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護城河的襄陽護城河
襄陽地處華夏中部,據歷史學家研究證明:中國從北至南,到了襄陽,地表水驟然豐沛。而只善陸戰不善水戰的北方民族,在歷次南侵過程中,兵臨軍事重鎮的襄陽城下,往往會望水興嘆。聰明的襄陽人逐步認識了水的城防功能,護城河於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戰爭間隙被拓寬、掘深。 根據史料記載和歷史考證可以得知,襄陽護城河是中國最寬的護城河之一。襄陽護城河之所以這么寬,原因之一,就是源於襄陽悠久的歷史。襄陽學者嚴愛華在《襄樊風情·歷史》一書中曾撰文指出,歷史上的襄陽是古代幾條重要水陸交通線的樞紐,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至春秋戰國時期,襄陽聲名漸隆,地位日重,成為一座重鎮。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襄陽境內的諸侯國先後為楚所滅,了為抵禦韓國的南侵,楚國將具有重要戰略、交通意義的襄陽置為軍事防禦的「北津戍」。襄陽當時就成了楚國的北大門,成了聯接楚國與周天子及鄭、晉、衛等諸侯國的通道。而距襄陽不過數十公里的宜城(現在的宜城市),曾一度是楚國的都城。秦統一六國後,廢分封,立郡縣,將襄陽以漢江為界,置南陽郡(江北)和南郡(江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占據襄陽,分南郡置襄陽郡,襄陽置郡從此開始。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雖然封建王朝屢經興廢更替,行政區劃的設置、名稱也歷經嬗變,但襄陽始終是州、郡、府、道、路的治所。 由於襄陽是我國歷史文化最為悠久的地區之一,並一直是區域性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因此,護城河的寬度為天下之最,並不為過。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視襄陽為「恢復中原之基本」;清朝著名學者顧祖禹在他的《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對襄陽、武昌、荊州三個重鎮在湖廣形勢中的不同地位曾作過一番分析比較,結論為:「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三郡相較,襄陽殆非武昌、荊州之比也。」
後代史學家對襄陽的軍事戰略地位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清·王萬芳《襄陽府志》)
歷史上,襄陽發生的有史料記載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共有200多次。從每次的戰局來看,襄陽的得失,直接關繫到中原戰爭的全局。尤其是當中國出現南北政權對峙時,襄陽的戰略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襄陽歷史上歷時最長、戰斗最殘酷的一次戰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陽大戰。這場戰爭發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至1273年,持續了6年之久。最後,樊城失守,襄陽失去依附,加之長期遭受圍困,城內物質匱乏,等待救援無望,守將呂文煥率部投降。
襄陽城失守後,南宋軍隊的戰鬥力急劇下降。公元1274年,元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於1276年攻下南宋都城臨安,並最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其中,襄陽城高池深,是造成襄陽大戰之所以經歷這么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襄陽護城河之所以很寬,還有客觀的自然條件因素存在。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地在歷史的地位比襄陽還重要,但受自然條件因素制約,它們的護城河並沒有襄陽護城河寬。
