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埃德銀行的介紹
勞埃德銀行,英國四大私營銀行之一,1765年建立,名泰勒·勞埃德公司。兼並銀行50多家,1889年改現名。是倫敦票據交換銀行之一。控制的銀行主要有倫敦蒙特利爾銀行、勞埃德歐洲銀行、紐西蘭國民銀行等。1972年起與密德蘭銀行、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等聯合開展信用卡業務。在國內與石油、鋼鐵、飛機、航運界關系密切,在國際上設有多家分支機構。總行設在倫敦。
2. 英國八大銀行分別是什麼謝了。。。
1.匯豐控股集團(匯豐銀行只是該集團下子公司之一,而集團總部位於倫內敦,從事銀行金融行業)容(HSBC Holding)
2.蘇格蘭皇家銀行(RBS - 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總部愛丁堡,英國最大銀行。
3.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 總部倫敦,英國第三大銀行。
4.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BOS-Halifax and Bank of Scotland)隸屬蘇格蘭銀行集團。
5.勞埃德TSB銀行(Lloyds TSB Group)總部伯明翰。
6.國民西敏寺銀行集團(NatWest Group)總部倫敦。
7.標准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總部倫敦。
8.阿比國民銀行(Abbey National 即常見的Abbey Santander標志的銀行)總部英格蘭布拉德福德。
PS:其中1,3,4,5,6為英國前五大商業銀行。另外,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1694年成立,1946年成為英國的中央銀行。
3. 安邦收購比利時德爾塔.勞埃德銀行有什麼意義
安邦去年收購了比利時百年保險公司FIDEA,收購勞埃德銀行之後,會將它與FIDEA保險的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充分發揮協同效應。
4. 勞埃德銀行的戰略
1983年,勞埃德銀行一改過去「大的是好的」戰略,將重點放在增加股東利益上,制定了每三年將股東利益翻番的目標。勞埃德銀行選擇了促進經營良好業務、剝離或出售經營不好的業務來實施這一戰略。通過一系列的戰略轉型,在內部建立了一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實行低成本管理,勞埃德銀行已由一家小型的、表現平庸的銀行變為一家重點突出的英國零售業務銀行。到1998年1月13日,其資本市值達687億美元,列全球首位,而其他英國銀行都未能進入前8名。該行實現了銀行經營戰略的轉型,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同時,勞埃德銀行利用銀行轉型機遇,建立了一個有利於其戰略實施的企業文化。勞埃德銀行的文化是一種「成果驅動,追求卓越,非常所羅門類型」的文化。這一文化強調成本效益、成本推動和跑贏大市。
因此,只要較低層的產品經理和主管能夠達到贏利性目標,他們就能夠從非常靈活的、沒有官僚等級的、扁平的、分散的機制中獲得一定的授權。管理人員的薪酬和獎金將與業績和公司的效益、股本回報等掛鉤。這一新型的銀行文化對西方現代銀行。
5. 問一下各位大神,我有張英國勞埃德銀行的卡,因為暫時不出國了,想把錢轉到國內的銀行卡上,請問哪個銀行
paypal好像現在支持支付寶了,你看看能不能網上轉出來,或者有ATM機支持visa卡,可以取款的,具體手續費咨詢下銀行,估計手續費不便宜
6. 哪裡有有個英國人利用股票下跌賺錢新聞
世事輪回。
