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所以指標分析

所以指標分析

發布時間:2021-07-14 07:58:56

A. 股票指標:所以指標一起分析 准確率有多少

如果指標用的好,一個就夠你用的了,如果用不好,十個指標也不一定能賺錢。

B. 基本面分析的所有指標

樓主問法有點問題。
基本面分析是個很宏大的工程。。遵循的邏輯路線是宏觀經濟----行業周期----公司分析,一個完整的基本面分析過程必然是先分析宏觀經濟來判斷對於行業的影響在大背景下在分析公司的未來成長性,
這樣的過程中,有很多指標。。樓上說的事財務指標,還有包括什麼CPI,PMI啊
還有行業景氣度啊,出廠價啊等等等等
。。。。。。。。。。。
---------------------------------------------------------------------------------------------------
指標不是目的,只是工具,基本面分析的本質我上面已經給你說了。。。實際上是一個收集信息預判企業未來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的信息就包含很多方面,宏觀的
行業的,公司的。。沒個階段分析的方向並不相同。。。如果你有興趣去看看證券從業考試的證券分析裡面的章節
你會有個基本的概念。

C. 財務報表的分析指標有哪些

(1)現金股利保障倍數,即:每股營業現金凈流入
每股現金股利。該指標表明企業用年度正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來支付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表明企業支付股利的現金越充足,企業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強。該指標還體現支付股利的現金來源及其可靠程度,是對傳統的股利支付率的修正和補充。由於股利發放與管理當局的股利政策有關,因此,該指標對財務分析只起參考作用。由於我國很多公司(尤其是ST公司)根本不支付現金股利,導致這一指標的分母為零,所以在預測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時該指標可不作考慮。
(2)資本購置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資本支出。其中,「資本支出」是指公司為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發生的支出。該指標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維持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能力。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支付資本麥出的能力越強,資金自給率越高,當比率達到1時,說明企業可以靠自身經營來滿足擴充所需的資金:若比率小於1,則說明企業是靠外部融資來補充擴充所需的資金。
(3)全部現金流量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籌資現金流出+投資現金流出)。其中,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主要是償還債務、分配殷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投資現金流出包括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以及進行其他投資所需支付的現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金流指標,可以衡量由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滿足投資和籌資現金需求的程度。
(4)再投資現金比率,即: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固定資產+長期證券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其中,長期證券投資包括長期債券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營運資金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該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用於重量資產和維持經營的能力,體現了企業的再投資能力。國外學者認為,該指標的理想水平為7%-11%較為合理。

D. 技術指標分析

常用指標研判技巧

1.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
類似於移動平均線指標,所不同的是對指數要進行平滑運算處理。 MACD在應用上應先行計算出快速(12日)的移動平均數值與慢速(26日)移動平均數值,以此兩個數值,作為測量兩者(快速與慢速線)間的「差離值」依據。所謂「差離值」(DIF) 即12日EMA數值減去26EMA數值。因此,在持續的漲勢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間的正差離值
(+DIF)會愈來愈大。反之在跌勢中,差離值可能變負(-DIF)也愈來愈大。至於行情開始回轉,正或負差離值要縮小到怎樣的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轉的訊號,MACD的反轉訊號界定為「差離值」的9日移動平均值(9日 EMA)。

在MACD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計演算法則,都分別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權數。

12日 EMA 的計算:
EMA12 =(前一日EMA12×11/13+今日收盤價×2/13)。

26日 EMA 的計算:
EMA26 =(前一日EMA26×25/27+今日收盤×2/27)。

差離值(DIF) 的計算:
DIF =EMA12-EMA26

然後再根據差離值計算其9日的平滑異動移動平均差離值MACD。
MACD=前一日MACD×8/10+今日DIF×2/10。

計算出的DIF與MACD均為正或負值,因而形成在0軸上下移動的兩條快速與慢速線,為了方便判斷,亦可用DIF減去MACD用以繪制柱圖。至於計算移動周期,不同的商品仍有不同的日數。在外匯市場上有人使用25日與50日EMA來計算其間的差離值。

研判技巧:
1. DIF值與MACD值均在X軸線上、向上移動,市場為牛市,反之為熊市。
2. 在X軸之上,當DIF值向上穿過MACD值時為買入信號。 在X軸之下發生這種交叉僅適合空頭者平倉。
3. 在X軸之下,當DIF值向下穿過MACD值時為賣出信號。 在X軸之上發生這種交叉僅適合多頭者平倉。
4. 背離信號。當指數曲線的走勢向上,而 DIF、MACD曲線走勢與之背道而弛,則發生大勢即將轉跌的信號。
當DMI中的ADX指示行情處於盤整或者行情幅度太小時,避免採用 MACD 交易

2. 趨向指標DMI

趨向指標(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的基本原理在於探求價格在上升及下降過程中的「均衡點」,亦即供求關系由緊張狀況,通過價格的變化而達致"和諧",然後再因價格供求的互為影響下,再導致緊張的循環不息過程。DMI可以產生指標交叉的買賣訊號,可以辨別行情是否發動。市場上為數眾多的技術指標,都必須搭配DMI使用。 不是憑藉主觀與直覺來判斷買方賣方的兩種力量,而是加以科學化

