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浦東臨港自貿區後續的住宅購買政策是怎麼樣的
據悉你續的住宅政策由原來的以家庭為單位,外地人需要5年的社保或納稅改成單身社保3年就可以購買
上海單身可以購買一套
上海以家庭為單位可以購買二套
『貳』 在上海浦東自貿區買的房子發現售樓處小姐惡意敲詐了該怎麼辦
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
『叄』 上海自貿區周邊房價
上海自貿區周邊房價在9月份已漲了不少的
『肆』 如何證明上海自貿區成立後當年房價漲了多少
實際上在二手房交易中也會產生發票,一般是完稅發票,比如契稅發內票,但這和購房發票是兩容回事。 購房發票只開具一次,只有開發商有資質開具發票,而且只給原始業主。而且在二手房交易中並不需要購房發票。即使拿到原始的購房發票,也因為姓名不一致,無法使用。 購房發票一般是代替房產證使用的,我們在辦理一些與房子相關的手續時,比如辦理落戶手續時,如果我們的房產證還沒有下來,就需要用到購房合同和購房發票來證明你對房子的所有權。 房產證辦下來後,一切就會以房產證為准,購房發票就不需要了。 而如果只是為了證明房屋價格,購房者有契稅發票,賣房者也有個稅發票或營業稅發票。這些都能證明房屋交易的價格。
『伍』 上海臨港新城樓盤賣的怎樣滴水湖那邊的!
臨港新城房價因為2013年、2014年自貿區概念的影響,房價一直處於高位,基本都是15000左右,還有高檔住宅別墅,徹底把臨港整體的房價拉高了。
如果您現在要買房的話,看看你是不是符合臨港新城的人才限價房政策,符合政府的特定人才,基本在8000左右一個平方就能買到了。
個人估計,雖然說現在臨港新城入住率不是很高,但房子都十分搶手,未來一段時間還是如此,臨港新城現在那麼多人關注,必定有他的特殊性。
如果您還想了解臨港新城更多信息,可以去找愛在臨港官網,臨港新城最大的生活服務平台
『陸』 自貿區設立,臨港房價要瘋漲嗎
新政策的落地短期內會提高臨港區域樓盤的去化速度,但不會帶來爆發式增長;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1、供需關系來說:臨港區域19年以來新房庫存較高,去化周期約25個月,且臨港地區土地儲備較多,長遠看土地供應量比較大;新政策雖然會釋放一部分購房需求,但是整體來說臨港地區的供需關系還是健康的;
2、由於地理原因:臨港區域距離市中心較遠,目前區域內僅有16號線,時間上且早晚高峰比較擁擠,對於市區上班的客群來說,臨港的通勤壓力較大;相比於臨港,上海周邊的嘉興、蘇州、杭州可能交通更加便利;
3、政策限制:在政策正式落地之前,相關部門一定會綜合考慮,堅持三穩;「穩預期,穩房價,穩秩序」;
綜合來說,臨港購房的優勢:(1)總價低,200多萬可以購買三房,適合低預算剛需;(2)長遠來看區域發展潛力較大,臨港是上海重點規劃發展區域,戰略地位較高;(3)區域環境好:臨港三面環海,區域內空氣質量好,城市規劃建設都比較科學;臨港購房的劣勢:(1)現階段各方面配套有待提升,市區上班的話交通壓力較大;(2)臨港新城位於航道下方,會有一定的噪音污染;
如果您首付預算較低,在上海東南部上班,比較看重長遠收益,臨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隨著政策落地,區域內熱度急速上升,臨港城市內核心區域的房源將迅速去化,未來只能考慮離地鐵較遠的房子,所以建議感興趣的購房者可以實地看一下,有合適的房源盡快出手;
目前臨港新城及周邊的新房項目較多,但是小區品質參差不齊,大部分小區建設品質一般,需要謹慎選擇,歡迎留電咨詢各項目詳情
『柒』 上海臨港自貿區新政有哪些政策對購房有影響
8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按照上海市副市長張寅6日媒體講話,本次上海市配套出具的具體政策應該有12條之多,但是對咱們購房有影響的是:
1.上海市原來的7年居轉戶政策,在新片區可以直接縮短為5年,核實人才(由政策細則規劃)進一步縮短到三年。
2.為外國人到新片區工作創造便利條件。
3.對於非本市戶籍人口,在新片區購房由原來必須以家庭名義繳滿5年上海社保或納稅的嚴格條件變更為單身且僅需3年上海社保就可購買。
『捌』 上海自貿區 包含上海浦東那些 商圈和版塊呢 謝謝!
