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平均余額
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平均余額
長期投資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長期投資平均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凈額
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存貨平均凈額
B. 徐工科技資產運用效率的分析
徐工科技的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一、 徐工科技財務分析指標:
根據徐工科技公司資料,該公司連續四年的主要資產及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數據如下表:
項目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應收賬款 489822979.15 399115017.66 303745052.18 362208811.83
存貨 1186090370.92 1426105852.14 1354448717.91 961685345.74
流動資產 2263655175.31 2445717898.12 2221825741.38 1731727490.99
固定資產 598248285.00 678167021.03 619093553.60 487773903.50
長期投資 37189196.06 95513278.42 146219754.12 151502906.96
總資產 3164022753.29 3437554484.78 3206115203.39 2588389404.18
主營業務收入 3084348146.40 3767451382.09 3494331350.05 2123685253.14
主營業務成本 2816989539.51 3281843361.16 2996824312.28 1764340998.77
根據上表計算各資產運用效率比率
1、 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平均余額
總資產平均余額=(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2003年總資產周轉率=3494331350.05÷〔(2588389404.18+3206115203.39)÷2〕
=1.206(次)
2004年總資產周轉率=3767451382.09÷〔(3206115203.39+3437554484.78)÷2〕
=1.1293(次)
2005年總資產周轉率=3084348146.40÷〔(3437554484.78+3164022753.29)÷2〕
=0.9304(次)
總資產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總資產周轉率
2003年總資產周轉天數=360÷1.206=299(天)
2004年總資產周轉天數=360÷1.1293=319(天)
2005年總資產周轉天數=360÷0.9304=387(天)
2、分類資產周轉率
(1)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2003年流動資產周轉率=3494331350.05÷〔(1731727490.99
+2221825741.38)÷2〕
=1.7677(次)
2004年流動資產周轉率=3767451382.09÷〔(2221825741.38
+2445717898.12)÷2〕
=1.6143(次)
2005年流動資產周轉率=3084348146.40÷〔(2445717898.12
+2263655175.31)÷2〕
=1.3099(次)
2003年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1.7677=204(天)
2004年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1.6143=223(天)
2005年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1.3099=275(天)
(2)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平均余額
2003年固定資產周轉率=3494331350.05÷〔(487773903.50
+619093553.60)÷2〕
=6.3139(次)
2004年固定資產周轉率=3767451382.09÷〔(619093553.60
+678167021.03)÷2〕
=5.8083(次)
2005年固定資產周轉率=3084348146.40÷〔(678167021.03
+598248285.00)÷2〕
=4.8328(次)
2003年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0÷6.3139=57(天)
2004年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0÷5.8083=62(天)
2005年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0÷4.8328=74(天)
(3)長期投資周轉率
長期投資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長期投資平均余額
2003年長期投資周轉率=3494331350.05÷〔(151502906.96
+146219754.12)÷2〕
=23.4737(次)
2004年長期投資周轉率=3767451382.09÷〔(146219754.12
+95513278.42)÷2〕
=31.1703(次)
2005年長期投資周轉率=3084348146.40÷〔(95513278.42
+37189196.06)÷2〕
=46.4852(次)
2003年長期投資周轉天數=360÷23.4737=15(天)
2004年長期投資周轉天數=360÷31.1703=12(天)
2005年長期投資周轉天數=360÷46.4852=8(天)
3、單項資產周轉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2003年應收賬款周轉率=3494331350.05÷〔(362208811.83
+303745052.18)÷2〕
=10.4942(次)
2004年應收賬款周轉率=3767451382.09÷〔(303745052.18
+399115017.66)÷2〕
=10.7203(次)
2005年應收賬款周轉率=3084348146.40÷〔(399115017.66
+489822979.15)÷2〕
=6.9393(次)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
2003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10.49=34(天)
2004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10.72=34(天)
2005年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6.94=52(天)
(2)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凈額
2003年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2996824312.28÷〔(961685345.74
+1354448717.91)÷2〕
=2.5877(次)
2004年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3281843361.16÷〔(1354448717.91
+1426105852.14)÷2〕
=2.3605(次)
2005年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2816989539.51÷〔(1426105852.14
+1186090370.92)÷2〕
=2.1567(次)
2003年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360÷2.5877=139(天)
2004年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360÷2.3605=153(天)
2005年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360÷2.1567=167(天)
(3)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存貨平均凈額
2003年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3494331350.05÷〔(961685345.74
+1354448717.91)÷2〕
=3.0174(次)
2004年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3767451382.09÷〔(1354448717.91
+1426105852.14)÷2〕
=2.7099(次)
2005年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3084348146.40÷〔(1426105852.14
+1186090370.92)÷2〕
=2.3615(次)
2003年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360÷3.0174=119(天)
2004年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360÷2.7099=133(天)
2005年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天數=360÷2.3615=152(天)
二、 同業先進水平資料
指標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應收賬款周轉率 596.944 2040.698 6308.865
存貨周轉率 36.002 78.855 299.888
流動資產周轉率 3.222 3.836 3.150
固定資產周轉率 29.400 40.548 73.863
長期投資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 2.083 1.981 1.817
三、 同業平均水平資料
指標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應收賬款周轉率 13.020 31.778 51.559
存貨周轉率 3.241 3.767 5.301
流動資產周轉率 1.006 1.031 1.043
固定資產周轉率 3.562 3.940 4.046
長期投資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 0.621 0.644 0.650
四、 分析評價
