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北京上海超萬億財政

北京上海超萬億財政

發布時間:2021-07-12 08:53:08

A. 北京上海GDP已經超過3萬億,未來五年會有哪些城市有望超過3萬億

我感覺在未來廣州南京深圳這三個城市可以超過30,000億。

因為我們都知道現在城市化的水平非常高,而且呢速度也非常快,有一些城市正在通過這種方式逐漸的吸引到一些高層次的人才,所以它周邊的一些產業也在逐漸發展起來,整個城市的生產總值呢,也從一開始的低水平逐漸發展到高水平,高質量。

這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需要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創新的努力。只有把握好了這些一個城市才能不斷向前發展,而且我們要知道很多城市他們都在大量的吸引人才,就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些城市,他們都有非常豐厚的引進人才的政策,這些政策呢都非常適用於這些城市的發展。

所以我覺得嗯,除了上海以外的還有很多城市,其實也是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而且如果有實際的話,他們可以迅速的發展起來,能夠快速的提升生產總值。

所以我感覺以上這三個城市他們的發展的能力都非常強,在未來有可能在經濟方面有所突破。

B. 中國有哪些城市gdp超萬億

「至2018年初,中國gbp超萬億城市有14個,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蘇州、重回慶答,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青島,無錫和長沙。」

目前,內地GDP過萬億的城市已有14個。除了2017年GDP總量過萬億的無錫和長沙外,上海、北京、廣州GDP總量分別在2006年、2008年、2010年突破萬億;2011年,深圳、天津、蘇州、重慶的GDP總量也分別進入萬億行列;2014年,武漢、成都GDP總量分別突破萬億;2015年杭州、2016年南京和青島GDP總量也均突破萬億。

從行政級別上來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為直轄市;廣州、深圳、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青島為副省級城市;蘇州、長沙和無錫為地級市,其中長沙是省會城市。

從城市規模來看,按照2014年國務院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明確了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准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截至2016年的數據,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武漢為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C. 全國萬億個稅哪個城市貢獻多

萬億個稅北上廣深貢獻四成,京滬均超千億。

個人所得稅(下稱「個稅」)改革一直是近期較為關注與熱門的話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7日在審議財政預算報告時建議,降低個稅中工薪所得最高稅率,由45%下調至25%。去年底剛給員工加薪千元的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則在提交給全國人大的議案中建議,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至5000元。建議一出,立即引發廣泛討論。

目前我國個稅收入的總體情況如何?不同地區之間有何差異?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的統計發現,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比較大,京滬以千億元的個稅收入領先全國,四大一線城市總量佔全國的比重達到四成左右。

北上廣深佔四成

2016年我國個稅收入增長較快,且首次突破萬億大關。財政部1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個稅收入10089億元,同比增長17.1%。

近年來全國個稅收入一直保持著較高速度的增長。數據顯示,2013年個稅收入為6531億元,同比增長12.2%;2014年為7377億元,同比增長12.9%;2015年為8618億元,同比增長16.8%。

分城市來看,2016年,上海以1482.7億元的個稅收入位居榜首,北京以1428.15億元緊隨其後。京滬也是我國目前僅有的兩座個稅收入超過千億元大關的城市。

究其原因,京滬作為超一線城市,個稅收入最多是在情理之中。同時,這兩大直轄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而這正是高收入群體所集中的行業。

D. 北京上海的經濟差距是什麼

2018年1月北京和上海同時發布了2017年經濟成績單。同為超一線城市,二者經濟實力一直就難分伯仲,各有千秋。

從城市定位來看,北京更偏重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其經濟實力也很強;上海更偏重經濟中心,但在文化方面也不示弱。

第七:財政收入

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42.26億元,比上年增長9.1%;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5430.8億元,同比增長6.8%。

財政收入方面,上海還是挺厲害的,主要是上海的經濟總量大。但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不僅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有中央稅收返還和中央轉移支付。

財政部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分地區預算匯總表》顯示,北京2017年預算數為700.46億元,上海為525.28億。

看來,在轉移支付方面,中央還是更偏愛北京一些,畢竟北京是中國的首都,需要花錢的地方多。

第八:接待遊客

這個指標主要是為了對比一個城市的開放程度,相比之下,上海確實比北京更開放,上海入境的外國(包含港澳台)遊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計接待入境遊客392.6萬人次,上海全年的數據沒公布,但是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遊客就達到801.6萬人。

不過,兩市有個共同點,從主要客源國來看,接待最多的外國遊客都來自美國、日本和韓國。

第九:人口

上海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418.3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7萬人;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

兩個城市都是人口超大城市,但去年北京人口下降了2.2萬人,有人分析可能和疏散低端產業有關。

看完詳細對比,很多人會發現,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能並沒有外界想像中那麼大,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是齊頭並進的。

如果要說二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上,這主要是由兩個城市的定位決定的,總體上孰優孰劣真的不好下結論。

聲明:對比不是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兩個城市的差異,拒絕無緣無故的地域黑。

E. 中國GDP超萬億城市有哪些

1、上海(位列四大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長三角龍頭)

