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發布時間:2021-07-12 20:30:44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中美之間的匯率問題一直以來是兩國政府之間的矛盾焦點,由於貿易統計數據的口徑不一致,導致兩國對匯率的理解頗有爭執,所以我們看到匯率的問題一直是一個麻煩問題。由於全球貿易定價與結算的80%都是由美元結算的,導致美元的話語權一直以來比較強硬,導致所謂的「美國打噴嚏、全球都感冒」的尷尬格局,非美國家一直以來忍氣吞聲、不斷的遭受自美國貨幣政策的干擾,並導致匯市、股市和樓市的跌宕起伏的被動變化,比如1987年、1997年、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採取低利率政策,導致全球被動跟隨,使得各國金融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干擾、並影響到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與發展。
所以各個國家都有沖動制定自己的全球化貨幣政策的計劃,不再受美元以及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例如歐元區的成立、委內瑞拉的數字化原油貨幣的制定、中俄之間的原油貿易的人民幣結算業務等,都開始了自己獨立貨幣政策以及全球化進程的開始。目的很簡單,就是擺脫美元的不公平影響、拓展自己的全球化金融話語權,實際上就是全球化政治經濟格局的從新塑造,所以競爭尤為激烈,之前的利比亞、埃及都是為了擺脫美元的束縛而受到打擊,目前的委內瑞拉、俄羅斯也是如此。
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征程才剛剛開始,由於我國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名列全球第二,具備了貨幣國際化的基礎,加上貿易觸角遍布全球,尤其是目前我們的貿易結算基本是美元為主,但是人民幣的升值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所以如果國際貿易結算如果由人民幣進行,就沒有匯率的波動及損失,企業經營管理更加良性,老百姓出國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消費。
同時由於「鑄幣稅」的功能,我們國家可以很好的調節基於全球化的貨幣政策、保持國家經濟的全球化健康發展,比如我國開始的「一帶一路」規劃,涉及沿線數十個國家,各國匯率變化風險極大,如果採取人民幣國際化結算及別國儲備貨幣模式,我們就可以掌控和協調經濟的發展模式。

⑵ 結合人民幣匯率制度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優缺點

國際化將使大量人民幣流到非美國國家,由於中美匯率的軟掛鉤,當非美國家出現美元慌的時候,他們會把人民幣作為美元兌換券,從中國兌換美元,而是中國大量美元外匯,導致人民幣匯率崩潰。

⑶ 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的利弊

有利因素:
1、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2、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和結算,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這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等金融市場的發展。
3、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另外,不少周邊國家是自然資源豐富、市場供應短缺的國家,與中國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人民幣流出境外,這對於緩解中國自然資源短缺、市場供應過剩有利。
4、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
目前中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巨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稅。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
負面影響:
1、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並可能出現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產生的「群羊效應」,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2、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3、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伴隨這些非法活動出現的不正常的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一方面會影響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反假幣、反洗錢工作的困難。
盡管一國貨幣國際化會給該國帶來種種消極影響,但長遠看,國際化帶來的利益整體上遠遠大於成本。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現實說明,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就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綜合分析:
在經濟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對於一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國貨幣充當國際貨幣,不僅可以取得鑄幣稅的收入,還可以部分地參與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既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又可以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發言權,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要想在全球金融資源的競爭與博弈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角逐中。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貨幣國際化也將為本國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如何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其對本國經濟的有利影響的同時,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國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堅定信心,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就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人民歡迎和接受的貨幣。
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

⑷ 10.4 人民幣國際化有哪些優勢與劣勢國際化存在哪些障礙

利於國家發展,現在只有美元是真正的國家化。中國的目的就是走當初美國的老路。一旦國際化會有很多國家把人民幣當做外匯儲備。變相等於白拿其他國家資源。
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包括中央銀行的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通用標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後兩點。當前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如果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增強,不僅將現實地改變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稅利益,而且也會對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2]

⑸ 簡述人民幣國際化的看法 (1000字左右)