1、 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反映了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的多少。在2003-2005年期間,徐工科技的該指標分別為1.206,1.1293,0.9304。總資產周轉天數分別為299天,319天,387天。總資產周轉率逐年下降,說明總資產周轉率逐年下降,總資產利用效率降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活動能力逐漸趨弱,最終將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和和償債能力。如果企業總資產周轉率長期處於較低的狀態,企業則應採取適當措施提高各項資產的利用程度,對那些確實無法提高利用率的多餘、閑置資產及時進行處理,提高總資產周轉率。
在2003-2005年期間,行業先進水平指標分別為2.083,1.981,1.817。徐工科技與之相比,都低於行業先進水平。表明總資產運用效率低,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弱。
2003-2005年期間,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0.621,0.644,0.650。徐工科技總資產周轉率比同行業平均水平高,可見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比行業平均水平強。
小結:徐工科技通過與行業先進水平和行業平均水平比較,表明它處於行業中游水平,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一般,總資產周轉率一般。
2、分類資產周轉率
(1) 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運用效率的指標。在2003-2005年期間,此指標分別為1.7677,1.6143和1.3099,也是逐年下降,說明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放慢,利用效率降低,將來也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流動資產周轉天數分別為204天,223天,275天,說明流動資產周轉一次所需要的時間變長,表明企業利用流動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差,效率較低。
在2003-2005年期間,行業先進水平指標分別為3.222,3.836,3.150。徐工科技與之相比低於行業先進水平。流動資產流動性較弱,風險較大,流動資產運用效率偏低。
2003-2005年期間,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1.006,1.031,1.043。徐工科技流動資產周轉率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流動資產流動性較強,風險較小,流動資產運用效率偏高。
(2) 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是反映企業固定資產周轉狀況,衡量固定資產運用效率的指標。在2003-2005年期間,此指標分別為6.3139,5.8083和4.8328。這個指標也逐年下降,周轉率速度放慢,表明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下降,營運能力趨弱。
在2003-2005年期間,行業先進水平指標分別29.400,40.548,73.863,徐工科技與之相比低於行業先進水平。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不夠充分,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沒有充分發揮,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夠有效。
2003-2005年期間,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3.562,3.940,4.046。徐工科技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比較充分,能夠較充分的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企業的經營活動比較有效。
(3) 長期投資周轉率
在2003-2005年期間此指標分別為23.4737,31.1703和46.4852。此指標逐年提高,增大。說明企業通過長期投資取得了收入的增長,為企業提高經濟效應帶來幫助,具體還需要分析長期投資的具體結構,如股權和債權的各自比例。
小結:通過對2003-2005年期間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的分析,可見徐工科技處在行業的中游水平,流動資產流轉性一般,固定資產應用效率一般,整體資產運用效率一般,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一般。
3、單項資產周轉率
(1) 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企業應收賬款收回速度快慢及其管理效率高低.在2003-2005年期間,此指標分別為10.4942,10.7203,6.9393。前兩年基本穩定,2005年指標開始下降,說明應收賬款收賬時間延長,壞賬的可能性和收賬的費用將來會增加,影響企業流動資產的盈利能力。
在2003-2005年期間,行業先進水平分別596.944,2040.698,6308.865。徐工科技與之相比遠低於行業先進水平,表明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效率較低,資產流動性較弱,短期償債能力也較弱。企業需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
2003-2005年期間,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13.020,31.778,51.559。徐工科技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說明徐工科技在應收賬款管理上效率較低,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樣會對徐工科技未來帶來隱患,壞賬可能性會增加,將來收賬費用會增加,利潤會被侵吞損失。
(2) 成本基礎的存貨周轉率
在2003-2005年期間,以成本為基礎的存貨周轉率來看,分別為2.5877,2.3605,2.1567,說明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指標逐年下降,但幅度不是很高,說明企業在控制主營業務成本比較有效或者在控制存貨規模比較理想。
在2003-2005年期間,行業先進水平指標分別36.002,78.855,299.888。徐工科技與之相比遠低於行業先進水平,可見存貨的運用效率低,資產流動性弱,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小。
2003-2005年期間,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3.241,3.767,5.301。徐工科技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說明徐工科技在存貨控制管理上與同行業比較存在較大差距,存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不夠理想,近幾年與同行業之間差距逐年拉大,希望引起公司注意,避免將來庫存積壓和滯銷。
(3) 收入基礎的存貨周轉率
在2003-2005年期間,以收入為基礎的存貨周轉率指標分別為3.0174,2.7099和2.3615反映指標逐年下降,說明企業存貨周轉率的速度放慢,主營業務收入下降,存貨利用率下降,具體需要從銷售量和銷售價格來分析變化的原因。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19天,133天,152天,可見存貨周轉一次所需要的天數延長,表明企業存貨變現速度慢。
小結:徐工科技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與存貨周轉率指標從2003年至2005年趨於下降趨勢,與同行業平均水平比有差距,而與行業先進水平比差距更大,這應該看到徐工科技在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不夠理想,應該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在可能的情況下壓縮應收賬款規模和存貨規模,避免將來影響公司的盈利水平。
C. 資產運用效率的資產周轉率的趨勢分析
由於資產周轉率指標中的資產數據是一個時點數,極易受偶然因素的干擾甚至是人為的修飾。因此,要弄清企業資產周轉率的真實狀況,首先應對其進行趨勢分析,即對同一企業的各個時期的資產周轉率的變化加以對比分析,以掌握其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
D. 如何進行資產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益性分析
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資產負債表水平分析(2)資產負債表垂直分析(3)資產負債表項目分析。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資產負責表水平分析:資產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分析評價,下面請聽精品學習網會計從業考試頻道編輯為您帶來的詳細介紹:
資產負債表資產變動時,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本文教您如何從資產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做分析評價:
對總資產變動情況進行分析,不僅要考察其增減變動額和變動幅度,還要對其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進行分析。特別是企業經營者進行分析時,更要注意到這一點。
對資產變動合理性與效率性的分析評價,可藉助企業產值、營業收入、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等指標。
通過資產變動與產值變動、營業收入變動、利潤變動及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變動的比較,對資產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作出評價。
