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 資產負債表分析 案例及答案
已 發送 請確認查收
按照報表科目錄入 自動計算 得出分析 結果
希望適合你用
祝你好運!
② 在哪可以找到資產負債表的具體案例分析
如果你是從事會計行業,可向其他前輩或同事索要他們之前版所作的分析實務案例進行權學習。也可以參加相關財務培訓班,實務訓練中都會提供案例進行學習和分析,另外很多財務類網站都能找到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網路文庫就可以搜索到很多資產負債表的具體分析案例哦。
資產負債表分析,是指基於資產負債表而進行的財務分析。通過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能夠揭示出公司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公司經營穩健與否或經營風險的大小,以及公司經營管理總體水平的高低等。
③ 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解析案例
你要例子么?我沒有,我只是告訴你,損益表反映了一個企業的盈利與虧損狀況..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一個企業本身的運做狀況和整體的實力~~
④ 如何分析資產負債表煩請舉例子說明!謝謝!
首先分析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期末數真實性,然後分析流動負債,應付未付,應交未交與長期負債,遞延稅項期末數真實性,對應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未分配利潤,如果利潤是負數是虧損,正數是盈利.
給你舉一個例子吧,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資 產 2004年 2005年 權 益 2004年 2005年
貨幣資金 575 901 短期借款 9,079 8,419
應收賬款 6,584 7,450 應付賬款 2,336 4,045
其它應收款 6,127 6,170 應付工資 218 211
存貨 6,074 8,391 應付福利費 699 721
其中:原材料 1,077 2,948 應付利潤(股利)187 187
產成品 3,714 4,600 應交稅金 736 1,306
待攤費用 132 122 其他應交款 167 167
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16 16 其他應付款 (472) (388)
流動資產合計19,508 23,050 預提費用 1,770 1,920
長期投資 383 400 流動負債合計 14,721 16,587
其中:長期股權投資383 400 長期借款 24,823 26,033
長期債權投資 ----- ----- 長期負債合計 24,823 26,033
長期投資合計 383 400 負債合計 39,544 42,618
固定資產原價 24,387 27,559 實收資本(股本) 1,336 1,336
減:累計折舊 6,331 7,254 其中:國家資本 1,336 1,336
固定資產凈值 18,056 20,304 資本公積 1,769 1,769
在建工程 2,134 1,106 盈餘公積 33 157
固定資產清理 6,40 -- 其中:法定公益金 6 47
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 -- 426 未分配利潤 98 801
固定資產合計 20,830 21,836 所有者權益合計 3,236 4,063
無形資產 92 86
遞延資產(長期待攤費用) 1,967 1,312
無形及其它資產合計 2,059 1,397
資產總計 42,780 46,683 權益總計 42,780 46,682
分析結論:
小型國企,資產負債率極高(04年為92%,05年為91%),但非金融企業,也非純商貿類企業。
就工業企業(製造類企業而言),其流動比率雖然偏低(04年1.33,05年1.39),但仍在可接受范圍內。速動比率也是同樣(04年0.90,05年0.88)。
其對外負債在一年內增加了約10%,其中以應付賬款形式佔用的外部資金有明顯上升。
其應收賬款嚴重高於應付賬款數倍,全部應收款也高於全部應付款的數倍,表明其對外融資(短期借款)獲得的資金完全被外部佔用。特別是其他應收款更高達6000多萬元,且04、05年間變化不大,應考慮是否有抽逃注冊資金或轉移資金的可能。
待攤費用(短期和長期)佔比過高,無形資產佔比同樣過高。一般這樣規模的小型企業,其商譽、商標等無形資產應視為0。建議檢查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如無形資產中並非大部分為土地使用權,則該公司的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應視為無效資產。
⑤ 急求資產負債表分析實例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案例分析
1.某企業2002年度財務報告對外批准報出日為2003年3月26日。該企業在2003年1月1日至3月26日前發生如下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該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按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
(1)該企業1月20日接到通知,某一債務企業宣告破產,其所欠的應收賬款200000元全部不能償還(符合壞賬確認條件)。企業在2002年12月31日前已被告知該債務企業資不抵債,瀕臨破產,企業按應收賬款的10%計提了壞賬准備。
(2)3月5日,企業發生一場火災,造成凈損失1000000萬元。
(3)3月20日,企業持有的某一作為短期投資的股票市價下跌,該股票賬面價值為500000元,現行市價為300000元。
要求:
(1)判斷上述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哪些屬於調整事項,哪些屬於非調整事項。
(2)對調整事項,進行賬務處理並說明對2002年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調整數(假定涉及損益調整的事項可調整應繳納的所得稅,不考慮現金流量表的調整)。
分析解答:
(1)債務企業宣告破產的事實在資產負債表日已存在,資產負債表日後得以證實,這一事項屬於調整事項;企業發生火災和短期投資市價下跌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的,這兩項事項屬於非調整事項。
(2)對調整事項的處理。
補提壞賬准備:
應補提的壞賬准備=200000-200000×10%=180000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80000
貸:壞賬准備 180000
發生壞賬:
借:壞賬准備 200000
貸:應收賬款 200000
調整應交所得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59400(180000×3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9400
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206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0600
調整利潤分配有關數字
借: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 12060
-法定公益金 603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8090
