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的上海市工商聯(上海市總商會)十三屆會領導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 上海市總商會 姓 名 職 務 工作單位 姓 名 職 務 工作單位 王志雄 主 席 上海市工商聯 王志雄 會 長 上海市總商會 趙福禧 黨組書記
常務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聯 趙福禧 第一副會長 上海市總商會 高開雲 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聯 高開雲 副會長 上海市總商會 徐惠明 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聯 徐惠明 副會長 上海市總商會 傅新華 副主席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蘇霖 副會長 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陳學軍 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丁佐宏 副會長 月星集團有限公司 馬 弘 副主席 上海市金融辦公室原副主任 周桐宇 副會長 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吉曉輝 副主席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華 副會長 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沃偉東 副主席 上海匯銀(集團)有限公司 關國光 副會長 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 王均金 副主席 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 劉正東 副會長 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 張文榮 副主席 上海亞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張潤斌 副會長 上海致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錢建蓉 副主席 中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邵永飛 副會長 上海江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沈 雯 副主席 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 樊 芸 副會長 上海富申評估咨詢集團 嚴健軍 副主席 上海致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車建興 副會長 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周成建 副主席 上海美斯特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周華瑞 副會長 第一鋼市市場股份有限公司 丁勁松 副主席 上海海泰鋼管(集團)有限公司 周和平 副會長 上海和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湯 亮 副主席 上海奧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邵東明 副會長 上海東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姚祖輝 副主席 香港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 林凱文 副會長 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 何猷龍 副主席 新濠國際有限公司 王志標 副會長 上海博海餐飲有限公司 王建平 副主席 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南存飛 副會長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常兆華 副主席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倪開祿 副會長 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德安 副主席 上海永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陳偉峰 副會長 上海瀛通(集團)有限公司 楊 茜 秘書長 上海市工商聯 池學聰 副會長 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白曉江 副會長 中國中福實業集團 楊 茜 秘書長 上海市總商會
⑵ 常兆華的基本信息
回國後,主持了國家發改委重大專項、863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上海市重大產業化項目、上海市重大科技攻關和科教興市等數十項國家和地方級重大科研、產業化項目。常兆華博士的研究興趣為生物醫學工程、低溫生物學、低溫冷凍醫療技術、心腦血管介入醫療器材和各種微創傷腫瘤醫療器材;到目前為止已在上述領域內發表了40餘篇科技文章和獲得了40多個中外專利。
⑶ 國慶春潮滾滾花車上的花衣女子是誰
溫州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出現在10萬人遊行隊伍「改革開放」篇章中的「春潮滾滾」方陣里。
南存輝站在彩車上的中央,手中的綵球迎風飛舞。一同在彩車上的有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董事長常兆華等人,他們受邀乘坐彩車、點贊祖國繁榮巨變,見證偉大時刻。
不曉得你說的哪個花衣女子
⑷ 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醫療」)起源於1998年成立的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高端醫療器械集團,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致力於通過不斷創新向市場提供能挽救並重塑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質量的高性價比醫療方案。微創®醫療為香港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853。
法定代表人:常兆華
成立時間:1998-05-15
注冊資本:3500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31011540005323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合資)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牛頓路501號
⑸ 常兆華的介紹