E. 寶鋼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是指企業實現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對比關系,用以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的銷售收入獲取的能力。該指標費用能夠取得多少營業利潤。 銷售凈利率,又稱銷售凈利潤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的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它與凈利潤成正比關系,與銷售收入成反比關系,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額的同時,必須相應地獲得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有所提高。通過分析銷售凈利率的升降變動,可以促使企業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注意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銷售凈利率能夠分解成為銷售毛利率、銷售稅金率、銷售成本率、銷售期間費用率等。
F. 什麼叫固定資產的盈利性分析
盈利性分析亦稱「收益性分析」。對企業獲利能力所進行的分析。企業通過生產經營獲取最大利潤,這是企業本身的重要目的之一,兩權分離後,投資者(包括潛在投資者)對企業的獲利能力以及股利的分配均特別重視。
進行盈利性分析時,常用的指標有:銷售利潤率,資金(資本)利用率,投資利潤率,利潤增長率,每股(普通股)凈利潤等等,其中資金利潤率具有更多的綜合性和主導作用。
企業安全性分析、盈利性分析和效率性分析三者的關系,以盈利性分析為中心,而以安全性分析和效率性分析為控制的輔助作用,可以說企業盈利性分析是企業整個經濟性的測定;而安全性分析和效率性分析則是企業部分經濟性的測定。
(6)資產效率性分析擴展閱讀:
通過分析,可以及時總結經驗,充分挖掘現有固定資產的潛力,完成更多的生產任務。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機械設備的數量、時間、能力三要素的變數與完成實物工程量的內在關系,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
機械設備完成的實物工程量=設備數量×作業時間×單位時間生產能力。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程度的標志,是使固定資產數量、時間、能力的充分利用和最大發揮固定資產利用的效果,通常可以用固定資金產值率和固定資金利潤率表示,也可以用百元產值佔用固定資金率表示。
G. 如何對資本結構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進行分析評價
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資產負債表水平分析(2)資產負債表垂直分析(3)資產負債表項目分析。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資產負責表水平分析:資產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分析評價,下面請聽精品學習網會計從業考試頻道編輯為您帶來的詳細介紹:
資產負債表資產變動時,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本文教您如何從資產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做分析評價:
對總資產變動情況進行分析,不僅要考察其增減變動額和變動幅度,還要對其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進行分析。特別是企業經營者進行分析時,更要注意到這一點。
對資產變動合理性與效率性的分析評價,可藉助企業產值、營業收入、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等指標。
通過資產變動與產值變動、營業收入變動、利潤變動及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變動的比較,對資產變動的合理性與效率性作出評價。
總資產周轉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業務收入凈額同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
通過對總資產周轉率資產的分析,有助於判斷企業財務安全性及資產的收益能力以進行相應的投資決策;有助於判明其債權的物質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以進行相應的信用決策;可以發現閑置資產和利用不充分的資產,從而處理閑置資產以節約資金,或提高資產利用效率以改善經營業績。
分析中應注意,如果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突然上升,而企業的銷售收入卻無多大變化,則可能是企業本期報廢了大量固定資產造成的,而不是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提高;如果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較低,且長期處於較低的狀態,企業應採取措施提高各項資產的利用效率,處置多餘,閑置不用的資產,提高銷售收入,從而提高總資產周轉率。
H. 題目: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sdsd
I. 對資產運用效率分析、獲利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進行"綜合分析"( 2008同仁堂)
同仁堂財務報表綜合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葯房用葯,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歷代同仁堂人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歷史比較分析
1、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財務指標: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營業收入 2,396,505,176.26 2,702,850,939.13 2,939,049,511.33
凈利潤(元) 156,422,355.53 232,891,142.55 258,946,471.84
利潤總額(元) 289,621,226.44 376,595,452.84 415,931,939.6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元) 155,938,619.71 225,282,138.96 253,194,500.59
總資產(元) 3,815,658,561.60 4,194,676,558.16 4,550,072,456.13
股東權益(元) 2,397,860,218.08 2,660,760,316.18 2,854,747,507.6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 -- 422,789,931.64
每股收益(攤薄) 0.36 0.54 0.5
凈資產收益率(攤薄)(%) 6.51 8.75 9.07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0.89 0.28 0.81
每股凈資產(元) 5.52 6.13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元) 5.46 -- --
境外會計准則凈利潤(元) -- --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元) 0.36 0.52 0.49
2、債務狀況: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流動比率 3.08 3.8 4.04
速動比率 1.43 1.9 1.92
現金比率 0.97 1.12 1.4
權益負債比率 2.78 3.27 3.27
長期資產適合率 2.05 0.44 0.4
流動資產對負債總額比率 2.98 3.69 3.9
有息負債率 -- -- --
不良債權比率 0.12 0.14 0.13
存貨流動負債比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66 1.9 2.11
債務償付比率 1.05 1.03 1.12
負債結構比率 29.53 36.03 28.1
壞帳備抵率 -- 0.15 0.17
固定支出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 -- --
利息支付倍數 -- -- --
固定財務費用保付率 -- -- --
清算價值比率 4.42 5.09 5.1
營運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 0.46 0.53 0.56
現金與總資產的比率 0.21 0.21 0.26
3、獲利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凈資產收益率 0.07 0.09 0.09
總資產收益率 0.04 0.06 0.06
資本金收益率 0.36 0.54 0.5
主營業務利潤率 0.39 0.14 0.14
主營收入毛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4 0.4 0.41
主營收入稅前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09 0.11 0.11
主營收入稅後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07 0.09 0.09
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率 0.07 0.08 0.09
營業利潤率 0.12 0.14 0.14
營業比率 0.76 0.6 0.59
成本費用利潤率 0.14 0.16 0.17
銷售期間費用率 0.11 0.25 0.26
非經常性損益比率 0 0.02 0.01
關聯交易比率 -- -- --
本期股利收益率 -- -- --
股利支付比率 -- -- --
收益留存比率 -- 5.71 6.02
4、運營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應收帳款周轉率 8.43 8.88 8.76
應收帳款回收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42.7 40.52 41.08
流動資產周轉率 0.95 0.97 0.92
固定資產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95 2.45 2.85
存貨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02 1.12 1.05
存貨銷售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351.42 321.65 343.09
