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系統分析師 含金量
系統分析師是計算機行業的高級人才,是一個大型軟體項目的核心領導者,他的主要職責是對軟體項目進行整體規劃、需求分析、設計軟體的核心架構、指導和領導項目開發小組進行軟體開發和軟體實現,並對整個項目進行全面的管理工作。系統分析師的工作職責決定了他必須是計算機行業各個領域的精通者,因此一個合格的系統分析師,能夠精通各種計算機前沿理論、具體的軟硬體開發技術、大型資料庫的知識、項目的整體規劃和框架設計、模塊式設計和開發技術、數字化建設知識等等。系統分析師具備在一個信息化項目從立項到正式上線整個過程中,在過程的各個不同階段擔任不同的核心角色的能力,其中最為重要的能力就是系統架構的整體設計能力和詳細設計能力,這個能力直接關繫到一個軟體項目的成敗。
系統分析師所具備的職業能力和素質主要有:精通計算機行業的前沿理論,精通代表主流開發思想的程序開發語言,精通建設信息系統所要求的各種具體技術,熟悉應用領域的業務,能分析用戶的需求和約束條件,寫出信息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制定項目開發計劃,協調信息系統開發與運行所涉及的各類人員,能指導制定企業的戰略數據規劃,組織開發信息系統,能評估和選用適宜的開發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標准規范寫系統分析、設計文檔,能對開發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與進度控制,能具體指導項目開發,具有高級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系統分析師的基本職責是從事管理信息系統的定製、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及市場評估策劃,能獨立翻譯、閱讀國外技術資料,理解商務邏輯和客戶需求,有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項目設計能力、開發進度的估計能力、控制力,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足夠的溝通能力,具備基本文檔寫作能力。
在日常工作當中,系統分析師通常都是本單位的技術骨幹,主要擔任項目的主導者和領導者的工作。在政府機關,系統分析師通常負責數字化城市、電子政務、公共政務網等電子政府統一規劃的規劃與建設工作;在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系統分析師通常擔任計算機前沿理論的研究、計算機專業、信息化管理專業、電子商務及電子政務等專業的教學、數字化校園的規劃與建設、大型集中式教務資料庫的建設、教務系統的開發與建設等工作;在非IT企業,系統分析師通常主要負責本企業的電子商務系統的規劃與建設、大型信息化系統(如MIS、ERP等)的規劃、建設與開發等工作;在IT企業,系統分析師通常擔任首席分析師和項目經理的工作,主要負責中大型軟體項目的規劃、建設、軟體架構的整體設計與詳細設計、開發模式的設計、項目開發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系統的整體測試工作、項目的全面管理及進度管理等。
總而言之,系統分析師通常在本單位擔任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幹,同時也應當承擔起更大的工作責任,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更好地為單位作出應有的貢獻。
『貳』 系統分析師
考系統分析師基礎很重要,有很多操作系統,資料庫,網路及軟體工程的知識。所以想一次性通過,對於上午的綜合知識,必須要系統性復習,推薦系統分析師輔導這本書。下午的案例分析,重在知識面的廣度,推薦系統分析師指南這本書。還有論文,注意平時積累一些項目經驗,考前多看論文也很有幫助。
『叄』 系統分析師 系統架構師 哪個容易
系統分析師的工作內容,依階段劃分大致可分為下述幾個階段: 系統分析:分析現行系統:確定系統的功能需求;確定系統的資源:保護及績效需求,發展系統架構確定使用單位將面臨的環境及組織變遷。 初步設計:劃分作業子系統.擬定子系統的輸入、輸出、介面及作業處理流程:子系統人工操作規格:邏輯質料庫設計:開列系統軟、硬體規格。 細步設計:設計實體資料庫:設計人工操作程序;設計文件表格及輸出、入格式;擬訂程序規格及組步流程:確定公用常式與共享程序。 系統測試:根據分析階段所訂定的各種功能.加以測試,錯誤資料收集與分析。 資料轉換:整理及匯編文件.指派工作人員及進行訓練.進行資料轉換。 系統維護:更正系統內潛伏的錯誤:因適應環境的改變而做適度的調整。 一個機構的分析師因工作性質的關系,一方面需要與作業單位有關人員討論系統需求,另一方面亦要隨時了解程序設計人員工作進度,以掌握系統開發進度.因而時常往來於不同的單位間,但是大多數的時間均為獨自作業:不希望有太多的外在干擾.因此,通常都會有固定而較幽靜的辦公處所。 軟體架構師的主要任務不是從事具體的軟體程序的編寫,而是從事更高層次的開發構架工作。他必須對開發技術非常了解,並且需要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可以這樣說,一個架構師工作的好壞決定了整個軟體開發項目的成敗。 ⒈領導與協調整個項目中的技術活動(分析、設計和實施等)。 ⒉推動主要的技術決策,並最終表達為軟體構架。 ⒊確定和文檔化系統的相對構架而言意義重大的方面,包括系統的需求、設計、實施和部署等「視圖」。 ⒋確定設計元素的分組以及這些主要分組之間的介面。 ⒌為技術決策提供規則,平衡各類涉眾的不同關注點,化解技術風險,並保證相關決定被有效的傳達和貫徹。 ⒍理解、評價並接收系統需求。 ⒎評價和確認軟體架構的實現 專業技能。
