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是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股市是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發布時間:2021-07-15 00:21:20

A.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1)股市是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擴展閱讀

股市的變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

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B. 中國股票為什麼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因為我們的股票,是被操縱的,股市的好與壞,反映不出來國民經濟等指標。還有一點我們的股市只在中國,不是全世界!

C. 中國股市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嗎我感覺完全不是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當然是實體經濟。任何一個國家都一樣。

舉個例子,經濟低迷,一個人的收入微薄就無法參與這樣的資本市場。

這樣的比例呈現出放大的趨勢,就會導致股市低迷。因此股市的情況是直接體現經濟的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晴雨表。

D. 中國股市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我舉了幾個例子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是千真萬確的,GDP不代表經濟好壞,至少不全部。起自01年的大跌是由於國有股的市價流通政策造成的,如果短時間內大量股票湧入市場,承接資金不足,價格一定會跌倒可承接價位才會停住。資金*股數=市值 一段時間內三者是相對固定的,如果股數增加了,另兩項不變,怎麼辦?每股價格自然要降低了。至於07年的大跌,本質上是相同的,源源不斷的股票大量上市,非流通股同樣過了解禁期大量湧出,加上價格的不斷上升,市場現有資金支撐不住這么高的市值,大跌是一定會出現的,即便沒有金融危機,沒有國家出台相關政策也會。
拋開GDP定義不談,它反映了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只要鈔票不斷印,GDP會無限上升,所以單純看GDP是沒用的。給你就一個例子吧,是一個笑話。話說兩個億萬富豪在馬路上看見一隻狗留了一坨便便,富豪甲對富豪乙說:「你把這坨吃了我給你一個億,立馬兌現。」富豪乙猶豫了一下走過去吃了下去,甲兌現了承諾。乙雖然的了錢但覺著輸了一局,甲同樣也覺著有點後悔。正走著,兩人又看見一坨便便,乙立馬對甲說了同樣的話,甲毫不猶豫吃了下去,拿回了那一個億。這時,甲對乙說:「我們這是在干什麼,除了一人吃了一坨狗屎,什麼也沒得到」。乙說:「不對,我們為國家貢獻了2個億的GDP。」
在經濟的運行中,如果價格不能自由表達買賣意願,企業的經營決策不能充分考慮市場的真實需求,那麼任何的數據都是失真的。反過來如果這兩條達到了,經濟運行才有跡可循,分析才有意義。按照這個邏輯,滬深市場主板的絕大多數股票是沒有常規意義上的基本面分析價值的。根據我這個純粹的中國人對今後政策的理解,資產重組、借殼上市是絕大多數國企的必然選擇,那些大股東背景深厚,集團資產多樣的上市公司早晚要全部整合,而且還不會是一次完成。這樣,剩下的小市值股票尤其是私企,產品是自由競爭產物的上市公司,這樣的企業才有所謂的基本面分析價值。而且,主要精力要放在企業家分析上。政策是多變的,如果企業家沒有一個專心做企業的信念,企業是不可能發展、長存的。
刪除了垃圾以後,在剩下的企業中再分析股市和經濟的關系你會明白的。股市會提前3--6個月反應經濟的運行。企業在運行中首先會感到經濟的冷暖變化,隨後會在業績中體現,那就是季報。如果那些自由競爭的企業不約而同出現了經營滑坡、庫存上升、業績下降,問題不就已經有答案了嗎。至於政府投資,只會產生擠出效應。「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現在不就是在還賬嗎?

E. 為什麼說股市是國內經濟的晴雨表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我贊同,因經濟增長股票會上升,反之就會下跌。

F. 中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嗎

先來問一個簡單問題:股市是什麼?提出這一問題十分荒謬,股市就是股市還會是什麼?世上不荒謬的據說只有神,而神本身就不存在。在股市裡混了多年,實在沒弄清股市是什麼。想必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對股市都有自己的見解。經濟學家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麼,是不是經濟好,股市就一定會好呢?其實不盡然,中國股市在經濟増長的鼎盛時期,股市卻在走長期熊市;而我們前期在文章里分析過,美國經濟處在金融危機,股市卻在走長期牛市。美國經濟L型30年,股市漲了13倍!