一、先求得±DM(趨向變動值)

+ -項僅代表上升下降不代表正負值,一日中的趨向變動值,只能在兩者之間取其最大的數值,而不能並取。
+DM = 今日最高價 - 昨日最高價(取正值,否則為0)
-DM = 今日最低價 - 昨日最低價(取正值,否則為0)

二、TR,真正波幅,取最大的變動值(三選一)

1. H-L 當日最高價減去當日最低價
2. H-PC 當日最高價 - 昨日收盤價的差距
3. L-PC 當日最低價 - 昨日收盤價的差距

三、方向線(DI)為探測價格上漲或下跌的指標,以+DI表示上升方向線,-DI表示下跌方向線

+DM1
+DI = ━━━━━━━━ × 100
TR1
-DM1
-DI = ━━━━━━━━ × 100
TR1

以十四天為周期:分別將十四天內的+DM,-DM及TR合計

+DM14
+DI14= ━━━━━━━━ ×100
TR14
-DM14
-DI14= ━━━━━━━━ ×100
TR14

往後計算第十五天的±DM14或TR14,只要利用平滑移動平均數的運算方法計算:

當日的+DM14=(前1日的+DM14×13)/14+當日的+DM1
當日的-DM14=(前1日的-DM14×13)/14+當日的-DM1
當日的TR14 =(前1日的+DM14×13)/14+當日的+DM1

趨向值(DX)的計算:

DI DIF
DX= ━━━━━━━━━━ ×100
DI SUM

DI DIF = 上升方向線與下跌方向線的差
DI SUM = 上升方向線與下跌方向線的和

由於趨向值的變動性大,因此以十四天平滑運算,即得到所要的趨向平均值 (ADX)「ADXR」是 「ADX」的評估數值,它的計算方法是將當天的「ADX」 與十四天前的「ADXR」相加除以2 得出。

DMI的研判技巧:

1. 當(+DI)向上穿越(-DI),便是買入訊號,若 ADX 止跌回升,則漲勢更強。若 ADX 升到某一水平,掉頭回落,則顯示往後縱使上升,升勢亦會放緩,且維持的時間不會太久,便會轉為下跌,直到ADX 再掉頭轉升為止。
2. 當(━DI)向上穿越(+DI),或(+DI)跌破(━DI),便是賣出訊號,若 ADX 向上攀升,便會出現較急跌勢,直至ADX 見頂回落,才確認底部的出現,往後的跌勢亦較緩,並且出現反彈回升的現象。
3. 當股價見頂時,ADX 會隨後見頂,此時ADX 在70左右,故 ADX 的功用在輔助判別漲勢或跌勢的反轉訊號。
4. 當(+DI)和(━DI)相交叉,出現了買賣的訊號,隨後 ADX 與ADXR
相交,便是最後一個買賣的機會。
5. ADX 脫離20-30 之間往上爬升時,不論當時的價格正往上漲或者往下跌,都可以認定,將產生一段有相當幅度的行情。
6. ADX位於+DI和-DI的下方,特別在20以下時,代表股價已經陷入泥沼,處於沉悶的整理期,此時,應退出市場觀望。
7. ADX一旦高於50以上,忽然轉彎向下反折,此時,不論當時的價格正往上漲或者往下跌,都代錶行情即將反轉。

3. 差離移動平均DMA

DMA(Divergence of Moving Average),又稱 MAOSC(MovingAverage OSCillator),是短線進出非常有用的指標,谷底向上表示買進,峰頂下滑表示要賣出。
可參考MACD指標。

4. 指數平均數EXPMA

指數平均數(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可以隨股價的快速移動,立即調整方向,有效地解決了訊號落後的問題。

研判技巧:

1. 當快速EXPMA線由下往上穿越慢速EXPMA線時,將對股價造成推升力道。
2. 當快速EXPMA線由上往下穿越慢速EXPMA線時,將對股價造成推降力道。
3. 股價由下往上碰觸EXPMA時,很容易遭遇大壓力回擋。
4. 股價由上往下碰觸EXPMA時,很容易遭遇大支撐反彈。
5. 判斷瞬間行情將大幅波動時,放棄使用EXPMA指標,改為CCI搭配ROC使用。

5. 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TRIX

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Triple Exponentially Smoothed MovingAverage),長線操作時採用本指標的訊號,可以過濾掉一些短線波動的干擾,避免交易次數過於頻繁,造成部分無利潤的買賣,及手續費的損失。本指標是一項超長周期的指標,長時間按照本指標訊號交易,獲利百分比大於損失百分比,利潤相當可觀。

研判技巧:
1. 打算進行長期控盤或投資時,趨向類指標中以TRIX最適合。
2. TRIX由下向上交叉TMA時,買進。
3. TRIX由上向下交叉TMA時,賣出。