『肆』 請教,系統分析師,需求分析師,系統架構師,項
系統分析師的工作內容,依階段劃分大致可分為下述幾個階段:
系統分析:分析現行系統:確定系統的功能需求;確定系統的資源:保護及績效需求,發展系統架構確定使用單位將面臨的環境及組織變遷。
初步設計:劃分作業子系統.擬定子系統的輸入、輸出、介面及作業處理流程:子系統人工操作規格:邏輯質料庫設計:開列系統軟、硬體規格。
細步設計:設計實體資料庫:設計人工操作程序;設計文件表格及輸出、入格式;擬訂程序規格及組步流程:確定公用常式與共享程序。
系統測試:根據分析階段所訂定的各種功能.加以測試,錯誤資料收集與分析。
資料轉換:整理及匯編文件.指派工作人員及進行訓練.進行資料轉換。
系統維護:更正系統內潛伏的錯誤:因適應環境的改變而做適度的調整。
一個的分析師因工作性質的關系,一方面需要與作業單位有關人員討論系統需求,另一方面亦要隨時了解程序設計人員工作進度,以掌握系統開發進度.因而時常往來於不同的單位間,但是大多數的時間均為獨自作業:不希望有太多的外在干擾.因此,通常都會有固定而較幽靜的辦公處所。
架構師的主要任務不是從事具體的程序的編寫,而是從事更高層次的開發構架工作。他必須對開發技術非常了解,並且需要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可以這樣說,一個架構師工作的好壞決定了整個開發項目的成敗。
⒈領導與協調整個項目中的技術活動(分析、設計和實施等)。
⒉推動主要的技術決策,並最終表達為構架。
⒊確定和文檔化系統的相對構架而言意義重大的方面,包括系統的需求、設計、實施和部署等「視圖」。
⒋確定設計元素的分組以及這些主要分組之間的介面。
⒌為技術決策提供規則,平衡各類涉眾的不同關注點,化解技術風險,並保證相關決定被有效的傳達和貫徹。
⒍理解、評價並接收系統需求。
⒎評價和確認架構的實現 專業技能。
『伍』 系統分析師於軟體架構師的區別
當軟體規模比較小時,系統分析師所完成的工作是把真正的業務需求(這個需求不是指客戶簡單所說的哪一個功能,而是需要去挖掘的,可能是潛在的但又是系統必需的,條例清楚、邏輯清晰的業務功能,而且需求不僅僅只是來自業務上的,系統所依賴的運行環境也會產生一些需求)轉換成計算機可理解、可實現、可計算的模型。但由於現在的系統規模越來越大,復雜程度越來越高,而且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所以很難由一個工種的人來全面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在具體的軟體設計過程中,現在把它分解為由系統分析師與軟體架構師合作共同來完成這一任務。其中系統分析師側重的是前一部分的工作,軟體架構師側重的是後一部分的工作。系統分析師的主要工作內容 包括業務需求分析、系統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建模等,其特點是更多地與行業專家、用戶溝通,再及時與項目經理(項目管理師)、軟體架構師以及老闆商 討,分析項目具備的特點、成本、風險等,考慮實現的模型。系統分析師所面臨的往往是有許多不確定性的事件,需要對這些不確定的事件進行分析、總結,使之得 出一個相對可靠的確定性結論或實施方案模型。
軟體架構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在系統需求比較清晰的條件下進行系統總體的架構設計,當然 它也可能會涵蓋一些系統分析師的工作內容和軟體設計師的內容,但其特點是確定性的東西會多一些,力求為系統找到或架構一個最優的模型,這裡面雖然可能有很 多創新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運用現有的各種模型、結構、方案,並根據項目的特點,在各種方案中取長補短,找到一個最好的平衡點和結合點,使之最適 合當前項目的解決方案。所以,軟體架構師實際上是使系統細致化、完善化,為擁有更好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在實際的職責上,軟體架構師比系統分析師所站的角度更高一些。在大規模的軟體系統中,系統分析師可能就系統的某個子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而軟體架構師應該對整個系統的結構負責。
(1) 項目管理師:掌握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具備管理大型、復雜信息系統項目和多項目的經驗和能力;能根據需求組織制定可行的項目管理計劃;能夠組織項 目實施,對項目的人員、資金、設備、進度和質量等進行管理,並能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出調整,系統地監督項目實施過程的績效,保證項目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到 達既定的項目目標;能分析和評估項目管理計劃和成果;能在項目管理進展的早期發現問題,並有預防問題的措施;能協調項目所涉及的相關人員。即項目管理師的 主要職責是負責整個項目的實施和控制,協調各種資源(包括組織內部資源和客戶資源)。