常兆華,男,山東淄博人。1979-1987年在上海機械學院動力工程系攻讀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⑹ 南通是什麼時候提出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的有文件嗎
這個是我找到的最早的報道
⑺ 有誰知道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怎麼樣待遇如何
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中比較好的啦。
產品也比較有市場。你是做哪方面,待遇肯定和崗位是不無關系的。
⑻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1998年 常兆華博士創立微創(上海) 2000年 開始製造裸金屬支架 2001年 獲四家上海市政府機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本集團在研發領域的成果獲得認可 2003年 商業性推出裸金屬支架Mustang 2004年 集團自行研發的葯物洗脫支架產品Firebird正式推出 2006年 集團設計及製造的胸腔段大動脈/大動脈覆膜支架產品獲上海市政府授予科技進步二等獎
商業性推出Hercules T 2007年 商業性推出Tango 2008年 集團的 Firebird 2 獲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授予上海市重點新產品證書
收購微創生命醫學北京,發展胰島素泵業務以治療糖尿病 2009年 於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成立上海微創骨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於中國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收購一幅地塊,現時正在該地塊興建一棟新的綜合樓,用作總部和主要生產設施
商業性推出集團第二代葯物洗脫支架Firebird 2 2010年 於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成立上海微創電生理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微創醫療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2011年 於嘉興科技城投資設立嘉興微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微創骨科公司收購蘇州貝斯特
⑼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有名的製造企業有哪些謝謝各位大俠幫下忙咯!急~~~~
日月光集團
睿智化學
上海迪賽諾醫葯發展有限公司
迪賽諾公司創建於1996年,是一家以葯物原料、葯物制劑和營養添加劑為主要產業領域的高科技集團企業。迪賽諾公司在非專利葯物領域的發展戰略是,以抗艾滋病…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由留美科學家常兆華博士等創辦於1998年5月,吸納了美國多位著名的生物醫學工程界專家和介入醫療界科學家,主要從事各種高科…
上海三共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三共制葯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1月,是由日本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綜合性制葯企業三共株式會社和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創建的中日…
上海匯仁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匯仁制葯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12月,有一支由博士生導師、博士和碩士等高層次人員組成的研發隊伍,開發研製40餘個中葯二類、三類、四類新葯,與中國中醫…
芯成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芯成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國ISSI總公司在上海張江設立的專門從事集成電路存儲器及其相關器件的設計、製造和銷售的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於2000年9月…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是全球十大制葯企業之一的瑞士羅氏集團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創建於1994年,總投資為4500萬美元。上海羅氏提供腫瘤學、病毒學、移…
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
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集成電路製造的專業代工企業,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於2000年11月18日奠基,一期項目總投資為16.3億美元,目前已建成…
上海傑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轉基因研究中心)
上海傑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中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創立於1999年1月,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百佳企業、國家「博士…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上海)有限公司
中芯國際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成立於2000年12月,總部位於上海張江,擁有三座晶元代工廠,包括一座後段銅製程代工廠。中芯國際不僅是一個晶元代工廠…
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1月,致力於創新葯物研製,研究、開發生物與醫葯技術,生產中間體(非成品葯)、體外診斷試劑(免疫類)、醫…
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由多名矽谷技術人員於2003年9月創立,主要從事CMOS圖像感測器的設計開發和銷售,目標瞄準正在快速成長,全球銷售銷售額達到20億…
捷頂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捷頂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射頻,模擬和混合信號晶元的主要提供商。總部在上海,並在美國矽谷和中國台灣設有分部。…