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核心)、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玖』 上海哪個區域適合投資
【大虹橋商務區】
"大虹橋"內涵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交通、產業、空間、結構、布局等多個層次方面。"大虹橋"空間范圍確定為虹橋綜合樞紐10公里圈的商務產業相對聚集的范圍,重點包括長寧區的全部,以及普陀區的長風新村街道,閔行區的虹橋鎮、華漕鎮、七寶鎮,松江區的九亭鎮,嘉定區的真新街道、江橋鎮,青浦區的徐涇鎮等。"大虹橋"將成為上海"後世博"階段重要的經濟亮點,上海將形成東有"大浦東",西有"大虹橋"的"雙引擎"格局。
大虹橋最大的優勢是比較能夠給到我們想像空間,首先大虹橋對接浙江江蘇,整體的發展有地方可以輻射,另外外帶高鐵+機場兩大交通樞紐,使得大虹橋天然的具備極強的人氣,人口導入解決了重要的問題。
從整體的規劃能級而言,個人的直觀排名是大虹橋=前灘>自貿區。
好,看了規劃之後來比較下樓板價,樓板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未來住宅的售價,可以作為參考。
這一塊首先要說的就是前灘了,自從2014年年底,格力三湘等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那邊拿下了6萬多元樓板價的住宅地塊之後,未來幾乎可以預見到這個的住宅必須要賣到8萬以上的售價。反觀商辦地塊,整體的樓板價在2萬元左右徘徊,我沒有細查是否有大量的持有要求,對於前灘片區,住宅價值先行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相比較而言,大虹橋和自貿區的土地市場就沒有那麼的熱,首先大虹橋的整體開發以商辦為主導,住宅地塊的出讓量不夠大,其中比較有名的比如葛洲壩和綠城的項目,樓板價大概在2.7萬左右,自貿區相對比較大,選擇森蘭或者三林的核心片區,樓板價目前也是在2萬元左右。
所以毋庸置疑,前灘住宅的開發起點要高很多,因為這樣的地段,不需要規劃就可以賣出很好的價格。所以從樓板價的角度而言,前灘>大虹橋>自貿區。(換言之就是,前灘的樓盤價過早的透支了地段和規劃帶來的紅利,屬於東西還沒有建設起來,但是房價已經被炒高了,相比之下虹橋的價格更加實在;屬於先發展,後輻射,再帶動的模式)浦東前灘被高看主要是浦東近些年的發展確實太快,投資客錯過了陸家嘴的浪潮,不想再錯過前灘,所以前灘的樓板價是不理性的!
雖然如此,但是我依然認為未來的大虹橋的住宅開發潛力爆發,核心點就在於配套類的比較。220萬方辦公,86萬方商業;
自貿區和前灘,所有的配套都處在規劃概念階段,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這個就讓未來項目開發存在一定的變動。上海所有的高端區域,能夠沉澱下來足夠的人文底蘊的核心原因就是配套先進。比如說新天地、比如說聯洋碧雲、比如說古北。
自貿區因為太大,片區規劃目前處於大規劃階段,圍的規劃目前尚沒有強勢落地項目,而對於前灘來說,規劃的強點在於辦公,未來會有大量的金融中心將會遷移至此,比如說萬達金融中心。
『拾』 浦東臨港自貿區後續的住宅購買政策是什麼樣的
據悉你續的住宅政策由原來的以家庭為單位,外地人需要5年的社保或納稅改成單身社保3年就可以購買
上海單身可以購買一套
上海以家庭為單位可以購買二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