總資產周轉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63 0.67 0.67
凈資產周轉率 0.5 1.07 1.07
主營利潤比重 3.21 0.97 0.98
流動資產對總資產的比率 0.67 0.72 0.75
5、財務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資產負債率 0.23 0.19 0.19
資本化比率 0.01 0.01 0.01
資本固定化比率 0.52 0.45 0.4
資本周轉率 31.36 -- --
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率 42.98 48.77 32.92
固定資產與股東權益比率 0.51 0.4 0.35
固定資產凈值率(%) 0.71 -- --
權益系數 1.59 1.58 1.59
長期負債比率(6) 0.01 0.01 0.01
產權比率 0.36 0.31 0.31
凈值與負債比率 2.78 3.27 3.27
凈值與固定資產比率 1.97 2.48 2.89
有形資產凈值債務率 0.36 0.31 0.32
股東權益比率 0.63 0.63 0.63
6、成長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主營業務增長率 -0.08 0.12 0.09
應收款項增長率 0.04 0.65 -0.3
凈利潤增長率 -0.48 0.49 0.11
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率 -0.02 -0.05 -0.08
總資產擴張率 0.01 0.1 0.08
每股收益增長率 -0.48 0.49 -0.07
凈資產增長率(%) 0.02 0.11 0.07
7、現金流量: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元) 0.89 0.28 0.81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 0.1 0.03 0.09
凈利潤現金含量 2.46 0.36 1.12
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 0.45 0.15 0.48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長率 1.01 -0.69 2.49
營業活動收益質量 1.32 0.33 1.04
主營業務現金比率 0.16 0.04 0.14
現金流量結構比率 3.12 1.45 1.46
8、單股指標: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每股凈資產 5.52 6.13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5.46 6.06 5.4
每股收益 0.36 0.54 0.5
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每股收益 0.36 0.52 0.49
每股主營收入 5.52 6.23 5.64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0.89 0.28 0.81
每股資本公積 1.86 2.1 1.53
通過對財務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69%,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78%,凈利潤同比增長10.31%。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50.48%,主要是本期銷售回款增加所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主要是上年度本公司之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合並范圍發生變化,減少合營公司的貨幣資金所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去年同期下降,主要是上年度本公司之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增發股票募集資金所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比去年同期增250.61%,主要是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近三年財務指標可以看出,營業收入、凈利潤、總資產穩步增長,說明公司運營良好。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也逐年增減,償債更有保障,不能償債的風險更小。2008年流動比率比上兩個年度高,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提高了,債權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更高了;200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較2007年降低,說明收賬迅速有所下降,賬齡要進行控制;2008我年的存貨周轉率比2007年的低,說明存貨的佔用水平提高,流動性減弱,存貨轉換成現金的速度比2007年慢,短期償債能力進一步加強;2008年的速度比率比上兩個年度也高,說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更強了;2008年的現金比率也比上兩個年度高,說明支付能力更強了。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償債能力比以往年度有較大增強。
通過對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資產負債率比2006年低,與2007年持平,遠遠低於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40%—60%,說明借債少,風險小,不能償債的可能性小;2008年的產權比率比2006年低,與2007年持平,,說明財務結構風險性小,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強;2008年的有形凈值債務率比上兩年降低,表明風險小,長期償債能力強;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具備很強的長期償債能力,公司的財務風險很低,債權人利益受保護的程度很高,甚至已超出了合理保障的需要。但是,這樣做不能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資本結構,公司應考慮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使資本結構趨於合理。
通過對資產運用效率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比2007年的低,比2006年的高,表明比2007年的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速度慢,管理效率低,資產流動性差,但比2006年的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資產流動性強; 2008年的存貨周轉率比2007年低,表明企業存貨的變現速度慢,存貨的運用效率降低; 2008年的流動資產周轉率比2007年的低,表明流動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差,效率低,但比2007年企業以相同的流動資產佔用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多,流動資產的運用效率好,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強;2008年的固定資產周轉率比上兩個年度都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充分,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分布合理,能夠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企業的經營活動越有效;2008年的總資產周轉率比 2006年高,與2007年持平,表明企業總資產運用效率好,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強。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資產運用狀況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獲利能力及投資報酬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銷售毛利率比上兩個年度略有提高,表明單位收入的毛利穩定,抵補各項期間費用的能力不強,企業的獲利能力也越來越低;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獲利能力總的來說穩定。
通過對現金流量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現金流量比上年度提高,表明現金流入對當期債務清償的保障增強了,企業的流動性也越好了;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現金流入狀況是呈上升趨勢的,結構是合理的。
所以,總的來說, 2008年度是個特殊的一年,同仁堂企業業績還是良好的。
二、同行業比較分析
與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財務數據對比:
2008年 九芝堂 沃華醫葯 同仁堂
營業收入 1,101,092,595.36 192,355,202.35 2,939,049,511.33
凈利潤(元) 199,893,946.78 51,842,052.77 258,946,471.84
利潤總額(元) 206,880,319.15 60,988,169.41 415,931,939.6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元) 66,897,152.12 51,046,808.24 253,194,500.59
總資產(元) 1,546,201,271.99 712,781,281.49 4,550,072,456.13
股東權益(元) 1,228,189,047.26 636,081,221.85 2,854,747,507.6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131,212,474.08 35,585,538.66 422,789,931.64
每股收益(攤薄) 0.67 0.35 0.5
凈資產收益率(攤薄)(%) 16.28 8.15 9.07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0.44 0.43 0.81