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的一點看法 首先,應該明白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包含以下3點:第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通用標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後兩點。 對於中國來說,隨著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國際地位更是日趨上升,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和機遇,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 那麼,人民幣國際化對於中國到底有何利弊? 一、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的主要正面影響分析: 1. 鞏固我國作為政治大國的地位。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對全球經濟發展影響力的提高,必然加強我國的世界大國地位。通過參與更多的國際事務和多邊協商,我國將最終順利實現和平崛起。為什麼美元、歐元能成為國際貨幣?這不正是因為美國、歐盟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嗎?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2. 有利於我國改變原有的經濟增長模式。其理論基礎是: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和自由浮動匯率,將減少凈出口,降低外匯占款,減少貨幣,從而降低我國的通脹水平,提高我國居民的實際購買力,進而增加我國的消費需求。減少我國凈出口的實質,就是減少對進口國的補貼,增加本國居民的收入,實現「藏富於民」! 3. 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 4. 使中國緩解外匯儲備積累的壓力,降低儲備資產縮水風險,減少對大國經濟體(主要是美國)的依賴。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大多以美國政府債券的方式持有,這使得中美之間處於微妙的博弈狀態,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機中表現的尤其明顯,如果美國經濟持續低迷,則中國外匯儲備隨時會縮水,而目前中國短期內找不到其他可供選擇更好的投資,或者說目前持有美元債券是最優的選擇;此外,即使中國有其他更好的投資選擇,也不敢貿然減持自己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因為中國對美元債券的大規模減持會使美國經濟進一步惡化,而這勢必對中國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進一步惡化中國經濟,因此一定程度上中國依賴於美國經濟的復甦。 二、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的主要負面影響分析: 1.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並可能出現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產生的「群羊效應」,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2.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3.人民幣國際化可能使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遇到一定困難。在人民幣沒有區域化、國際化的情況下,不管中央銀行投放多少基礎貨幣,它都只是在我國境內流通。而當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以後,便有相當部分是在境外流通,這部分流出境外的貨幣雖然暫時對國內物價不發生作用,但其准確數據難以掌握,其數量增減也難以為貨幣當局所控制,這就必然會增加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調控難度。一旦條件成熟,這些境外人民幣又可能大量回涌,從而影響國內貨幣流通和幣值的穩定。此外,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情況下,由於取消了對資本流出流入的限制,本國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連成一體,資本可以自由進出中國國境,因此,也會使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削弱。 綜上所述,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有弊。但從長遠來說,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是利大於弊的。因此,怎樣在人民幣的國際化過程中管理好國際化給中國經濟帶來的風險、並充分利用國際化帶來的好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加強金融體系的建設,積極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今後金融改革與開放的長期任務。

⑹ 人民幣國際化與升值的利弊

一、人民幣升值的有利之處:

人民幣升值打壓出口,刺激進口,價值導向是長遠看有動力,短期有壓力。人民幣升值有益之處的具體分析是八個有利於:

第一、有利於降低出口,減少因出口過大而過多地消耗國內資源和污染國內環境問題。改變世界工廠的打工地位,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建立一種倒逼機制,迫使出口企業轉型,由出口大路貨的低附加值消費品轉向生產高附加值科技產品。

第二、有利於增加進口,優化開放環境,從國外進口資源性產品和高技術產品,以解國內之短缺。

第三、有利於推進國內經濟轉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人民幣升值後出口少了,進口多了,有利於推動國內經濟盡快從依賴出口拉動經濟轉向擴大內需上來,加快經濟轉型。

第四、有利於優化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減少因人民幣匯率過低而引起世界多國貿易逆差問題。現在不光是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對中國匯率發難,就連金磚四國中的三個「磚友」:巴西、印度、俄羅斯三國也因本國的貿易逆差問題而呼籲人民幣升值。特別是今年5月份我國外貿由三個月逆差又變為大順差,出口猛增48%,更引起了這次20國峰會關注。因人民幣匯率問題引發的貿易磨檫和兩反(反補貼、反傾銷)的訴訟制裁嚴重影響了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這次小幅升值後這些矛盾和問題可以得到緩解。