(2)系統分析師:熟悉應用領域的業務,能分析 用戶的需求和約束條件,寫出信息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制訂項目開發計劃,協調項目開發與運行所涉及的各類人員;能指導制訂企業的戰略數據規劃,組織開發項 目;能評估和選用適宜的開發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標准規范編寫系統分析、設計文檔;能對開發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與進度控制;能具體指導項目開發。即系統分析師 的主要職責是獲取並分析用戶的需求,形成規范化的文檔,指導整個項目的開發,需要與客戶不斷的交流,熟悉應用領域的業務。
(3)系統 架構師:能夠根據用戶需求,結合用戶應用領域的實際情況,設計正確、合理的軟體構架,維護系統構件及其介面,並確保系統構架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夠對項目進 行系統構架級的描述、分析、設計與評估;能夠按照相關標准編寫相應的設計文檔;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廣博的知識面,能夠與系統分析師、項目管理師相互協 作、配合工作。即系統架構師的職責是負責整體的、宏觀的系統設計,重點在架構級別上。還要對架構進行描述、分析和評估,屬於純技術性的工作。
考試方面不太了解。
『陸』 系統分析師論文怎麼寫
相關範文:
系統分析師論文寫作技巧指南
1、厚積薄發,平時多做有心人
從系統分析師考試大綱可以看到,系統分析師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考查的知識面很廣。但分析歷年考題可以發現,雖然考試知識面廣但考試內容並不是很深。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注意平時積累,經常通過網路、講座、學術會議等途徑及時了解一些流行技術熱點和業界最新動態。
2、多做項目,在實踐中鍛煉提高
如果說平時積累的各個知識點是一粒粒寶貴的珍珠的話,那麼項目經歷則是將這些珍珠串聯起來的一根紅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軟體工程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非常強的專業,如果沒有參加過完整的實際項目,就難以從根本上理解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就難以真正領會軟體工程的思想精髓。同時,在做項目時還要勤於思考,無論是作為主持者還是作為一個普通的程序員,都應該去潛心思考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設計的優點是什麼、有哪些不足,如果你是設計師的話你又會怎樣設計?經常做這樣的換位思考,會不自覺地提高自己的系統分析和設計能力,積累豐富的項目經驗,這對下午一的考試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3、注意提高個人文檔編寫能力
一些軟體工程師有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只喜歡鑽研具體的技術點而不注重提高文檔編寫能力。他們的一個通病是做得多、寫得少,在某一個具體的技術領域上往往表現得非常優秀,但寫出的文檔質量實在難以恭維。作為一個合格的系統分析師文檔編寫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也是下午二考試的考查重點。
文檔編寫能力不僅對於應試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實際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應當在平時多做這方面的訓練,多思考、多動筆,努力提高自己文檔編寫能力。
4、掌握評卷專家心理,注意論文寫作技巧
在下午二的考試中,應注意把握評卷專家的心理狀況。根據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的著名軟考專家張友生所說的,評卷專家不可能把你的論文一字一句地精讀,要讓他短時間內了解你的論文內容並認可你的能力,必須把握好主次關系,論文的組織一定要條理清晰。一般說來,項目概述部分評卷專家會較認真看,為讓評卷專家對你所做的項目產生興趣,這里可適當吹捧。在論文陳述部分應當按主次關系分條進行陳述,首先最好開門見山指出你所採取的措施,然後指出你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何優點,克服了以前做法的哪些缺點等等。在分條陳述時最好一個問題一個自然段(自然段千萬不要過長),在每個自然段首先要有一個主題句,主題句簡明扼要地描述本段的中心思想。