每股凈資產(元) 4.13 7.76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元) -- -- --
境外會計准則凈利潤(元) -- --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元) 0.22 0.52 0.49
名稱 沃華醫葯 九芝堂 同仁堂
債務狀況
流動比率 6.4 3.59 4.04
速動比率 6.19 3.23 1.92
現金比率 4.63 2.27 1.4
權益負債比率 8.29 3.89 3.27
長期資產適合率 0.37 0.34 0.4
流動資產對負債總額比率 6.26 3.59 3.9
有息負債率 -- -- --
不良債權比率 0.13 0.09 0.13
存貨流動負債比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0.21 0.36 2.11
債務償付比率 1.56 1.06 1.12
負債結構比率 44.38 550.88 28.1
壞帳備抵率 0.18 0.1 0.17
固定支出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 -- --
利息支付倍數 -- -- --
固定財務費用保付率 -- -- --
清算價值比率 8.84 4.52 5.1
營運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 0.57 0.53 0.56
現金與總資產的比率 0.49 0.38 0.26
獲利能力
凈資產收益率 0.08 0.16 0.09
總資產收益率 0.07 0.13 0.06
資本金收益率 0.63 0.67 0.5
主營業務利潤率 0.31 0.1 0.14
主營收入毛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65 0.56 0.41
主營收入稅前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32 0.19 0.11
主營收入稅後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27 0.18 0.09
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率 0.27 0.06 0.09
營業利潤率 0.31 0.1 0.14
營業比率 0.35 0.44 0.59
成本費用利潤率 0.48 0.21 0.17
銷售期間費用率 0.31 0.44 0.26
非經常性損益比率 0.01 0.64 0.01
關聯交易比率 -- -- --
本期股利收益率 -- -- --
股利支付比率 -- -- --
收益留存比率 2.73 1.71 6.02
運營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率 3.78 13.87 8.76
應收帳款回收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95.35 25.95 41.08
流動資產周轉率 0.51 1.11 0.92
固定資產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84 4.8 2.85
存貨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5.1 3.9 1.05
存貨銷售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70.61 92.19 343.09
總資產周轉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33 0.74 0.67
凈資產周轉率 0.39 0.92 1.07
主營利潤比重 0.99 0.52 0.98
流動資產對總資產的比率 0.67 0.73 0.75
財務能力
資產負債率 0.11 0.2 0.19
資本化比率 0 0 0.01
資本固定化比率 0.37 0.34 0.4
資本周轉率 -- -- --
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率 105.06 344 32.92
固定資產與股東權益比率 0.28 0.16 0.35
固定資產凈值率(%) -- -- --
權益系數 1.12 1.26 1.59
長期負債比率(6) 0 0 0.01
產權比率 0.12 0.26 0.31
凈值與負債比率 8.29 3.89 3.27
凈值與固定資產比率 3.58 6.25 2.89
有形資產凈值債務率 0.13 0.28 0.32
股東權益比率 0.89 0.79 0.63
成長能力
主營業務增長率 0.49 0.08 0.09
應收款項增長率 0.37 0.36 -0.3
凈利潤增長率 0.46 0.56 0.11
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率 4.57 -0.25 -0.08
總資產擴張率 0.58 0.07 0.08
每股收益增長率 0.25 0.3 -0.07
凈資產增長率(%) 0.86 0.04 0.07
現金流量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元) 0.43 0.44 0.81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 0.05 0.08 0.09
凈利潤現金含量 3.27 0.48 1.12
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 0.46 0.42 0.48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長率 2.4 0.61 2.49
營業活動收益質量 0.59 1.22 1.04
主營業務現金比率 0.18 0.12 0.14
現金流量結構比率 0.21 1.37 1.46
單股指標
每股凈資產 7.76 4.13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7.72 4.1 5.4
每股收益 0.63 0.67 0.5
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每股收益 0.62 0.22 0.49
每股主營收入 2.35 3.7 5.64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0.43 0.44 0.81
每股資本公積 5.03 1.98 1.53
通過對短期償債指標的分析,除因營運成本是絕對數,不便於不同企業間的比較外,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流動比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都低,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比較低,債權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低;200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比可比沃華醫葯高,說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也強,但比起九芝堂資產流動性差,短期償債能力也弱,處於行業中間水平;2008年的存貨周轉率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低,說明同仁堂公司的存貨佔用水平高,流動性差,存貨轉換成現金的速度慢,短期償債能力也弱;2008年的速動比率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也低,說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不如沃華醫葯、九芝堂;2008年的現金比率也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低,說明支付能力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差。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償債能力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公司要弱。
通過對長期償債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資產負債率比可比企業恆瑞沃華醫葯高,說明借債比沃華醫葯公司多,風險相當較大,不能償債的可能性也較大,但比九芝堂要好。2008年的產權比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高,說明財務結構風險性大,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弱;2008年的有形凈值債務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公司大,表明風險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大,長期償債能力弱;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長期償債能力相對來說不如可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強,公司的財務風險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也高,債權人利益受保護的程度要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低,但各項指標都在合理范圍內。
通過對獲利能力及投資報酬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度的銷售毛利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九芝堂的單位收入毛利低,抵補各項期間費用的能力弱,企業的獲利能力也低; 2008年度的營業利潤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低,表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差;但2008年度的營業利潤率比可比九芝堂高,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強。2008年度的總資產收益率比可比企業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低,利用資產創造的利潤少,企業的獲利能力差,財務管理水平也低;2008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比可比九芝堂也低,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公司的投資人投入資本的獲利能力弱,對投資者具有的吸引力也差;2008年度的長期資本收益率也比可比企業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恆瑞公司利用長期資本的獲利能力差。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獲利能力比可比企業有一定的差距,還應不斷地加以改善。
