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利潤表營業收入項目的財務分析重點有哪些
(1)將本期與上期的主營業務收入進行比較,分析產品銷售由結構和價格的變動是否正常,並分析異常變動的原因;
(2)比較本期各月主營業務收入的波動情況,分析其變動趨勢是否正常,並查明異常現象和重大波動的原因;
(3)計算本期重要產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較本期與上期各類產品毛利率的變化情況,注意收入與成本是否配比,並查清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的原因;
(4)計算重要客戶的銷售額及其產品毛利率,分析比較本期與上期有無異常變化。
⑵ 為什麼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都下降,營業利潤率也在下降求詳細分析
是正常的現象: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下降,營業利潤也會跟著同步下降。
具體分析如下: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 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根據描述,雖然營業收入減少了,也許營業成本同時減少,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等也隨之減少,這樣,盡管營業收入減少了,利潤不一定就增加,可能會減少。營業收入的的降低就你可能代表著營業規模的下降,相應的營業成本也都下降了,同步營業利潤也會下降。
⑶ 請教一下,如何分析企業營業利潤占營業收入比低
企業利潤結構分析: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營業收入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費用(財+管+銷)-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企業利潤按來源分營業利潤和非經常性損益,
營業利潤是企業在主業中賺取的, 它反映 企業的經營效果、盈利能力、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前景,具有穩定性、持續性、可再生性、風 險小等特點; 非經常性損益來源於非營業活動中, 大多與企業資產處置和證券交易等業務有 關,具有偶發性、間斷性、易操縱、風險大等特點。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凈收益營運指數來評 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風險。 凈收益營運指數=營業利潤/凈利=1-非經常性損益/凈利 非經常性損益佔比越大,因營業利潤的比重就越小,企業盈利能力就越差,經營風險就 越大。 凈收益營運指數只能用來反映企業盈利的數量, 卻不能反映企業收益的質量。 因為企業利潤 是按權責發生制確認和計量的, 在沒有取得實際性現金流入之前, 賬面上的利潤永遠是紙上 的收益,是抽象的,特別在企業進行盈餘管理時,利潤虛假的成分更大。因此報表上的利潤 規模大,並不能得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良好的結論,我們還應結合現金流量表,通過 計算現金營運指數和銷售凈現率等指標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判。
⑷ 主營業務利潤率如何計算
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主營業務利潤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扣除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經營費用後的利潤,不包括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等因素。主營業務利潤是企業全部利潤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是影響企業整體經營成果的主要因素。
主營業務利潤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主營業務利潤同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單位主營業務收入能帶來多少主營業務利潤,反映了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是評價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主營業務利潤率的指標說明
1、主營業務利潤率是從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獲利水平方面對資本金收益率指標的進一步補充,體現了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對利潤總額的貢獻,以及對企業全部收益的影響程度。
2、該指標體現了企業經營活動最基本的獲利能力,沒有足夠大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就無法形成企業的最終利潤,為此,結合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分析,能夠充分反映出企業成本控制、費用管理、產品營銷、經營策略等方面的不足與成績。
3、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產品或商品定價科學,產品附加值高,營銷策略得當,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獲利水平高。
⑸ 收入利潤率分析表中總收入項目怎麼計算
收入利潤分析表中總收入項目的計算總收入就是包括主營收入加其他營業收入加在一起就是總收入的項目。
⑹ 利潤表中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如何分析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⑺ 請問主營業務利潤率和主營業務收入的公式
主營業務利潤率和主營業務收入的公式是:
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收入*100%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除商品銷售以外的其他銷售及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材料銷售、技術轉讓、代購代銷、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等非工業性勞務收入。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損失、債務重組。
會計處理
建造合同收入:
1.建造合同與建造合同收入
⑴建造合同是指為建造一項資產或者在設計、技術、功能、最終用途等方面密切相關的數項資產而訂立的合同,包括固定造價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⑵建造工程合同收入包括合同中規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形成的收入。
⒉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應採用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相關的合同費用。
⒊在完工比例法下,應採用下列公式計算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
⑴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收入
⑵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合同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毛利
⑶當期確認的合同費用=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以前會計年度預計損失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