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液化石油氣含硫量百分比
3不同產地的天然氣含硫率是不同的。絕大多數天然氣中含有的硫(一般以H2S存在)都很少或者極少,但有的礦藏的天然氣含硫量卻很多。比如我國四川產的天然氣一般含硫量就較多。如羅家寨氣田所產天然氣含硫量高達11.5%。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並含有非烴氣體。天然氣蘊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層中,包括油田氣、氣田氣、煤層氣、泥火山氣和生物生成氣等,也有少量出於煤層。它是優質燃料和化工原料。天然氣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製造炭黑、化學葯品和液化石油氣,由天然氣生產的丙烷、丁烷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天然氣主要由氣態低分子烴和非烴氣體混合組成。查看全部4個回答相關問題全部廣告鐵水需要什麼脫硫?煙氣脫硫,..湖北如意祥鐵水脫硫 技術設備完善,鐵水爐外脫硫,避免鋼坯裂紋!鐵水預脫硫..572019-11-08天然氣的含硫量和灰分是多少?全國各地的天然氣根據氣源地不同,硫含量都不一樣,在國家標准中,天然氣總硫含量的要求為: 1類≤60mg/ m3、2類≤200mg/ m3、3類≤350mg/ m3。含灰分為:CH4(98%)。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 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於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並含有非烴氣體。 (1)熔硫運輸船市場分析擴展閱讀: 天然氣的特點: 1、綠色環保 天然氣是一種潔凈環保的優質能源,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少於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溫室效應較低,因而能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 2、經濟實惠 天然氣與人工煤氣相比,同比熱值價格相當,並且天然氣清潔干凈,能延長灶具的使用壽命,也有利於用戶減少維修費用的支出。天然氣是潔凈燃氣,供應穩定,能夠改善空氣質量,因而能為該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帶動經濟繁榮及改善環境。 3、安全可靠 天然氣無毒、易散發,比重輕於空氣,不宜積聚成爆炸性氣體,是較為安全的燃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然氣2 瀏覽166372019-08-04民用天然氣的含硫量一般是多少?含硫量有可能超過100mg/m3嗎?民用氣,必須滿足二類天然氣標准。硫化氫含量為小於等於20mg/m3。 這個是強制規定。 超過100mg/m³,當然有這種可能性。就跟國家有法律,但是總有犯罪的道理一樣。 脫硫一般都在配氣站,氣井的地方進行。但是有的地方可能操作不當,或者監管不嚴,超過100mg/m³。但是這種情況只能是偶爾。含硫量還是個很重要的監管指標。4 瀏覽2531民用天然氣的含硫標准上限民用天然氣的含硫標准上限:一類氣小等於100mg/立方米,二類氣小等於200mg/立方米,三類氣小等於460mg/立方米瀏覽2762工業用天然氣含硫率大概是多少?天然氣是存在於地下岩石儲集層中以烴為主體的混合氣體的統稱。包括油田氣、氣田氣、煤層氣、泥火山氣和生物生成氣等。主要成分為甲烷,通常佔85-95%;其次為乙烷、丙烷、丁烷等。它是優質燃料和化工原料。中國可采資源量是上一輪的1.57倍,增加了57%,達到22萬億立方米。由於環保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加大,加之受高油價的影響,天然氣產業已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商用天然氣的規范要求,20mg/立方米;《天然氣》GB17820 車用天然氣的規范要求,15mg/立方米;《車用壓縮天然氣》GB 18047 城市管道內天然氣硫化氫含量應不大於15 mg/m37 瀏覽52912018-04-08天然氣的含硫量是多少毫克每立方米?每立方米含量為小於等於20mg。 天然氣主要成分烷烴,其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氫、二氧化碳、氮和水氣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氣體,如氦和氬等。在標准狀況下,甲烷至丁烷以氣體狀態存在,戊烷以上為液體。甲烷是最短和最輕的烴分子。 有機硫化物和硫化氫(H₂S)是常見的雜質,在大多數利用天然氣的情況下都必須預先除去。含硫雜質多的天然氣用英文的專業術語形容為"sour(酸的)"。 盡管天然氣是無色無味的,然而在送到最終用戶之前,還要用硫醇來給天然氣添加氣味,以助於泄漏檢測。天然氣不像一氧化碳那樣具有毒性,它本質上是對人體無害的。不過如果天然氣處於高濃度的狀態,並使空氣中的氧氣不足以維持生命的話,還是會致人死亡的,畢竟天然氣不能用於人類呼吸。作為燃料,天然氣也會因發生爆炸而造成傷亡。雖然天然氣比空氣輕而容易發散,但是當天然氣在房屋或帳篷等封閉環境里聚集的情況下,達到一定的比例時,就會觸發威力巨大的爆炸。爆炸可能會夷平整座房屋,甚至殃及鄰近的建築。甲烷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下限為5%,上限為15%。 天然氣車輛發動機中要利用的壓縮天然氣的爆炸,由於氣體揮發的性質,在自發的條件下基本是不具備的,所以需要使用外力將天然氣濃度維持在5%到15%之間以觸發爆炸
② 可燃燃料如何儲運
由於多數的能量應用都有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條件限制,因此可燃燃料便於儲運的特點使其備受青睞。事實上,火車、蒸汽船、汽車、飛機等的出現,一方面使運輸業成為最大的能源消費行業,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能源儲運特點的重要性。再進一步說,能否將能源運至能源消耗密集區,對推動工業發展非常關鍵。在美國,鋼鐵城市多在煤礦附近地區發展,因為鋼廠需要大量的能量,鋼加工過程中的用煤量比鐵礦石本身還要多,這樣,將鋼廠設在煤礦附近就會節約一大部分燃料運輸成本。後來,隨著油氣在能源市場占據主要地位,其運輸的便利特點才改變了鋼廠選址的優先考慮因素。
煤是固體,故不需專門的集輸技術,幾個世紀前,用馬車拉煤,甚至裝袋由人力扛運,與搬運木柴或木炭差不多。新老資源接替時,新資源一定要在使用性能和儲運方面盡可能與老資源接近,顯然煤具有這種優勢。
採煤規模擴大後,煤礦入口處開始採用倒煤場。最初的倒煤場只是個大箱子,煤車可將裝載的煤傾倒進去,故倒煤場又名翻車場。對那種沿山壁向里挖的煤礦來說,倒煤場尤為有效:煤傾倒入煤礦出口處的倒煤場後,就存儲在那裡,直到貨車將煤拉走;貨車裝煤時,倒煤場底部的圈閉門會打開,煤靠自身重力自動落入貨車車廂。因為有了鐵路,這項儲運技術非常重要,目前已成為煤儲運的主要設施,一般都位於煤礦入口附近,甚至露天煤礦也有大型的倒煤場,將煤卸入過往的鐵路貨運車廂中。雖然需要將煤舉升進入倒煤場中,但這一過程耗時很短,倒煤場相當於採煤現場又增加了一個儲集場。