通過對現金流量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度的現金流量與當期債務在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中間,表明同仁堂企業的流動性可以; 2008年的債務保障率比可比沃華醫葯高,比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承擔債務總額的能力也在行業中處於中間位置; 2008年的每股收益增長率比可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公司低,表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九芝堂通過銷售獲取現金的能力弱;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現金流入狀況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處於中間水平,結構不是很合理的。
同仁堂2008年度的盈利能力與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2008年度的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都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司要弱;2008年度的資產運用狀況一般;所以,總的來說, 2008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以及其他客觀因素影響,同仁堂生產經營成本面臨更為明顯的上升壓力,原材料及生產輔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動力能源價格上調等,使公司在化解成本壓力時難度隨之加大。 由於某些經銷單位對於政策理解出現偏差以及終端消費群體購買習慣等原因,對公司銷售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同仁堂如盡最大努力積極應對,公司繼續對市場深入調研,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變化,做好科學預測和合理儲備,以預防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並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調整品種結構,提升經營獲利空間;在合理范圍內大力壓縮成本,提高勞產率,保障生產正常有序進行,保證產品的市場供應。繼續深化營銷改革,努力擴大市場份額,優化品種結構,提升獲利能力,公司將會有很大空間做大、做強。
J. 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同仁堂財務報表綜合分析
北京同仁堂是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葯房用葯,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歷代同仁堂人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歷史比較分析
1、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財務指標: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營業收入 2,396,505,176.26 2,702,850,939.13 2,939,049,511.33
凈利潤(元) 156,422,355.53 232,891,142.55 258,946,471.84
利潤總額(元) 289,621,226.44 376,595,452.84 415,931,939.6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元) 155,938,619.71 225,282,138.96 253,194,500.59
總資產(元) 3,815,658,561.60 4,194,676,558.16 4,550,072,456.13
股東權益(元) 2,397,860,218.08 2,660,760,316.18 2,854,747,507.6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 -- 422,789,931.64
每股收益(攤薄) 0.36 0.54 0.5
凈資產收益率(攤薄)(%) 6.51 8.75 9.07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0.89 0.28 0.81
每股凈資產(元) 5.52 6.13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元) 5.46 -- --
境外會計准則凈利潤(元) -- --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元) 0.36 0.52 0.49
2、債務狀況: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流動比率 3.08 3.8 4.04
速動比率 1.43 1.9 1.92
現金比率 0.97 1.12 1.4
權益負債比率 2.78 3.27 3.27
長期資產適合率 2.05 0.44 0.4
流動資產對負債總額比率 2.98 3.69 3.9
有息負債率 -- -- --
不良債權比率 0.12 0.14 0.13
存貨流動負債比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66 1.9 2.11
債務償付比率 1.05 1.03 1.12
負債結構比率 29.53 36.03 28.1
壞帳備抵率 -- 0.15 0.17
固定支出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 -- --
利息支付倍數 -- -- --
固定財務費用保付率 -- -- --
清算價值比率 4.42 5.09 5.1
營運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 0.46 0.53 0.56
現金與總資產的比率 0.21 0.21 0.26
3、獲利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凈資產收益率 0.07 0.09 0.09
總資產收益率 0.04 0.06 0.06
資本金收益率 0.36 0.54 0.5
主營業務利潤率 0.39 0.14 0.14
主營收入毛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4 0.4 0.41
主營收入稅前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09 0.11 0.11
主營收入稅後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07 0.09 0.09
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率 0.07 0.08 0.09
營業利潤率 0.12 0.14 0.14
營業比率 0.76 0.6 0.59
成本費用利潤率 0.14 0.16 0.17
銷售期間費用率 0.11 0.25 0.26
非經常性損益比率 0 0.02 0.01
關聯交易比率 -- -- --
本期股利收益率 -- -- --
股利支付比率 -- -- --
收益留存比率 -- 5.71 6.02
4、運營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應收帳款周轉率 8.43 8.88 8.76
應收帳款回收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42.7 40.52 41.08
流動資產周轉率 0.95 0.97 0.92
固定資產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95 2.45 2.85
存貨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02 1.12 1.05
存貨銷售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351.42 321.65 343.09
總資產周轉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63 0.67 0.67
凈資產周轉率 0.5 1.07 1.07
主營利潤比重 3.21 0.97 0.98
流動資產對總資產的比率 0.67 0.72 0.75
5、財務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資產負債率 0.23 0.19 0.19
資本化比率 0.01 0.01 0.01
資本固定化比率 0.52 0.45 0.4
資本周轉率 31.36 -- --
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率 42.98 48.77 32.92
固定資產與股東權益比率 0.51 0.4 0.35
固定資產凈值率(%) 0.71 -- --
權益系數 1.59 1.58 1.59
長期負債比率(6) 0.01 0.01 0.01
產權比率 0.36 0.31 0.31
凈值與負債比率 2.78 3.27 3.27
凈值與固定資產比率 1.97 2.48 2.89
有形資產凈值債務率 0.36 0.31 0.32
股東權益比率 0.63 0.63 0.63
6、成長能力: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主營業務增長率 -0.08 0.12 0.09
應收款項增長率 0.04 0.65 -0.3
凈利潤增長率 -0.48 0.49 0.11
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率 -0.02 -0.05 -0.08
總資產擴張率 0.01 0.1 0.08
每股收益增長率 -0.48 0.49 -0.07
凈資產增長率(%) 0.02 0.11 0.07
7、現金流量: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元) 0.89 0.28 0.81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 0.1 0.03 0.09
凈利潤現金含量 2.46 0.36 1.12
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 0.45 0.15 0.48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長率 1.01 -0.69 2.49