第五、人民幣升值後增大了幣值含金量,提高人民幣的國際信譽,擴大人民幣的結算范圍,有利於人民幣走向世界,將來才能逐步變成世界性貨幣。與美元、歐元平分秋色,中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加快走向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進程。

第六、人民幣升值後有利於減少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過高的壓力。中國目前外匯儲備高達2.5萬億美元的規模,外匯管理上購買美國國債也出現了兩難的困境。人民幣升值可以減少外匯管理上的難度和風險。

第七、人民幣升值後,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到國外投資建廠和重組兼並。增大中國的資本輸出和投資實力。

第八、人民幣升值後有利於中國民眾到國外旅遊、購物,也會降低中國人去國外留學的成本。有利於更多的中國人去國外學習和創業。

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弊端有:

第一、出口量減少,會降低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特別在後危機時代不利於經濟復甦。重點是沿海城市經濟對出口依賴程度高,擴大內需有個過程,馬上把出口降下來,南方沿海地區缺乏承受能力,短期看會影響經濟復甦和增長。

第二、人民幣升值增加出口企業生產成本和經營困難,有一部分企業將減產或倒閉。會導致大量農民工下崗,增加新的就業困難,影響社會穩定。

第三、人民幣升值預期提高後,會吸收國際上更多游資流向中國,增大熱錢湧入量,增大房市、股市的泡沫風險和通貨膨脹的壓力。

第四、目前國內股市低迷難振,一直在2500點左右徘徊,人氣指數不旺。考慮到這一因素,人民幣升值也不宜有太大的動作,以保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

⑺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求想法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分析

為應對2008年9月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實現2009年GDP增長8%以上的經濟目標,中央政府實施了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2009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余額達到10萬億元以上。在順利實現了保八目標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兩個難題一個機遇。兩個難題,一是流動性過剩造成資產價格的過快增長;二是民間投資並沒有被有效激發。一個歷史機遇就是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有利於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在這里有必要通過對人民幣國際化進行利弊分析的方法,探討如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一、 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的正面影響分析

1、 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增強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美元、歐元、日元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雄厚和國際信用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就擁有了對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使用人民幣的國家和地區將對我國產生依賴性,並且將受到我國金融政策和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這使得我國在國際社會中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掌握一定主權的國際規則制定者,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也將隨之增加。這種話語權意味著我國將在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這可以增強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從而擴大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和發言權。同時,人民幣成為國際化貨幣可以改變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我國的不利影響。

2、 有利於減少匯價風險,促進我國對外貿易、投資和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將使我國的外貿企業受益匪淺。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絕大部分採用美元、歐元或日元為計價和結算貨幣,美歐日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風險都由我國外貿公司來承擔,一旦匯率產生波動,我國就有可能遭受重創。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我國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外匯率風險和穩定的收益預期,會促進我國企業擴大外貿易和投資的積極性;其他國家對人民幣的需要,回事這些國家向我國開放市場,這都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作為人民幣的發行國,我國將發展成為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場,大量資金的匯集和交易,既會對我國金融體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我國對金融體系的改革步伐,提高金融宏觀調控能力和加強金融監管,也會給我國金融業帶來巨大服務和利息收益,還會大大方便國內企業籌資,給國內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3、 有利於我國獲得國際鑄幣稅

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大、最直接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貨幣發型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國際上,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發行國際貨幣相當於無償從別國徵收鑄幣稅。在信

用貨幣流通制度下,貨幣的發行和管理成本比較低,世界貨幣發行國政府可以獲得近似於貨幣供應量的鑄幣稅受益。其獲得的利潤是他國的商品和勞務及直接投資的收益。如果人民幣實現了國際化,就意味著我國可用微乎其微的紙幣發行成本來獲得和使用國外的物品和資源,也就相當於獲得了無息貸款,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籌集到額外的國際資金。

4、 有利於我國緩解高額的外匯儲備壓力,降低外匯儲備規模

目前我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巨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稅。巨額的外匯儲備給我國的貨幣政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近些年來,美國經濟一直萎靡不振,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令美國經濟雪上加霜,是的美元的堅挺形象受損,導致美元不斷貶值,只是我國外匯儲備實際縮水,財富大量流失。人民幣國際化後,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在外匯儲備方面可以實現貨幣替代,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國際儲備的數額,而且減少我國因使用外幣引起的財富流失。

