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並購重組案例分析怎麼寫
企業並購重組中要注意:
(一)要做好並購重組企業發展環境調查 企業並購行為雖然是市場行為,但不可能不受到當地政府影響,要考慮政府的政策和態度。對於並購項目,政府考慮更多的職工安置、並購後的企業稅收及對本地經濟發展的影響。企業要對並購項目進行判斷,對有發展前景的、符合國家鼓勵產業的,政府大多會採取支持態度,從資金、稅收、土地使用權等方面給予重大優惠。這樣,企業就可充分利用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與措施。對無發展前景的,國家明文規定抑制的項目,政府大多會採取抑制態度。如屬於高能耗、污染嚴重的行業,企業應盡量規避政府出台的抵制其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要做好並購企業相關財務信息調查分析 並購過程中,並購企業可能存在資產質量較差,歷史沉澱的不良資產、大量潛在負債等情況,要充分了解並購項目資產、負債、運營效率情況,運用財務指標科學分析,作出合理評估。如在資產質量與償債能力方面:要綜合對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量資產狀況等指標作出分析判斷。此外,還應了解主要資產的抵(質)押、出租或承租等狀況;在盈利能力及其成長方面:要綜合對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及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及構成比例等指標作出分析判斷;並從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等指標對其成長性作出分析判斷;在現金流質量方面:要綜合對各種現金流量、現金銷售比率、凈利潤現金含量等指標作出分析判斷。 此外,還要做好企業重要外部關系分析。如向並購重組企業的律師、會計師、財務顧問等外部顧問了解企業情況;向銀行了解企業的信用評價情況,如信貸額度、相關機構的信貸或證券信用等級評價;委託雙方都認同的評估機構對並購資產進行合理估價,作為雙方談判並購價格的基礎等。
(三)要做好並購企業的潛在風險分析 企業在並購其他企業時考慮的是並購後協同效應,實現並購後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但由於對並購企業的情況不很了解,並購方可能對並購企業存在的涉稅風險、潛在訴訟、法律糾紛等潛在的風險渾然不覺,結果為將來的重組失敗埋下伏筆。因此,要對並購行為進行全過程跟蹤,認真搞好盡職調查,聘請中介機構進行法律、財務、風險防範等方面的咨詢、評價。如在財務稅收方面:要考慮並購企業是否存在應收帳款沒法收回、潛在的訴訟可能導致的賠償責任、對外擔保帶來的連帶責任等潛在負債風險等;還有前期運行中是否存在偷漏稅行為及可能帶來的影響等涉稅風險;在法律訴訟方面:要考慮並購企業是否存在已發生的、未決的和潛在的訴訟,可能導致企業經濟利益流出的涉法風險;在企業文化方面:要考慮其融合程度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著並購後企業的決策速度和執行力度,不少企業並購行為的失敗,關鍵就在於企業文化的沖突。要考慮兩種企業文化之間的差異以及針對並購對象進行文化變革的難度,以最短時間促進企業的戰略調整、組織架構建設、業務流程調整再造、資源合理配置,做到妥善謀劃和安排。
(四)要推進科學決策機制,高度重視風險管理 企業並購,實際就是資本的擴張,投資方向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現有的復雜經濟形勢下,非理性投資、超能力投資、非主業投資,都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企業應按照關規定,科學決策,加強風險管理。一是企業作為並購重組的市場主體,要強化戰略意識,重視涉及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定位。投資規模應與企業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把目標集中於投資回報,靈敏反應市場信號,按企業發展的規律辦企業。二是企業並購屬於重大投資行為,要強化董事會決策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法人治理建設,促進決策機制的科學化。同時,應建立適當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將並購效益與管理層的報酬和責任直接掛購,讓他們既分享並購重組收益,又要承擔與決策有關的風險。三是引入專家決策和項目動態管理手段。一要委託專業咨詢機構組織行業專家、財務專家論證,提供決策建議;二要開展投資項目後評價工作,提高企業投資決策水平。
2. 經典跨國並購案例
以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跨國並購為例:
1995年迪斯尼公司以190億美元的成功收購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娛樂業公司;
1996年洛克希德公司以91億美元收購洛拉爾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1997年美國最大的兩家飛機製造公司波音與麥道公司合並,涉及金額140億美元;
美國業名列第四的世界通信公司以370億美元的巨額價格並購了名列第二的微波通信公司,成為當時世界歷史上金額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企業兼並;
1998年5月戴姆勒賓士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在倫敦簽署合並協議,這起合並涉及的市場金額高達920億美元,再次創歷史最高記錄,合並後的賓士一克萊斯勒公司年銷售額達1330億美元,這次並購的規模巨大以至於很多並購交易的總額超過了很多中小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比如當年新加坡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只有83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只有770億美元,由此可見跨國並購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之大.
