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日本銀行10年股價走勢

日本銀行10年股價走勢

發布時間:2021-07-14 04:54:09

A. 1990年的日本,銀行利率提高為啥會導致股市樓市大跌

那好像不止銀行利率提高那麼簡單,日元被七國集團逼得大幅升值了

B. 日本軟銀集團股價走勢圖

股價高低其實都是和抄業績有關,即便是重組之類的大漲,也是預期業績大漲有光,業績漲了每股收益多了,分紅的金額就可能多,所以業績越好的股價越高,茅台的去年每股收益是5元多,五糧液的股價並不是出了問題才20多,不然往年怎麼股價也比不過茅台呢?

C. 推薦一本介紹近二十年日本銀行境況的書

前天朋友A生日 ( 男的) ,他好兄弟C也在場,剛開始喝兩瓶啤酒的時候好好的,只是有點暈。後來喝了一點白酒上頭了就開始發瘋,我那天喝斷片了,第二天幾個朋友笑得我要死。說我喝多了就一直拉著C的手,抱他的脖子,趴在他腿上。還說C說我像神經病,喝酒了就發瘋,像我這種女的她見多了。聽見這句頓時覺得顏面無存的,不曉得我在他心裡變成什麼樣了。因為我喜歡C,可是C又知道A喜歡我,我當初給C表白過,他說相見恨晚。他已經訂婚。可是經過昨天他們給我描述是不是C現在很反感我?討厭我?還說他們送我回家我一直再叫C的名字,然後他們給C打電話說我一直再叫他讓他來送我回去,他說他已經到家了不過來,我還把送我朋友全部打了,還說我一路上哭了幾次。一個眼睛被我抓傷,其他幾個都被我打了,還說我還把C的脖子抓傷了,還說C走的時候給他們說叫他們不讓我聽見了,他還悄悄的走的。然後我也不知道A當時是什麼心情,因為A給C說過他喜歡我,可昨天A生日我卻一直粘著C,真的什麼都不記得了,其實也沒喝什麼,不知不覺就醉了,現在C是不是很討厭我?覺得我很煩?

D. 日本失去的10年得到了什麼

泡沫經濟破碎後,日本的弱點暴露出來。盡管如此,在那「失去的10年」里發生了很多事情:新的大銀行建立,銀行的債務大幅下降;國家和企業提供福利的重擔正轉變為個人自負的責任;在科研開發上投入巨資,並由此改善了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生機勃勃的文化產品。電子游戲、動漫作品、影視節目等在全世界擁有廣泛的愛好者;緊密網路化的社會,並運用了最新技術;頒布的一系列法律制約了國家的權力,擴大了公民的權力。 經歷了泡沫經濟破碎後的「失去的10年」,日本目前再次處於變革階段。金融危機的克服以及勞動力市場和薪酬體制的改革強化了經濟。在科研開發上投入的巨資也在改善了日本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日本是在過去100年內變化最大的工業國。其現代化進程突飛猛進。日本社會的老齡化也比其他國家迅速,但沒有跡象預示它會因此喪失革新能力。因為目前日本再次處於變革階段——不過,幾乎無人認識到這點。其原因在於日本社會表面上的保守主義,也在於很久以來這個國家看上去只會走下坡路。 泡沫經濟破碎後,日本的弱點暴露出來。當時日本經濟尚未准備好在東西方陣營對峙結束後世界動盪的新環境中運行。思維的停滯、貪污和老齡化都在這一時期出現;此外還有自然災害。 盡管如此,在那「失去的10年」里發生了很多事情。日本的銀行提供了例子。人們從它們那裡得知,與大公司過從甚密和不負責任的放貸程序使其深陷危機,以至於國際金融市場的分析師降低了日本銀行的信用等級,令日本銀行業大為難堪。而不大為人所知的是,日本金融業在此期間開始了一場真正的結構變革。新的大銀行得以建立,與工業界錯綜復雜的聯系不斷被解除。此外,銀行的債務大幅下降。這不僅有利於銀行,而且也表明銀行的運作卓有成效,因為債務絕不僅僅是被注銷,而是靠大規模還貸削減的。 今天,超過40%的日本雇員是非全日制職工,人數為20年前的2倍。越來越多的人不工作,不上學,也不接受職業培訓。收入差距也擴大了。盡管各佔10%的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間平均收入差距還沒有盎格魯——撒克遜國家那麼高,但正在向這一方向發展。貧富差距在擴大,勞動力市場和薪酬體制的改革則使日本資本主義中的平均主義要素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與德國相仿,國家和企業提供福利的重擔正轉變為個人自負的責任。 穩定的工作崗位,按工齡付酬和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工會,日本資本主義的這三大原則已明顯失去了重要性。 金融危機的克服以及勞動力市場和薪酬體制的改革強化了經濟。此外,日本企業在「失去的10年」里盡管削減了債務,卻仍在科研開發上投入巨資,並由此改善了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許多日本企業在中國和東南亞投資建廠。盡管工作崗位因此被轉移到國外,但日本歸根結底通過在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發揮強大作用而獲益。與美國不同,日本在對華貿易中超出。 日本的電子游戲、動漫作品、影視節目等文化產品在全世界也擁有廣泛的愛好者。對於日本這個人均年齡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老齡化社會而言,這種生機勃勃的文化是個好兆頭。日本是一個緊密網路化的社會,並且為此運用了最新技術。在日本,可以上網的手機就像圓珠筆一樣常用。這種多功能設備主要用於文字數據的交換和信息搜索,但也可用來接收廣播和電視節目,其年產量為5000萬台。而登記在冊的手機數量超過8400萬部。這意味著,只有嬰兒、白發老人和離群索居者沒有手機。因此裝備精良的日本已經向科學社會進發,而迅速獲得各種信息的能力在科學社會里將更加重要。這種社會需要個人更積極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

