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08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及分析

2008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及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24 14:58:04

❶ 比較2007年和2008年國際收支平衡表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08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統計顯示,2008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呈現「雙順差」,國際儲備繼續增長。 2008年,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4261億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項目順差3607億美元,服務項目逆差118億美元,收益項目順差314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458億美元。 2008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90億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943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427億美元,其它投資凈流出1211億美元。 我國國際儲備資產繼續增長。2008年末,外匯儲備資產較上年末增加了4178億美元,達到19460億美元。[ 資料來自於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際收支主要狀況
2008 年,我國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為4.5 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增幅較2007 年回落25 個百分點,與同期GDP 之比為105%,較上年下降23 個百分點。國際收支繼續呈現「雙順差」格局,其中,經常項目順差4261 億美元,增長15%,增幅較上年下降了32 個百分點;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90 億美元,下降74%,2007 年為增長近10 倍。2008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9460 億美元,較上年末增加4178 億美元,比2007 年少增441 億美元。
各主要項目情況如下:
1. 貨物貿易順差小幅增長
2008 年,我國貨物貿易總體上保持平穩增長,但四季度開始,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下滑,以及國內經濟增長的放緩,出口和進口增速呈現不同程度回落,而且由於進口回落速度快於出口,貿易順差止跌回升。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全年貨物貿易出口14346 億美元,進口10739 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8%和19%,增速比2007 年下降8 個和1 個百分點;貨物貿易順差3607 億美元,增長14%,增速比2007 年下降了31 個百分點。
2. 服務貿易逆差增長
2008 年,服務貿易收入1471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0%,支出1589 億美元,增長22%,逆差118 億美元,增長49%。服務貿易逆差增長主要是由於旅遊和其他商業服務順差下降,而保險服務及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等項目逆差增加。
3. 收益項目凈流入繼續增加
2008 年,收益項目凈流入314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2%。主要是由於我國對外資產規模擴大,利潤利息等投資收益繼續增長,2008年投資收益凈流入250 億美元,增長17%。同時,我國海外務工人員的勞務收入繼續增長,全年職工報酬凈流入64 億美元,增長47%。
4. 直接投資順差下降
2008 年,直接投資順差943 億美元,較上年下降22%。其中,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1478 億美元,增長7%,絕對規模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535 億美元,增長215%,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
5. 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入翻番
受境內機構(主要是銀行部門)對外證券投資迴流影響,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我國證券投資項下呈凈流入態勢。2008 年延續了這一趨勢,證券投資凈流入427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28%。

(資料來源於國家外匯管理局《2008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
2008 年,我國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略有增長,增速出現下滑。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繼續呈現「雙順差」格局,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有所改善,貨物貿易順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資大量流入勢頭減弱,對外直接投資步伐加快,國際收支總順差由快速增長轉為趨於平衡,國際收支總順差與上年基本持平,而2007 年為增長71%。經常項目順差與同期GDP 之比為9.8%,比2007 年下降1.2 個百分點。從主要交易項目情況看,貨物貿易順差增長14%,增幅比上年下降31 個百分點;外商直接投資流入比上年增長8%,增幅比上年下降65 個百分點;對外直接投資步伐加快,比上年增長近2 倍。12月末,我國外債余額比上年末增長0.3%,較2007 年增幅下降15.7個百分點。
同時,由於國際經濟環境持續惡化,國內經濟形勢有所改變,國際收支運行的波動性加劇。上半年,出口增速放緩,進口增速加快,貨物貿易順差下降;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大幅增長,資本和金融項目大額順差,外匯儲備大幅增加,達到2806 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 億美元。下半年,出口增速進一步回落,進口增速下滑更快,貨物貿易順差較快增長;大量國際資本為求自保在去杠桿化過程中向母國迴流,資本和金融項目呈現逆差,儲備增長明顯放慢,增加1372 億美元,不及上半年的一半,比上年同期少增584 億美元。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尚未出現資金大規模集中流出的情況,國際收支順差規模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整體抗風險能力依然較強。
關於未來
從國際看,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更深程度地放緩。主要國家已陷入衰退,盡管採取了大量注入流動性、大幅降息等救助措施,但信用緊縮情況未顯著緩解,投資、消費和出口增長可能繼續放緩萎縮,失業率將進一步攀升。新興市場經濟體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全球經濟下滑、外部融資環境惡化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沖擊可能更加顯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繼2008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2%後,2009 年將下降1.3%。
全球金融體系將繼續動盪,可能與實體經濟衰退相互作用,危機可能出現反復甚至再次惡化。持續的去杠桿化使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一般性調節失效,嚴重的信貸緊縮可能進一步導致各類貸款的違約率大幅上升,金融機構資產質量惡化,大型工商企業和消費者出現大范圍破產違約。面對持續發展的國際金融危機,各國將繼續出台實施一系列大力度的救助措施。總體而言,全年全球經濟金融體系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系統性和突發性風險,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較大。
從國內看,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金融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跨境資金異動可能會帶來潛在風險,資金流向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國際貿易投資的外部環境惡化,企業經營風險增大,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防範國際經濟風險的任務依然艱巨。
但應該看到,我國經濟基本面總體良好,穩健的金融市場體系、廣闊的市場潛力,特別是政府堅決果斷的決策,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國家實行總額4 萬億元的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等宏觀政策,為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國家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市場化改革為健全國際收支市場調節機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❷ 2011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報告