現代採煤作業中,煤進入倒煤場前,一般將大塊的煤進行粉碎,使其粒度相對均勻。粉碎可使最終燃燒的效率提高,可能也是煤零售前所需的唯一一道處理工序。煤通常含有大量的硫和礦物灰,銷售和使用前最好能除去這些污染物,可是,這些污染物組分與含碳組分結合得很緊密,不易處理(偶爾煤中會有大塊的黃鐵礦,這種礦石主要含硫,可通過機械方法分離)。現代工業通常都使用粉碎的煤,但在20世紀初,市場上大塊的煤非常受歡迎,因為這些煤塊太大,無法通過分選篩,所以價格便宜,只是成本價。
煤的運輸通常採用直達貨運列車,這種列車一般有100節車廂,每節車廂載重約100噸,在鐵路與公路的交叉口,一位摩托車手等待一列運煤車通過時,煤車似乎望不到盡頭。這種專門用來運煤的直達貨運列車,將煤運至消費地點後立即返回(空返),再裝滿一車煤開始下一次的運送。運煤列車可以將煤運給1000英里外甚至更遠的買主,目前,美國儲量最豐富的煤田在落基山地區,當地因人口密度不大、耗煤量中等,因此這里產出的煤大多運往遙遠的、人口更為密集的地區。
有水路的地方,駁船和貨船也用來運煤。沿北美五大湖東部開鑿的人工運河——伊利運河,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運煤。以巨大的相互連通的湖面運輸網路為依託的廉價運煤(及運送其他大宗產品)的能力,推動了美國這一地區眾多大都市的發展。水路運輸比陸路運輸更為有效,但不如陸路運輸直接(天然水路的走向不利於運輸,運河又很有限)。20世紀80年代,美國煤的運輸中,駁船僅次於鐵路,占運煤量的16%~17%(注2)。
運煤的內陸駁般與海洋貨輪有一些區別。駁船是平底而不是「V」形底,且不是機動船。它的優點是費用低廉,可往返於淺水河道,缺點是,平底設計無法經受風浪,不適用於海洋運輸,就是在經常出現暴風雨的五大湖區,其應用也非常受限制。
20世紀70年代,一種更為有效的運煤方式受到強烈關注——管輸。管輸實際上是人工開鑿水路的一種變化形式,比任何地面運輸都有效。一般情況下,管輸是可以實現的,與其他需要笨重載體的運輸方式相比,管輸只需要移動貨物本身。但是,煤是固體,因此需要運載介質,一般建議用水來做這種介質,因而出現了眾所周知的煤漿管線。水介質的使用,將節約的車輛成本抵消了,但兩種運輸方式之間還存在著一個不太明顯的區別,即內燃機驅動地面車輛的總效率很低,管輸泵的操作效率要高得多。
煤漿管線的主旨是把煤磨成顆粒狀,以形成煤漿或使煤在水中懸浮。由於煤基本上不溶於水,故需要一些表面活性劑來保持懸浮狀態,煤與水的密度相差無幾,有助於二者的混合,之後就可用泵將煤漿打入管線,輸送給遠方的消費者。最後在使用地點還必須對煤漿進行煤水分離。
煤的管輸遇到的不可逾越的障礙是用水量巨大。美國曾有意在落基山地區與美國東部之間建一條輸煤管線,但因落基山地區是半乾旱地區,當地居民反對將其有限的水源供給更為濕潤的東部地區。管線支持者們向居民們保證不使用飲用水,而是用打井的方法汲取鹽水,但居民們質疑汲取地下水有可能影響地下水循環,甚至有可能使淺層淡水吸入加壓鹽水層。研究表明這種情形可能性不大,但無法確保一定不會出現,沒有關於地下結構及滲透率規律方面的充分資料來消除這種可能性。比如,如果有一道未監測到的縱向裂縫將淺層與深層的水層相連通,淺層淡水有可能流入下部地層去補充產出鹽水層。鐵路公司基於經濟利益也反對管輸,但煤的管輸最終夭折還是因為無法解決的水介質問題。最終,反對管輸的一方通過否決煤漿管線的支配權獲得了勝利。所謂支配權,是指依據法律,高速公路、公路和管線可強迫土地擁有者出租或出售其財產領地的通行權。
目前,布萊克台地(Black Mesa)管線是唯一一條有分量的作業管線,它從猶他州到加利福尼亞州,年運煤量500萬噸,相當於每天一列半運煤列車的運送量(注3),迄今為止,大部分煤仍採用鐵路和駁船運輸。煤形成後,已遠離了其原始的植物狀態,其儲存簡單直接,只需堆放即可,不會吸引來白蟻及類似的昆蟲,但煤塵會引起環保問題,且煤存儲區也是易燃危險區。
石油和天然氣
流體能源的運輸,尤其是陸上要比固體燃料的運輸效率高得多,它所引起的短期問題也很多。在賓夕法尼亞州,石油工業的頭十年,石油都是裝在木桶中被運輸的。早期的桶每桶可容納42加侖石油,盡管早已不再使用,但至今還被用作石油的計量單位。德瑞克那口著名的井日產10桶,這無疑給當地的制桶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機會,但設想一下,兩年後出現的第一口高產井日產3000桶,這對制桶人來說又是什麼樣的影響?石油生產者們就是買桶甚至建儲罐也無法儲存這么高的產量,石油從匆忙搭就的容器中溢出,依山而下,流入溪流和河水。產量的增長超過了需求,很快容器就比其所盛納的黑金貴重(注4)。
19世紀後半葉,道路設計主要針對馬或雙輪馬車,城市中的道路多以鵝卵石或磚鋪就。而石油工業開始的賓夕法尼亞西部山區,泥濘的道路妨礙了將石油運給消費者,當地將圓木橫鋪在路上,建成木排路,以抑制泥濘,便於重負荷的拉油車通過,這種路減少了拉油車陷入泥潭的概率,但卻無法持久。
油從井裡涌到地面,最初階段基本不受控制,油桶短缺、拉油車運送速度緩慢,將石油工業的發展帶到了瓶頸。大量的油被阻在井口,常常有油溢出儲罐的現象,因為早期的自噴井一直自然放噴,直到壓力衰減為止。在德瑞克以前,也有石油生產,但只是從溪水表面撇出天然滲出的油,完鑽的第一批井使產量大增,從地面集油在本質上與早期的天然撇油並沒有大的區別,有些產油者甚至將溝壑攔上坎,形成儲油池。下游的農民顯然不贊成這項技術,當時雖沒有什麼環保規定,但多數作業者都會自覺地、盡可能地將其產品收拾得較為干凈。
木桶越來越短缺,儲運量增長極為迅速,沒有多久,就鋪設了第一條輸油管線。1863至1865年間,安裝了眾多的油田集油管線,這些管線與一條主管線相連,主管線將油運至鐵路首站。第一條大型管線名為潮水(Tidewater),將賓夕法尼亞西部的產油區和賓夕法尼亞東部邊界以及里丁(Reading)鐵路油庫相連,該油庫位於威廉港(Williamsport)東109英里處,1879年5月該管線投產。此前所建管線最大管徑為3英寸,沒有哪條管線長度超過30英里,且也沒經過地形變化較大的地區,潮水管線長度增加了兩倍,創當時管線長度之最,管徑為6英寸,且在隆冬時節穿越了阿巴拉契亞山脈(the Appalachain Mountain)(注5)。
鋪建這樣一條管線的動機並不是為了提高效率、環保或節約成本,而是為了打破J. D.洛克菲勒(J. D. Rockefeller)標准石油公司(J. D. Rockefeller』s Standard oil)的控制。洛克菲勒標准石油公司達到足夠大的規模後,便策劃了聲名狼藉的和鐵路部門之間的回扣交易,這些交易不僅僅是以較低的價格將標准石油公司的油運至其煉廠,而且還付給標准石油公司一筆額外費用,這筆額外費用就是標准石油公司的競爭對手所交付的運費(注6)。這種市場控制使得洛克菲勒公司能有效地實施買方壟斷——該公司購買了總產量中的大部分,進而可以設定原油價格。第一條輸油管線主要是迫於當地運油卡車司機不斷提出的運費上漲的壓力。而面對洛克菲勒所帶來的新的市場壓力,石油生產者們聯合起來,投建了這條史無前例的潮水管線,以沖破洛克菲勒的控制,開創新的市場。有意思的是,早期的洛克菲勒標准石油公司並不是產油公司,洛克菲勒確信石油煉制和銷售會更賺錢。對這些小的產油公司來說,非常不幸的是,洛克菲勒迅速對他們的動機做出了回應:兩年之內,標准石油公司鋪設了到克立夫蘭(Cleveland)、布法羅(Buffalo)、費城和紐約市的管線,又恢復了對下游的控制(注7)。洛克菲勒這種破壞競爭的做法使得眾多的市場競爭者們和石油生產者們遭受了斷喉的痛苦,最終導致了國家出台反托拉斯法。許多公司的領導者試圖保持獨立自主,對不公平競爭極其憤慨,而標准石油公司的做法卻折斷了這些公司的脊樑,但洛克菲勒卻將這種阻礙競爭的做法說成是在紛擾的局面中建立秩序,提高效率。這種建立秩序的斗爭確實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即通過鋪設管線,可以輸送大量的石油,減少了漏油事故,因而大大消除了環境損害。
