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9年270億 10年800 而且娃哈哈沒有上市 宗慶後為什麼一年多出530億
我也在為這個問題傷腦筋 看了很多資料 說哇哈哈今年凈利潤100億元
平均每3天賺一億·· 按這速度賺錢到有可能800億
要不然就是按上市公司的 估值 給的這個身價
就像南存輝 沒上市的時候是25億 上市後就是110億
因為上市公司有上市公司的股價估值和股價溢價 按股價去計算的資產 當然比按實體去計算來的多的多
然後這段是網上找的 都是這么寫 看看吧 主要是利潤提高 和跟達能的官司贏了 而得到了更多的股份
65歲的宗慶後以財富800億元成為2010年中國首富,這是中國第一次有「飲料大王」成為全國首富,其去年排名為第13位。宗慶後的上位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娃哈哈的規模不斷擴大,今年預計凈利潤將達到100億元,平均每三天1個億;其次,宗慶後在贏得與達能的官司後,在娃哈哈的股份約達六成。宗慶後家族包括宗慶後及其太太施幼珍和女兒宗馥莉。宗慶後今年財富800億元,是歷年首富財富的第二名,2007年楊惠妍家族曾以財富1300億元居首。
Ⅱ 娃哈哈純凈水一瓶的成本是多少
具體的一瓶水,它的成本是多少的話,我覺得是很低的,因為本身的水的成本很低,但是他會在工廠啊什麼的,所有的加起來成本就高了
Ⅲ 一瓶娃哈哈礦泉水的成本是多少
我是做凈水器生意的,我也銷售過制桶裝水的機器,18。9升一桶也就五角錢成本。 娃哈哈不超過1角
Ⅳ 娃哈哈上市了么股票代碼是什麼
娃哈來哈集團還沒有上市自,所以目前暫時沒有股票代碼。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五大食品飲料製造商。連續11年在中國飲料行業銷售收入、利潤、稅收等指標排名第一,成為目前中國最大、最盈利、最具潛力的餐飲企業。 2010年,全國500強民營企業排名第八。
2015年3月,娃哈哈集團參與米蘭股份轉讓。據悉,宗後卿將首先在米蘭購買少量股份,持股比例將在三年內達到75%。 2016年8月,杭州娃哈哈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71位。
(4)娃哈哈成本股價擴展閱讀:
娃哈哈「家」文化的主要內容
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健康你我他歡樂千萬家
2、娃哈哈精神: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自強不息
3、娃哈哈經營哲學:凝聚小家發展大家報效國家
4、娃哈哈座佑銘:先將誠信施於人才能取信於人
5、娃哈哈工作要求:認真嚴格主動高效
6、娃哈哈行為准則:忠誠創新負責親情
7、娃哈哈工作作風:拉得出打得響過得硬
8、娃哈哈人才觀:唯德唯才有用即才人皆為才
9、娃哈哈團隊意識: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
10、娃哈哈核心價值觀:敬業愛崗能上能下崇尚科學精益求精
Ⅳ 哇哈哈的成本領先戰略有哪些
無論從價值鏈理論中的基本價值創造活動(原材料供應、生產製造、市場推廣等)到輔助價值活動(財務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還是從財務損益表中的銷售(營銷)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成本角度,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時刻,娃哈哈人都不知不覺中貫徹實施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
一、「總成本領先戰略」根植於企業精神
就如一個人活著需要有精神一樣,一個企業也必須有自己的精神,企業精神體現著企業全體員工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內容,是上至企業戰略、策略規劃,下至日常經營運作執行的准則。
校辦工廠出身的娃哈哈,一直秉承「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自強不息」的企業精神十六字方針,指引著上至總裁,下至普通員工的所作所為,而其中前兩個成語「「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則是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的形象表述。 與一些僅僅停留在口號階段的企業不同,娃哈哈的「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於開拓、自強不息」的十六字企業精神深深印入每一個員工的腦海中,心靈里,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行為上。
位居中國百大富豪前列的企業領袖宗慶後先生本人是身體力行十六字方針的典範,更是「艱苦奮斗」的典範,比如:坐飛機能坐經濟艙絕不坐頭等艙;平均兩三天一篇的銷售通報大部分寫在廢紙的背面;一日三餐吃食堂;中餐往往是腐乳、鹹菜僅僅幾元錢;身上的衣服都是幾十、幾百元的,奢侈品牌幾乎與他無緣…….