新聞分析:2009年我國國際收支呈現哪些特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10年02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記者 安蓓、姚均芳)國家外匯管理局5日公布2009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國際收支延續「雙順差」格局,其中經常項目順差額較上年下降35%。同時,國際儲備資產增加額比上年下降18%。這些數據反映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哪些特點?如何看待資本項目差額和外匯儲備資產增量的變化? 我國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說,盡管2009年我國國際收支狀況繼續保持較大順差,延續了前些年的「雙順差」格局,但經常項目順差絕對額有所下降,佔GDP比重也進一步下降,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 我國政府近幾年一直致力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並將之作為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額較上年下降35%,佔GDP比重也從2008年的9.9%下降為2009年的5.8%,延續了2008年以來佔比下降的格局。 管濤說,這說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努力正在發揮成效,我國經濟增長正在從外需拉動更多轉向內外需均衡拉動。 他指出,事實上,經常項目GDP佔比下降由很多因素引起。但從理論上看,這也意味著匯率更加接近合理水平。 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國際儲備資產增加3932億美元,與2008年4795億美元的增加額相比下降18%,這也說明我國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改善。 資本項目差額變化非「不可解釋」 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達1091億美元。而2008年已公布的這一數字為190億美元。 對此,管濤解釋說,最新公布的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只是預估值,含凈誤差與遺漏,因此與2008年已公布的數字不具有可比性。 他強調,資本凈流入的大幅增長是多種因素促成的,並不是不可解釋的。 首先,2009年受國際金融市場形勢影響,國內商業銀行重新調配境外資產和負債規模,減少境外資產規模,凈調入外匯600多億美元。而2008年則是凈調出外匯300億美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字,2009年全年外匯各項貸款增加1362億美元,同比多增1105億美元。 管濤說,央行境外資產的迴流也是造成資本凈流入大幅增長的一個因素。 2008年上半年以前,央行出於貨幣政策調控需要,要求銀行以外匯繳存人民幣存款准備金。2008年下半年,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央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調低存款准備金率,同時返還外匯繳存的存款准備金。 此外,去年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及QFII項下額度增加,導致證券投資項下有較快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前11個月境內企業海外上市籌資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多。 管濤說,200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各成員國分配特別提款權,建議按照國際收支手冊第六版原則,將分配的特別提款權記錄為各成員國儲備資產和對外負債,也是造成資本流入增加的原因。 外匯儲備資產數據剔除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字,2009年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3992億美元,同比增長23.28%,全年外匯儲備增加4531億美元。而此次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字則顯示外匯儲備資產增加3821億美元。 管濤解釋說,與央行公布的數字相比,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剔除了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的影響。 他說,近年來,由於我國外匯儲備資產規模增長較快,且國際市場美元匯率波動較大,外匯儲備資產中非交易變動規模日益擴大,可能影響社會對真實國際收支狀況的判斷。在此情況下,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對平衡表中外匯儲備資產記錄方法進行調整,記錄外匯儲備資產交易變動數據,剔除非交易變動的影響。因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儲備資產價值變動將通過國際投資頭寸反映。 以2009年為例,有710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增加是由於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因此未記入平衡表。 此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表示,去年外匯儲備的增長不存在「無法解釋」的問題。社會上較為普遍採用的「新增外匯儲備-貿易順差-實際利用外資=熱錢」的估算方法不夠科學,得出的結論也具有較大誤導性。在分析外匯儲備余額增加時,除考慮外貿和外商直接投資因素外,還應充分考慮服務貿易、個人、外債、證券投資項下的資金跨境流動情況,以及外匯儲備本身的投資收益、貨幣折算等因素,絕不能僅作簡單的扣除之後就宣稱「無法解釋」,甚至貼上「熱錢」的標簽。 我都是抄的這個

