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的持續下滑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分析,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4月份回落較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假日移動效應。去年3天端午節的假期是在5月份,今年的端午假期是在6月份,經測算,3天的假日消費就影響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回落1個百分點以上,這是假日的錯月效應帶來的影響。二是延期消費效應。7月1日起,我國將對汽車還有部分日用品降低關稅,不少消費者減少當期消費。「這些都是短期因素,下一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條件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毛盛勇分析,從國際上看,外部不確定性、不平衡性、不穩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經濟復甦,包括世界貿易擴張的態勢延續是大概率事件,我國外貿仍然有條件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從內部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近年來一直穩定在60%左右,基礎性作用越來越強大。同時,改革開放激發了更多活力,新動能不斷成長。從產業角度看,工業增長總體呈現穩中有升態勢,服務業總體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中國經濟下半年有條件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B.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千億以上城市
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千億元以上城市13個:
1 上海 3360.4
2 北京 3275.2
3 廣州 2182.8
4 深圳 1671.3
5 重慶 1403.6
6.天津 1356.8
7.武漢 1293.3
8.南京 1166.8
9.成都 1155.3
10.杭州 1112.4
11.蘇州 1055.4
12.沈陽 1048.7
13.青島 1006.7
按照07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CPI平均增長10%計算:
14.無錫 959.5
15 濟南 939.3
16 哈爾濱 894.5
也將進入千億消費大城市行列之中。
C. 7月份我國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多少億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7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0734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1至7月份累計增長9.3%。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企業7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長4.6%。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起點低,邊際消費傾向比城市居民高,即農村居民收入增長一個點帶來的消費增長遠遠高於城市居民收入增長一個點帶來的消費增長;城鎮居民背負遠高於農村居民的住房貸款。到今年6月,我國居民個人房貸余額接近24萬億,這些房貸絕大部分是城鎮居民背負,他們還本付息的壓力很大,所得收入有相當一部分要用於還貸,而不能用於消費;城市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長速度遠低於高收入人群,城鎮居民內部收入差距拉大會進一步抑制消費。
D. 總結2007年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1、現實經濟低於潛在經濟增長水平,GDP有望增長9.5%左右
從潛在經濟增長能力看,一個經濟體的經濟潛在增長水平是由自然資源、資本積累、勞動力在數量和質量上的提高以及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決定的。從決定潛力經濟增長的幾個因素看,近幾年,隨著投資的大幅度增加,我國資本積累的速度快速增長,資本存量的增長速度由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長11.5%提高到12.8%左右,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速度接近改革開放以來年均3%的水平,國內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得到明顯加強,煤電油運等瓶頸制約明顯緩解,支持經濟增長的供給能力更加寬松,潛在生產能力在10.5%左右,高於改革開放28年來潛在增長率9.5%左右的平均水平。
從現實經濟增長因素看,明年,國際國內的環境仍然有利於我國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第一,雖然國際石油價格繼續高位波動,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趨緊,世界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但2007年世界經濟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據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預測,2007年世界經濟將增長4.9%左右,低於2005年0.2個百分點,仍高於1990-2006年平均4%的增長速度;世界貿易量增長率達到7%左右,增長勢頭良好;跨國直接投資繼續回升,並購規模明顯擴大,並重點轉向控制戰略產業和市場;世界經濟發展總體上有利於我國保持對外貿易的繼續增長和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同時,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區域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第二,我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環境逐步改善。近年來,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為主要內容農村綜合改革取得進展,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取得成效,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順利實施,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進展平穩,政府職能轉變步伐加快,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取得進展,這些改革將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第三,我國仍處於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加快升級帶動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和結構升級引導的內生經濟增長活力進一步增強,基本形成了城鎮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升級、企業自主投資能力提升、就業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消費結構進一步升級的良性循環。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進一步提高,中期內煤電油運的瓶頸制約基本消除。
第四,我國將繼續保持宏觀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實行穩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的協調配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合理控制投資增長,提高消費水平,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狀況。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的影響,2007年我國經濟將承接2003年以來的發展勢頭,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國民經濟有望增長9.5%-10%,雖然低於潛在經濟水平,但仍處於經濟增長周期中的繁榮階段。
2、社會總供求關系基本平衡,物價水平小幅上漲
2007年,我國經濟總體上將呈現出潛在生產能力大於實際經濟增長速度的格局,總體價格水平不會大幅度回升,也不會出現通貨緊縮的局面。
首先,雖然2006年糧食產量達到9800億斤以上的水平,糧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國際糧價穩中趨升和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會對市場糧價形成一定支撐,糧食價格會基本穩定。
其次,國家將不斷完善資源性產品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價格機制,理順土地、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淡水等資源性產品價格,這會增加其下游產品的生產成本,抬高部分生產資料產品的價格。
第三,服務價格仍將是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我國一些重要的服務價格如教育、文化、旅遊、醫療等屬於政府控制價格或政府指導價格,其價格上漲的壓力並未充分釋放。
第四,銀行體系貨幣流動性過剩會拉動價格上漲。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貨幣現象,今年以來,由於外匯儲備增長較快,外匯占款被動投放人民幣較多,廣義貨幣供應量保持在17%左右的較快增幅,根據貨幣供應量與名義收入和價格的關系,當前貨幣供用量對明年的價格上漲形成支撐。預計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左右,漲幅與2006年基本持平。