E. 日本90年代房價暴跌有哪些徵兆

90年代日本房價暴跌主要徵兆是寬松的貨幣政策、銀行利率下調、超低利率發放貸款、全民買房、搖號買房、地價飆升等等。

擴展知識:

房價暴跌後的危機

1990年,日本生產性行業的貸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產行業的貸款比重卻上升為37%。日本看似繁榮的經濟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樓閣,危機一觸即發。

日本政府也意識到了經濟泡沫,非理性的樓市正在動搖日本的「基本農田制度」和「科技興國」兩項基本國策。於是,日本政府突然收縮貨幣政策。

一是短期內上調利率。央行在1989年5 月將維持了 2 年多的超低利率從 2.5%上調到 3.25%,之後連續 4 次上調,到 90 年8月達到 6%。

二是政府突然強制收緊信貸,控制對房地產信貸總量。1991 年商行停止了對房地產的貸款,M2 增速從 90 年平均 11.68%的水平大幅降到 91 年平均 3.66%的低位,也遠遠低於當年名義 GDP 增長率 6%的水平。 宏觀調控政策力度過猛,泡沫迅速破滅。

首先刺破的是股票市場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天。

當天,日經指數頓挫,日本股市暴跌70%,自此,日本股市陷入了長達20年的熊市之中。

股票價格大幅下跌,信貸規模下降,使幾乎所有銀行、企業和證券公司出現巨額虧損。公司破產導致其擁有的大量不動產湧入市場,頓時房地產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房價出現下跌的趨勢。與此同時,隨著日元套利空間日益縮小,國際資本開始撤逃。

1991年,日本不動產市場開始垮塌,巨大的地產泡沫自東京開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雪上加霜的「地價稅」政策,規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須交納一定比例的稅收。在房地產繁榮時期囤積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紛紛出售土地,日本房地產市場立刻進入「供大於求」的時代。

幾種因素疊加,加速了日本房地產經濟的全面崩潰。而在泡沫時期房價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大都市圈(東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在泡沫破裂後的價格也跌得最慘,跌幅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自1990年泡沫破裂以來,日本全國的平均房價連續16年呈下跌趨勢。

從1990年至2006年,全國平均房價下跌了49.56%,基本回到了地產泡沫發生前1986年的水平;企業大量破產,銀行、房地產公司破產數量超過3000家,日本就業壓力空前,工資低、工作時間長幾乎成為日本頑疾,於是啃老族率先在日本流行。