營業活動收益質量 1.32 0.33 1.04
主營業務現金比率 0.16 0.04 0.14
現金流量結構比率 3.12 1.45 1.46
8、單股指標:
會計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每股凈資產 5.52 6.13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5.46 6.06 5.4
每股收益 0.36 0.54 0.5
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每股收益 0.36 0.52 0.49
每股主營收入 5.52 6.23 5.64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0.89 0.28 0.81
每股資本公積 1.86 2.1 1.53
通過對財務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69%,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78%,凈利潤同比增長10.31%。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增長250.48%,主要是本期銷售回款增加所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主要是上年度本公司之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合並范圍發生變化,減少合營公司的貨幣資金所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去年同期下降,主要是上年度本公司之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增發股票募集資金所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比去年同期增250.61%,主要是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近三年財務指標可以看出,營業收入、凈利潤、總資產穩步增長,說明公司運營良好。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也逐年增減,償債更有保障,不能償債的風險更小。2008年流動比率比上兩個年度高,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提高了,債權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更高了;200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較2007年降低,說明收賬迅速有所下降,賬齡要進行控制;2008我年的存貨周轉率比2007年的低,說明存貨的佔用水平提高,流動性減弱,存貨轉換成現金的速度比2007年慢,短期償債能力進一步加強;2008年的速度比率比上兩個年度也高,說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更強了;2008年的現金比率也比上兩個年度高,說明支付能力更強了。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償債能力比以往年度有較大增強。
通過對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資產負債率比2006年低,與2007年持平,遠遠低於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40%—60%,說明借債少,風險小,不能償債的可能性小;2008年的產權比率比2006年低,與2007年持平,,說明財務結構風險性小,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強;2008年的有形凈值債務率比上兩年降低,表明風險小,長期償債能力強;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具備很強的長期償債能力,公司的財務風險很低,債權人利益受保護的程度很高,甚至已超出了合理保障的需要。但是,這樣做不能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資本結構,公司應考慮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使資本結構趨於合理。
通過對資產運用效率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比2007年的低,比2006年的高,表明比2007年的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速度慢,管理效率低,資產流動性差,但比2006年的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資產流動性強; 2008年的存貨周轉率比2007年低,表明企業存貨的變現速度慢,存貨的運用效率降低; 2008年的流動資產周轉率比2007年的低,表明流動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差,效率低,但比2007年企業以相同的流動資產佔用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多,流動資產的運用效率好,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強;2008年的固定資產周轉率比上兩個年度都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充分,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分布合理,能夠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企業的經營活動越有效;2008年的總資產周轉率比 2006年高,與2007年持平,表明企業總資產運用效率好,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強。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資產運用狀況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獲利能力及投資報酬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銷售毛利率比上兩個年度略有提高,表明單位收入的毛利穩定,抵補各項期間費用的能力不強,企業的獲利能力也越來越低;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獲利能力總的來說穩定。
通過對現金流量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現金流量比上年度提高,表明現金流入對當期債務清償的保障增強了,企業的流動性也越好了;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現金流入狀況是呈上升趨勢的,結構是合理的。
所以,總的來說, 2008年度是個特殊的一年,同仁堂企業業績還是良好的。
二、同行業比較分析
與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財務數據對比:
2008年 九芝堂 沃華醫葯 同仁堂
營業收入 1,101,092,595.36 192,355,202.35 2,939,049,511.33
凈利潤(元) 199,893,946.78 51,842,052.77 258,946,471.84
利潤總額(元) 206,880,319.15 60,988,169.41 415,931,939.6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元) 66,897,152.12 51,046,808.24 253,194,500.59
總資產(元) 1,546,201,271.99 712,781,281.49 4,550,072,456.13
股東權益(元) 1,228,189,047.26 636,081,221.85 2,854,747,507.6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131,212,474.08 35,585,538.66 422,789,931.64
每股收益(攤薄) 0.67 0.35 0.5
凈資產收益率(攤薄)(%) 16.28 8.15 9.07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 0.44 0.43 0.81
每股凈資產(元) 4.13 7.76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元) -- -- --
境外會計准則凈利潤(元) -- -- --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元) 0.22 0.52 0.49
名稱 沃華醫葯 九芝堂 同仁堂
債務狀況
流動比率 6.4 3.59 4.04
速動比率 6.19 3.23 1.92
現金比率 4.63 2.27 1.4
權益負債比率 8.29 3.89 3.27
長期資產適合率 0.37 0.34 0.4
流動資產對負債總額比率 6.26 3.59 3.9
有息負債率 -- -- --
不良債權比率 0.13 0.09 0.13
存貨流動負債比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0.21 0.36 2.11
債務償付比率 1.56 1.06 1.12
負債結構比率 44.38 550.88 28.1
壞帳備抵率 0.18 0.1 0.17
固定支出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 -- -- --
利息支付倍數 -- -- --
固定財務費用保付率 -- -- --
清算價值比率 8.84 4.52 5.1
營運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 0.57 0.53 0.56
現金與總資產的比率 0.49 0.38 0.26
獲利能力
凈資產收益率 0.08 0.16 0.09
總資產收益率 0.07 0.13 0.06
資本金收益率 0.63 0.67 0.5
主營業務利潤率 0.31 0.1 0.14
主營收入毛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65 0.56 0.41
主營收入稅前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32 0.19 0.11
主營收入稅後利潤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27 0.18 0.09
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率 0.27 0.06 0.09
營業利潤率 0.31 0.1 0.14
營業比率 0.35 0.44 0.59