16年前,匈牙利裔美國人喬治·索羅斯帶領量子基金做空英鎊,在1992年9月日輕輕鬆鬆的放倒了英格蘭銀行,從英國賺走了10億美元後,還讓後者不得不退出了歐洲貨幣計劃——否則今天的歐元會更強大。
今天,一個跟美國財長同姓的人也在做空英國,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和他的對沖基金公司保爾森公司(Paulson &Co.)砸下了超過10億英鎊做空英國的金融股票。在華爾街諸多對沖基金經理還在為如何處理掉手頭重倉持有的雷曼股份而焦頭爛額時,約翰輕松且愉快。
8月份,約翰·保爾森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78位。
做大的做空者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英國金管局近日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約翰·保爾森是英國銀行類股最大賣空者之一,英國五大銀行中有四家均為他的押注對象。他持有的倉位包括對巴克萊銀行(Barclays)股價做空3.5億英鎊,對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股價做空2.92億英鎊以及對勞埃德(Llyods TSB)銀行股價做空2.6億英鎊的押注。
鑒於近期以來的華爾街「金融海嘯」,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於9月18日起發表聲明,臨時禁止投資者建立新的做空金融類股的頭寸,並要求持股超過0.25%的空頭自23日起每日進行披露。該禁令的有效期持續至明年1月16日。本周FSA又一次強調將嚴厲打擊賣空禁令頒布後膽敢以身試法的做空者。
FSA公布了34家禁止做空的金融股名單,包括哈利法克斯(HBOS)、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勞埃德TSB銀行、匯豐控股等大型商業銀行以及標准人壽、聯合信貸等金融公司。而約翰·保爾森押注的這些銀行均位列其中。
盡管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近日來對賣空者實行了越來越嚴厲的禁令,但對於做空金融類股習以為常的對沖基金顯然並不甘心。反對者們表示,市場目前跌幅過大,是資金流動性匱乏造成的。賣空行為並不是金融類股暴跌的罪魁禍首。
而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的約翰·保爾森已經在准備華麗轉身。據稱,保爾森一直極度看跌金融業,但當價格跌至他的目標價位時,他將買進各種抵押貸款證券以及銀行和金融機構股票。他在9月中旬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由於英美金融股一直萎靡不振,該公司基金正在考慮幫助困境中的金融機構進行資本調整。
據聞,約翰保爾森將於10月1日發行「恢復」基金。有投資者聲稱,這將招募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有理由相信,做多隻是約翰試圖埋藏起他那熊市中令人驚訝的殺傷力。
約翰·保爾森的對沖基金成立於1994年,專注於合並套利。2005年以前,正當大部分基金經理還在為投資者樂觀的重復著「房地產神話」時,做多者通殺的年代裡,他的基金並不顯山露水。
但是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房地產市場里悄悄浮現的泡沫。
2006年7月,保爾森以1.5億美元資金開始為其第一隻做空次債的基金建倉。時至2007年1月,保爾森共籌集了10億美元專項資金。他的投資策略是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做空房屋抵押貸款債務。信貸違約掉期,就是讓AIG集團陷入絕境的金融產品。