6. BRAR能量指標

AR指標又稱為買賣氣勢指標,系以當日之開盤價為基礎與當天之最高、最低價進行比較,再予以統計運算出來的強弱指標。股價自每天開盤價開始,經過各種波動之後,才以收盤價結束,而我們以當天的開盤價為基準,分別計算當天開盤價與最高價及最低價之間的差額,並予以累積比較,如果買賣氣勢高過開盤價的話,則可判斷目前系為強勢,宜買進持有。反之,若買賣氣勢低於開盤價的話,則可判斷目前系為弱勢,以賣出或觀望較佳。
程序:
1.將當日最高價減去開盤價之餘額列為正數,而最低價減去開盤價的余額為負數,每天將該正負數余額分別累積。
2.若當天的開盤價即是最高價或最低價時,則該天的正數值或負數值為零。
3.當天從開盤到收盤僅有一個價格成交或是當天並未成交時,則該天的正負數均為零。
4.除權或除息的成交價格不需加以權值修正,只要照平常的方法計算即可。
5.按上述的方法,分別求出其廿六天(或N 日)的累積數,再以正數的總和為分子。

研判技巧:

1. 通常AR的走勢與股價是同向的,即 AR 下跌,則大勢也跌。
2. 在頭部或底部即將形成時,AR 往往具有領先的能力。
3. AR 指標,介於 80~120 之間較為正常。
4. 在50以下可考慮買入股票,150以上應注意股價回檔或下跌。
5. AR 由60-80-120-150上升至180以上時,必須時刻注意股價反轉下跌的機會相當大。
6. AR 由100-80-60-40逐步下降時,代表能量已經累積至一定成熟程度。

BR指標又稱為買賣意願指標,系以昨日的收盤價為基礎與今日的
最高、最低價比較,加以統計出來的強弱指標。系由於股價變化刺激投資人買賣意願,於是我們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基準,用數字把當天行情的波動情形表示出來,用來做為預測股價未來動向的方法。 程序:

1.將昨天的收盤價減去今天的最低價,其餘額列於負方,再將今天的最高價減去昨天的收盤價,其餘額列於正方,逐日統計。
2.若行情跳空下跌,今天的最高較昨天的收盤價為低時,此時正方動能遭到壓制,亦即當天的正方變成負數,同樣的亦列於正方欄內。
3.若行情跳空上升,今天的最低價比昨天的收盤價為高時,此為負方動能遭到壓制,亦即當天的負方變成負數,同樣的亦須將該負數余額列於負方欄內。
4.當天若只有一個正方為正數,負方則為同額的負數;相反的,若該成交價格比昨天收盤價為低時,則正方為負數,負方則為同額的正數。
5.當天若為不漲不跌,並且只有一個成交價格時,則該天的正方及負方均為零。
6.當天均未成交時,則該天的正負亦均為零;而隔天若有成交時,則仍以前一成交日的收盤價為准。
7.除權或除息時,應把前一天的收盤價扣去權值或股息,亦即以其除權或除息的申報價來計算其正負方數。

研判技巧:

1. 通常BR>300為超買區、BR<50為超賣區。
2. 其正常區間在70~150之間,從正常區外圍至超買、超賣區間可視為警戒區。
3. BR最好配合AR使用,才能發揮它的效果。
4. 當AR,BR均急速下降時表示股價高峰已近,持股應獲利了結, BR比 AR 低時,可逢低買進,反之BR急速升,而 AR盤整或小回時,逢高出貨。
5. BR在超過300以上,很容易引發獲利回吐的賣壓。
6. BR由80-60-40下降至低水平位置,並且持續一段較長時間時,股價正在醞釀底部的可能性相當大。
7. BR先在100附近的均衡狀態徘徊,而後開始上升,則由此均衡狀態內的低點起算,BR上漲一倍時為獲利賣出的好機會。
8. BR由高檔下降一半,此時選擇股價回擋買進,成功率可以高達95%
9. 當BR超過 300、400卻仍無向下轉彎的跡象時,應立刻放棄使用BR指標,改用CR指標。

7. 帶狀能量線CR

CR指標的計算公式和BR相同,只是把公式中昨天的收盤價改成昨天的中間價。CR能夠測量人氣的熱度,能夠測量價格動量的潛能;CR能夠顯示壓力帶和支撐帶,功能作用上,可以輔助BRAR的不足。

程序:

1. 將昨天的中間價減去今天的最低價,其餘額列於負方,再將今天的最高價減去昨天的中間價,其餘額列於正方,逐日統計。
2. 若行情跳空下跌,今天的最高較昨天的中間價為低時,此時正方動能遭到壓制,亦即當天的正方變成負數,同樣的亦列於正方欄內。
3. 若行情跳空上升,今天的最低價比昨天的中間價為高時,此為負方動能遭到壓制,亦即當天的負方變成負數,同樣的亦須將該負數余額列於負方欄內。
4. 當天若只有一個正方為正數,負方則為同額的負數;相反的,若該成交價格比昨天中間價為低時,則正方為負數,負方則為同額的正數。
5. 當天若為不漲不跌,並且只有一個成交價格時,則該天的正方及負方均為零。
6. 當天均未成交時,則該天的正負亦均為零;而隔天若有成交時,則仍以前一成交日的中間價為准。
7. 除權或除息時,應把前一天的中間價扣去權值或股息,亦即以其除權或除息的申報價來計算其正負方數。