二、 人民幣國際化的不利方面

1、 不利於我國經濟金融的穩定

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經濟的對外開放程度更高,與國際經濟的聯系更加密切。在享有人民幣國際化帶來好處的同時,國內經濟也將不可避免地收到外部經濟的沖擊,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給我國經濟金融的穩定帶來風險。由於貨幣管

制壁壘的撤出,資本的國際流動更加容易和頻繁,別過的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等都可以通過貨幣直接波及我國。特別是當人民幣匯率被顯著的高估時,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屆時,大規模的國際熱錢將借機造勢,通過迅速改變資本流向和投機方向以牟暴利。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目前活躍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游資在72000億美元以上。大量頻繁的資本流動特別是投機資本的流入會給我國經濟造成劇烈的震動,會對人民幣匯率,資本市場利率,國內資產價格及外匯儲備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大量短期資本的流出和流入是發生金融危機的導火線,還可能產生巨大的「羊群效應」是一過的金融危機迅速蔓延為區域性甚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2、 遭遇「特里芬難題」

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也將遇到「特里芬難題」,陷入兩難境地;作為一種國際貨幣,一方面要通過持續國際收支逆差來滿足世界各國對人民幣的需求;另一方面作為國際貨幣又要保持幣值的相對穩定。出口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仍須擴大出口,需要對外保持巨額貿易順差。但是,如果我國保持持續巨額貿易順差,對外投資就相對不足,勢必會引起其他逆差國家人民幣短缺,導致對人民幣需求過旺,進而使人民幣面臨持續升值壓力,這將對我國的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3、不利於我國經濟政策的獨立性,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

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將處於世界經濟體系的中心地位,以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加強,經濟狀況和經濟政策對其他國家和受其他國家的影響擴大,同時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因此,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制定,不僅要考慮國內經濟的運行,還要考慮對其他國家的影響。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給我國經濟運行帶來一定的問題和損失。

4、不利於人民幣的管理和檢測。

人民幣國際化後,境外人民幣現金被大量需求和流通,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和檢測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也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這不僅影響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而且也會增加反假幣、反洗錢、工作的困難,使人民幣的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三、總結

總而言之,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有弊,但是利是大於弊的。只要我國不斷完善金融體制和金融體系,不斷加強經濟調控和金融監管,將一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人民幣國際化就一定能促進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快速健康穩定的發展。


軟妹幣的國際化之路

⑻ 人民幣國際化的弊端

1、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2、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

3、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

(8)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擴展閱讀:

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措施建議

1、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范圍.除了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五個基本的城市之外,將邊境貿易較大的省份也納入試點范圍;

2、建立和完善跨境人民幣資金支付清算機制,以轉賬支付代替現鈔支付,為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提供清算平台;

3、我國貨幣當局可以與人民幣跨境流通規模較大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訂協議,允許其在一定額度內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以提升周邊國家和地區居民對人民幣的信心;

4、建設以香港為基地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作為我國資本項目尚沒有完全開放之前的一個過渡性安排,以消除境外機構缺乏人民幣投資與避險工具的障礙。

閱讀全文

與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市中合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80
湖南黃金的投資價值 瀏覽:568
江西理財規劃師准考證列印入口 瀏覽:595
買信託靠譜嗎 瀏覽:364
大潤發信託 瀏覽:663
中泰信託媒體 瀏覽:697
中江信託金鶴275 瀏覽:752
中國風險投資比例 瀏覽:641
上海貴金屬騙局嗎 瀏覽:88
劉強東融資太晚 瀏覽:385
寧波期貨融資 瀏覽:169
買賣貴金屬涉及到的分錄 瀏覽:423
日元現在兌換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345
一港幣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16
深圳酒店融資 瀏覽:192
貴金屬優惠宣傳 瀏覽:426
附近回收黃金店 瀏覽:897
瑞士信託 瀏覽:187
幾輪融資 瀏覽:454
大聖理財雷了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