場是國有的,控制方當然是國家,具體是民航總局
6. 虹橋機場老總是誰
虹橋機場與浦東機場同屬上海機場集團公司,董事長是吳念祖。
7. 上海虹橋機場T1和T2分別是哪些個航空公司
1號航站樓(T1):春秋航空國內航班以及其他航空公司的國際及地區航班。
2號航站樓(T2):除春秋航空外其他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HA,ICAO:ZSSS),位於中國上海市長寧區,距市中心13千米,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
(7)上海機場最終控制方是誰擴展閱讀:
一、硬體設施
1、1號航站樓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有停機位66個,其中有13個登機橋位,48個遠機位,2個專機位,2個貨機位。機場1號航站樓由A、B兩座候機樓緊密相連,面積達8.2萬平方米(A樓5萬平方米,B樓3.2萬平方米);共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和15條行李傳輸系統。
2014年底,上海虹橋機場啟動1號航站樓改造及東交通中心工程。 改造完成後,1號航站樓面積將達13.18萬平方米,設72個值機櫃台,13個登機橋。
2、2號航站樓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面積為36.26萬平方米,2號航站樓設有80個值機櫃台、47條安檢通道,主樓辦票櫃台為前列式排列,使航站樓主樓凈深僅為108米。
2號航站樓有89個機位,45座登機橋,近機位比例超過70%,其中8個機位可以同時停靠3種機型組合的混合式橋位;設有母嬰室35間,為殘障旅客設置了48間衛生間、16台升降電梯、4個問訊櫃台等無障礙設施。
二、機場基本情況
海虹橋國際機場擴建前佔地面積26.4平方千米,擁有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條。其中跑道長3400米、寬57.6米(4E級),停機坪達51萬平方米。有停機位66個,其中有13個登機橋位,48個遠機位,2個專機位,2個貨機位,可滿足各類飛機的起降要求。
機場1號航站樓(T1)由A、B兩座候機樓緊密相連,面積達8.2萬平方米(A樓5萬平方米,B樓3.2萬平方米)。共有15個候機大廳,18個貴賓室和15條行李傳輸系統。每日平均起落航班達540架左右,高峰小時起落飛機達85架次,年運送旅客量超過1488.92萬人次,已開通了到達91個國內國際城市的航班。
2010年3月16日零時起,除春秋航空公司及往返日本、韓國的國際包機航班仍在1號航站樓(T1)運營外,其餘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全部遷至2號航站樓(T2)運營。
8. 現在到達上海機場國內人員要隔離嗎
截至12月2日,持綠色健康碼的國內人員到達上海機場不需要隔離。
11月22日晚,機場集團組織力量對浦東機場17719名相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17718人結果陰性,1人結果陽性。23日16時,記者來到浦東機場,仍不斷有機場貨運相關人員前往P4停車庫檢測。1個多小時後,采樣工作基本告一段落,臨時采樣點撤除,P4停車庫進行全面消毒後封閉。
客運方面,許多旅客擔心前往浦東機場後行程碼會變色,對此,浦東機場安全運行總監張磊介紹,近期確診的病例不涉及客運區域,浦東機場不屬於上海市疫情防控的中高風險區域,旅客進出機場行程碼不會變色。在T2航站樓,記者掏出手機查看健康碼,還是綠色的。
浦東機場出發大廳內客流不多,旅客們有序排隊值機。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旅客都佩戴口罩,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據悉,11月浦東機場每天進出港航班在1000架次左右,昨天900多架次也屬正常范圍。張磊表示,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所有旅客進出港都嚴格按照民航局與上海市相關技術標准和指南執行,近期相關要求沒有變化,一切照常。
(8)上海機場最終控制方是誰擴展閱讀
11月23日早上7點30分,記者實地走訪了上海浦東機場貨運航站樓,在車輛入口處,兩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對來往車輛進行全面檢查,出入貨運樓的工作人員需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配以隨申碼綠碼、工作證。
在浦東機場T2航站樓,無論是國內航班,還是國際和地區航班,當天取消的架次極少,旅客們如常進出。旅客們排隊辦票或在休息區域小憩,都自覺地戴好口罩,也留出了一定的社交距離,候機樓內秩序井然。
9.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主要的不同點:
一、長途航線的班機一般降落在浦東機場,短途航線的班機則會在虹橋機場;
二、浦東機場大部分都是出國和跨洲的航班,如飛往法蘭克福,舊金山等,上海虹橋機場大部分的航班都是國內的航班,如飛往北京、太原等;即使是出國的航班也是在中國周邊,如東京羽田,首爾金浦等。
在需要的時候,兩個機場又可以互為備降。事實上,上海市政府已經意識到兩場各有特點,不可相互取代,只能相互協調,相互補充。虹橋機場雖然硬體設施相對老化,但該場離市區近,有些乘客更願意在虹橋機場搭乘飛機。
(9)上海機場最終控制方是誰擴展閱讀
中國內地只有上海擁有兩個國際機場,是國際公認的「一市兩場」。上海從一開始就將機場建設定位為國際航空樞紐,而不是區域航空樞紐。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上海就出台了《上海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確立了「兩場同建」的方針。毫無疑問,上海是國內「一市兩場」運作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國內「一市兩場」最成熟的城市,是國內「一市兩場」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先驅。
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是1999年投入使用的,「一市兩場」格局形成的時間還不長,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如何搭建兩場之間的交通網路,使乘客快捷、便利地來往於兩場之間是關乎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國際上的「一市兩場」已經進入了非常成熟的時期,場與場之間的換乘高效、快捷。這正是上海完善兩場建設的努力方向。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一旦確立,其周邊的大多數城市將無需新建機場——可以直接將高速公路通到上海的機場。
對上海來說,提高了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保證了充足的客貨源;對周邊城市來說,不僅節約了大量修建機場的資金,更可以利用上海的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