研判技巧:

1. 當CR由下往上欲穿越A、B兩線所夾成的區域時,股價相對將遭遇次級壓力干擾;當CR欲由上往下貫穿該區域時,股價相對將遭遇次級支撐干擾。
2. 當CR由下往上欲穿越C、D兩線所夾成的區域時,股價相對將遭遇強大壓力干擾;當CR欲由上往下貫穿該區域時,股價相對將遭遇強大支撐干擾。
3. CR相對股價也會產生背離現象,特別是在股價的高價區。
4. CR跌至A、B、C、D四條線的下方,再度由低點向上爬升160%時,為短線獲利賣出時機。
5. CR下跌至40以下時,股價形成底部的機會相當高。
6. CR高於300-400之間時,股價很容易向下反轉。
7. 當A、B、C、D四條線在CR前方若干天的地方,幾乎同時交叉在一點時,那一點的時間位置,是一個股價起漲點或者起跌點。這個訊號一旦出現,則其相對成功幾率非常高。

8. 成交量變易率VR

基於量是價的先行指標,量與價同步、同向的理論為基礎所架構的量分析系統,以量打底和量做頭確認低價和高價,來決定買賣時機。

股價上漲日的成交量總數+1/2股價不變日的成 交量總數
成交量比率 = ━━━━━━━━━━━━━━━━━━━━━━━━
股價下跌日的成交量總數+1/2股價不變日的成交量總數

一般採用二十六日為天數的基準。

研判技巧:

1. 容量比率在100%時股價上漲的成交值與股價下跌的成交值是相等的,從經驗來看,股價上升日的成交值較下跌日的成交值為大,所以 VR值分布在150%為常態,因此在超越450%或低於 70% 時,需注意後市的反轉或反彈。
2. VR下降突破60%至40%的界線時,很容易探底而反彈,而上升至 160%
至180%後,成交量會進入衰退期,而股價碰到頂點將會反轉而下。
3. 必須注意,VR 線在低價區時可信度較高,在高價區時,股市的數值不確定,需要多參考其它指標。
4. VR配合PSY心理線高檔,能夠對高價區產生更可靠的訊號。
5. VR 處於 40 以下的反彈訊號較適宜應用在指數方面,並且配合ADR、OBOS等指標使用效果非常好。
6. VR 初期緩升,卻快速躍過250的這類形態,常發展出大行情,因此,除了以 VR 的高檔訊號為判斷依據,應配合CR、TRIX、DMI綜合研判,比較能夠得到客觀的答案。

9. 人氣線 OBV

原理:
從力學的觀點解釋,把成交量看做股價漲跌的能量,外加上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慣性法則;上升的物體遲早會下跌的重力原理,否則只有不斷供給更多的能量,才能維持原方向。

優點: 為股價之先行指標,可預知高價或底價的來臨。
缺點: 本身為一量的指標,具警示作用,需參考其它指標作買賣點。

研判技巧:

1.OBV 線下降,而股價會上升時,為賣出信號。
2.OBV 線上升,而股價下降時,為買進信號。
3.OBV 線呈緩慢上升時,為買進信號,反之亦然。
4.OBV 線呈急劇上升,表示成交量增加太快,應作賣出的准備。
5.OBV 線從正轉為負時,為下跌趨勢,應賣出持股,反之,OBV 線由負轉為正時,為買進信號。
6.可能形成天價的M頭,如果第二頂,OBV線無力上揚,成交量反而萎縮,此時易於形成M 頭而股價下跌,背離現象之一。
7.反之,可能形成低價的W底,如果第二底,OBV線領先上揚,成交量擴大,此時易於形成W 底而股價上漲,背離現象之二。
8.最後一個上升潮中的跌潮,如果跌破其前一次跌潮的低點,可以作為認定反轉的依據。
9.最後一個下跌潮中的升潮,如果突破其前一次升潮的高點,可以作為認定反轉的依據。
10.當 OBV 出現超過一個月以上, 大致上接近水平的橫向移動時,代表市場正處於一段漫長的盤整期。此時大行情隨時都可能發生。

10. 振動升降指標ASI

振動升降指標(Accumulation Swing Index),是以開盤、最高、最低、收盤價組合成一條曲線,代替真正的走勢,形成最能表現當前市況的真實市場線。ASI 指出股價短期的趨向,可以提早一步確定股價的走勢。

ASI公式:

