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逢九年是怎麼一回事啊
民俗文化中,主要是以老莊的哲學,老子的陰陽觀為基礎,結合《河圖》、《洛書》之術數為理念而逐漸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民俗文化體系。「逢九」(虛歲)年之九為老陽之數,「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陰陽互換觀應該是「逢九」年的理論基礎,「逢九」年之年被視為為人生「十字路口」.
在家鄉民俗的「逢九」一說,主要為幾個特殊年齡段,那就是36歲、60歲、72歲、73歲和84歲。36歲和72歲應該和道教中的天罡36、地煞72之數。但凡這幾年或其前一年後一年均可破解、禁忌,至於前後兩年也要禁忌,這可能和出生年月的大小有關吧。
⑵ 關於逢九、、、、
虛歲36以前一般是不「逢九」的,換個說法就是36歲以前的人大多是不講究這個近乎迷信的規矩的。而且在我的記憶中「逢九」也就是大年初一一天不出門,不見家庭以外的人,再適當穿戴一些辟邪的紅內衣或紅褲帶之類的東西。而現在呢,除穿戴的辟邪衣物越來越多以外,春節三天不出門、一年不參加紅白酒宴,更有的一年不參加各類聚會等等等等,反正是因人而異的各種忌諱有增無減。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醫療技術已相當發達,生活和生存環境也在不斷改善,人活百歲已不是什麼夢想,所以只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所謂的人生「危險期」都會安全度過的,大可不必通過講究太多的規矩來轉折人生。
謝謝採納。
⑶ 股市中的逢缺必補是什麼意思逢到缺口一定會回補嗎
你好
這個叫回補缺口
一般出現在跳開的情況下
這個也不一定是說一定會補,只是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補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⑷ 逢七必變什麼意思
「逢七必變」,泛指行事每遇「七」之序數便易起變化。意思是指某特定時間單位(指年或月或日或時)若被建立為起始點之後,當時間繼續前行至與起始時間點有「七」數或者七的倍數之差距時,事物本質便會出現變化。
原文:三生萬物,逢七必變。
前半句「三生萬物」的意思是由兩個對立的方面相互矛盾沖突所產生的第三者,進而生成萬物。逢七必變的意思是指特定時間被建立為起始點之後,當時間繼續前行至與起始時間點有「七」數或者七的倍數之差距時,事物本質便會出現變化。
解說
易經的思維,一為太極為初始,二為陰陽,為男女雄雌,三為陰陽所生,就是後代,無數的陰陽和他們的後代就構成了萬物。而萬事萬物都可分為六個階段,對應《易經》的六爻,
由開始到結束的六步驟,所以人們希望六六大順,六步都好,而六步走完就已進入其他大情況,所以逢七必變,不論中西皆以7天為一周,可見其存在的必然哲理。
⑸ 有話說「逢九必變」什麼意思,包含什麼道理,應該跟五行有關
陰以六為極。陽以九為尊。六爻中以。六一至上六,九一至上九。九已極致動則生變。故逢九必變也。
⑹ 股市逢會必跌 股市為什麼逢會必跌
不是每次,而是大多數時候逢會必跌,因為炒作不確定性
⑺ 逢九必殺什麼意思
民俗文化中,主要是以老莊的哲學,老子的陰陽觀為基礎,結合《河圖》、《洛書》之術數為理念而逐漸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民俗文化體系。「逢九」(虛歲)年之九為老陽之數,「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陰陽互換觀應該是「逢九」年的理論基礎,「逢九」年之年被視為為人生「十字路口」.
在家鄉民俗的「逢九」一說,主要為幾個特殊年齡段,那就是36歲、60歲、72歲、73歲和84歲。36歲和72歲應該和道教中的天罡36、地煞72之數。但凡這幾年或其前一年後一年均可破解、禁忌,至於前後兩年也要禁忌,這可能和出生年月的大小有關吧。
那麼真正遇到36和72所謂的特殊年齡段的朋友應該如何禁忌預防呢?
這個就應該參照老北京人的說法,在交此年春節的前三十晚上,子時前將一小塊肉(豬肉最好)用紅紙包裹,不要被他人看到,偷偷扔到大街上即可。那麼如果初一有人在街上看到此類紅紙包裹之物,千萬不能俯身拾起(尤其是小孩),要沖其吐口吐沫,踏上一腳即可。命主(指年齡到這個時期的人)初一這天嚴禁出門,不接待任何上門拜年和來訪客人(當然現代人要關閉電話、手機、電腦等一切通訊設備),以免沖起凶神。如果前一年穿「三紅」破解過的人,而且還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也要如此辦理,所好之處該年運將紅紅火火,諸事順遂,多年未了心願也將在該年的上半年得以實現。這年齡段的確應該是人的「十字路口」……
三十六天罡和72地煞為什麼這么可怕,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天罡和地煞在道教中的概念。
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此說囫圇吞棗,實在讓人看了不得要領。我查了北斗的資料,據《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稱三十六天將都是真武大帝所降伏的神而成為部下的,但是也沒有說清星象;72地煞就也沒有說了。再查北斗七星,不多的資料中也僅僅說到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列出名諱,晦澀的說了一下職掌,也是沒有專門闡述的文章。下面是找到的數據:
北斗七星是: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天衡、六闓陽、七瑤光。古人認為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闓陽)為律,瑤光為星。而在道教的神靈系統中,北斗七星成為崇祀的自然神。南宋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五說北斗七星是上真:第一太星精名玄樞上真,第二元星精名北台上真,第三真星精名九極上真,第四紐星精名璇根上真,第五罡星精名太平上真,第六紀星精名命機上真,第七關星精名玄陽上真。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天衡宮廉貞星君、闓陽宮武曲星君、瑤光宮破軍星君。北斗七宮合左輔右弼二星,即洞明宮外輔星君,隱光宮內弼星君,共有九宮星君,稱為九皇,或北斗九皇、北斗九宸。
民俗中對天人感應非常重視,認為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天上星宿當然就成了人間的一個個組織結構。星辰的變化,就會感應到人的變化,因此這個「犯名將」的年齡就成了諸多忌諱的根據。
在今天,人們對宇宙有了新的感知和認識,也就不必要去耿耿於什麼「特殊的逢九年」一說了,但作為民俗文化研究,應該更深入、更細致地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