管線迅速占據了州際運輸,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有優勢。其產品損失小,意味著環境損害小;運送量大,能量投入和物料投入都少。由於對環保的關注越來越趨於立法的邊緣,工程設計方面就要使管線更為安全。阿科(ARCO)、埃克森(Exxon)和英國石油公司麾下的財團籌集資金鋪設阿利耶斯卡(Alyeska)管線時,管線上安裝了眾多的壓力感測器。該管線從阿拉斯加北坡開始,一直到達瓦爾德斯(Valdez)港的開闊水域,如果出現泄漏,管線壓力就會降低,泄漏上游的一個閥門就會自動關閉,防止更多的油從漏點流出,這樣就有可能減少所有事故中的漏油量。
盡管20世紀90年代有報告指出阿利耶斯卡管線的檢驗和腐蝕控制不充分,使其安全性遭到了質疑。但提高管線的安全性從技術角度看是可行的。早在20年前,阿利耶斯卡管線就採用了當時一系列的先進工程設計技術,不僅降低了漏油風險,還解決了一系列的環保問題。目前,這條著名管線如果存在危險,而危險到什麼程度還不能確定,那麼只要還有經濟價值,修復的技術是具備的。
很明顯,管線直徑越大,運送的流體也越多;同樣,給定管線情況下,泵輸液體或壓縮氣態流體的壓力越大,運輸量也越大(附錄中給出了工程師設計用的通用方程)。管線成本與所選管線的尺寸和強度成正比,包括鋪設管線在內的施工可能占項目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安裝的管線要具備足夠的輸送能力,以滿足預期的輸送要求,如果有新增加的油田開發,管線的設計尺寸應能滿足輸送總產量的要求。在低收入國家中,產量可能會受到需求的限制,因此,管線要進行優化設計,以滿足交付點的預期能量需求。
多數現代管線都是鋼質,但現在一些小型應用有時也採用高密度聚乙烯管線。聚乙烯承受的壓力比鋼管要低,因此只限於小管徑,但其安裝費用低,不需要重型的挖管溝設備和焊機來確保每個接點,只用犁狀設施挖開的窄管溝就可以安裝聚乙烯管,每根管的連接用簡單的熱熔儀器就可完成,比焊接所需的時間短,技術熟練程度低。該技術在低收入國家將石油和天然氣輸送到小型市場方面已顯現出了一定前景。1991年莫三比克國家油公司(Empresa Nacional de Hidrocarbonetos)安裝的中等規模的聚乙烯管線目前給一座50000人口的城市供氣,氣來自一個30年前發現的氣田,但以前認為該氣田成本效益低,不能投產。
油罐船
流體燃料陸上運輸採用管道輸送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20世紀以來,陸上石油管輸量大增。但在目前的經濟和技術條件限制下,越洋管線的成本太高,因此將產品從生產地點運至消費地點,船運似乎是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
第一艘成功的散裝油輪是索羅亞斯德號(Zoroaster),由路德諾貝爾公司(Ludwig Nobel)建造,目的是將俄羅斯產的油經裏海運出。該船於1878年下水,與運桶裝油或桶裝揮發性及爆炸性煤油的船相比有天壤之別(注8)。二戰期間,美國建造了525艘油輪為盟軍提供燃料,這些油輪代號為T-2,每艘油輪承載的總重為16000噸,其中包括原油、燃料和自重,這些油輪近400英尺長,有許多一直工作到20世紀70年代。1962年,曼哈頓(Manhattan)號油輪以T-2八倍的能力試航,其自重為116000噸,但也只是超級油輪的一半。到了20世紀70年代,油輪已變得驚人的龐大,所謂的超級油輪占據了市場,超級油輪長度超過400碼,裝載的油超過200萬桶,停泊時半速行駛需1英里才能停住(注9)。遠洋運輸不經常用超級油輪,而是常採用大型油輪及再大一些的特大油輪(分別為VLCC和ULCC)
VLCC(大型油輪),載重量二十萬噸以上的油輪;ULCC(超巨型油輪),載重量三十萬噸以上的油輪。。油輪尺寸增加不僅僅基於「如果大就是好,則越大越好」,而且也是因為中東、阿拉斯加及南亞巨型油田的開發,石油產能大增,與之相應的是發達國家需要進口大量石油。石油的國際需求量持續增長,要求的經濟規模及油輪的載重能力都是空前的,以便將更多的油運給工業化的耗油大國。
超級油輪發生事故的影響令人震撼。以往曾發生過幾次大型油輪的事故,但沒有哪一次像第一艘超級油輪在美國海域發生的那次漏油事故那樣受到媒體關注(以美國新聞媒體為主)。事故的當事者是惡名昭著的埃克森·瓦爾德斯(Exxon Valdez)號,事故地點就在阿拉斯加的瓦爾德斯(Valdez)港外。盡管瓦爾德斯(Valdez)號不能列入最大的超級油輪行列(充其量只能算是VLCC),漏油量也只是11年前法國海岸阿莫克·卡迪斯(Amoco Cadiz)號漏油量的六分之一,但這次事故卻激起了公眾對海洋運油業的極大憤怒(注10)。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越洋石油的運輸,大部分敵意都指向了不相關的海洋鑽井,其實這些敵意更應該針對那些超級油輪的使用。但這其中的邏輯似乎是:進口需求量一定的情況下,使用超級油輪雖然事故影響大,但使用小型油輪意味著要增多油輪的數量、更為頻繁的往來,進而事故更多。自身能源生產無法滿足需要的國家必須依靠進口,而越洋石油運輸又是高風險的活動,有關環保政策方面的討論將留到「能源應用的影響」一章。
現代超級油輪通過一系列特別設計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這些油輪有多個完全分離的貨艙,這樣,船體一部分損壞不會危及整條貨船(所以瓦爾德斯號在悲劇發生的清晨只泄漏了載油量的五分之一)。油輪上裝有計算機、航海設備、安全及監控設備,而早期的油輪缺乏技術成熟的設備,真正成功的油輪設計問世要花費若干年的時間。第一艘跨越大西洋的油輪是把油裝在木桶中再裝船,甚至將煉制好的煤油裝入常規貨船的貨倉,桶移動或破裂,油溢入貨艙,明火照明燈會把煤油煙點燃。在引入油輪密封艙的理念前,有些油輪根本沒有任何隔擋系統,海浪會使得液體貨艙內出現波浪作用,增加了海浪作用在油輪上的沖力,進而增大了油輪傾覆的可能性,現代技術已解決了這一問題。
天然氣的運輸
用管道輸送天然氣很容易,效率也很高。石油工業出現以前,曾用管道向大城市供應煤氣,用於家居及街道照明。但天然氣不是最好的能源,石油工業早期,大量的氣體被放空燒掉(這種做法至今還沒完全根除),即使大部分美國家庭轉而使用天然氣做飯、取暖,天然氣仍次於油,位居第二,因此,天然氣市場一直不景氣,1954年,美國政府又決定控制天然氣價格,也加劇了這種不景氣。天然氣管輸其他方面的障礙還有氣體儲存問題。
最早的工業用氣是產自煤層的煤氣(如前所述)。一般認為蘇格蘭工程師威廉·莫道克(William Murdock)是用氣的先驅者之一,他於1792年在家鄉康沃爾(Cornwall)安裝了氣燈。同一時期許多人也做了許多用氣的試驗,其中不乏成功者,如145年前喬治·迪克森(George Dixon)安裝的照明燈,但莫道克的成功為天然氣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早期曾用木質管道輸送流體,天然氣工業出現的前20年,因氣體無法儲存,過量的氣體被放空燒掉,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因而受到了限制。1816年,賽繆爾·克萊格(Samuel Clegg)研發了首個氣體儲罐,該儲罐靠水密封,水會污染氣體,但直到20世紀之交才出現乾式儲罐。在用曼內斯曼(Mannesman)穿孔工藝製作無縫鋼管之前,鋼管線並沒有在該市場上佔主要地位,但在英格蘭,早在200年前,管輸氣體就很普遍,據說中國3000年前就曾用竹管輸氣(注11)。