池寬水深,水是必要條件。襄陽護城河的寬度與襄陽的水資源豐富是分不開的。古襄陽城內,除了漢水之外,還有襄水。這為了護城河的水源補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實際上,襄陽護城河在形成之初,並沒有這么寬,它也經歷了拓寬、拓深的過程。
當時,不僅漢水、襄水的水源補給充足,水質也相當好。每逢戰事吃緊時,城內軍民就取護城河的水來直接飲用。後來,隨著城內居民的逐年增多,為了保證戰時能有充足的飲用水,人們便不斷地拓寬護城河。不僅如此,襄陽護城河還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統。據《襄陽縣志·歲修章程》一文記載:「宋郭杲舊設二閘,盛漲之時閉北閘,開南閘,放渾水入漢(漢江);大水既退,則閉南閘,開北閘,導清水入壕,方法極為盡善。」過去,城內居民是通過護城河上的吊橋來與城外取得聯系的。護城河加寬後,城內居民如何與外界聯系呢?為了方便城內與外界聯系,當時在文昌門、陽春門、西成門與陸路相通處,人工修建了一個環島,以此為支撐建成兩段吊橋,幫助城內外聯系。環島內既可以屯兵,又可以成為城內防禦的前線。
❷ 蘇州的護城河的資料
蘇州環城水系和道路一直在城市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南一段則最具歷史文化及景觀價值。明清以來,南城河沿岸一帶商賈雲集、市肆林立、水陸交通繁忙。近代以後,沿河一帶建起許多現代化的紡織、染織工廠,成為蘇州近代工業的重要發祥地。
隨著大規模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護城河沿岸一帶已經從城市邊緣轉變為中心區的一部分,交通壓力不斷加大,而老化了的工業企業也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了改變護城河沿岸景觀與古城風貌不諧調的狀況,蘇州市委、市政府啟動了蘇州環護城河風貌保護工程,南門路段改造首先啟動。
在此方案設計中,筆者對如何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使環城水上旅遊、道路交通、綠化休閑、古城保護、城市防洪等系統有機結合;怎樣正確對待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強化和創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環境等問題,進行了認真地探討。
1、環境分析
規劃區位於蘇州古城的南護城河南岸,規劃范圍北起護城河,南至規劃輔路中心線,西起盤門路,東至原十蘇王路,總用地面積為89.68hm2,分A、B兩區,南門路北側為A區,用地面積為15.8hm2,南門路南側為B區,用地面積為73.88hm2。南門路規劃路幅寬34m,全長約4km。該路段與古城河、城牆遺址、盤門景區和桂花公園遙相呼應,是環古城道路中最具自然、人文景觀的一段。
南護城河兩岸現狀用地功能混亂,有大量工業倉儲用地,一些居住用地混雜其中。護城河岸線被貨運碼頭、民居建築等占據,公共開放性較弱,建築質量較差。交通、管網等基礎設施老化。現狀面貌未能體現蘇州歷史文化名城水網發達、景色優美的傳統風貌
2、城市結構的轉型與功能的整合
按1996年的城市總體規劃,南護城河南岸一帶主要為二類工業用地。目前,蘇州新一輪的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中,原吳縣市將被撤銷,在城南城北分別設吳中區和相城區,這種城市總體格局的變化無疑將對城市發展戰略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宏觀上,城市南北片區所形成的合力會有所加強,吳中區是蘇州的歷史文化腹地,蘇州重要的名勝古跡以及歷史文化名鎮基本位於此處,應在已有基礎上大力培育城南在歷史文化方面的品位和吸引力,使南護城河一帶成為重要的文化匯聚點和居住發展用地