給您提供一個網站,裡面有對聯想並購IBM PC部門、宏基的國際化並購和TCL跨國並購案例的詳細介紹,也許會有您需要的信息和數據,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f00e901008k72.html
3. 誰給我幾個企業並購的案例分析
1998年4月6日起,在短短7天的時間內,美國連續發生了6家大銀行的合並,其中,美國花旗銀行和旅行者集團的合並涉及金額高達725億美元,創下銀行業並購價值的最高紀錄。這兩家企業合並後的總資產額高達7000億美元,並形成了國際性超級金融市場,業務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億多客戶。2000年1月,英國制葯集團葛蘭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宣布合並計劃,新公司市值將逾1150億英鎊,營業額約二百億英鎊,根據市場佔有率計算,合並後的葛蘭素史克制葯集團將成為全球最大制葯公司。2000年1月10日,美國在線公司和時代華納公司的合並,組建美國在線一時代華納公司,新公司的資產價值達3500億美元。2000年2月4日,全球最大的行動電話運營商英國沃達豐公司以1320億美元收購德國老牌電信和工業集團曼內斯曼,成為當時全球最大並購案。企業並購單位規模的不斷擴大,表明企業對國際市場的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這種強強合並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十分巨大,它極大地沖擊了原有的市場結構,刺激了更多的企業為了維持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而不得不捲入更加狂熱的並購浪潮之中。
第三,橫向並購與剝離消腫雙向發展。第五次並購浪潮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大量企業把無關聯業務剝離出去,相應並購同類業務企業,使生產經營范圍更加集中。近年來的全球同行業橫向並購幾乎涉及所有行業:石油、化工、汽車、金融、電信等等重要支柱產業和服務業。同時,企業剝離也在不少大公司特別是跨行業經營的公司內展開。例如,1997年德國西門子公司宣布停止生產電視機,從家電行業撤出,集中力量在世界通訊業展開競爭;英荷合資跨國公司聯合利華為實現產業優化組合,出售了產業中的化工部門,其目的在於通過出售這幾個化工公司,使其能夠更多地投資到該公司利潤增長更快的行業中去;韓國的雙龍集團則將其雙龍汽車製造公司出售給三星汽車製造公司,使其能夠集中於水泥和石油等專業領域的發展。
4. 聯想收購IBM案例分析
您好,看到您來的問題很久沒自有人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1,提問要盡量完整清晰不要有生僻的字,回答者一點都不知道你的情況如果你的問題也不清楚的話回答者就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就談不上回答你的問題了。
2,提問時不要一次性提很多相同的問題,提相同的問提讓人看著很有壓力很煩惱,甚至會認為你作弊的。所以一個問題提一次請出簡明即可。
3,提問者應該尊重回答者,別人不是你的奴隸必須為你解決問題,所以提問時請注意文明用語!尊重他人的勞動。
4,不要問一些太簡單的問題,不要明知故問,這是浪費回答者寶貴的時間啊!且不要問一些涉嫌違規的問題。
5,不要涉及尖端科學
,問問里只是一些普通的人,如果你提得問題連科學家都沒有答案,很難在這里問出答案來
?
6,可以多交一些知識淵博的網友,以前的一些較難的題,如果有人回答對了,可以和回答者成為好朋友,經常保留著聯系,有問題了可以互相探討的!
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您一定要考慮下我的建議哦!
謝謝採納!祝你得到滿意的結果!