早期成功的木管線和鋼管線一般都很小,操作壓力低,氣體通常只是流過局部管線,有某種調節器控制來自井內的天然壓力。當油藏壓力降至某一點,無法再以高於管線壓力的壓力將氣體推舉至地面時,這一壓力點就標志著一口井生產壽命的結束,這種情形在本書寫作期間也很常見。如果氣田很大,為保持成本效益也可以安裝一台壓縮機,以低壓接收產出氣,再將壓力提高到管輸壓力。
隨著氣體需求量的增長,鋪設大管徑高壓主管線開始變得有利可圖。目前有許多氣管線直徑超過3英尺,有的甚至超過5英尺,這些管線將大量的氣體運到發達國家的氣體市場上,沿途要經過幾級壓縮機站增壓才能到達。
為了大量儲存天然氣或用管線以外的方法輸送,必須用高壓將氣體壓縮或在極冷狀態下液化。將天然氣液化(LNG)是一種儲存措施,但也可以作為一種輸送方法,LNG貨輪將世界各地的天然氣運給日本。越洋LNG貨輪的儲存能力一般是125000立方米,可容納10億標准立方米(大氣條件下)氣體的四分之三,或近80億標准立方英尺(注12)。
壓縮天然氣(CNG)作為汽車用燃料越來越受到關注。CNG使得汽車燃料箱有限的空間內可以儲存足夠的能量。安全壓力下將氣體壓縮儲存不如液化儲存效率高,但在行駛的路上保持LNG的深冷條件又很難,因此,盡管CNG的效率低些,但還足夠維持合理的里程范圍。曾用公共汽車對CNG和LNG做過測試,城市的公共汽車還沒遇到不得不找加氣站加氣的情況,分析表明,天然氣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但目前其成本還稍稍高於柴油(注13)。
生物燃料
大部分用來獲取能量的生物燃料都以木柴或木炭的形式出現,其運輸方式通常採用卡車、手推車、甚至人力搬運。木柴的儲存堆放即可,在美國及西歐,傳統方法是用繩子捆,1捆柴通常為4英尺高、4英尺長、8英尺寬。1捆松木的化學能含量一般為2700萬英熱單位,木柴可經歷多周期的干濕變化,但必須乾燥後才能燃燒。不過,木柴儲存的主要問題是要防止白蟻及螞蟻之類的小動物的嚙咬。
由於木柴的能量密度低,獲取及運輸的量就大,運輸用卡車消耗的能量會抵消部分從木柴中獲取的能量。假設從一點出發,向各個方向行進20英里收集木柴,卡車消耗的能量只佔到木柴化學能的10%,視卡車的狀況和效率高低會有些浮動。在居民以木柴為主要燃料的國家中,木柴本身的質量(體積)嚴重影響了木柴商人的經濟效益,因此常在把木柴運出森林前加工成木炭。
木炭比原木輕得多,在轉換過程中大部分水分得以揮發,因此木炭的能量密度較高。消費者更喜愛木炭可能也推動了這種轉換,但運輸效率方面的作用更大(當消費者用於煮飯的燃料費用最多隻能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一時,這些人不太可能僅僅因為木炭的方便特點再支付一筆費用),運輸效率的提高足以抵消木柴轉換成木炭過程中損失的能量。效率提高程度視運送距離遠近而定,低收入國家中,森林面積逐步縮減,運送距離可能達到上百英里,居民(多數時候是女人)們外出,可能向各個方向行走20公里(12-13英里)去收集木柴運回家煮飯,在某些木柴缺乏的地區,拾柴這項活動可能要佔去女人們30%~40%的時間。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人力比汽車運輸更為高效,但因為費時長,故產能很低(圖3.1)。
圖3.1肯亞婦女拾柴資料來源:Mrs. Nancy Polling, Rochester, NY.生物燃料的前景無疑在於是否能轉換成二次流體燃料(乙醇或氣體)。生物燃料一旦轉換成二次流體燃料,就有和石油、天然氣一樣的運輸優缺點。固體生物燃料轉換受集輸的限制,不易將其運至轉換設施之處;排泄物是極好的生物氣生產原料,但散養動物產生的肥料太過分散,無法收集起來應用;一般來說,在現有廢物流比較集中的地方,就地生產生物氣是最佳方法。用植物生產的酒精最有可能同石油產品混合用於內燃機,其運輸方法與石油相同。
③ 液體有機硫有腐蝕嗎
腐蝕品定義
本類化學品系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h內出現可見壞死現象,或溫度在55℃時,對20號鋼的表面均勻年腐蝕率超過6.25mm/年的固體或液體.其主要品類是酸類和鹼類
腐蝕品特性
(一)強烈的腐蝕性
1.對人體有腐蝕作用,造成化學灼傷.腐蝕品使人體細胞受到破壞所形成的化學灼傷,與火燒傷、燙傷不同.化學灼傷在開始時往往不太痛,待發覺時,部分組織已經灼傷壞死,所以較難治癒.
2.對金屬有腐蝕作用.腐蝕品中的酸和鹼甚至鹽類都能引起金屬不同程度的腐蝕.使其遭受腐蝕損壞.能腐蝕玻璃.
3.對有機物質有腐蝕作用.能和布匹、木材、紙張、皮革等發生化學反應.
4.對建築物有腐蝕作用.如酸性腐蝕品能腐蝕庫房的水泥地面,而氫氟酸腐蝕品之所以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其基本原因主要是由於這類物品具有或酸性、或鹼性、或氧化性、或吸水性等所致.
例如:鹽酸、稀硫酸等強酸能和鋼鐵反應,從而使鋼鐵製品遭受腐蝕.
2HCI+Fe=FeCl2+H2 ↑
H2S04+Fe=FeS04+H2 ↑
氫氧化鈉等強鹼能和油脂起皂化反應,因而能灼傷動植物機體.
(C17H35coo)3C3Hs+3NaOH=3C17H35COONa+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氫氧化鈉硬脂酸鈉甘油
生石灰(氧化鈣)具有很強的吸水性,能和水發生反應,生成強鹼並產生大量的熱,能灼傷皮膚.
CaO+H20=Ca(OH)2+熱量
(二)毒性
多數腐蝕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還是劇毒品,如氫氟酸、溴素、五溴化磷等.
(三)易燃性
部分有機腐蝕品遇明火易燃燒,如冰醋酸、醋酸酐、苯酚等.
(四)氧化性
部分無機酸性腐蝕品,如濃硝酸、濃硫酸、高氯酸等具有氧化性能,遇有機化合物如食糖、稻草、木屑、松節油等易因氧化發熱而引起燃燒.高氯酸濃度超過72%時遇熱極易爆炸,屬爆炸品;高氯酸濃度低於72%時屬無機酸性腐蝕品,但遇還原劑、受熱等也會發生爆炸
腐蝕品分項
腐蝕品分為酸性腐蝕品、鹼性腐蝕品、其他腐蝕品三項.
(一)酸性腐蝕品
酸性腐蝕品危險性較大,它能使動物皮膚受腐蝕,它也腐蝕金屬.其中強酸可使皮膚立即出現壞死現象.這類物品主要包括各種強酸和遇水能生成強酸的物質,常見的有硝酸、硫酸、鹽酸、五氯化磷、二氯化硫、磷酸、甲酸、氯乙醯氯、冰醋酸、氯磺酸、溴素等.
舉例:
(1)硝酸
分子式:HNO3
理化性質:五色透明發煙液體,工業品常呈黃色或紅棕色.能與水以任何比例相混合.有硝化作用,能在有機化合物中引入硝基而生成硝基化合物.密度1.41(68%)、1.5(無水),沸點86℃(無水)、120.5℃(68%).用途極廣,主要用於化肥、染料、國防、炸葯、冶金、醫葯等工業.
危險特性:是強氧化劑,遇金屬粉末、H發孔劑、松節油立即燃燒,甚至爆炸.與還原劑、可燃物,如糖、纖維素、木屑、棉花、稻草等接觸可引起燃燒.遇氰化物則產生劇毒氣體.有強腐蝕性,其蒸氣刺激眼和上呼吸道,皮膚接觸能引起灼傷,誤觸皮膚應立即用蘇打水沖洗,再做醫治.