先計算出當天最高價與前一天收盤價的絕對差 A、當天最低價與前一天收盤價的絕對差B、當天最高價與前一天最低價的絕對差C、前一天收盤價與前一天開盤價的絕對差D,比較A、B、C三者之間的最大值,若A最大,則R=A+1/2×B+1/4×D;若B最大,則R=B+1/2×A+1/4×D;若 C最大,則R=C+1/4×D。E=當天收盤價-前一天收盤價, F=當天收盤價-當天開盤價,G=前一天收盤價-前一天開盤價,X=E+1/2×F+G。K=A、
B 之間的最大值,L=3,SI=50×X/R×K/L,ASI=累計每日之SI值。

研判技巧:

1. ASI走勢幾乎和股價同步,若ASI領先股價,提早突破前次ASI高點或低點,則次一日之後股價必然能突破前次高點或低點。
2. 向上爬升的 ASI,一旦向下跌破前一次顯著的N型轉折點,一律可視為停損賣出的訊號。
3. 股價走勢一波比一波高,而ASI卻未相對創新高點形成"牛背離"時,應賣出。
4. 股價走勢一波比一波低,而ASI卻未相對創新低點形成"熊背離"時,應買進。
5. ASI大部分時機都是和股價走勢同步的,投資人僅能從眾多股票中,尋找少數產生領先突破的個股。
6. 投資人根據ASI早一步買入股票,隨後股價順利突破壓力,一旦產生利潤時,不可想像往後還有多少漲幅,應立即脫手賣出獲利。
7. ASI和OBV同樣維持"N"字型的波動,並且也以突破或跌破"N"型高、低點,為觀察ASI的主要方法。

11. 波動難易指標EMV

波動難易指標(Ease of Movement Value),是測量股價波動的難易程度的指標。它是用相對成交量除以相對振幅,作為衡量股價中間價波動百分比的基數,來得到股價中間價的相對波動范圍。

研判技巧:

1. 當EMV由下往上穿越0軸時,買進。
2. 當EMV由上往下穿越0軸時,賣出。
3. 用EMV指標的平均線跨越0軸為訊號,所產生的交易成果將更令人滿意。
4. 當DMI中的ADX或ADXR出現"指標失效"訊號時,應立即停止使用EMV
指標。

12. 威廉變異離散量WVAD

威廉變異離散量(William's Variable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是一種將成交量加權的量價指標。先計算出一天中開盤到收盤之間的價位,占當天總波動的百分比,然後用此百分比來加權當天的成交量,並進行移動平均。

研判技巧:

1. 當WVAD由負值變成正值的一剎那,視為長期的買入點。
2. 當WVAD由正值變成負值的一剎那,視為長期的獲利點。

13. 相對強弱指標RSI

相對強弱指標(Relative Strength Index):

過去N日內上漲點數總和
A值:━━━━━━━━━━━━━━
N

過去N日內下跌點數收總和
B值:━━━━━━━━━━━━━━
N
A
C = ━━━ (RS) D = C+1
B

100
E = ━━━ N日RSI =100━E
D

注意:一般RSI 計算方法,當6日RSI指標高於85以上時,或低於20以下時,是嚴重的超買,超賣訊號。而利用上述方法計算,當RIS 指標高於90以上或15以下時,才是嚴重的超買及超賣訊號。

研判技巧:

RSI 目前已為市場普遍使用,是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其主要特點是計算某一段時間內買賣雙方力量,作為超買、超賣的參考與K線圖及其它技術指標(三至五種)一起使用,以免過早賣及買進,造成少賺多賠的損失。

1. 以六日RSI 值為例,九十以上為超買,十五以下為超賣,在強勢漲升時可在九十附近成M頭時賣出,在急跌下降時在十五附近成W底時買進。
2. 在股價創新高點,同時RSI 也創新高點時,表示後市仍強,若未創新高點為賣出訊號。
3. 在股價創新低點,RSI 也創新低點,則後市仍弱,若RSI 未創新低點,則為買進訊號。
4. 盤整期中,一底比一底高,為多頭勢強,後勢可能再漲一段,是買進時機,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賣出時機。
5. 圖形上一般都有長、短兩條不同周期的RSI。
6. 短天期的RSI在20以下的水平,由下往上交叉長天期的RSI時,為買進訊號。
7. 短天期的RSI在80以上的水平,由上往下交叉長天期的RSI時,為賣出訊號。
8. 股價一波比一波低,相反的,RSI卻一波比一波高時,股價很容易反轉上漲。
9. 股價一波比一波高,相反的,RSI卻一波比一波低時,股價很容易反轉下跌。
10. RSI高於80以上進入超買區,股價容易形成短期回擋。
11. RSI低於20以下進入超賣區,股價容易形成短期反彈。
12. RSI原本處於50中界線以下的弱勢區,然後向上扭轉突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強。
13. RSI原本處於50中界線以上的強勢區,然後向下扭轉跌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弱。
14. 連接RSI連續的兩個底部,畫出一條由左向右上方傾斜的切線,當RSI
向下跌破這條切線時,是一個很好的賣出訊號。
15. 連接RSI連續的兩個峰頂,畫出一條由左向右下方傾斜的切線,當RSI
向上突破這條切線時,是一個很好的買進訊號。
16. RSI可依頭肩頂,頭肩底,三角形等形態作買賣點的訊號。
17. 多頭市場的RSI: 3日 > 5日 > 10日 > 20日 > 60日
空頭市場的RSI: 3日 < 5日 < 10日 < 20日 < 60日