2002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期末數相關項目的調整:
調減應收賬款180000元(200000-20000);調減應交稅金59400元;調減盈餘公積18090元,調減未分配利潤102510元。
2002年度利潤表本年累計數和利潤分配表本年實際數的調整:
調增管理費用180000元,調減所得稅費用59400元,調減提取法定盈餘公積12060元,調減提取法定公益金6030元,調減未分配利潤102510元。
2.甲公司為境內上市公司,生產和銷售A、B兩種產品,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所得稅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產品的銷售價格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假定不考慮除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2002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於2003年4月20日對外報出。甲公司2002年12月31日編制的利潤表如下:
利潤表
編制單位:甲公司 2002年度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 本年累計數
一、主營業務收入 25000
減:主營業務成本 16000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二、主營業務利潤 9000
加:其他業務利潤 800
減:營業費用 2300
管理費用 900
財務費用 600
三、營業利潤 6000
加:投資收益 2500
補貼收入
營業外收入 1080
減:營業外支出 580
四、利潤總額 9000
減:所得稅 2897.4
五、凈利潤 6102.6
甲公司2002年度發生的有關交易及其會計處理,以及在2003年度發生的其他相關事項如下(假定甲公司下列各項交易均不屬於關聯交易):
(1)甲公司與乙企業簽訂一項購銷合同,合同規定,甲公司為乙企業建造安裝兩台A產品,合同價款為600萬元,安裝是合同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按合同規定,乙企業在甲公司交付商品前預付價款的30%,其餘價款將在甲公司將商品運抵乙企業並安裝檢驗合格後才予以支付。甲公司於2002年12月20日將完成的商品運抵乙企業,至2002年12月31日估計已完成A產品安裝任務的50%, 2003年1月31日A產品全部安裝完成。該產品的實際成本為380萬元。甲公司2002年確認了主營業務收入60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380萬元。假定A產品安裝完畢後,甲公司向乙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甲公司在計算2002年應納稅所得額時未考慮此項業務,假定稅法允許此項業務不計入2002年應納稅所得額。
(2)2002年12月20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協議銷售B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銷售價格為300萬元,增值稅額為51萬元。商品已發出,款項已收到。該協議規定,該批商品銷售價格的25%屬於商品售出後5年內提供修理服務的服務費。該批商品的實際成本為200萬元。甲公司2002年確認了主營業務收入30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200萬元。
(3)甲公司於2001年12月22日向丁公司銷售的B產品,因產品質量原因,丁公司於2003年2月10日將上述B產品全部退回,該批產品銷售時確認的收入為200萬元,確認的銷售成本為160萬元。甲公司沖減了2003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160萬元。
(4)2003年1月10日,甲公司發現2002年6月30日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管理用辦公樓仍掛在建工程賬戶,末轉入固定資產,也末計提折舊。至2002年6月30日該辦公樓的實際成本為24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未發生減值。假定稅法允許將辦公樓2002年7月至12月計提的折舊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但甲公司在計算2002年應納稅所得額時未進行納稅調整。200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發生的為購建該辦公樓借入的專門借款利息30萬元計入了在建工程成本。
(5)甲公司於2002年11月涉及的一項訴訟,在編制2002年度會計報表時,法院尚未
判決,甲公司無法估計勝訴或敗訴的可能性。2003年2月28日,法院一審判決甲公司敗訴,判決甲公司支付賠償款200萬元。甲公司不再上述,並假定賠償款已經支付。此項業務甲公司將賠償款反映在2003年利潤表的營業外支出中。
假定除上述事項外,不存在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要求: (1)指出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並對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簡要說明理由。
(2)根據上述資料,重新編制甲公司對外報出的2002年度的利潤表。請將結果填入利潤表中(假定除所得稅以外,不調整其他相關稅費)。
分析解答:
甲公司上述會計處理都不正確。
第(1)項業務:2002年不能確認收入,應在2003年產品安裝完畢檢驗合格後確認收入。
第(2)項業務:如商品的售價內包括可區分的在售後一定期限的服務費,應在商品銷售實現時,按售價扣除該項服務費後的余額確認為商品銷售收入。服務費遞延至提供服務的期間內確認為收入。
第(3)項業務: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應沖減2002年度的收入、成本和稅金等。
第(4)項業務: 該辦公樓2002年計入管理費用的折舊費=2400÷20×6/12=60萬元,200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發生的為購建該辦公樓借入的專門借款利息30萬元應計入財務費用。
第(5)項業務:此項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應增加2002年度的營業外支出。
(2)根據上述資料,重新編制甲公司對外報出的2002年度的利潤表。請將結果填入利潤表中(假定除所得稅以外,不調整其他相關稅費)。
利潤表
編制單位:甲公司 2002年度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 本年累計數
一、主營業務收入 24125(25000-600-75-200)
減:主營業務成本 15460(16000-380-160)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二、主營業務利潤 8665
加:其他業務利潤 800
減:營業費用 2300
管理費用 960(900+60)
財務費用 630(600+30)
三、營業利潤 5575
加:投資收益 2500
補貼收入
營業外收入 1080
減:營業外支出 780(580+200)
四、利潤總額 8375
減:所得稅 847.242{2897.4+[-(200-160)-60-30-200 ]×33%}
五、凈利潤 752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