滅火劑:砂土、二氧化碳、霧狀水(禁用加壓的柱狀水,以防飛濺影響消防人員安全).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於鋁罐、陶瓷壇或玻璃瓶中,陶瓷壇可放露天或棚下,下墊沙土上蓋瓦缽.遠離易燃、可燃物,並與鹼類、氰化物、金屬粉末隔離儲存.泄漏物可用沙土或白灰吸附中和,再用霧狀水冷卻稀釋後處理.
(2)硫酸
分子式:H2SO4
理化性質:五色透明粘稠液體.能與水任意比例混合同時發熱,濃硫酸有氧化性.與有機化合物起磺化作用.稀硫酸無氧化性,與金屬反應放出氫氣.密度1,83(100%)、1.84(98%)、1.8(92%),沸點330℃(98%),凝固點10.5℃(100%)、0.1℃(98%)、-25.6℃(92%).用於化肥、化工、醫葯、石油提煉等工業.
危險特性:遇H發孔劑能立即燃燒,遇氰化物產生劇毒氣體,遇可燃物、有機物能引起炭化甚至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遇水大量放熱,故絕不可將水加入濃硫酸中,因發熱引起爆濺傷人.有強腐蝕性,易灼傷皮膚損壞衣物.有強烈的吸水性,可使木材、稻草、碳水化合物脫水而炭化.
滅火劑:干砂、二氧化碳.禁用柱狀水,以防飛濺傷人.
儲運注意事項:儲罐、壇裝、瓶裝的一般均可露天或棚內存放,下墊砂土,壇裝的須上蓋瓦缽.冬天須防止凝固.遠離易燃可燃物、氰化物、鹼.避免接觸皮膚,誤觸皮膚應立即用蘇打水沖洗,再作醫治.泄漏物處理同硝酸.
(3)鹽酸
分子式:HCl
別名:氫氯酸
理化性質:澄清無色或微黃色發煙液體,是氯化氫的水溶液,有刺激性臭味.無氧化性.密度1.2(38%),1.15(30%),1.127(25%).廣泛用於染料、醫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業.
危險特性:與H發孔劑接觸立即燃燒.與氰化物接觸會放出劇毒氣體.遇鹼發生中和反應並放熱.有毒,車間空氣最大容許濃度為15mg/m3.有強腐蝕性.
滅火劑:霧狀水、砂土.
儲運注意事項:基本同硫酸.
(4)氫氟酸
分子式:HF
理化性質:是氟化氫40%的水溶液,極易揮發,露置空氣中即冒白煙.用於分析試劑、高純氟化物的制備、玻璃蝕刻及電鍍表面處理等.
危險特性:極毒,車間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1mg/m3.除金、鉑、鉛、石蠟及塑料外,腐蝕大多金屬及物質.特別是與硅及硅化合物反應生成劇毒的氣態四氟化硅,故不能用玻璃及陶瓷作容器.常溫下極易揮發出劇毒氟化氫氣體.觸及皮膚極為疼痛,傷口治癒極慢並能腐爛指甲、骨頭.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禁用柱狀水,以防飛濺傷人.
儲運注意事項:存於通風陰涼庫房.遠離火種、熱源.與H發孔劑、氰化物、金屬粉末、鹼類分開儲運.搬運人員應戴防護用具,切勿接觸皮膚.
(5)乙酸(含量大於80%)
別名:醋酸;冰醋酸
分子式:CH3COOH
理化性質:無色透明易燃液體.有刺激性酸臭.溶於水、乙醚、甘油,不溶於二硫化碳.與醇起酯化反應.密度1.05(水=1),凝固點16.7℃,沸點118℃,閃點39℃,爆炸極限4%~17%.用於製造醋酸鹽、醋酸纖維素、醫葯、顏料、酯類、塑料、香料等.
危險特性:屬中閃點液體,遇明火、高溫、氧化劑有燃燒危險.有較強的腐蝕性.有毒,車間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20mg/m3.蒸氣對眼、鼻、喉、呼吸道有刺激性.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於通風庫房,注意防止低溫凝固.與H發孔劑、氧化劑、鹼類隔離儲運.泄漏物用沙土、石灰吸附後處理.
2.鹼性腐蝕品
鹼性腐蝕品危險性較大.其中強鹼易起皂化作用,故易腐蝕皮膚,可使動物皮膚很快出現可見壞死現象.本類腐蝕品常見的有氫氧化鈉、硫化鈉、乙醇鈉、二乙醇胺、二環己胺、水合肼等.
舉例:
(1)氫氧化鈉
別名:燒鹼;苛性鈉
分子式:NaOH
理化性質:白色易潮解的固體,有塊、片、棒、粒等形狀.溶於水並大量放熱,水溶液呈強鹼性.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變質.不溶於丙酮.密度2.12(水=1),熔點318.4℃.用於石油精煉、造紙、肥皂、人造絲、染色、製革、醫葯、有機合成等.
危險特性:不燃.溶於水大量放熱並成為腐蝕性液體能破壞有機組織,傷害皮膚和毛織物.與酸起中和反應並放熱.
滅火劑:砂土、水.但須防止遇水發熱而飛濺傷人.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於乾燥庫房或貨棚,防止雨水浸入.遠離可燃物及酸類.
(2)硫化鈉
別名:硫化鹼;臭鹼
分子式:Na2S·5H2O;Na2S·9H2O
理化性質:工業品常為紅褐色塊狀或片狀固體,易潮解.具腐蛋臭味.易溶於水,水溶液呈強鹼性,不溶於乙醚.與酸作用放出H2S有毒氣體.用於製造硫化染料,皮革脫毛劑,金屬冶煉,照相,人造絲脫硝等.
危險特性:遇酸產生硫化氫有毒氣體.水溶液有腐蝕性.(無水硫化鈉為五色或米黃色結晶固體,有可燃性,受撞擊或急速受熱能引起爆炸,屬自燃物品.)
滅火劑:水、砂土.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於乾燥庫房或貨棚,防止受潮變質.遠離酸類及氧化劑.
(3)水合肼(含肼≤64%)
別名:水合聯氨
分子式:H2NNH2·H2O
理化性質:無色發煙液體,能與水和乙醇混溶,不溶於氯仿和乙醚.有還原性和鹼性.露置空氣中冒煙.密度1.03(水=1),熔點-40℃,沸點119℃,閃點72.8℃.用作還原劑、溶劑、抗氧劑,用於製造醫葯、發泡劑等.
危險特性:可燃,有強還原性.能與氧化劑發生反應,產生大量熱而引起燃燒爆炸.
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霧狀水、乾粉.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乾燥陰涼庫房,遠離火種、熱源.與酸類、氧化劑隔離存放.泄漏物用沙土吸附或大量水沖洗.
3.其他腐蝕品
如苯酚鈉、氟化鉻、次氯酸鈉溶液、甲醛溶液等.
舉例:
(1)苯酚鈉
分子式:NaOC6H5
理化性質:白色針狀結晶,易潮解.能溶於水和乙醇.用作防腐劑、有機合成中間體,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氣.
危險特性:可燃.受熱分解或遇酸放出有毒氣體.有腐蝕性.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陰涼通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
(2)甲醛溶液
別名:福爾馬林溶液
分子式:HCHO
理化性質:有刺激氣味的無色液體,含甲醛約37%,是較強的還原劑.有凝固蛋白質作用,故可作標本防腐劑.密度0.82(水=1),沸點101℃.用於制酚醛樹脂、脲醛樹脂、維綸、烏洛托品、季戊四醇、染料等,也用作農葯和消毒劑.
危險特性:屬有機腐蝕品.