14. 威廉指標W%R

威廉指標(Williams Overbought/Oversold Index)WMS,又稱%R(
Percent R),指示現價與N日中的最高價的接近程度,計算方法與KD指標( Stochastic indicator)非常相近,只是用最高價減去收盤價取代計算KD的RSV的分子部份。

公式:
H(N)━C
WMS%R=100×━━━━━━━━━
H(N)━L(N)
H=N日內最高價
L=N日內最低價
C=當日收盤價
R=真實波幅
座標值反向從100━0
W%R的Y軸坐標和RSI、KDJ的Y軸坐標是顛倒的

原理:
運用擺動點來量度股市的超買超賣現象,可以量度循環期內的高點或低點,提出有效率的投資訊號。

研判技巧:

1. W%R上升至20以上水平後,再度跌破20超買線時,為賣出訊號。
2. W%R下跌至80以下水平後,再度突破80超賣線時,為買進訊號。
3. W%R向上碰觸頂部0%四次,則第四次碰觸時,是一個相當良好的賣點。
4. W%R向下碰觸底部100%四次,則第四次碰觸時,是一個相當良好的買點。
5. RSI穿越50分界線時,如果W%R也同樣穿越50,則相對可靠。
6. W%R進入超買或超賣區時,應以MACD的訊號為反轉訊號。

15. 停損點轉向操作系統 SAR

停損點轉向操作系統(Stop And Reverse),又稱拋物線轉向系統(Parabolic Time Price system)PTP,屬於價格與時間並重的分析工具。

原理:
SAR 是利用拋物線的方式,隨時調整停損點位置的系統工具。
優點: 1. 操作簡單,平倉點明確。
2. 大多頭或大空頭,作長線可避免提早賣出失去後段的利潤。 缺點:
1. 盤局時,行情上下洗盤,失誤率高。
2. 計算與繪圖煩雜。
3. 在"無趨勢市道"中,SAR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導致信號追隨者虧損。

研判技巧:
1. SAR無疑是所有指標中買賣點最明確,最易配合操作策略的指標。
2. SAR 可以免除投資者的疑慮,訊號一出即可行動。
3. 股價曲線在 SAR 曲線之上時,為多頭市場。
4. 股價曲線在 SAR 曲線之下時,為空頭市場。
5. 股價曲線由上往下跌破 SAR 曲線時,為賣出訊號。
6. 股價曲線由下往上穿破 SAR 曲線時,為買進訊號。
7. 長期使用SAR 指標,只可能小輸大賺,絕不可能一次就慘遭套牢。

16. 隨機指標 KDJ

隨機指標線(Stochastics)是喬治·藍恩博士所發明的,是歐美期貨市場常用的一套技術分析工具,由於期貨貨風險性波動大,需要較短期、敏感的指標工具,因此中短期投資的技術分析也較為適用,隨機指標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優點。KD線的隨機觀念,在實用上遠比移動平均線進步很多。在技術分析的領域上,事實上可分為圖形分析與移動平均線理論兩個范圍。移動平均線在習慣上,都是以收盤價來做計算依據,因而無法表現出一段行情的真正波幅。也就是說,當日或最近數日的最高或最低價,無法表現在移動平均線的數據上,有些專家體認到這些缺點,而另外開創出一些更進步的技術理論,將移動平均線的應用,加以發揮。KD線即是其中一個代表性的傑作。未成熟隨機值隨著九日中高低價、收盤價的變動而有所不同。如果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 線(快速平均值)與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如漲勢開始遲緩,則會反應到K值與D 值,使K 值跌破D值,此時中短期跌勢確立。KD線本質上是一個隨機波動的觀念,對於掌握中短期的行情走勢非常正確。因此可說是非常實用的利器。

研判技巧:
1. K值在20左右水平,從D值右方向上交叉D值時,為短期買進訊號。
2. K值在80左右水平,從D值右方向下交叉D值時,為短期賣出訊號。
3. 背離現象:價格創新高或新低,而KD未有此現象,亦為反轉的重要前兆。
4. K值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現象,並且在50以下的低水平,由下往上連續兩次交叉D值時,股價漲幅會較大。
5. K值形成一頂比一頂低的現象,並且在50以上的高水平,由上往下連續兩次交叉D值時,股價跌幅會較大。
6. K值高於80超買區時,短期股價容易向下回檔。
7. K值低於20超賣區時,短期股價容易向上反彈。
8. J值>100時,股價會形成頭部。
9. J值<0時,股價會形成底部。