在論文撰寫中,切忌大談空洞的理論知識或不懂裝懂,以專家的姿態高談闊論。應當將重點放在匯報你自己在項目中所做的與論題相關的工作,讓評卷專家相信你確實做過這方面的項目而且達到了相應水平。
在下午二考試時間的分配上,建議首先花3——5分鍾根據個人特長選定題目,然後花10—15分鍾左右整理一下所掌握的素材,列出提綱,即你打算談幾個方面,每個方面你是怎麼做的,收效如何等等,簡明扼要地寫在草稿紙上。
5、參考書,不能不讀
要想通過系統分析師考試,不但需要多做項目,而且有關軟考輔導專家張友生老師的書是不可不讀的。
我讀過的書有系統分析師考試綜合知識試題分類精解、系統分析師考試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案例試題分類精解、系統分析師考試論文試題分類分析與範文、計算機數學與經濟管理基礎知識、系統分析師考試輔導、系統分析師技術指南、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
另外,如果為了職稱的話,只需要通過考試者,建議參加張博士的輔導,聽說通過率可以達到80%,很多考試試題都是他們模擬試題上的原題。
6、擺正心態,輕裝上陣
證書畢竟只是證書,考試通過了並不代表你完全具備系統分析和設計的能力,證書只是我們漫漫學習路途中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通過考試來不斷提高自己才是最終目的。考試前擺正心態十分重要,我有一個朋友平常成績不錯,考試前一天晚上還在發奮看書直到晚上3點,結果得不償失,第二天考試時頭腦昏昏沉沉,水平發揮失常,這次考試上午成績以幾分之差與系分失之交臂。因此,我們應當以一顆平常心去應考,輕裝上陣,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最佳狀態。
其他相關:
http://www.dedecms.com/plus/view.php?aid=28671
http://www.soft6.com/know/detail.asp?id=BCIDEI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柒』 請推薦幾本系統分析師備考用的書
<<系統分析師技術指南>>
本書對前沿而又成熟的系統分析技術和方法進行了討論,包括CMM與過程改進、J2EE與.NET平台、中間件及相關技術、應用伺服器、Web Service、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操作數據存儲、導構資料庫的集成、企業應用集成、XML、軟體構架、設計模式、UML、RUP、SOAP、ERP/SCM/CRM、工作流、軟體產品線、XP與敏捷編程、實時系統和嵌入式系統、網格計算與普適計算等。這些技術和方法是任何一位合格的系統分析師必須具備的知識,也是系統分析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閱讀本書,猶如進入IT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殿堂。
本書是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作為系統分析師日常工作的參考手冊;既是軟體設計師、資料庫系統工程師、網路工程師進一步深造和發展的必讀書籍,也是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參考書。
『捌』 系統分析師的問題!
我說的實際一點。真實體會。需要的能力依次為:
1 人際關系
2 口才
3 身體
4 技術
5 酒量
發展到這個職業,大部分人是無意發展到的,因為現在中國的軟體行業很少有這個職位,這其實也體現了中國軟體行業的不規范。(什麼開發測試1:1都是扯淡,能4:1就不錯了)
絕對你升職為架構師,分析員的機遇完全是你的人際關系決定的。你的上司會提拔一個對他升職有利的人,絕對不是一個技術很強的人。
其次是口才。不解釋了,與1相輔相成。
然後是身體素質。搞軟體的,要沒有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根本等不到程序員升職的那一天就跨了。
然後才是技術,靈活的頭腦,不過這些顯得很理論,因為正規做項目的公司太少了。
最後是酒量,到了項目經理,每天就是和客戶、老闆、word打交道了。一星期2次酒那算最少的時候了。
一般很少有系統分析師這個職務,一般中小項目 架構師、分析師分的不是那麼細,很可能是一個人。
(原創)
『玖』 系統分析師~要具備那些能力
一名合格的系統分析師不但應具備堅實的信息技術知識,掌握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方向,而且還必須具備管理科學的知識;不但要具備較強的系統觀點和邏輯分析能力,能夠從復雜的事物中抽象出系統模型,而且還要具備較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較強的組織能力,善於與人共事;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具備豐富的項目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