環護城河風貌保護區南門路段的功能定位是:集水上旅遊、道路交通、綠化休閑、古城保護、城市防洪等系統為一體的,圍繞蘇州古城的一條新的城市景觀精品地帶,同時也是對旅遊、居住及相應配套設施進行合理安排的綜合區。由此,方案形成了「三區一帶」的功能區劃與總體結構形態
(1)旅遊商業服務區:在從盤門至裕棠橋西側的范圍內(包括A-1、A-2、B-1、B-2號街區)增加以旅遊服務業為主導功能的綜合用地,A-1號街區安排旅遊文化娛樂展示功能用地,主要布置旅遊傳統作坊展示、水陸戲台、書場及其它娛樂設施;A-2號街區安排旅遊商業服務功能用地,布置旅遊品市場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服務;B-1號街區為保留現狀住宅及商業用地,布置社會停車場及交通換乘系統;B-2號街區安排旅遊服務功能用地,設置品位較高、體現傳統風貌的旅館及相應的商業服務設施。
(2)地段性商貿鬧市區:在人民橋兩側的規劃范圍內(包括A-3、A-4、B-3、B-4、B-5、B-6、B-7號街區),保留位於東南處的中學,延續城市級商業功能。將交通換乘站設於B-3-05地塊(現小商品市場南側);B-4、B-5號街區為南門路與人民路立交的互通匝道間的橋頭公園,以綠化景觀為主;北側的A-3、A-4號街區以休閑綠地為主。
(3)生活居住區:在人民橋東側至覓渡橋范圍內(包括A-5~A-8、B-8~B-13號街區),安排以居住、休閑功能為主的綜合用地。人民橋和南園橋之間的中段以居住為主,北側以休閑綠地為主;覓渡橋和南園橋的東段以居住為主,北側以生態綠地為主;基本保留南園橋東西側住宅區,在翠湖公園西側設交通換乘站;覓渡橋西側設置體現生態思想、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組團。
(4)環城旅遊觀光綠帶:即以古城外城河兩岸為主,集交通、綠化、旅遊(水上、岸上)功能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帶。外城河濱水地帶作為旅遊者與市民共享的開敞型休閑觀光綠帶,既是居住區與外城河水面之間的過渡空間,也是古城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觀賞地帶,達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效果。
3、重構道路交通與城市防洪體系
3.1原則
兩條水陸交通帶(河道、南門路)和以橫向為主、縱向為輔的步行綠帶各司其職,同時又在空間上互相聯系,構建符合該地區旅遊、交通、商業和居住發展需要的綜合運輸、公交、步行交通體系,並將南門路作為沿外城河的防洪道路(圖6)。
3.2交通系統規劃
(1)完善交通系統,進一步區分交通功能與游覽功能、步行系統與車行系統、居民流線與遊客流線。通過加強管理,減少穿越城區的交通。
(2)採用由步行綠帶與人行道構成的綜合步行系統,整合旅遊功能及居民休閑功能,使之適宜逗留、休閑和觀景,沿河強調親水性。
(3)以現有道路網路為基礎,在南門路南街區組織開辟輔道以解決該街區內部的交通可達性問題,並起到對南門路車流適當分流的作用。
(4)組織由水上旅遊和公交、公共汽車、計程車以及小汽車多人合乘等方式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統。
(5)結合城市與景區設施的規劃布局和交通組織的需要,按照有關規范和服務對象的性質與規模,合理配置社會停車場和公共站場,設置交通集散廣場、碼頭和船閘等。在規劃設計和開發建設這些場所時,應把它們作為景區環境風貌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6)遵循生態城市的基本原則,開辟環城自行車專用道路。在沿河一側採用林蔭道形式設計有適當蜿蜒曲折和高低起伏的專用自行車道路。
3.3南門路規劃
南門路西起盤門路,東接原十蘇王路,中間與古城主幹道人民路和南園路相交,全長約3 200m,為環城河路的南段,是城南沿外城河的一條次幹道,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幹路Ⅱ級。南門路是溝通城西南與城東南工業、商業及居民出行的通道,有效地攔截和分流穿越古城的交通,減輕古城交通的壓力,對中環快速路的交通也起到一定的集散作用。同時,南門路又承擔了防洪大堤的角色,路中心最低高程為3.12m(按百年一遇防洪標准設防,標高為黃海高程3.12m)。