3、經濟增長對就業帶動作用增強,就業壓力持續不減
2007年,勞動力總量過剩和結構性短缺這兩種現象會同時並存,就業總量壓力持續不減。2007年,全國城鎮需要就業的人口約2500萬人,全國城鎮新增勞動力1200萬,其中高校畢業生390萬,中職畢業生270萬,當年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210萬,復轉軍人50餘萬,農轉非人員260萬,而且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需轉移到非農領域就業,向城鎮轉移的規模將不斷增加,對我國的就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估計2007年新增就業崗位約為1000萬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約200萬人,城鎮失業人員總量增加,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4.6%左右。
4、外匯儲備繼續增加,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變化
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平穩實施,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和人民幣匯率向合理、均衡水平過渡奠定了基礎。
國際收支理論、資產市場理論與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於匯率決定的主要理論。首先,從購買力評價看,自1994年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約為9.8%,是美國的2.5倍、日本的5.5倍、歐盟的4.8倍,通貨膨脹率低於美國和歐盟的水平,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大大高於美日歐,這意味著和美元、日元、歐元相比,人民幣的購買力在不斷提高,中美、中日和中歐等之間的相對購買力需要不斷調整。自去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5.7%,對日元升值10%,但對歐元、英鎊、韓元等仍在貶值,人民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基本穩定,因此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水平仍存在低估現象。其次,從國際收支看,國內外匯明顯供大於求,外匯儲備規模過大。2007年貨物貿易收支順差在2006年超過1700億美元的基礎上仍將維持在1500億美元,直接投資項目仍將保持較大順差,達到500億美元左右,到2007年底,我國外匯儲備將在2006年增加約2500億美元的基礎上再增加2500億美元左右,達到130000億美元。第三,從利率平價看,中美兩國的利率差減小,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連續第17次以0.25個百分點的幅度上調利率,到2006年8月底聯邦基金利率達到了5.25%,為四年來的最高水平。從2006年第二季度起,美國經濟開始減速,美國本輪加息周期行將結束。雖然日本和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會進一步緊縮,但隨著2006年人民幣兩次提高利率水平以及物價水平之間的差異,我國與美國、日本、歐元區的實際利差有所減小,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綜合以上各方面影響,2007年,人民幣升值趨勢不會改變。
5、消費需求平穩增長,消費結構繼續升級
2007年消費需求保持較快增長的有利因素較多。
首先,農民收入連續三年保持較快增長,農村消費結構穩步升級。2006年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04年和2005年增長6.8%和6.2%的基礎上增長6%,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對於改變農民收入預期,擴大消費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農村以家用電器為主的第二次消費結構升級已由沿海擴展到越來越多的內陸地區。
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中等收入階層消費呈現增加趨勢。2006年,公務員工資結構調整將提高公職人員收入水平,有利於擴大中等群體的收入,挖掘他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的潛力。
第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於擴大即期消費。國家財政支出更加註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教育亂收費、看病難、看病貴等出台了較為嚴厲的制止措施,推廣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制,完善義務教育政策。隨著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居民對未來預期不斷看好,消費需求將不斷釋放。
2007年消費增長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房地產價格高企和調控政策的影響,住房消費繼續受到抑制。二是由於農資價格上漲、國家對種糧農民補貼的增收效應減弱等影響,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的難度加大。預計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3%,實際增長11%左右,服務性消費回升。
6、投資增速平穩回落,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
2007年,投資反彈壓力仍然較大。首先,投資在建規模偏大,2006年在建項目投資規模達到30多萬億,相當於當年三年的工作量;其次,投資擴張的內在機制尚未改變,有的地方繼續將投資增長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個別地方把大項目與政績考核掛鉤,各地為十七大召開營造良好氣氛也會加大投資;再次,資金來源相對寬松。近幾年,企業效益好轉,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度增長,企業投資資金十分寬裕。外匯儲備增長較快,人民幣外匯占款過多,也會增加貨幣供給水平,信貸資金充裕。但總的看,2007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在快速增長中呈現平穩回落的態勢,一是中央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調控力度不減,國家將繼續把控制新開工項目作為投資調控的重點,堅持嚴把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嚴格環保、技術和安全等市場准入門檻,防止投資需求再度反彈。二是部分加工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利潤增速不高,必然降低企業投資意願,約束部分行業的投資擴張;三是隨著貿易摩擦加劇和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外商向我國轉移加工產業的步伐放慢,對明年固定資產投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綜合多種因素,2007年,全社會投資增長22%,比2006年回落5個百分點。
7、出口增速回落,貿易順差仍然較大
從出口看,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增速減慢,給我國出口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龐大的外匯儲備和較大貿易順差將成為我國外貿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更加嚴峻,人民幣匯率機制調整及人民幣升值將影響2007年出口的增長。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的措施也會對我國出口產生抑製作用。但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不斷升級,出口產品競爭力明顯提升。此外,近幾年投資形成了國內龐大的加工生產能力,國內市場競爭明顯加劇,迫使企業努力擴大出口。2007年,我國出口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從進口看,能源、原材料、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總體短缺的格局將帶動進口增長逐步回升,人民幣升值會增加對進口產品的需求。綜合分析,2007年全年進、出口增長速度將達到15%左右,貿易順差約1500億美元,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
8、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調整財政政策的著力點
我國經濟連續四年出現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維護好這一良好的發展勢頭,關鍵是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面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投資增長過快、農業基礎比較脆弱、社會發展問題突出等問題,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是在大力增收節支的基礎上,適當減少財政赤字,縮小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首先,加大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力度,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民消費能力。其次,加大對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的財政投入,減輕居民教育、醫療方面的過重負擔,適當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再次,國債項目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投向「十一五」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利於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的城鄉基礎設施項目。2007年全年財政收入增長15%左右,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可穩定在2500億元左右,國家長期建設國債發行保持500億元的規模。