❸ 2011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

1.總差額在貸方抄表明中國2011年處於貿易順差的位置。
2.貨物貿易余額在貸方,表明中國的出口實物商品總金額大於中國進口的實物商品金額。
3.服務貿易余額位於借方,說明中國無形商品包擴各類服務處於逆差的位置,中國為他國提供的服務費用小於中國從他國獲得服務的開銷。
4.收益項下,總體呈現逆差。但職工的報酬處於貸方余額說明中國屬於勞務輸出國,而投資收益處於更大借方余額表明中國是資本輸入國,或者說外資在中國企業的投資帶來的總收益比中國國內資本投資國外資本所帶來的收益大。
(貌似樓主沒給全圖,沒看到金融賬戶,我以自己的了解說了哈……)
5.中國的金融賬戶處於貸方余額。直接投資處於貸方余額表明外國在華投資大於本國在外投資。並且因為金額很大,直接投資是金融項下主要的資本流動方式。證券投資項下屬於貸方余額記凈流入,但金額相對直接投資很小,這是由於中國未完全開放該金融賬戶引起的。
6.中國的儲備資產為借方余額。表明中國儲備資產繼續穩定增長。也說明中國政府有一定大的能力干預調整本國貨幣及本國外匯市場。

純手打……望樓主採納 T T

❹ 求一篇2011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狀況分析

上網自己找

❺ 國際收支平衡表如何對比分析

國際收支平復衡表是制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編制的,故借方總額與貸方總額最終必然相等。國際收支分析實際上是對國際收支狀況的分析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一個帳戶與下與下一個帳戶之間劃一水平直線,水平線之上帳戶的貸方和借方的凈差額就是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凈差額為0表示國際收支平衡
否則表示國際收支失衡
國際收支失衡時,如線上帳戶的借貸凈差額為正數(貸方總額大於借方總額)稱為國際收支狀況為赤字或逆差
同理可以知道國際收支狀況為盈餘或順差的情況
線的不同劃法得到不同的局部差額,這些局部差額構成了國際收支分析的主題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線劃得越靠下,線上差額的概況性就越全面

❻ 2010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年中國國際收支主要狀況
2010年,我國國際收支交易呈現恢復性增長。全年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為5.6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增長36%;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95%,較2009年增長13個百分點。貿易、直接投資、外債等主要項目交易規模均達歷史高峰。
二、2010年中國經常項目的分析
根據對2010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並結合與09年我國國際收支情況的對比。2010年總體,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呈現雙順差,儲備資產持續增長。接下來,我將著重對經常項目進行具體分析:
去年我國經常項目收支狀況持續改善,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5.2%,與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顯低於2007年和2008年的歷史高點。
全年經常項目順差305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7%,與GDP之比為5.2%,與2009年持平。貨物貿易順差2542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221億美元,收益順差304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429億美元。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經常項目的具體科目:
1.貨物貿易
2010年,我國貨物貿易規模達歷史最高,但較之09年,2010年貨物貿易未出現大幅增長,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貨物貿易順差2542億美元,較09年增長2%,其中10年我國出口總值為1581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進口總值為132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由於我國10年貨物貿易,貨物進口增速>貨物出口增速,所以10年與09年相比,貨物貿易規模相當。
2. 服務貿易
2010年,我國服務貿易收入171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2%;服務貿易指出193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2%;逆差221億美元,下降25%。10年我國服務貿易呈現以下特點:服務貿易總體規模繼續保持增長,且貿易逆差縮小。逆差主要來源於運輸,旅遊,保險服務和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等項目。其中,近年來旅遊支出的增加與我國國民收入增加,出境旅遊熱等密不可分。
3. 收益
2010年,我國收益順差大幅增加,順差30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2倍。10年我國對外置產規模的擴大,投資收益為182億美元。同時,近年來國際勞務往來密切,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海外工作,10年,我國海外務工人員勞動收入大幅上漲,勞務報酬凈流入122億美元,較09年增長70%。

❼ 2009年、2010年 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全年)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時期一國同外國的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流內量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對容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技術交流過程中所發生的貿易、非貿易、資本往來以及儲備資產的實際動態所作的系統記錄,是國際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過國際收支平衡表,可綜合反映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收支結構及儲備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為制定對外經濟政策,分析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經濟因素,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提供依據,並為其他核算表中有關國外部分提供基礎性資料。

❽ 1994年以來,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持續出現「雙順差」,這種現象反映了什麼問題

雙順差即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都呈現順差。 其中,國際收支經常項目指貨物進出口收支、服務收支、收益項目收支、經常轉移收支等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指各種形式的投資項目,如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 雙順差指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順差。

「雙順差」是一種不合理的國際收支格局,中國的「雙順差」更是同各種制度缺陷、價格扭曲、宏觀經濟不平衡相聯系的。「雙順差」 已經並且正在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福利損失。