經濟L型,對股市影響如何?「權威人士」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股民們卻先已腳板擦油開溜,進入了二時代。實際上,經濟L型並不稀奇,全球主要國家(比如美國)大都經歷了這個階段。因為理論上,哪個國家都無法長期維持GDP的高速增長。但經濟L型,股市就真得一直熊下去嗎?或許在看了美國的經濟與股市表現數據後,我們可以不那麼悲觀。
1985年—2015年美國經濟L型,股市慢牛。1984年,美國的名義GDP增長率為11.1%。1985年至2005年,美國名義GDP增長率均值5.78%。2006年至2015年,美國名義GDP增長率均值3.23%。1985年—2015年,美國經濟經歷了兩次L型。股市卻走的是不斷創新高的長期牛市。顯而易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功能這一說法,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個偽命題。現在,有市場人士又高舉起了「晴雨表」大旗,認為「權威人士」都明確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是在走L型,並且這個態勢還會維續幾年,那麼,股市也會同經濟同步走出L型。經濟可以走L型,股市能嗎?常識告訴我們股市是波動的,非上即下,要麼是N型或V型;要麼是倒U型,不能長期橫盤走出一個所謂L型的。那麼,經濟L型股市該是個什麼型呢?既然「權威人士」明確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是在走L型,並且這個態勢還會維續幾年,這就否定了經濟走U型或者V型的觀點,而這對於股市來說,又有多大的影響呢?
對於今年經濟走勢的討論,從一開始人們的普遍預期就是L型,不過一季度的一些數據應該說多少有點超預期,於是也就有了U型,乃至V型的說法。前段時間房地產、豬肉、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商品期貨行情火爆,同時也帶動了股市向3000點挺進的反彈,都是建立在經濟軟著陸成功出現了拐點的基礎上的。之後,「權威人士」稱:要「明確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市場只有尊重「權威」,於是,房市、股市、期市也就應聲而落。如此等等給人感覺中國股市「晴雨表」功能恢復了。真的恢復了嗎?下面我們就來做個簡單分析。
我們之前分析過,中國股市未能充當中國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功能。究其因:中國股市擴容太快太猛,資金面卻跟不上擴容步伐。中國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很短。大股東短視,以套現肥自己為上市目的。
而美國股市也未能充當經濟增長的「晴雨表」功能,經濟L型卻能走出長期牛市。主要是美囯經濟並不是採用了供給側,而是採用了「全要素」,所謂「全要素」指的是:生產率是指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產出增長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長率的部分為全要素生產率(TFP,也稱總和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簡單來說,同樣的生產要素(資本/勞動/土地),但產量增加了,質量提高了,效率上升了,1美元投入,比以前的回報提高。或者說,凈利潤率提高了,1美元GDP產生的凈利潤和含金量更高。這體現了告別傳統產業,以高科技和新技術來實現經濟增長,追求的是質而不是量。現在中國「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目的也是通過技術創新的途徑,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轉型。如果順利轉型,「經濟L型」短期來看是痛苦的,長期來看是幸福的。在經濟L型被確認的背景下,股市理性的走勢會是什麼呢?經濟L型,對於股市來說,這是個全新的課題,我們有必要深刻研究在這個階段,股市將會有何種表現,其特徵又會是什麼。當然不會出現大級別的牛市行情。這一點我們多次強調2016年股市既不是牛市,又不是熊市而是猴市,猴市的特點就是上躥下跳。其特徵是N型或者是倒N型,也即以2638點為底部,以3200點箱頂的一個幾百點的箱體運行格局。來自雲掌財經!

G. 中國股市為什麼不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股市很難說是經濟的晴雨表。不光中國的股市,即使歐美的股市也很難說是經濟的晴雨表。很多時候,股市走勢都是和經濟背離的。當然,站在5年、10年以上的周期看,股市確實反映著經濟的走勢,但是股市並不能預測經濟。 不知道是誰說的:股市能預測經濟,但是我的實際經驗卻告訴我,股市只能反映經濟,不能預測經濟。 中國的股市由於很多特殊原因,對經濟的反映更差,但是長期看,還是反映著經濟走勢。比如:2002年之後,世界經濟就進入了上升周期,中國股市在三年時間里卻是大熊市,好象沒反映經濟。但是,如果把時間延長,延長到2007年,整體看,股市還是很好的反映了經濟。 當然,中國股市有自己的特點:中國股市是脫胎於計劃經濟國家,上市企業少,當初很多企業上市純粹是為了國有經濟的脫困,所以這些上市企業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質量上看很難反映整體的經濟發展。規模小,投資者不成熟,股市容易受到人為的操縱。再加上2005年之前,股市的股票還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兩部分,股權的分離更弱化了股市的反映能力。各種原因,導致中國股市和實體經濟的背離次數更多。當然,長期看他還是能反映經濟的。 從目前中國股市的發展來看,中國股市將來也越來越能反映經濟了,但是要求股市完全的符合經濟發展是不可能的。股市有股市自己的規律。

閱讀全文

與股市是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客戶理財心理 瀏覽:788
投資個融資 瀏覽:235
完成c輪融資的p2p 瀏覽:303
睿融資 瀏覽:136
韓元1000對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71
留學生的外匯 瀏覽:923
施羅德外匯 瀏覽:704
每日幣讀交易所 瀏覽:203
非法融資和民間融資 瀏覽:328
浙貸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59
創投企業新三板投資 瀏覽:5
天治趨勢基金如何 瀏覽:264
海南鑫晟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36
華信信託公司網站 瀏覽:497
紅寶石信託 瀏覽:759
1910銅期貨 瀏覽:158
身份證理財好不好 瀏覽:241
北京做交易員 瀏覽:79
期貨期指費率 瀏覽:464
芒果出行融資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