5. 中國企業並購案例
2008年7月23日,為國內外財經界廣泛關注的凱雷徐工並購案歷時三年之久,終於塵埃落定。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和凱雷投資集團共同宣布雙方於2005年10月簽署的入股徐工的相關協議有效期已過,雙方決定不再就此項投資進行合作,徐工將獨立進行重組。
2005年10月,徐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徐工科技曾公告稱,凱雷將出資3.75億美元現金購買徐工機械85%的股權。2006年10月收購方案進行了修改,凱雷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0%。2007年3月,凱雷再次將收購方案的持股比例減至45%。
在經歷三次修改後,凱雷入股徐工機械的方案仍然沒有獲得商務部的批復。其間,國內工程機械類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紛紛就外資並購徐工是否危及國家產業安全、徐工國有資產價值是否被低估展開了激烈辯論,商務部兩度召開聽證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
7月23日徐工、凱雷共同發布的聯合聲明再次表明雙方合作的原委:「初衷在於藉助凱雷的國際專業技術和網路,幫助徐工進行全球擴張及提升其行業領導地位。」
然而時至今日,雙方的合作意向最終未能實現。聯合聲明表示:「基於發展進程中市場環境的重大變化,合作雙方一致認為對徐工而言,當前的最佳策略是盡快進行企業重組,打造一個高度整合、精簡的機構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全球范圍的競爭。」
聯合聲明還表示:「盡管目前雙方不再進行此項投資,我們珍視彼此建立的強有力的合作關系。雙方堅信徐工的拓展將為與凱雷和旗下投資公司進行合作創造良好的機會。」
2)公共討論促進徐工發展
徐工、凱雷的聯合聲明發布後,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行業民營企業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向媒體表示,凱雷與徐工的聯姻失敗在意料之中,希望徐工並購案的結束成為賤賣國資的句號。
「我們已經在恪守並購雙方保密協議的前提下,對當初確定的徐工機械資產估值情況作了最大限度的澄清和說明,而且已經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審核並作出結論。」徐工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慶東說,「作為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我們要盡職盡責做好企業層面的基礎工作,更要服從和執行國家的戰略決策和最終意見。」
「國內外市場環境和我國的外資並購政策的確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資深證券評論家袁劍說,「與三年前相比,我國資本市場的定價能力已大大提高,能夠更好地發現企業價值,因此徐工、凱雷現在的選擇,是合乎邏輯的,也更加有利於徐工發展。」
「然而,我們不能用今天正確的選擇,去證明三年前就是錯的。」袁劍說,「客觀地看,徐工當年也就是那個價值。」
「激烈而漫長的公共討論,不僅沒有耽誤徐工的發展,反而成為徐工加快發展的動力。」劉慶東說,「這三年是徐工職工凝聚力最強的三年,也是徐工發展最快的三年。」
三年來,徐工集團銷售收入平均增幅為33.4%。2007年徐工集團銷售收入達308億元,利稅達2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2%和78.5%。
「空前的公共討論使徐工品牌聲名遠播,這兩年我們到很多國家開拓市場,一說我們是徐工的,人家都說知道!你們很搶手!」徐工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沙先亮說。2008年上半年,徐工集團工程機械出口額達4.27億美元,增幅達60.1%。
3)徐工獨立重組計劃全面啟動
「此次徐工、凱雷正式宣布合作意向結束,事實上是為徐工獨立重組計劃全面啟動拉開了大幕。」劉慶東說。
數周來,徐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徐工科技連續發布公告,徐工獨立重組方案逐漸浮出水面。
相關公告披露顯示,徐工集團目前已基本完成資產重組預案編制,集團絕大部分優質資產將進入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徐工重型機械公司、徐工進出口公司、徐工專用車輛公司、徐工液壓件公司等7大主營業務相關資產和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擁有的相關注冊商標所有權,收購資產范圍大大超過原市場預期。此外,徐工機械已於近日完成重型卡車業務收購,並計劃拓展發動機業務。
「徐工科技將由此成為我國業務線最全的工程機械上市公司。新公司收入規模也將超越現有的中聯、三一重工兩大工程機械巨頭,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第一股。」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報告這樣認為
6. 近三年的比較典型的企業並購案例有哪些
中國相關的,近期的,較大規模的:
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
中石油收購加拿大尼爾森專
建設銀行收購巴西屬Bicbanco銀行
光明收購英國維多麥食品公司
復星收購地中海俱樂部
濰柴動力收購義大利法拉第遊艇
三一收購德國大象
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凱傲
柳工收購波蘭HSW
徐工收購德國施維英
等很多
國外收購中國企業,國外並購國外企業每天都在發生,數不勝數
7. 並購案例分析
(無法以附件形式提交,抱歉!! 請看答案。)
1.(1)「ST 美雅」與「萬和集團」的並購回屬於混合並購。答理由:「萬和集團」生產製造家用電器、電子產品,而「ST美雅」從事紡織業。凡並購雙方分屬不同產業領域,且部門之間並無特別生產技術聯系,這種並購為混合並購。(2)「ST美雅」和「廣新外貿」的並購是橫向並購。理由:兩個企業都從事紡織業。凡並購雙方都屬於同一產業部門、其產品屬同一市場的並購為橫向並購。
2. 並購後的整合包括:財務整合、人力資源整合、資產整合、業務整合、市場整合、供應渠道整合和企業文化整合。
3. (1)常見的反收購措施包括:①「驅鯊劑」條款;② 「毒丸」計劃;③綠訛詐函;④金降落傘協議;⑤ 「焦土」政策;⑥ 「白衣騎士」;⑦帕克門戰略;⑧ 「皇冠之珠」⑨ 「鎖定」安排;(2) ST雅美針對「萬和集團」採取的反收購措施包括——「白衣騎士」和「焦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