滅火劑:水、砂土.(end)
④ 工業和市場對鉑族金屬需求的新變化
由於自然界中鉑金的儲量比黃金稀少,產量也少,每年全世界鉑金的年產量僅140噸左右,遠比黃金少;加上鉑金熔點高,提純熔煉鉑金較黃金更為困難,耗能較高,所以其價格比黃金更加昂貴是鉑金價格走向的基本趨勢。對於中國而言,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昂貴的鉑金飾品正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萬元以下的鉑金飾品更為熱銷(常常作為年輕人訂婚之信物)。因此,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鉑金民用消費市場。
鉑族金屬及其合金具有熔點高、耐摩擦、抗腐蝕、抗氧化、強度大、延展性強、熱膨脹系數低、熱電穩定性強、反光能力好等優良特性,在工業上廣泛利用。例如,鉑可在製造硝酸、硫酸、石油加工和製作火箭和導彈燃料時作催化劑;可在控制汽車污染方面作催化轉化劑;可在噴氣發動機製造中作二次點火器;可在造船工業上用於船殼的陽極保護;可在人造纖維和玻璃工業上作噴絲頭材料;可在化學器皿、精密儀器、電解工業等方面有重要用途。鈀被用於催化劑、自動開關觸點及牙料,國外還用鈀合金管作提純氫的擴散設備。銥、鋨、銠、釕主要作為改變鉑、鈀性能的合金元素,此外,銠在電鍍和電子元件,釕在薄膜電子電路、放射性銥在放射性照像方面都是重要材料。
近年來鉑族金屬在市場需要上有顯著的變化,如首飾業的需求大增,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已經成為第一大消費市場。自從1995年首飾業第一次超越汽車催化裝置領域成為鉑最重要的終端用途以來,這種變化越來越明顯。1995年西方國家鉑的需求量比1994年(451萬oz)增加4%,達到471萬oz 首飾業上升為鉑的最大消費領域.地質科技動態,1996(2):36~37
汽車催化裝置一直是鉑的最大消費領域,1995年其位置被首飾業取代。1995年首飾業消費180萬oz,比前一年增加了大約7萬oz,而1990年首飾業的消費量僅為136.5萬oz。用於製造汽車催化裝置的鉑消費量,1995年比1994年減少8萬oz,只有179萬oz,其中的17%是廢舊催化裝置回收再利用的鉑金屬。汽車催化裝置方面鉑的需求在北美和日本比較穩定,東南亞上升,而西歐則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鈀代替了鉑:1995年製造汽車催化裝置的鈀用量猛增了58%,達到151萬oz。這種替代,一方面是鈀在控制烴類方面有效;另一方面汽車趨向於車身變小,引擎要在較高溫度下堅持工作,而鈀的耐火性好。在東南亞地區,燃料一般含硫多,鉑比鈀更能防止硫對催化作用的抑制,因而主要採用鉑/銠催化裝置而不是鈀。
由於鉑被用於製造液晶顯示屏和光電管所用的優質玻璃、造數據制存儲盤的塗層及其他電子方面的用途,其工業需求仍在增長,1995年增加16%,達到94萬oz。
俄羅斯是世界上鉑族金屬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其鉑族金屬主要來源於諾里爾斯克鎳礦山。據馬瑟公司資料,1995年世界鈀需求增加21%,其中俄羅斯的銷售額擴大到400萬oz,比1994年猛增70萬oz 俄國1995年鈀銷售量猛增.地質科技動態,1996(2):38
⑤ 跪求新4#高爐皮帶運輸機的相關資料
[CJ5703-0088-0001] 高爐裝料裝置及方法
[摘要] 將不同顆粒尺寸的材料在高爐中裝載的裝置,其中有裝料的料斗,至少一個皮帶運輸機,一個在爐身上段的有圓隔室和底部排料活動門的旋轉桶。裝置運轉時,將不同尺寸的爐料從料斗在控制下放到運輸機。運輸機將裝料在活動料桶整個半徑上排放。料桶裝滿後供料停止,將料桶止動,高爐蓋開放,迅速放入裝料,給料均勻而無明顯的偏集現象。
[CJ5703-0005-0002] 熔化生鐵和鋼預製品自生產過程和設備
[摘要] 一種在熔化燃氣發生器中,從顆粒狀含鐵原料生產出熔化的生鐵或鋼預製品以及生產出還原性氣體的生產過程和設備.用送入煤和吹入含氧氣體的方法形成焦炭粒的流化床.為在既便使用含有很多水分和揮發性物質的劣質煤的情況下,仍能保證熔化燃氣發生器的工作情況令人滿意,通過從還原氣中分離出的煤粉的燃燒和去氣的方法,向熔化燃氣發生器的送氧管以上部位供給補充熱量,送氧管用於向發生器送入形成流化床用的含氧氣體.
[CJ5703-0199-0003] 一種煉鐵新工藝
一種煉鐵新工藝,其主要特徵在於減少隨礦石加入的熔劑量,另一部分熔劑隨炭批入爐或在煉焦時加入焦炭中,旨在降低初渣的鹼度,改善高爐的透氣性,同時降低焦比、熔劑比,降低生鐵含硫量,提高經濟效益。
[CJ5703-0057-0004] 高爐噴煤支管流量調節裝置
[摘要] 一種用於高爐噴煤的支管流量調節裝置,採用數控缸驅動的可調煤粉給料器,給料器應用流態化原理,具有平滑的直線調節特性,本調節裝置,使煤粉空氣兩相流管路中固相(煤粉)的瞬時質量流量可根據測量值與設定值的偏差進行自動調節。
[CJ5703-0045-0005] 控制高爐運行的方法
[摘要] 通過推斷高爐中運行情況控制高爐運行的一種方法,基於高爐上的感測器(11)提供的數據以及由高爐運行的經驗形成的知識庫,由小型計算機(20)和計算機中的各種處理單元(21,22,23)進行推斷.推斷之前,從感測器來的數據用大型計算機(10)和其中的各種處理單元(12,13,14,15)進行處理.用確定因子值進行推斷,從而診斷意外事故、懸料和氣溝.
[CJ5703-0141-0006] 煉鐵高爐噴水加濕鼓風的方法
[摘要] 本發明涉及煉鐵高爐加濕鼓風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高爐送風系統冷風管7壁上安裝有噴嘴6,高爐冷卻水管3的冷卻水經過濾器4過濾後,受閥門2控制其流量,經噴嘴6霧化後進入冷風管7中,通過流量表5和壓力表1來調整鼓風的濕度。解決了一次能源轉換的節約能源問題,以高爐冷卻水來取代水蒸汽或純水的加濕鼓風問題,使鼓風保持適度濕分,達到爐況順行和調節爐況,降低焦比和增加產量。
[CJ5703-0073-0007] 激波調整使風量恆定的風口
[摘要] 一種用於高爐冶煉或豎爐生產的風口,特別是一種利用激波進行自身調整使流量不隨反壓而變的風口,其要點在於:風口的管型為收縮—#*[-25]#*[25]�┱判汀1痙⒚魘賬酢?*[-25]#*[25]—擴張型的風口在設計鼓風壓力下工作,爐膛壓力只要在Pemax值以下波動,擴張段內將產生一道激波,風口的進風量恆定不變。有效地排除了高爐生產料層中形成管道、懸料和偏料等嚴重的障礙,顯著地提高了冶煉強度。
[CJ5703-0118-0008] 輸送鐵水的導槽結構
[摘要] 高爐出鐵時輸送鐵水的導槽結構,包括提供流鐵水的槽形表面的內襯層(2),在內襯層(2)外面的固定襯層(3)和再外面的一層高導熱率的外襯層(6,7)。所述的外襯層包括底板(6)和兩相對的側壁(7),側壁(7)的底端與底板(6)是可傳熱相連的。為改善抗熱應力的性能,至少外襯層的側壁(7)和底板(6)之一(但不是全部襯層)的外面緊連著至少一層隔熱層(8,9),而外襯層(6,7)的其餘部分與散熱裝置(10,11,12)相連。