4、整合空間景觀系統
4.1原則
空間景觀組織以展現蘇州古城歷史風貌,強化「水陸平行、河街相鄰」的典型水城景觀特色為原則,整合該地區的古城河、盤門景區、城牆遺址、公園等景觀要素,沿護城河突出展現盤門、古塔、古城牆的古樸歷史風貌,沿南門路則展現古典風格與現代氣息交融的古城新貌,營建與功能結構、路網系統和綠地系統相輔相成的空間景觀體系。
4.2空間構成要素
(1)「一帶」指環城旅遊觀光帶。南門路段是圍繞古城外城河的、集交通、綠化、旅遊(水上、岸上)功能為一體的景觀道路。它作為環城旅遊綠帶的一部分,在設計中十分重視形態的整體性,力求恢復使用水上游覽空間和強化兩岸景觀設計。
(2)「二線」指合理組織陸上、水上游覽路線。通過調整原有沿外城河車行道路的路線,使沿河岸線的步行與車行交通分離,並與環城水系的游覽路線合理組合,形成水陸並行的游覽線系統。規劃設計中除對局部景觀進行調整外,重點對水上游覽空間進行設計,增加一個近水空間層次,突出動態景觀效果,這樣做既滿足了水陸游覽、休閑的活動需要,也豐富了環城水系的空間形式。
(3)「三區」指盤門、南門、南園3個景區,其中盤門景區包括月色江聲、瑞光塔影、龍蟠水陸、吉水攬勝、雙橋煙雨、清風楊柳等景點,南門景區包括荷蒲熏風、淡煙疏雨、曲徑寒梅等景點,南園景區包括南園春曉、覓渡攬月、桂花公園、翠湖公園、青楓綠嶼等景點(圖7)。這些景區是南門路段空間與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中採用視廊、觀景點、對景等手法,充分運用「景在城中」的理念,並在整體布局時,注重空間結構與自然的結合。
(4)「四點」指盤門、人民橋、南園、覓渡橋4個重要空間節點,其中又包括各種形式的空間節點,如:文物古跡點、歷史遺跡點、街道廣場以及環城水系沿岸的觀景點等(圖8)。這些空間節點的設計,使空間層次更加豐富多彩。
(5)「五縱」指盤門(清風楊柳景點)、覓渡橋沿河縱向綠帶、人民路、南園路沿街林蔭道、翠湖公園縱向綠帶這5條縱向綠軸,根據河網水系以及街區道路組織,布置縱向綠帶,並將其引入沿城河綠帶,活躍南部街區內部景觀,構築區域整體網路狀綠地系統。
5、強化古城風貌特色
5.1空間格局
遵循「保持路河平行的雙棋盤格局和道路景觀,路網河道格局基本保持不變」的原則,與蘇州古城「水陸平行、河街相鄰」的城市雙棋盤格局一脈相承,形成古城河-環古城綠帶-南門路-臨路街區四線逐步改造開發的模式,突出以河道為中心、街巷與之平行、建築臨水而建的城市空間形態和格局。
5.2空間意象
(1)布局特色。南門路段規劃設計強調「親水性」,突出水與建築、街巷、橋梁的密切關系,尤其在盤門入口地段和其它水灣節點處繼承建築貼水、臨水、枕水和街巷沿河的傳統布置手法,保留街區中原有古橋,使之在河道上成為空間的焦點。由街到房、由房到河、由河到橋,建築布置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虛實相間,河道與街巷、商店、民居、橋梁渾然一體。創造多處水與綠化、亭榭曲廊等密切結合的「親水空間」,使整個街區形態充滿濃郁的水鄉風情(圖9,圖10)。
(2)建築形態。蘇州建築尺度較小、造型輕巧、立面簡潔、體態玲瓏,南門路段規劃設計抓住其體量、尺度、比例都較小的特徵展開建築空間,布局方式主要為院落式空間、組群式布局,強調以人的尺度為基本尺度進行規劃設計。
(3)建築風格與色彩。建築風格除把握較小的空間尺度外,注重繼承造型輕巧柔和、體態小巧玲瓏、粉牆黛瓦和坡屋面等傳統建築風格之精華,體現秀麗的蘇州建築藝術風貌。建築色彩運用粉白牆面、黛色瓦屋面、淡米黃色花崗石橋梁、河岸和碼頭、踏步、粟色門窗等要素組成淡雅素潔的街區建築基調。
5.3空間環境
(1)整體空間面貌。規劃力圖在盤門-人民橋地段塑造既有蘇州古城傳統特點,又有城市綠地開闊、疏朗特色的沿河景觀,烘托盤門、古塔、古城牆的古樸歷史風貌(圖11)。
在人民橋-覓渡橋地段營造綠地景觀與建築景觀相融合、古典風格與現代風格和諧有致、相得益彰的沿南門路景觀,展現發展中的古城新貌。