成本費用利潤率 0.48 0.21 0.17
銷售期間費用率 0.31 0.44 0.26
非經常性損益比率 0.01 0.64 0.01
關聯交易比率 -- -- --
本期股利收益率 -- -- --
股利支付比率 -- -- --
收益留存比率 2.73 1.71 6.02
運營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率 3.78 13.87 8.76
應收帳款回收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95.35 25.95 41.08
流動資產周轉率 0.51 1.11 0.92
固定資產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1.84 4.8 2.85
存貨周轉率(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5.1 3.9 1.05
存貨銷售期(天) (對金融企業無意義) 70.61 92.19 343.09
總資產周轉率(金融企業指標名稱變化) 0.33 0.74 0.67
凈資產周轉率 0.39 0.92 1.07
主營利潤比重 0.99 0.52 0.98
流動資產對總資產的比率 0.67 0.73 0.75
財務能力
資產負債率 0.11 0.2 0.19
資本化比率 0 0 0.01
資本固定化比率 0.37 0.34 0.4
資本周轉率 -- -- --
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率 105.06 344 32.92
固定資產與股東權益比率 0.28 0.16 0.35
固定資產凈值率(%) -- -- --
權益系數 1.12 1.26 1.59
長期負債比率(6) 0 0 0.01
產權比率 0.12 0.26 0.31
凈值與負債比率 8.29 3.89 3.27
凈值與固定資產比率 3.58 6.25 2.89
有形資產凈值債務率 0.13 0.28 0.32
股東權益比率 0.89 0.79 0.63
成長能力
主營業務增長率 0.49 0.08 0.09
應收款項增長率 0.37 0.36 -0.3
凈利潤增長率 0.46 0.56 0.11
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率 4.57 -0.25 -0.08
總資產擴張率 0.58 0.07 0.08
每股收益增長率 0.25 0.3 -0.07
凈資產增長率(%) 0.86 0.04 0.07
現金流量
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元) 0.43 0.44 0.81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 0.05 0.08 0.09
凈利潤現金含量 3.27 0.48 1.12
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的比率 0.46 0.42 0.48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長率 2.4 0.61 2.49
營業活動收益質量 0.59 1.22 1.04
主營業務現金比率 0.18 0.12 0.14
現金流量結構比率 0.21 1.37 1.46
單股指標
每股凈資產 7.76 4.13 5.48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7.72 4.1 5.4
每股收益 0.63 0.67 0.5
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每股收益 0.62 0.22 0.49
每股主營收入 2.35 3.7 5.64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0.43 0.44 0.81
每股資本公積 5.03 1.98 1.53
通過對短期償債指標的分析,除因營運成本是絕對數,不便於不同企業間的比較外,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流動比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都低,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比較低,債權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低;200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比可比沃華醫葯高,說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也強,但比起九芝堂資產流動性差,短期償債能力也弱,處於行業中間水平;2008年的存貨周轉率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低,說明同仁堂公司的存貨佔用水平高,流動性差,存貨轉換成現金的速度慢,短期償債能力也弱;2008年的速動比率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也低,說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不如沃華醫葯、九芝堂;2008年的現金比率也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低,說明支付能力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差。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短期償債能力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公司要弱。
通過對長期償債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的資產負債率比可比企業恆瑞沃華醫葯高,說明借債比沃華醫葯公司多,風險相當較大,不能償債的可能性也較大,但比九芝堂要好。2008年的產權比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高,說明財務結構風險性大,所有者權益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弱;2008年的有形凈值債務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公司大,表明風險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大,長期償債能力弱;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長期償債能力相對來說不如可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強,公司的財務風險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也高,債權人利益受保護的程度要比沃華醫葯、九芝堂低,但各項指標都在合理范圍內。
通過對獲利能力及投資報酬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度的銷售毛利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九芝堂的單位收入毛利低,抵補各項期間費用的能力弱,企業的獲利能力也低; 2008年度的營業利潤率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低,表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差;但2008年度的營業利潤率比可比九芝堂高,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強。2008年度的總資產收益率比可比企業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低,利用資產創造的利潤少,企業的獲利能力差,財務管理水平也低;2008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比可比九芝堂也低,表明同仁堂比九芝堂公司的投資人投入資本的獲利能力弱,對投資者具有的吸引力也差;2008年度的長期資本收益率也比可比企業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比恆瑞公司利用長期資本的獲利能力差。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獲利能力比可比企業有一定的差距,還應不斷地加以改善。
通過對現金流量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同仁堂2008年度的現金流量與當期債務在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中間,表明同仁堂企業的流動性可以; 2008年的債務保障率比可比沃華醫葯高,比九芝堂低,表明同仁堂承擔債務總額的能力也在行業中處於中間位置; 2008年的每股收益增長率比可比沃華醫葯、九芝堂公司低,表明同仁堂比沃華醫葯、九芝堂通過銷售獲取現金的能力弱;可以得出結論:同仁堂公司2008年度的現金流入狀況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處於中間水平,結構不是很合理的。
同仁堂2008年度的盈利能力與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2008年度的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都比可比企業沃華醫葯、九芝堂司要弱;2008年度的資產運用狀況一般;所以,總的來說, 2008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以及其他客觀因素影響,同仁堂生產經營成本面臨更為明顯的上升壓力,原材料及生產輔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動力能源價格上調等,使公司在化解成本壓力時難度隨之加大。 由於某些經銷單位對於政策理解出現偏差以及終端消費群體購買習慣等原因,對公司銷售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同仁堂如盡最大努力積極應對,公司繼續對市場深入調研,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變化,做好科學預測和合理儲備,以預防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並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調整品種結構,提升經營獲利空間;在合理范圍內大力壓縮成本,提高勞產率,保障生產正常有序進行,保證產品的市場供應。繼續深化營銷改革,努力擴大市場份額,優化品種結構,提升獲利能力,公司將會有很大空間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