17. 順勢指標CCI
順勢指標(Commodity Channdel Index),是用來表達周期特性的指標,專門測量股價是否已超出常態分布范圍。

CCI計算公式:

價位 - 價位的移動平均
CCI = ━━━━━━━━━━━━━━━━━━━━
價位的乖離值的移動平均×循環周期/3

通常價位都選取中價(最高+最低+收盤)/3

研判技巧:

1. CCI 從+100 ━ -100的常態區,由下往上突破 +100天線時,為搶進時機。
2. CCI從+100天線之上,由上往下跌破天線時,為加速逃逸時機。
3. CCI從+100 ━ -100的常態區,由上往下跌破-100地線時,為放空時機。在中國股市無法做空,可以把它當成賣出訊號而拋出持股。
4. CCI從-100下方,由下往上突破-100地線時,空頭應立即回

E. 如何分析股票指標

親,所謂技術指標類理論就是指通過應用一定的數學公式,對原始數據(指開盤價、最專高價、最低價、收盤價屬、成交量與成交金額)進行處理,從而得出指標值,最後再將指標值繪成圖表,這樣從定量的角度對股市進行預測的方法.而投資界往往 以技術指標的功能劃分為(四)部分具體如下:
(一)趨勢型指標:
(1)MA(移動平均線)
(2)MACD(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二)超買超賣指標:
(1)WMS(威廉指標)
(2)KDJ(隨機指標)
(3)RSI(相對強弱指標)
(4)BIAS(乖離率指標)
(三)人氣指標:
(1)PSY(心理線指標)
(2)OBV(能力潮指標)
(四)大勢型指標:
(1)ADL(騰落指數)
(2)ADR漲跌比率)
(3)OBOS(超買超賣指標)
所以從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不同的指標類型在計算方法,使用原則和注意事項上會有所不同,再加上市場中人為主動干預因素因此在分析運用各種股票指標時不能一概論之,更不能一偏蓋全(具體使用方法可以參考相關書籍或參考我的網路空間)。

F. 數據分析指標有那些

有下面幾個指標:
1. 常規數據指標的監測,不在話下。如用戶量,新用戶量,UGC量(社交產品),銷量,付費量,推廣期間的各種數據等等。這些是最基礎也是最基本,同時也是boss們最關注的指標。你接手這項工作的時候第一任務就是把這些數據梳理好。
2. 渠道分析,或者說流量分析。對於一個在上升期得APP來說,你們會花資源去引流量、去別的渠道拉用戶。 這時候就需要監測各個渠道的好壞,哪個效果好,哪個單價便宜,這都是需要渠道數據監測來完成。當然,你還需要跟蹤監測不同渠道用戶的後續表現,給每個渠道的用戶進行打分,讓BOSS知道哪個渠道值得投,哪個渠道是垃圾。 同時也可以監測iPhone和Android用戶的質量區別,一般來說,iphone用戶質量要略高於android用戶。當然,有多餘精力的話還可以監測不同機型之間用戶的表現區別。 總之就是在不同的維度上監測不同用戶的表現。
3. 用戶的核心轉化率。想想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是什麼,然後去監測這個核心功能的轉化率。在游戲APP里可能叫付費率,在電商APP里可能叫購買率。不同的行業都有相應的不同轉化率,你可以將自己的產品和行業平均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的產品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同時,通過長期的監測,你還可以更具這項數據評判APP不同版本的好壞。
4. 用戶使用時長的監測。 一方面,這是一個監測用戶活躍度的非常好的指標。用戶使用時間長就意味這活躍度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想一想你的APP在設計的時候,當初預計一個正常的用戶每天會用多少時間,上線後用戶真正用的時間是否和你的預計相同? 如果這裡面有很大的偏差,就說明用戶對APP的認知和你當時設想是有不同的。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想想如何來調整你的產品,去迎合用戶的認知。(這里說一個題外話,個人認為在對產品做修改的時候一定是想辦法去迎合用戶,而不是想辦法改變用戶讓用戶去適應產品。這里以微博作為例子,用戶一直把微博看做是一款傳媒產品,一款信息交流工具。而微博一直想把它打造成一個綜合社交平台,推出了微博會員,用戶推薦,各種私信評論規則等,後台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沒有改變用戶對微博的認知,微博所作的一切都是無效的。所以當你苦惱於為什麼用戶沒有按照我的設想去用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想著我該怎樣變才能迎合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去想我該怎樣變才能讓用戶認可產品的設計?)
5. 用戶流失情況。 一方面需要監測用戶的流失率,比如新用戶進來後,第一、三、七、三十天還在使用產品的有多少人。流失率的變化可以直觀的反應APP再朝好的方向發展還是不好的方向發展。行業中也有一些平均水平指標,你可以參考這些指標評判自己APP的好壞。另一方面需要找到用戶流失的地方,看看用戶在哪些地方流失了,然後有的放矢,進行相應的改動。如果有能力的話,建模將用戶流失的各種情況都刻畫出來,這樣在產品的後續改動中就更加游刃有餘了。
6. 活躍用戶動態。密切關注APP活躍用戶的動態,傾聽他們的聲音。一旦發現異常立馬組織人員商討對策。活躍用戶(或者說核心用戶)是APP最寶貴的資源,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這個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了吧.
7. 用戶特徵描述。這點和指標關系不大,有點建模的意思了。 將用戶的各個指標特徵進行描述,越詳細越好。如性別,年齡,地域,手機型號,網路型號,職業收入,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數據平時沒什麼用,但對於產品人員來說,有時候會給他們很大的靈感。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分以下維度:如活躍用戶的特徵是什麼樣的,較沉默的用戶的特徵是怎樣的,流失用戶的特徵是怎樣的。
8. 用戶生命周期的監測。這個是專門針對那些社交、游戲類的APP來說的。當你的APP上線一段時間後(6-12個月),你可以回頭看看一個正常的用戶,完整的體驗你的APP的流程是怎樣的,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根據這個數據再結合一些其它數據可以大致的估算下你的產品能夠到怎樣的規模,讓你的BOSS們知道這款產品最終能發展成什麼樣。 當然這個很難,產品的發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光靠你一個數據分析師來預測顯然是不那麼靠譜的。