[CJ5703-0144-0009] 起動一用於生產生鐵或煉鋼原料設備的方法以及實施該方法的裝置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起動生產生鐵或煉鋼原料設備的方法,包括一直接還原煉鐵爐和一熔化氣化爐。$首先,空的熔化氣化爐由可燃氣體加熱和煙氣引入到空的直接還原煉鐵爐。$焦炭或脫氣炭產品投入直接還原煉鐵爐,引入該煉鐵爐的煙氣穿過焦碳或脫氣炭產品,從而釋放它們的顯熱。$於是焦炭或脫氣炭產品加熱到點火溫度,並在熱狀態下投入到熔化氣化爐,在含氧氣體或氧氣噴入後著火。$用作氣化的煤或焦炭床投放到已點火的焦炭床或脫氣炭產品床上而裝料則投入直接還原煉鐵爐內。<
[CJ5703-0126-0010] 用於將預熱空氣噴入豎爐的裝置
[摘要] 用於將預熱空氣噴入豎爐的裝置,包括一個由一鵝頸管相連的傾斜部分,一個噴嘴,一個風口,和一個與爐壁相連的球窩關節,其中,傾斜部分包括一個錐形管,其上部通過凸緣連接到形成環風管一部分的上連接件上,其下部軸向插入與鵝頸管成一整體的下連接件中,一個波紋伸縮連接件和拉桿保證錐形管和下連接件之間的機械連接。下連接件和錐形管可在軸向相互運動,並具有限制其徑向可動性的裝置。
⑥ 模溫機資深專家為您解析廣泛關注的擠出模溫機工作原理是什麼
模溫機的工作原理,簡單點說就是通過電加熱管給導熱油或者水加熱,然後經過模溫機內部的油泵或者水泵使媒介在模溫機和所加熱的設備(物件)之間構成循環。從這個描述上可以知道,模溫機的加熱源是:電加熱管;加熱媒介是:導熱油或者水。
目前,市場上標準的水循環模溫機最高水溫達到120度,特殊的水溫可以達到180度;油循環模溫機最高油溫達到300度,特殊的油溫可以達到350度(需要加氮封),溫度控制在±0.5度。
模溫機的工作過程是一個熱量轉化的過程,大部分的用戶也要求溫度均勻度高。這就要求模溫機在設計具體機型的時候,考慮到電加熱功率和泵浦的流量和揚程。
模溫機廣泛用於:
1、食品及化學工業:聚合、縮合、蒸餾、熔融、脫水、強制保溫等。
2、油脂工業:脂肪酸蒸餾、油脂分解、濃縮、酯化、真空臭等反應釜控溫、反應釜加熱等。
3、橡膠工業:熱壓、壓延、擠壓、硫化成型等。
4、建材工業:石膏板烘乾、瀝青加熱、混凝土構件保養等。
5、紡織印染工作:熱定型輥筒加熱、烘房加熱、熱容染色等;
6、合成纖維工業:聚合、熔融、紡絲、延伸、乾燥等。
7、機械工業:噴漆、印花烘乾等。
8、木材工業:多合板、纖維板加壓成型、層壓板加熱、熱壓板加熱、油壓機 控溫、木材乾燥等。
⑦ 二甲醚的用處
二甲醚可以用作氣霧劑的推進劑、發泡劑、溶劑、萃取劑等。高濃度的DME可以用作麻醉劑。
二甲醚作為一種新興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由於其具有良好的易壓縮、冷凝、氣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葯、燃料、農葯等化學工業中有許多獨特的用途。如高純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利昂用作氣溶膠噴射劑和製冷劑,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和臭氧層的破壞。
由於其良好的水溶性、油溶性,使得其應用范圍大大優於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學品。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產的新原料,可以明顯降低甲醛生產成本,在大型甲醛裝置中更顯示出其優越性。
作為民用燃料氣,其儲運、燃燒安全性、預混氣熱值和理論燃燒溫度等性能指標均優於石油液化氣,可作為城市管道煤氣的調峰氣、液化氣摻混氣。
也是柴油發動機的理想燃料,與甲醇燃料汽車相比,不存在汽車冷啟動問題。二甲醚還是未來製取低碳烯烴的主要原料之一。
性質
二甲醚在空氣中十分穩定,無腐蝕性,微毒,不致癌。混溶性很好,可以和大多數極性和非極性有機溶劑混溶。
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學中間體,二甲醚在催化劑存在下與苯發生烷基化反應。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乙酸甲酯;同系化反應還可以生成乙酸乙酯、乙酸酐。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甲氧基乙酸。與發煙硫酸或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二甲酯。與氰化氫反應生成乙腈。
制備
實驗室中一般使用原甲酸三甲酯,以氯化鐵為催化劑製得。或用碳酸甲酯鈉在320℃熱分解得到。高純度的DME通過威廉遜合成法用碘甲烷和甲醇鈉反應制備。該反應條件苛刻,必須在無水條件下反應.
工業上,DME最早是從合成甲醇的副產物中分離回收。之後二甲醚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兩步法(甲醇脫水成二甲醚)和一步法(合成氣直接合成二甲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二甲醚
⑧ 鐵礦石中硫酸鋇重量法測定硫冗許誤差多少范圍
額外氯化鋇的質量也計算為硫酸鋇,因此也計算硫酸根
硫酸會在溶液中沉澱出少量的鈣鎂等離子體,稱量時如果硫酸鋇不夠干就會有水
有原問題嗎?在你看來,如果你稱硫酸鋇,你可以算出有多少鋇,然後除以取了多少氯化鋇。鋇含量的質量不是
——高溫燃燒碘量法的任務描述了硫是鐵礦石中常見的有害元素,硫含量水平是評價鋼材質量的重要指標。鐵礦石中的硫主要以黃鐵礦(FeS2)、磁黃鐵礦(FeS1-x)、石膏(CaSO4 2H2O)、重晶石(BaSO4)等形式存在。冶煉過程中硫部分還原成生鐵,一般要求鐵精礦中硫含量在0.3%以下,因此鐵礦石中硫的測定尤為重要。目前測定硫的方法主要有硫酸鋇重量法、高溫燃燒中和法、高溫燃燒碘量法、紅外吸收法和庫侖滴定法。本任務的目的是通過實際操作培訓,學會用高溫燃燒碘量法測定鐵礦石中的硫含量,學會使用管式固碳爐;原始記錄可以真實、規范地記錄,結果可以根據有效的數字進行計算。任務實施一儀器和試劑的准備
1.儀表裝置及說明(圖2-2)圖2-2燃燒器裝置(1)高壓氧氣瓶。2)減壓閥。3)緩沖瓶:可以儲氧,保證安全,節約氧氣。4)鹼性氣體洗瓶:含高錳酸鉀-氫氧化鉀洗液(稱取氫氧化鉀30g,溶於70mL高錳酸鉀飽和溶液中),凈化氧氣,去除氧氣中的還原性氣體和微量二氧化碳。為了防止溶液因氣溫變化而倒流,前面安裝了安全緩沖瓶。5)酸性氣體洗滌缸:裝有濃硫酸。6)乾燥塔:下層填充無水氯化鈣,中間層填充玻璃棉,上層填充鹼石棉(或鹼石灰),底部和頂部覆蓋玻璃纖維。7)除塵管:填充棉花,去除氧化粉塵;為了防止火星飛進時棉花著火,可以在面向燃燒管的一端安裝少量石棉。在分析過程中,應取出並抖落收集和儲存的過多灰塵。8)燃燒管:普通瓷管、高鋁瓷管,耐高溫(120020),規格23mm、27mm、600mm。9)瓷船:長88mm,寬14mm,深9mm。10)吸收杯。