(2)措施。①濱河綠帶:在濱河沿街地段劃出用地進行較大面積的綠化,結合地形建設濱河步行綠帶,點綴湖石假山,栽植花木,形成多層次的駁岸,局部設置親水台階或線型親水平台,並結合碼頭以及其它觀景節點構築觀景平台(圖12,圖13)。駁石材選擇傳統材料,步行綠地的鋪地材料選擇具有本土特色、與傳統材料質感相似的石材和磚材。
綜合考慮防洪、景觀和空間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將道路標高定為3.12m,道路北側堤岸、花池、欄桿標高3.32m,整個道路可抵禦200年一遇的洪水。濱河岸線結合相鄰地面與水位的高度差(百年一遇防洪標高為黃海高程3.12m,現狀設防為2.2m,常水位為1.2m~1.4m),按視覺景觀、步行遊憩和護坡工程技術要求,採用人工護坡或自然植被護坡、單級護坡或多級護坡等多種形式,形成「親水」環境。
②街區街景:建築布局既整齊又有凸出縮進,建築層次高低錯落,建築造型輕巧柔和,建築立面既不雷同又避免過於復雜。商店的招牌、幌子、照明、櫥窗造型、店鋪立面、入口布置等均努力體現濃郁的蘇州傳統特色和地方風格。
③水巷景觀:多創造優美的水景觀,為河道的水環境和街區空間環境增色,如在輕巧空靈的二層跨河廊橋、濱河地帶挑出供休憩的亭和廊等,使水與建築、橋梁、濱河綠地等都能精巧、適宜地有機結合,從而使街景和水巷景觀具有動人而豐富的藝術魅力。
5.4歷史文化保護和歷史資源的再利用
街區的規劃設計不但保持而且強化了蘇州的歷史風貌,將聯結歷史、延續文脈、對具有心理意象的環境和文物古建築等加以保護,並將其有機地組織在街區整體環境之中。
在現有民居群落的基礎上對傳統空間加以整治改造,適當恢復盤門水-陸商業文化旅遊街,形成具有傳統風格的沿河建築景觀。建設水-陸戲台、評彈茶室、傳統手工藝作坊群等等,充分展示蘇州優秀傳統文化。
從長遠看,城南一帶的現狀工業將會實施功能置換,以利於新城市功能的發展以及有活力的產業的興起。考慮利用現有紡織廠中一些有價值的建築及其環境,建設以傳統紡織工業博物館為主,輔以配套的休閑遊憩場地及設施的主題休閑公園,使傳統城市肌理在新的城市格局中延續並發揮新的作用。
5.5街區建築小品
南門路段規劃設計力求在繼承傳統「城中園」布局形態的基礎上創造「真山真水園中城」。因此規劃要求街區的每一處小品、雕塑、路面鋪設、駁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種植方式等都需經過城市設計,使街區環境進一步園林化。為了在街區建築中體現蘇州傳統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觀,創造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環古城道路空間景觀,需設計一組具有傳統意味的街道傢具,包括路燈、座椅、公交車站、電話亭、廣告牌、垃圾箱、欄桿、道路鋪地等,並以多種方式、方法如遊艇碼頭設計、候車亭設計、大門入口設計、建築燈光設計等融入蘇州的文化藝術。這樣做既豐富了建築空間,又提高了街區建築的文化品位。
❸ 如何用基本面分析一隻股票從哪些維度
基本面分析是股市中分析的方法之一,其他的還包括技術分析和量化分析。實際上,如果能夠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交易勝率會變高。一般基本面分析方式有自上而下,可以先從宏觀環境,行業分析,公司分析等幾個步驟對想要投資的股票進行分析。
我們都希望自己買的公司是好公司,可以給自己帶來不錯的收益。可是現在市場股票越來越多,4000左右。通過基本面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分析:
好公司要有護城河這個我相信你大家都聽說過,也可以稱之為競爭壁壘。有護城河的公司,可以穿越牛熊周期。有些公司有天然的護城河,也就是擁有壟斷壁壘。
雖然壟斷不利於行業發展,但當一家公司擁有壟斷能力之後就很明顯擁有了很好的護城河。很多行業天然就具備壟斷特性,比如說上海機場,中國國旅等。前者擁有優質客流,後者是免稅店帶來的長期利潤。
還就就是成本壁壘,如果一家公司能夠把成本控制到很低,並且長期常年處於高潤狀態就有非常大的優勢。能夠通過低成本,高利潤長期生存下去,在同行競爭過程中也可以熬得住,甚至耗死對手勝者為王。