「跟我做」,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員工,尤其是在宗先生高度集權的組織里,每一個員工要有所發展,無論從主觀上還是從客觀上,必須遵循艱苦創業的企業精神。
以下關於「艱苦奮斗」的解釋摘自《娃哈哈銷售管理手冊》中的企業文化篇:
艱苦奮斗,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是符合時代精神的一種價值觀…..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創業時期,娃哈哈公司也仍處在創業時期,遠沒有到止櫓享樂的時候。因此,艱苦奮斗就是創業精神的一種最主要精神,具備了這種精神,就意味著具備了一種百折不撓,頑強搏擊的堅韌鬥志,一種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一種不怕犧牲,忘我奉獻的不懈追求,一種埋頭苦幹,勤勤懇懇的務實作風,一種常懷憂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態度,一種富貴不,貧賤不移的高尚節操。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能夠凝聚全體員工的力量,朝著遠大目標奮勇前進的企業;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萬劫不滅,不斷發展的企業;一個具備了這種精神的企業,才會是一個不貪戀一時享受,不斷謀求更大作為的企業……
「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艱苦奮斗」的價值觀決定了娃哈哈全體員工勤儉節約的態度與習慣,也決定了企業的總成本領先戰略有了扎實的理念前提與基礎。
二、企業價值鏈活動處處體現著娃哈哈的總成本領先戰略
價值鏈理論是分析企業競爭優勢非常有效的工具,它通過對企業組織活動各個環節的分析,詳細精確的判斷出企業各種組織活動中存在成本或者差異化的優勢與劣勢。根據價值鏈理論,企業要獲得根本競爭優勢,則必須在成本控制方面優於主要競爭對手;或者在研發、營銷、產品等方麵塑造差異化,以差異化獲取競爭優勢;或者是在部分環節注重成本控制,在部分環節注重差異化。
在營銷業界,養生堂是成功實施差異化戰略的典型代表,無論是一個產品,一個新品類的市場細分,還是包裝、設計、定價,還是品牌發展,廣告訴求,公關策劃,養生堂的差異化競爭戰略令管理業界肅然起敬。
然而,差異化的代價也非常昂貴,往往會失去了成本領先優勢。差異化與成本領先幾乎就是魚與熊掌的關系,兩者難以兼而得之。
戰略及營銷的無窮奧妙,在於把握其中得度,兩者兼得自然最為理想,但如果企業能力實在有限,則應該極力打造成本領先或差異化其中一個,同時兼顧另一個。
養生堂雖然以「差異化」贏得業內專家得齊聲喝彩,並被《銷售與市場》雜志評為影響中國營銷進程的「十佳企業」之一,然而因為其總裁鍾睒睒先生不計成本,近乎瘋狂的「差異化」戰略,該公司近幾年的凈利潤卻不及同城以總成本領先戰略為核心兼顧適當差異化戰略的娃哈哈的十分之一。
娃哈哈的總成本領先主要來自以下企業價值鏈活動中的六個方面。
(一) 娃哈哈生產製造中的低成本
追求生產設備高效化,追求後向一體化,追求規模出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生產原材料成本。
飲料屬於「設備製造型」產業,換言之,飲料的生產設備的能既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又決定了生產數量上的效率。在生產設備投資方面,為確保一流品質,娃哈哈不惜血本全面引進來自歐美的反滲透設備、注塑機、制蓋機等一流設備。表面看來,巨資引進,成本昂貴,但仔細分析,一流設備的生產效率更高,單位成本更低,只要有市場需求,確保生產設備滿負荷高效率運轉,分攤到每瓶飲料的設備折舊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瓶裝水業是典型的規模出效益的行業。以娃哈哈純凈水生產線為例,每條生產線生產能力為2萬瓶/小時,如果20多小時滿負荷生產,以半年180天計,可生產7200多萬瓶純凈水;每條生產線假設總投入為2000萬元,以十年直線折舊法計,則為100萬元/半年,每瓶水的折舊分攤成本僅僅為:100萬元/7200萬瓶=0.01元。反過來,一些國產設備僅僅投入幾十幾百萬元,但年銷量也僅幾十幾百萬瓶,則每瓶水的折舊分攤成本遠遠高於娃哈哈。