2.試劑(1)碘標准溶液(0.005mol/L):稱取1.3g碘和3.5g碘化鉀,溶於100mL水中,稀釋至2000mL,搖勻,貯存於棕色瓶中備用。已知硫含量的標准樣品按分析步驟標定,計算公式如下:在岩石礦物分析公式中,t為每毫升碘標准溶液的硫當量,g/ml;s是標准樣品中硫的百分比;v為滴定標准樣品消耗的碘標准溶液體積,ml;V0為空白樣品消耗的碘標准溶液體積,ml;m為標准樣品的質量,g. (2)澱粉溶液(2%):稱取2g澱粉,放入200mL燒杯中,加入10mL水製成懸浮液,加入50mL沸水攪拌,然後加入30mL飽和硼酸和45滴鹽酸(1.19g/mL),冷卻。稀釋至100毫升,混勻,冷卻沉澱,取上清液備用。3)三氧化鎢。4)鹽酸(166)。5)碘化鉀。2.分析步驟稱取約0.5克樣品,放入預先裝有1克三氧化鎢的小盤中,混合均勻。將80毫升鹽酸(166)、1毫升碘化鉀(3%)和1毫升澱粉(2%)注入吸收器,用碘標准溶液滴定,使吸收溶液呈淡藍色(無讀數),將與三氧化鎢混合均勻的樣品轉移到高溫燃燒的瓷舟中,將裝有樣品的瓷舟送入已加熱至12501300的燃燒爐中心,迅速塞住橡膠塞。因為溶液的藍色由於二氧化硫的引入而消失
將試劑與樣品一起製成空白。
3.結果計算在岩石礦物分析公式中,w(S)為硫的質量分數;t是相當於每毫升碘標准溶液的硫量,g/ml;v為滴定樣品溶液消耗的碘標准溶液體積,ml;V0為滴定樣品空白溶液消耗的碘標准溶液體積,ml;m是稱重樣品的質量,g. 4。完成填寫質量記錄表的任務後,填寫附錄一中的表3、表4和表5。任務分析1。高溫燃燒法碘量法測定鐵礦石中硫的原理樣品在高溫管式爐中用空氣或氧氣在12501300灼燒分解,使所有硫化物和硫酸鹽轉化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水吸收生成亞硫酸,樣品用澱粉為指示劑的碘標准溶液滴定。反應方程式如下:硫酸鈣和硫酸鋇的分解溫度分別為1200和1500。當硫酸鹽存在時,應加入一定量的銅線或銅粉、二氧化硅和鐵粉作為熔劑,以降低其分解溫度。二.管式高溫固碳爐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1)當溫度指針上升時,打開電源,打開溫控儀表的綠燈,將電流旋鈕調節到所需的工作溫度。2)當加熱指針上升到與設定的溫度指示值重合時,綠燈熄滅,紅燈亮,電爐溫度達到要求的工作溫度,處於恆溫階段。3)將被測樣品鋪在小瓷舟中,放在燃燒管(12001300)中溫度最高的地方,迅速塞住膠塞,使二氧化硫氣體的白煙完全導入吸收液中,用碘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為紫藍色。4)取下膠塞,取出瓷舟,關閉電源。5)氣體經過洗滌後,必須經過乾燥裝置後才能進入爐膛,防止爐膛開裂。
(6)新爐使用前必須低溫烘烤,然後升溫防止爐裂。三.碘標准溶液制備注意事項(1)碘易揮發,濃度變化快。儲存時要特別注意密封,要放在棕色的瓶子里避光保存。2)避免碘溶液與橡膠接觸。3)配製碘時,先用碘化鉀溶解,再稀釋至完全。測試指南和安全提示:樣品必須薄且細。如果樣品太厚,燃燒不完全,樣品不能太蓬鬆,否則燃燒時熱量不會集中,使結果偏低。爐管與吸收杯之間的管道不宜過長,除塵管內的粉塵應經常清洗,以減少吸附對測定的影響。為了便於觀察終點,可以在吸收杯後面放一個8W的熒光燈,中間放一張透明的白紙。硫的燃燒反應一般很難完成,即存在一定的系統誤差,因此應選擇與樣品同類型的標准樣品進行標定標准溶液,消除該方法的系統誤差。滴定速度要控制適當,當燃燒後有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吸收液,觀察到吸收杯上方有較大的二氧化碳白煙時,表明燃燒氣體已到了吸收杯,應准備滴定,防止二氧化硫的逸出,造成誤差。若已知硫的大概含量,為防止二氧化硫的逸出,在調整好終點色澤後,可先加約90% 的標准滴定溶液。乾燥塔中的乾燥劑不宜裝得太緊,否則通氣不暢,乾燥塔前的氣體壓力過大,會使洗氣瓶塞被沖開而發生意外。一般試樣燃燒5~6min已經足夠,有些試樣需要增加燃燒時間至10min,或更長一些,以保證硫從試樣中完全釋放出來。測定硫含量時,一般要進行二次通氧。
即在通氧燃燒並滴定至終點後,應停止通氧數分鍾,並再次按規定方法通氧,觀察吸收杯中的藍色是否消退,若褪色則要繼續滴定至淺藍色。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粉塵,顆粒非常小,表面積巨大,因而會對測定過程中的二氧化硫產生吸附。若以三氧化鉬與錫粒共同助熔,可以有效地消除定硫過程中的吸附現象。三氧化鉬已被稱為反吸附劑。採用「前大氧,後控氣」的供氧方式,它既可有效地提高試樣的燃燒速度和溫度,有利於硫的充分氧化,又可以確保二氧化硫的完全吸收,有利於滴定反應的順利進行。後控的氧氣流量以3 L/min為宜。管式定碳爐剛升溫時,應慢慢升溫,否則燃燒管易斷裂。電爐和控制器使用時均不得超過額定功率,爐溫不得超過最高工作溫度。拓展提高高頻感應爐燃燒紅外吸收法
1.原理在助熔劑存在下,向高頻感應爐內通入氧氣流,使試樣在高溫下燃燒,硫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由氧氣輸送進入紅外吸收池,儀器可自動測量其對紅外能的吸收,然後計算和顯示結果。本方法適用於金屬或礦石中0.001%~2.00% 硫的測定。
2.儀器及試劑高頻紅外氣體分析儀。助熔劑:低碳低硫鎢粒、錫粒、純鐵。凈化劑和催化劑:無水過氯酸鎂、燒鹼石棉、玻璃棉,脫脂棉,鍍鉑硅膠。載氣[氧氣≥99.5%(V/V)]。陶瓷坩堝:直徑為24mm,使用前應在高於1100℃氧氣流中灼燒1~1.5h,取出,置於備有燒鹼石棉的乾燥器內冷卻備用。礦石標樣:選擇硫含量大於被測試樣的合格的標准鋼樣或礦石標樣。純鐵標樣:選擇硫含量約0.002% 的合格的純鐵標樣。
3.操作步驟(1)准備工作:按上述條件及儀器說明書的要求,通氧送電准備調試儀器待用。(2)穩定儀器。通過燃燒幾個與被測試樣類似的試料來調整和穩定儀器,讓儀器通入氧氣循環幾次,再將空白調至零。(3)校準儀器:選擇合適的硫標准礦石標樣(硫含量大於被測試樣)。稱取適量(通常是0.100~0.200g)標樣於已預燒過的坩堝中,加入一定數量的助熔劑,將坩堝放到爐子的支座上並升到燃燒位置,按儀器說明書「自動」校正步驟進行操作,反復操作2~3個標樣,通過「自動」校準步驟,直至標准樣品中硫的結果穩定在誤差范圍內為止。(4)空白校正:稱取1.000g低硫(約0.002%)標樣於已預燒過的坩堝中,加入一定數量的助熔劑,將坩堝放到爐子的支座上並升至燃燒位置,按儀器說明書中「自動」校正空白步驟進行操作,重復操作3~5次,可測出一個重現性較好的平均結果,通過「自動」校正空白的方式,扣除純鐵標樣中硫含量後,將測出的空白值儲存於計算機內(當試樣硫含量大於0.001% 時,空白值應小於0.001%)。空白值確定後,按校準儀器步驟再重復一次礦石標樣的測定,測定結果應穩定在誤差范圍內,再選擇一個與被測試樣硫含量相當的標樣進行復驗。
(5)試樣測定:稱取0.100~0.200g試樣置於已預燒過的坩堝中,加入與做標准樣品和空白時相當的助熔劑(通常為1g純鐵、2g鎢粒),將坩堝放到爐子的支座上並升到燃燒位置,按儀器說明書中「自動」分析步驟操作,儀器自動扣除空白值後顯示並列印硫的含量。
4.注意事項(1)當試樣中硫含量大於0.01% 時,不必考慮空白值,「校正空白」步驟可省略。(2)要經常清掃燃燒區,勤換石英管,否則結果不穩。(3)凈化氣體用的試劑要及時更換。(4)一般的銅、鉛、鋅礦石試樣應加2g鎢(或2g鎢+0.2g錫)作助熔劑;對焦炭、石墨等非金屬試樣應加2g鎢和0.5g純鐵作助熔劑;特殊試樣應選擇合適的助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