價值投資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好公司,當然好公司的標准不局限於上述這幾方面。其他的比如有強大的現金流,差異化的產品,市佔率等等都是可以衡量一家公司好壞的維度。
找到好公司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在投資好公司上賺錢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這里還有估值概念,好的東西貴了或者溢價太高資金也不一定會認可。
只有當好公司便宜之後才是價值投資的好時機,好比貴州茅台現價是1700元/股,當它跌到800元/股呢?還有我的建議是,找公司不一定需要多麼復雜的商業模式,盡量找自己看得懂的公司,業務簡單,盈利高,成本低。還有行業格局已經清晰,頭部龍頭企業已確定的。
關注豬爸財經圈,專注投資者教育,移步專欄學習更多干貨。
❹ 襄陽發現古城牆、護城河,距今4200餘年,專家對此是如何解答的
從探索的角度來看,長城的周長約為1500米,剩餘高度約為2 - 3米,寬度超過20米。與古城牆相鄰的護城河也很大,周長2000多米,寬20 - 30米,深7 - 8米。根據初步判斷,這些城牆建於5000多年前的屈家嶺文化的早期。鳳凰翠城遺址及其周邊附屬聚落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根據該城市的大型建築遺跡,尤其是高檔建築遺址,以及出土的許多小玉石和綠松石飾品,山四圍推測該城市遺址是高檔的,是湖北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中心。
據情報顯示,該地區的牆周長約1500米,其餘高度為2或3米,寬度超過20米。與古牆接壤的護城河也相當大,有2000多米寬,20到30米寬,7到8米深。據初步估計,城牆的建造時間是5000多年前特洛伊文化的早期。參與早期考古工作的香洲區文物管理辦公室(現香洲區博物館)主任傅強說,早在2016年,考古學家在挖掘地下約25厘米的地方就發現了圓形地基的遺跡。“早期的房子是圓形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上,一半是洞屋,”他說。
❺ 我們投資不能只看市盈率還要分析公司財報和護城河等對嗎
在股市發展的30餘年來,每年沒有八千,都有一萬人問類似的問題。
說白了,就是沒搞明白,自己進入股市是投資還是投機來了。假如把買股票比作拍拖和結婚的話,那麼投資就是要結婚,投機更像拍拖。
你就捫心自問一下,你在學生時代拍拖的時候一開始是看什麼?當然是要女靚男帥啦,對不對?而對於股票來講,帥和靚就是吸睛的所在,也就是走勢強的。所以直接一點,投機就是看走勢。
投機有時是很爽的,但更多是被所謂愛情虐了千百遍的人,接著他們就要進入談婚論的階段了,想好好找個良人從了。但良人的標準是什麼?是專業技能(所謂護城河),目前收入(財報)還是大家的評價(市盈率)?其實這些標准都對,但大部分人簡單的把這些數據看成是靜態的,現在大家都說他好哦,工資收入高,有技術哦,嫁給他沒錯,結果最後離婚了,或因時代變遷了,或人不是你開始想像的那樣。比如以前的國營廠工人,以前都是攀著桿子要嫁的,現在呢?所以投資的重點都不在這些表面大家擺出來的數據,重點在於適應市場變化過程中的盈利能力,即使強如股神巴菲特,他的秘訣在於選行業和好的管理層,以及參與公司管理,確保了長久穩定的盈利。所以一般股民在不能像巴菲特那樣分散投資的情況下,想要押中寶,主要是選對行業,並在這兩三個行業中選中潛力股,即目前中不溜的幾個公司,管理層變化和經營計劃(未來會不會有大的擴張),目前業績的穩定。
終究來講,一般不是w思聰,你本沒有多少挑選的資本,那麼老老實實選中幾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中的中不溜,業績穩定公司,等待爆發。
❻ 古時候城外是護城河,攻城的時候梯子搭在哪裡
當下是熱兵器時代,乃至是電子戰時代。對於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尤其是最重要的城市攻防戰,我們一直都比較好奇。古代人究竟是怎麼攻城的呢?