由於次債的影響並沒有在短期內浮現,2006年的房地產市場依然一片欣欣向榮,保爾森購入的信貸違約掉期(CDS)也因此賠錢不斷。巨大的壓力並沒有令保爾森懷疑自己的判斷,他堅持每天在紐約中央公園跑上5公里,一面是減壓,一面是培養耐心,「等待成功」。
18個月後,這筆賭注終於為他帶來了豐厚回報。2007年,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轟然倒台掀起了美國次債颶風。而風語者保爾森則在這場颶風中展開了飛翔的翅膀。
哥對沖基金研究(Hedge Fund Research)稱,2007年前10個月,約翰·保爾森的Credit Opportunities I基金暴漲550%,成為去年美國僅有的30隻投資回報率超過100%的基金中一員;此外還有3隻基金的回報率超過了100%。
約翰在熊市中跨入全球最頂尖的對沖基金經理行列。
根據投資者估計,約翰旗下各只基金在2007年次貸危機中獲得超過120億美元的利潤。而他的保爾森公司2008年1月的資金規模也達到了350億美元。分析人士評價,「在金融市場歷史上,從未有一筆交易利潤如此豐厚。」
如果用約翰·保爾森自己的話來說,他在華爾街一夜暴富的神話一點也沒有神秘感可言,「我從不認為自己是一頭牛或是一隻熊。我只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
鮑爾森逆勢操作取得成功
而在最近的熊市市場中,一些對沖基金卻照賺不誤。例如,管理350億美元的鮑爾森公司(Paulson & Co)是世界上最大的10家對沖基金之一,除了在去年房地產市場中大撈一筆外,該公司今年逆勢操作仍然很成功。
鮑爾森的制勝法寶是市場不好時做空,但是,大量的對沖基金做空會使得市場快速下滑。為此,美國證券委員會(SEC)今年兩次限制賣空。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求對沖基金增加透明度,要求對沖基金向證券委員會報告它們的倉位。
據《華爾街日報》10月17日報道,因為英國主管部門要求披露對沖基金的做空倉位,因此,據鮑爾森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鮑爾森做空了英國前四大銀行的股票,分別為巴克萊銀行(Barclay PLC)、英國抵押貸款銀行(HBOS PLC)、勞埃德銀行(Lloyds TSB)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這一次鮑爾森共賺5.4億英鎊。
此前,美國證券委員會已經限制799種股票的賣空,後來又將禁止賣空的股票增加到近1000種,而當時沒有受到限制的英國為此損失慘重,也被迫發出禁空令。因此,盡管美國的賣空禁令於10月8日解禁,但英國仍然維持這個禁令,並將持續到2009年1月。
領袖聚焦網站把鮑爾森封為美國金融界的新領袖,該網站在對鮑爾森的描述中說,鮑爾森的基本方法是購買許多金融機構和指數的信用違約保險,即人們常說的CDS。當房地產市場崩盤和大多數金融機構為生存而掙扎時,鮑爾森的公司在2007年獲利200億美元,而他本人收入35億美元,成為福布斯400位最富有的美國人中的第165位。
不過,鮑爾森仍然盡力保持低調——他不想在別人因為樓市下跌而痛苦的時候慶祝自己的成功。去年10月,他向美國致力於保護業主和家庭財產的一家研究中心捐贈了1500萬美元,為面臨房屋拍賣的家庭提供法律援助。
7. 1971年發生在倫敦馬里本區的勞埃德銀行的著名的大劫案 誰知道
37年前的9月,英國倫敦發生了一起史上最大的「銀行大劫案」。268個保險箱里的數百萬英鎊財寶一夜間不翼而飛,而當時曾得到過報警通知的警方卻因為種種原因並未發現銀行遇劫,更令人蹊蹺的是,就在各大媒體頭條伺候打算深挖真相時,卻一致受到警方壓力被迫「封嘴」,直到兩年以後,4名男子被作為案犯投入大牢,犯案細節一律保密。本就奇上加奇的疑案,甚至還牽扯上了福爾摩斯--不僅案件發生地就是小說中大名鼎鼎的大偵探居住的貝克大街,其犯案過程更與福爾摩斯《紅發會》的故事如出一轍!