G. 請教一下財務數據相關的指標分析

償債能力分析:適度融資是可以提高企業運營能力的,一般企業資產負債率在40%左右都是正常的,並且不管短期借款還是長期借款,其支付的相關利息費用均在稅前支付,具有一定的節稅功能,所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可建議領導繼續適度融資,但要全面考慮現金流,將還本或支付利息的時間錯開,以緩解資金壓力,避免集中支付。
營運能力分析:生物性資產佔比較大的企業的確存貨周轉次數較高,因為要保證飼料或奶製品的新鮮度,這個沒什麼問題。
盈利能力分析:雖然利潤率均在15%以上,但相較去年,卻也是下降的,必須找到下降的原因,最好提出解決辦法或建議。
成長能力分析:剛開始看到數據被嚇了一跳,聽樓主解釋就明白了,增資比例很大。

綜合:一般做財務比較都是本年同期與上年同期比才能發現問題,你是2012年全年和2013年1-5月比較,如果季節性影響因素較大,那這些數據就沒有可比之處,應該更正為2012年1-5月與2013年1-5月做對比,或者你將增資擴股專門成立的合作社業務剔出來分析,這樣剩下的業務才能看出是否增長,問題在哪兒,而新增的業務盈利又有多少。因為你全部放在一起,會導致新業務利潤填補舊業務虧損的現象。其次,你可以參考那些上市的標桿企業報表數據,比較分析你們之間的差距在哪兒,當然是與你們業務最相近的上市企業。

H. 股票技術指標分析 高手進來

不屬於小陰小陽 只看這圖後市無法分析

I. 學技術指標分析很重要嗎

目前世界主流的股票分析方法分為: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我認為兩者重要性各回佔50%。技術面分答析的源頭來自於道瓊斯理論。技術指標是技術面分析中重要的一個大類。
技術分析的核心:不管任何個人或團隊或大型機構,通過任何龐大復雜的分析後,總會進行買賣交易,最終必然會產生成交,成交必然會產生價格,連續的價格必然會產生走勢。
當前已經發生的走勢,具有唯一性、必然性。它是所有無論理性、非理性等因素綜合作用以後,形成的最終唯一真實結果。我們只需要通過技術分析,判斷這個結果目前的狀態,好或是壞,然後就可以根據好與壞的結論制定操作策略。
所以,技術分析非常重要,很多分析是基本面分析無法辦到的。所以,技術分析中的大類技術指標,也很重要。當然,不能僅靠技術指標就能下一個客觀的結論,除技術指標理論以外,還要結合K線理論、型態理論、均線理論進行技術綜合分析。

J. 兩個指標分析的結論不一致時應該如何判斷股票的未來走勢

因為指標是股價用公式計算得出 所以價格也就是K線分析優先於指標
不成交價格就不會變化 成交量分析優先價格分析
結構會決定成交量接下來的變化 所以結構優先成交量
當分析出現不同結論 哪個優先參考哪個

閱讀全文

與所以指標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客戶理財心理 瀏覽:788
投資個融資 瀏覽:235
完成c輪融資的p2p 瀏覽:303
睿融資 瀏覽:136
韓元1000對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71
留學生的外匯 瀏覽:923
施羅德外匯 瀏覽:704
每日幣讀交易所 瀏覽:203
非法融資和民間融資 瀏覽:328
浙貸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59
創投企業新三板投資 瀏覽:5
天治趨勢基金如何 瀏覽:264
海南鑫晟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36
華信信託公司網站 瀏覽:497
紅寶石信託 瀏覽:759
1910銅期貨 瀏覽:158
身份證理財好不好 瀏覽:241
北京做交易員 瀏覽:79
期貨期指費率 瀏覽:464
芒果出行融資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