9、貨幣政策適時適度微調,貨幣信貸穩定增長
2007年的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控制貨幣信貸總量,保持價格基本穩定,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同時,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達到適度控制投資增長、積極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的使用渠道和方式。靈活採取公開市場操作來對沖外匯占款,努力保持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總量適度、結構合理和貨幣市場利率的基本穩定;通過信貸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區別對待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貸款需求,保證企業合理正常的資金需求,繼續加大對農村和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成長型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在不斷健全個人信用徵信體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初步預測,2007年全年廣義貨幣同比增速將達到16%左右,狹義貨幣增速將達到16%左右,新增貸款規模控制在3萬億元。
10、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保證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根本保障。當前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理順政府與企事業單位、市場中介組織的關系,切實將政府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以理順產權關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要繼續推進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加大國有獨資企業和壟斷行業的改革力度,推進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加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以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為重點,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要完善中央對地方財政轉移和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穩步推進稅制改革,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改革資源稅制度,適時開征燃油稅,為實行增值稅轉型和推行物業稅創造條件;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優化金融結構為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要鞏固和深化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成果,推行政策性銀行向開發性轉型,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中小金融企業;以完善市場功能為重點,推進重要資源性產品和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進一步理順水、電、煤、油、土地等價格,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生產供求關系的價格形成機制,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作者系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
E.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多少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419億元,增長5.7%。
2018年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752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81125億元,增長7.3%。
在商品零售中,7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10655億元,同比增長5.7%。1-7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75979億元,同比增長7.3%。
2018年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47863億元,同比增長29.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6461億元,增長29.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41.6%、23.9%和29.7%。
F. 7月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多少
日前從商務部獲悉:7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9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企業零售額7月同比增長5.1%,比去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
消費價格環比微漲。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漲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結束了兩個月的負增長。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隨著國民經濟運行平穩向好勢頭持續發展,結構調整不斷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預計後期消費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只要政策好,肯定能有穩定的增長。
G. 試收集最近六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各月份的數據,分解時間序列的構成要素,計算季節指數
恩 我學習了
H. 材料一:世界各國投資和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30%和70%。據統計,我國2004年-2007年的投資率分別為
1)、材料一表明,自2000年以來,我國投資率逐年上升、消費率不斷下降,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不協調,消費需求不足;與世界各國相比,差距較大。材料二說明,至2008年7月,我國消費增幅明顯擴大,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投資和消費不協調的矛盾得到明顯改善。
(2)、?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投資(積累)和消費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解決投資和消費不協調的問題,經濟才能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只有解決投資和消費不協調的矛盾,有效控制投資需求,不斷擴大消費需求,才能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持續動力,才能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才能促進我國經濟協調、健康、平穩、較快發展。 (3)、?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加強和改善國家宏觀調控,繼續控制投資過快增長,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大力推進消費結構升級,有效擴大消費需求,尤其要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④有效抑制物價,積極完善社保體系,擴大居民即期消費。 I.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所增長了嗎 2018年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419億元,增長5.7%。 2018年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47863億元,同比增長29.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6461億元,增長29.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41.6%、23.9%和29.7%。 與2007年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錫市長江融資網
瀏覽:477
杠桿性融資
瀏覽:548
威海股票融資
瀏覽:978
理財風險等級五級劃分
瀏覽:746
關於融資輪數
瀏覽:922
銀行前端融資
瀏覽:385
首控國際股票
瀏覽:790
德寶理財群
瀏覽:22
外匯彈性法
瀏覽:480
標准國際外匯招商
瀏覽:150
上海寶皇貴金屬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63
高達微交易燎原外匯
瀏覽:136
我的理財額度
瀏覽:237
理財節是什麼
瀏覽:363
2017年大學生貸款app
瀏覽:36
去家玩融資
瀏覽:704
優信行金融理財
瀏覽:66
什麼是有限合夥理財產品
瀏覽:943
買了理財性保險個人破產了怎麼辦
瀏覽:874
金額理財師
瀏覽: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