其三,攻城門。
相對來說,城門是一座城市最薄弱的環節。如果能夠從城門那個位置攻進去,顯然耗費是最小的。因此,這里也會成為古人進攻的首選。
當然了,如果古代有奸細提前混入城中,並且把城門打開,放下吊橋。那樣一來,攻城顯然就更容易了。
其四,用水攻。
這是古代經常採用的一種攻城方式。因為古代每座城市都會把水引進城中使用。這些水能夠順利進城,水源必然比城市高。而攻城的人,正好利用這種方式,把城市淹沒。
比如晉陽這座城市,歷史上就曾多次發生敵人把水引進來,灌入城中,從而攻破城池的情況。
❼ 如何探明上市公司護城河深淺
公司能夠創造並維持高水平的ROE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為當公司的規模擴大時,維持高水平的ROE是極其困難的事。
投資者的理性目標是戰勝通脹,擁有持續高水平ROE的公司往往具有較高的商譽而受益於通脹。投資者沒必要尋找成長型股票,ROE本身就可以作為一個判斷指標,只要ROE趨穩甚至趨升,成長不是問題。
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證明:盈利增長率或股東權益增長率=ROE/(1-ROE) (A股財報都是以期末ROE計量)。有復利意識的投資者能夠明白,可持續ROE的一點差異,就可造就長期持有收益的巨大差異!
至於留存收益的增長率,不同公司不同判別標准,一般來說需要保持高增長率以維持優勢(留存收益導致股東權益增加)對於經濟能量很強的公司,並不需要太多利潤留存,它們懂得以分紅或回購來回報股東。
留存利潤多的公司,要判斷它買入的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競爭優勢,就看其本身能否在收購前後維持高水平的ROE。
投資者不能僅僅盯著毛利率、ROE等獲利指標,而要首先盯住現金流,這點非常重要,盯住現金流是投資者看財報的第一要務。首先快速查看這家企業數年內是否創造了正的經營現金流,現金流和經營收入、利潤是否同步增長;然後看這家企業是否產生自由現金流,即扣除資本支出後的年化現金流。
可以用一個簡單指標來判斷:盈餘再投資率。所謂盈餘再投資率即是資本支出占盈餘的比率,可用5-10年內企業購建固定和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流之和/這幾年凈利潤之和計算,盈餘再投資率低於50%即算低,大於100%算偏高(周期型公司以4-5年為計,非周期或弱周期公司最好找到10年數據)。
通常情況下,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為維護正常經營,其凈利潤中用於資本開支的比例比那些沒有競爭優勢的公司要小得多。
那些盈餘再投資率低的企業是真正的長線價值股,它們是現金牛;而那些盈餘再投資率奇高的企業則是現金消耗者,長期持有它們猶如望梅止渴。第三,除了定量分析,如何判斷護城河的深淺及變化,是個定性分析,見仁見智。
❽ 如圖,一座城牆高11.7m,牆外有一條寬為9m的護城河,那麼一架長為15m的
能。
解題過程如下:
①第一種演算法:
一、設這把梯子能夠到達的牆的最大高度是h米
二、則:
根據勾股定理
15^2−9^2=12^2(米)
三、比較:
∵h=12>11.7
四、得出結論
∴一個長為15米的雲梯能夠到達牆的頂端。
②第二種演算法:(便於口算)
一、根據勾三股四弦五的原理
一直角邊為9m=3x3m,斜邊為15m=3x5m,
二、另一直角邊最長為3x4m=12m
三、比較:
12m>11.7m
四、得出結論
所以15m的雲梯可以達到牆頂。
(8)濟川葯業護城河分析擴展閱讀:
勾股定理:
①勾股定理是一個基本的幾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中國古代稱直角三角形為勾股形,並且直角邊中較小者為勾,另一長直角邊為股,斜邊為弦,所以稱這個定理為勾股定理,也有人稱商高定理。
②定理用途:
已知直角三角形兩邊求解第三邊,或者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度,證明該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或用來證明該三角形內兩邊垂直。利用勾股定理求線段長度這是勾股定理的最基本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