F. 日本「失去的十年」

失去的10年(日文:失われた10年、英文:The lost decade)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陷入長期的經濟不景氣的狀況持續達10年左右才逐漸轉好的情況。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在泡沫經濟崩潰後自1991年開始到2000年代初期的長期經濟不景氣。一般多指此時期。
以下是日本泡沫經濟的過程:
1985年到1986年期間,隨著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為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麼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為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岩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但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論點,認為土地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實際需求,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
從經濟學原理來說,土地價格上升,導致租用土地的工廠或寫字樓的企業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購入債券,因此會帶來土地需求下降。根據供求理論,價格終將趨於均衡。但是日本企業普遍實行以帳面價值計算土地資產的做法,因此從表面上看企業的收益率也並無變化,而帳面價值與現實價值的差額就導致了帳面財產增加,從而刺激日本企業追求總資產規模而非收益率。
當時為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為休閑旅遊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如美國洛克菲勒中心)、名貴的藝術品和古董、豪華跑車、海外旅遊景點等等。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為「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著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點38915日元87錢,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日元,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萬4000日元左右。大量賬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由於土地價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

G. 日本發生過幾次金融危機

日本發生過七次經濟危機 。

1、2009年經濟危機 世界上最大的失業潮波及日本

原因:2008年隨著華爾街的破產,美國失業人數已達今年最高。很多從事金融行業的失業者面臨的不只是沒有工作,有些人將失去醫療保險,房屋和生活最基本的必需條件,美國真在接受新的失業率高漲考驗,於此同時的歐洲失業情況也不容樂觀。

2、1929年至1939 經濟大蕭條日本也受其影響

原因:關於大蕭條的成因一直眾說紛紜。最早解釋到這一點的是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5年 - 1955年期間 經濟蕭條

4、2007年金融海嘯 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風暴、次級按揭風暴、金融海嘯)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5、1997年7月至10月亞洲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由泰國開始,之後進一步影響了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價值。此危機另一名稱是亞洲金融風暴(常見於香港)

6、1991年開始到2000年代初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7、1980年代拉丁美洲的長期經濟低迷。

(7)日本銀行10年股價走勢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主要表現有:

1、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標志之一。

2、資本外逃。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又一主要標志之一。

3、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並伴隨銀行擠兌、銀根奇缺和金融機構大量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

4、官方儲備大量減少,貨幣大幅度貶值和通脹。

5、出現償債困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球金融危機

H. 閱讀材料:日本銀行的《經濟統計月報》顯示,在1984年到1989年間,銀行對房地產業的貸款年平均增長率為19

正確對待外國壓來力,控制人源民幣升值;控制土地、房地產過度投機;控制股票等金融過度投機;加強投資風險教育;努力擴大內需,增加消費,改善人民生活;加強對銀行信貸的監管。

I. 怎樣可以查詢個股股價過去10年的變化!

先將股票轉換到K線界面,再通過按F8可以調出周、月、年的K線,在年K 線圖上你就可以查詢個股股價過去10年的變化,它同時也反映了個股近10的股價變化趨勢!

J. 日本銀行股價以及市盈率

日本銀行只有一家嗎?中國的市盈率都沒搞明白就去管日本的,心很大,但是慢慢來。

與日本銀行10年股價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安小額貸款哪個正規 瀏覽:441
融資金額增加說明什麼 瀏覽:889
150萬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5
盛世投資股票 瀏覽:283
客戶理財心理 瀏覽:788
投資個融資 瀏覽:235
完成c輪融資的p2p 瀏覽:303
睿融資 瀏覽:136
韓元1000對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71
留學生的外匯 瀏覽:923
施羅德外匯 瀏覽:704
每日幣讀交易所 瀏覽:203
非法融資和民間融資 瀏覽:328
浙貸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59
創投企業新三板投資 瀏覽:5
天治趨勢基金如何 瀏覽:264
海南鑫晟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36
華信信託公司網站 瀏覽:497
紅寶石信託 瀏覽:759
1910銅期貨 瀏覽:158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