上海
上海以經濟、金融的實力傲視全國乃至全球,當然,上海有驕傲的資本。
上海與江蘇、安徽、浙江構成的長三角城市群已成為全球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上海設立了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浦東新區和第一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1992年10月11日,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
2013年8月22日,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中國首個自貿區。
2、北京(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北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可惜氣候不好、冬天太冷為不少南方人所不喜歡,不過,由於集中了全國最優質的資源,就算有些霧靄也有不少人選擇堅守。

北京
3、廣州(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

廣州
廣州與深圳、杭州之爭,讓一些不明內情的人以為廣州真的不行了,其實廣州實力還是驚人的,深圳在高等教育、醫療等方面都遠遠不如廣州。
4、深圳(鵬城、廣東省省轄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深圳
深圳是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一大奇跡,現在,深圳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北上廣深」,高速的發展、開明開放的管理與創業環境,落戶難度在四個一線城市中是最低的。
深圳是北上廣深中冬天最溫暖的城市
5、天津(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
天津雖然位列四大直轄市,但存在感一直很低,在京津冀有北京的巨大身影,相比於長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深圳、廣州三座城的巨大號召力,天津雖然GDP很可觀、工業和港口實力很強,但現代服務業和軟體產業等吸納就業多的行業卻發展得不少很理想,天津是一座偏重的城市。
6、重慶(中國西南部、直轄市、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金融商貿物流科技創新航運中心、 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西部開放開發戰略支撐和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

重慶
重慶總面積8.2402萬平方千米,簡直是巨無霸,如此,看來,重慶GDP總量雖高,但戶籍人口3371.84萬,所以人均GDP不高,之所以設立直轄市,是出於區域平衡的考慮。近年來,重慶經濟高速發展,房價卻不像合肥等城市那樣大漲,而能保持穩定難能可貴!
7、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蘇州
蘇州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級市,升級呼聲很高,其下轄的縣級市崑山甚至與西部某些省會城市相提並論。蘇州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都很豐富,古代的時候就很有名,與杭州一起被譽為「人間天堂」。
8、武漢(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武漢
國家已經明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東部不少項目轉移到武漢,武漢在中部稱雄指日可待,武漢是強省會城市,不像江蘇等省那樣。
9、成都(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
一首《成都》唱出了不少人的心聲,成都還是挺受歡迎的,成都是為數幾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未來不可限量。
10、杭州(浙江省省會,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杭州
杭州在G20峰會召開之後城市地位大為提升,房價也猛漲,杭州集中全省之力,有實力雄厚的浙商大力支持,超越廣州並非不可能。
11、南京(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南京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前朝的國都,目前的地位不算高,經濟實力還有待加強,藉助2014年南京奧運會的助力,經過兩年才於2016年擠進了GDP萬億俱樂部,離理想地位還有不小差距,而南京再提升至少應該是直轄市級別。
12、青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國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青島
青島市,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又被譽為「東方瑞士」,人口871萬,有「山東經濟省會」之稱。

F. 北京與上海經濟實力對比,具體數據

1、生產總值北京:6814.5,上海:9143.95;2、金融機構總資產北京:14.1萬億元上海:3.02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 北京:792.8億元,上海:689.87億元;金融增加值佔GDP比重 北京:11.63%,上海:7.5%

G. 中國十大最有錢城市,北京上海資金總量超10萬億,北京和上海你更喜歡哪個城市

兩個都是國內的超級大城市,一直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一直覺得北京和上海內本容身就是職能定位不同,對於一個不是北京上海本地人來說,會更喜歡哪一個城市呢?

上海的地理位置很好,長江入海口,有江有海,這樣的位置也決定了航運和貿易中心的位置,這方面在國際貿易中,上海不會被取代。這幾年也一直在建設四個中心—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這樣的上海地理位置優越,時尚和高端也是上海的一大特點。

北京和上海的房價水平差不多,工資水平也差不多,這就決定了生活成本差不多。如果一個外地人把生活成本作為一個考慮的因素的話,這兩者又好難選擇,所以就從兩座城市各自的優勢去判斷更喜歡哪一個吧。

H. GOP 超過萬億的城市中國占幾個

2019年,我國萬億GDP城市已達17個,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市。

I. 2014經濟超過60萬億的直轄市除了北京上海還有那四個直轄市

2014GDP四個直轄市中上海最高是2.36萬億,北京是2.13萬億,天津是1.5722萬億,重慶是1.43萬億,都沒有超過60萬億的,最高的省份廣東省也只是6.78萬億,離60萬億也差距好多了

閱讀全文

與北京上海超萬億財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錫市長江融資網 瀏覽:477
杠桿性融資 瀏覽:548
威海股票融資 瀏覽:978
理財風險等級五級劃分 瀏覽:746
關於融資輪數 瀏覽:922
銀行前端融資 瀏覽:385
首控國際股票 瀏覽:790
德寶理財群 瀏覽:22
外匯彈性法 瀏覽:480
標准國際外匯招商 瀏覽:150
上海寶皇貴金屬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63
高達微交易燎原外匯 瀏覽:136
我的理財額度 瀏覽:237
理財節是什麼 瀏覽:363
2017年大學生貸款app 瀏覽:36
去家玩融資 瀏覽:704
優信行金融理財 瀏覽:66
什麼是有限合夥理財產品 瀏覽:943
買了理財性保險個人破產了怎麼辦 瀏覽:874
金額理財師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