英國犯罪史上最大懸案+電影業界心馳神往+金錢名利誘惑,自然引來了6名劫案參與者曝光「內幕」。大家的「供詞」意外地眾口一詞,本來顯得純粹的銀行大劫案竟然無意和當下某娛樂事件的熱門關鍵詞有了不解之緣。
關鍵詞1:艷*照*門。充滿挑逗意味的裸照「明星」不是別人,正是英國女王胞妹瑪格麗特公主。照片的內容不外乎是公主和比自己小17歲的情人沙灘日光浴溫存的場景(據說,被盜的其他私密保險箱中也有為數不少的艷*照);
關鍵詞2:黑社會。不僅照片落入了加勒比海臭名昭著的犯罪組織首領「邁克爾X」之手,而且盜取照片的也是曾經的黑幫成員;
關鍵詞3:幕後黑手。獲悉照片的存在之後,英國軍情五處立即陷入巨大的恐懼,一旦裸*照公開,必將令王室蒙受史無前例的丑聞羞辱。
1971年,英國的文化氛圍仍然處在極度興奮後的鬆懈當中,因為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放任自流的倫敦的城市環境,再加上由嬉皮士興起的表達反文化、反傳統的信仰和觀點的衰退,倫敦人正以一種不拘禮儀的姿態面對著一系列和勞動力有關的矛盾,同時還受到了愛德華·希斯(Edward Heath)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以及發生在北愛爾蘭持續升級的暴力事件的沖擊……就像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Thomas Wolfe)描述的那樣:這是一個正在向「我的年代」轉變的時期,特點就是一群集體作業的銀行劫匪製造了英國有史以來影響最大的搶劫案。導演羅傑·唐納森說:「那是歷史中一個非常讓人著迷的時期,當然,這次劫案要比那個時代更加地迷人。事實就是,只有那樣的時代,才會造就如此轟動的大劫案。」
這次銀行搶劫案被各大報紙描述成了「無線電搶劫案」,因為它是被一個業余的無線電愛好者羅伯特·羅蘭茲(Robert Rowlands)無意中發現的,當時羅蘭茲正在擺弄自己的無線電接收器,卻聽到裡面傳來了一起正在進行中的搶劫案的串音,他隨即向倫敦警察廳報了警,通過初步分析,目標鎖定在以倫敦市中心為圓點、10英里為半徑的某家銀行中……那個周末,倫敦市總共有750家銀行接受了檢查,然而沒有發現任何一家有非法闖入的跡象。直到周一,當位於貝克街和馬里本路拐角處的勞埃德銀行開門營業的時候,工作人員才發現銀行的主要保險庫里幾百個保險箱被洗劫一空。
然而,這場劫案背後卻留下了數不清沒有答案的疑問,因為在報紙連續對此報道了4天之後,整個事件突然完全在媒體上銷聲匿跡,政府則給出了此事件已被列入「國防機密」的解釋……最終,有4個男人因為涉案而被宣判有罪,至於他們從保險箱里拿走的東西,卻再也沒有出現過。雖然警察嘗試著想要找回被偷走的財物,可是到了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這一切都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銀行的保險庫里,隱藏著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雖然過去了這么多年,「無線電入搶劫案」卻仍然被當成當代的城市傳奇而活躍在人們的記憶當中,製片人史蒂文·查斯曼說:「我不只一次碰到了類似的情況,在倫敦,只要我坐進一輛計程車當中,和司機談論那個時代發生的事,他們總是清楚地記得『無線電搶劫案』以及所有的後續報道,而且也非常地樂於談起當時受到這個案件牽連的人。」《銀行搶劫案》的編劇之一迪克·克萊門特(Dick Clement)接著說:「整個事件消失得太過迅速了,就占據了報紙的頭版頭條那麼幾天,然後突然就人間蒸發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通過影片表達太多已經被隱藏起來的真相,因為沒有人知道整個事件背後真正的故事。」另一位編劇伊恩·拉·弗萊奈斯(Ian La Frenais)補充道:「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是因為它的內容包含的是一起風格非常老舊的搶劫案,這里使用的方法並不是用計算機突破安全系統,取而代之的是挖、鏟……從地下打出通道,然後通過爆破進入銀行,最後用鐵棍撬開保險箱。」
8. 勞埃德銀行和勞氏船級社什麼關系
沒有一點關系
9. 中國銀行轉英國勞埃德怎麼轉
若您需要辦理個人境外匯出匯款,您可以通過中行網點、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智能櫃台等渠道辦理。
1、櫃台辦理:您本人需要攜帶身份證、卡/存摺等到中行櫃台辦理相關手續。跨境匯出匯款業務允許委託他人代辦,但應提供匯款人和代辦人雙方的身份證件原件、卡/存摺和委託書,委託書由中行隨傳票留存;未成年人辦理跨境匯出匯款,須由監護人代為辦理。
2、個人網上銀行請您點擊轉賬匯款—外幣跨境匯款功能辦理。
3、手機銀行請您點擊「轉賬-跨境匯款」功能進行操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您致電中國銀行客服熱線95566查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