鼎芯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鼎芯半導體公司是一家成立於2002年7月,總部設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無工廠(fabless)射頻集成電路晶元設計企業。公司主要投資方包括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企業Intel…
展訊通信有限公司
展訊通信有限公司於2001年7月成立,是一家由中國留學生創建的高科技公司。同時在北京、台北設立研發中心。公司主要從事新一代無線通信專用集成電路產品和系統…
等等還 有很多企業
⑽ 上海的科教興市主戰略是什麼
自主知識產權,上海科教興市主戰略的核心所在。「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技術,超一流企業賣標准」,領跑者用他們的成功,精彩詮釋了這一市場「法則」。
這就是「自主知識產權」的魅力:傑事傑新材料股份公司,近三年光專利就「賣」了1.5億元;30萬美元起家的微創醫療器械公司,研發出國內第一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冠脈葯物支架,首次進入壟斷的日歐市場;上海鋼鐵工藝技術研究所參與國際標准制定,導入自家核心專利技術「扼守關卡」,贏得競爭優勢。
專利無望「一票否決」
前年,傑事傑研發一種替代電動自行車鋁輪轂的新型材料,投入100多萬元後,發現可能被競爭對手的專利覆蓋。壯士斷腕,傑事傑立即中止項目。「不能獲專利的項目,傑事傑堅決不做」,這是董事長楊桂生的觀點。後來,這在傑事傑演變為一項「鐵的紀律」:任何課題,如果預計不能取得專利,立項時「一票否決」。
在楊桂生眼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事關企業生死。如果一味走單純引進技術的道路,容易陷入「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的怪圈。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可能有底氣賺取較高利潤,否則,將永遠在產業鏈的底端為別人打工。
傑事傑給研發人員下了「死命令」:每年,每5名研究人員要產生一項發明專利,人均出讓技術收入達到10萬元;做不到的,從研發總監開始扣年薪,沒完成任務的課題組長,最高被扣年薪30%。前年底,傑事傑還投資100多萬元,開通了上海首個企業專利資料庫,收集了23萬條數據,基本覆蓋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利信息。課題立項前,須經過專利檢索比對,「人無我有」才能做。目前,全國工程塑料行業中,申請發明專利的,40%出自傑事傑,其新產品占國內市場30%的份額。
微創醫療器械公司則設了另一道防線:常年聘請國外資深專家,分析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的專利申請狀況,並提出選擇研究方向建議書。光這一項,每年支出幾百萬元。公司研發負責人說,國際巨頭利用資金、技術優勢,擁有大批專利,有的它們並不實施,就是為了給追趕者設障。如果其他企業沒有事先進行專利檢索,很容易一腳踩進「專利陷阱」。
微創公司每年研發投入都超過銷售總額20%,創業6年,申請專利33項,其中美國專利3項,日本、歐洲專利各一項,微創的冠脈支架還打入進入日歐市場,企業資產從最初的30萬美元成長為3億資產的「小巨人」。
近三年,本市申請專利數量,相當於前15年的約三倍。其中,「企業軍團」成了生力軍,去年發明專利中,44.39%由企業申請,超過了高校、科研院所申請總和。
市場價值是「試金石」
微創公司創始人常兆華常說:衡量科技人員價值,真正的「試金石」,不僅是論文,而是他的研究成果究竟創造了多少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公司不少科技人員認為:話雖有些刺耳,但看著自己的心血結晶,遲遲不能轉變為生產力時,這句話常會莫名地浮現出來。
微創公司主要產品為葯物支架,導管直徑小於1毫米,從大腿動脈直接伸到心臟,既要准確地在血管堵塞處打開,又要承受幾十萬次的血管收縮壓力,工藝難度可想而知。從2001年起,攻關一搞三年,留學時的「論文大戶」常兆華沒寫一篇論文,一心撲在實驗室、工廠,市場和醫院。終於,支架投放臨床,16項專利使其成為一項極有競爭力的產品:比美國同類產品研發時間縮短一半,售價便宜1/3。
衡量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在於能否轉變為現實生產力。傑事傑公司創業之初,某知名家電企業要降低空調雜訊,傑事傑除了研發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工程塑料,還主動對分體式空調的貫流風葉提出優化設計,使製成品合格率從近50%上升為90%,雜訊從45分貝下降到41.5分貝。如此「服務周到」的供貨商,它的專利技術自然「靚女先嫁」。
在傑事傑,平均一項產品從立項到用戶認可,一般只需2-3個月。去年石油價格上漲,製造家電外殼常用的聚碳酸酯價格隨之走高,相關企業叫苦不迭。楊桂生則集中兵力,鎖定供貨某家電企業的冰箱控制器外殼,開發替代材料TSM。8月立項、10月申請專利、11月批量生產,產品價格下降近萬元,被市場一搶而空,銷售近億元。對研發過程中觸類旁通的「邊角料」技術,傑事傑也物盡其用,及時轉讓給別的企業。集腋成裘,近三年傑事傑技術轉讓收入1.5億元,去年專利贏利已佔該公司收入20%。
目前,上海已確立150餘家企業試點專利工作,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加速專利產業化。其中僅華誼丙烯酸、三電貝洱等首批5家專利試點企業,6年來實施專利新增產值就高達93.5億元,新增利潤12.6億元。
「標准就以中國為准」
靠一項關鍵專利與對手競爭,已握有優勢,如果能主導控製成套技術標准,更是占盡制勝之道。上海鋼鐵工藝技術研究所參與編制我國第一部《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短短五、六年,獲得工程綜合效益12.5億元;主導編制ISO相關國際標准,又把自身專利技術優勢導入其中,為其機械接頭進入多個國家和地區鋪平道路。
只有形成國家標准,才能迅速大面積推廣。鋼鐵所認准這一點,組織攻關小組,先後200多次實驗,取得「鋼筋連接性能要求及測試方法」一系列准確數據。水到渠成,有關部門以鋼鐵所為主編制出台我國第一部相關國家標准,立即被各大工程設計院採納,採用鋼筋機械連接的工程成百倍增加。由於掌握標准中的核心技術,各地客戶接踵而至,累計獲得工程綜合效益12.5億元,鋼鐵所嘗盡「超一流企業賣標准」的甜頭。
鋼鐵所繼續將目光盯住巨大的國外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後,他們獨家開展「鋼筋機械接頭模擬地震試驗」,改進技術,大大提高了機械接頭抗震性能。又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引起ISO國際組織高度重視,邀請鋼鐵所參與編制相關國際標准。討論會上,郁�等據理力爭,要求將增加抗震系數寫入國際標准。幾番辯論,鋼鐵所成熟、高性能的專利技術贏得多數起草人信任,「標准就以中國為准」。技術優勢頓時變成巨大的競爭優勢,國外沒有抗震性能的機械接頭從此無法進入中國,而中國的機械接頭,則更方便地打入了國際市場。
上海率先打響「標准」爭奪戰,從區域性標准制訂入手,搶占技術壁壘制高點。有關部門規劃,每年上海的國家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參與制訂國家或行業標准3到5個,地方標准10至15個,力爭參與國際標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