當國際收支順差來自於大量實際資源的輸出時,會制約一個國家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而國外投資的凈流入,則增加了對遠期利潤、利息流出的資金需求,同時可能會對國內資金的利用產生一定的擠出效應;如果流入的資金中包含大量游資,很可能會對一個國家的金融穩定、經濟安全帶來威脅。另外,長期的國際收支順差還可能招致夥伴國的經濟對抗和制裁。

「雙順差」還意味著人民幣供小於求,因此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國際收支理論認為,匯率取決於外匯的供給與需求,而外匯的供求又是由國際收支決定的。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順差都意味著在外匯市場上對人民幣的需求大於供給。由於人民幣的供給小於需求,人民幣的價格就會上升,即匯率就會下降,人民幣就會升值。外商直接投資FDI國際投機資本大量流入是導致雙順差的原因之一。

❾ 1990年至2011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統計顯示,去年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呈現「雙順差」,國際儲備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686.59億美元,同比增長50%。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出口5933.93億美元,貨物進口5344.10億美元,順差589.82億美元;服務項目收入624.34億美元,支出721.33億美元,逆差96.99億美元;收益項目收入208.44億美元,支出240.67億美元,逆差35.23億美元;經常轉移收入243.26億美元,支出14.28億美元,順差228.98億美元。------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2008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108.60億美元,同比增長110%。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531.31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196.90億美元,其它投資凈流入379.08億美元。 在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2008年中國國際儲備快速增長,其中,特別提款權增加1.61億美元,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4.78億美元,外匯儲備增加2086.81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增加1168.44億美元的水平。外匯貯備較多意味著我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匯率的能力增強,對加強外匯市場參與者對其貨幣的信心十分有利,相應的也有助於本幣匯率的上升。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的償債能力也進一步加強。 我們知道國際收支平衡表採用差額分析法,其中差額為每筆交易的借貸方之差,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主要差額項目包括經常項目差額,資本和金融項目差額,儲備資產項目差額,接下來本文將從這些差額以及之間的關系入手來對2008年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進行橫向和縱向分析。 經常項目差額分析 經常項目差額是由經常項目的借方和貸方之差,經常賬戶由三個子項目構成,分別為貨物與服務項目(又稱貿易項目)收益項目和經常轉移項目,因此經常賬戶差額就可以寫為: 經常賬戶差額=貿易賬戶差額+收益差額+經常轉移差額 如果差額為正,則經常賬戶盈餘,如果為負則經常賬戶赤字,如果為零,則經常賬戶平衡,,經常賬戶差額的變化受其子項目差額的影響,其子項目和內部結構的變化都將直接影響經常賬戶的變化。 為了是要分析的問題更加清晰我們將採用上文提到的橫向和縱向分析法進行分析 1,經常項目差額橫向分析 貨物和服務差額分析 2008年經常賬戶盈餘686.59億美元,其中貨物和服務項目順差492.84億美元,貿易項目中貨物實現順差589.82億美元,服務項目逆差96.98632億美元,觀其服務項目下的子項目,其中順差的有,旅遊(65.90億美元)建築服務(1.29億美元)計算機與信息服務(3.84億美元)廣告與宣傳(1.50億美元)和其他商業服務(74.73億美元),在順差中又以旅遊業和其他商業服務最佳,這說明我國在旅遊業方面的國際競爭力較強,,逆差項目有運輸(124.76億美元)通訊服務(0.32億美元)保險服務(57.43億美元)金融服務(0.44億美元)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42.60億美元)咨詢(15.82億美元)電影和音響(1.35億美元)和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1.525億美元),其中在逆差中運輸保險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占較大比例,說明我國在這幾方面的國際競爭力不足,有待提高,及時找出原因,對其內部組織結構加以調整和優化。 其他項目差額分析 從所給數據來看,貿易項目的順差在經常賬戶中占絕大部分,經常轉移項目的順差也在逐年增加,3003年其為176.34億美元,而在收益項目逆差中,主要由投資收益逆差所引起的。2008年收益項目逆差352.27億美元,切投資收益逆差415.49億美元,經常轉移項目順差228.98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2008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及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拿理財 瀏覽:332
男性理財管理 瀏覽:385
有情緒零食融資 瀏覽:19
債務融資余額是什麼 瀏覽:802
早餐項目融資 瀏覽:355
活期型理財 瀏覽:118
融資成功什麼時候到賬 瀏覽:624
美的假理財 瀏覽:123
河北農信理財 瀏覽:195
百家互聯融資 瀏覽:60
p2b理財范 瀏覽:120
利豐集團融資 瀏覽:450
Abs雙信託 瀏覽:877
溫州融資經驗 瀏覽:242
金融資金助力企業 瀏覽:939
思路融資 瀏覽:857
武漢期貨女 瀏覽:948
理財知識篇 瀏覽:849
眾籌融資被騙 瀏覽:709
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問題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