同樣,娃哈哈系列飲料的塑料瓶、瓶蓋等包裝材料等多自己投資生產,打造價值鏈優勢,大量交易內部化,最大限度降低了采購成本。比如,一個瓶蓋,娃哈哈自己生產不到0.1元,而競爭對手外部采購成本則需0.12,甚至0.15元,別小看小小2分錢,5分錢的差距,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積累了娃哈哈的成本製造優勢。
可口可樂、養生堂等公司往往一本正經的遵循社會分工――外部采購原則,這些公司高層私下不得不承認:在成本製造上的確難以與娃哈哈匹敵。
「除了原材料,其它一切娃哈哈都能自己造」,這種堅持自己一條龍生產製造的經營模式,似乎與現在流行的OEM輕資產運營模式大相徑庭。但是,要真正打造製造成本優勢,要真正控制價值鏈中的每個環節,後向一體化,追求規模效益,是娃哈哈等堅決實施「總成本領先戰略」塑造核心競爭優勢的大企業不得不走的道路。
生產管理上實施成本倒追法,最大限度節約生產管理成本
「發揮艱苦奮斗、勤儉治廠精神,開展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厘錢活動,厲行節約,眼睛向內,苦練內功……」以上成本節約的標語在娃哈哈生產管理系統內頻繁出現。
娃哈哈所特有的「二級管理,三極核算」以及「將成本控制量化到每個員工」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制度,自始而終,堅持至今。這對一個中國效益最好、最知名、最富有的飲料企業集團而言,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沒有「艱苦奮斗」的企業精神,沒有「總成本領先」的核心戰略,如此苛刻的生產成本管理怎麼可能堅持到現在,堅持到未來?
在生產領域,在保證質量前提下的成本控制案例舉不勝舉,娃哈哈每年都要評「成本管理」之類創新獎。以娃哈哈八寶粥為例:
娃哈哈八寶粥罐頭每年產量達到三四億罐,產銷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作為速食食品,它食用簡便、攜帶方便,易於儲藏,所以深受消費者尤其是出行者所青睞。罐頭最頂端有一個塑料蓋,它的功能主要就是為了擱置小勺子,並保證干凈衛生,讓出行者方便食用。
小小的塑料蓋里有沒有可節約成本的地方?娃哈哈發現,很多競品的塑料蓋克重都比自己的輕,而且因為自己的蓋子重,有些硬,不易開啟,蓋身也有多餘的地方,不僅影響外觀,還浪費材料。
娃哈哈相關部門為此進行了一個個難題的攻關,四個多月的時間,成效就出來了。
去除塑料蓋多餘成分,改變內置勺子形狀,現在每隻塑蓋減輕了1克多,可節約成本0.012元左右,一年下來就可節省近400萬元的費用。此外,變輕變軟的塑料蓋,啟蓋也大為改善,不再會劃傷手指。
(二)、配送成本控制
飲料的產業特,決定了配送的相對高成本。為根本解決產品的配送成本和速度問題,早在十年前,娃哈哈就高瞻遠矚的提出「銷地產」戰略,即在每個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直接設生產分廠,就地就近生產。每個生產基地的配送范圍控制在500公里以內。
自1994年到涪陵設分廠開始,至2008年春,娃哈哈已有120多個生產基地均勻分布在全國各省。在飲料業內,娃哈哈花了十餘年時間率先完成了生產力的全國布局。其生產基地的數量是頂新,統一飲料基地的5-10倍,也遠遠超過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瓶裝廠的數量。
「銷地產」是娃哈哈成本領先戰略中的關鍵戰略。如此眾多貼近消費市場的分廠所帶來的配送成本優勢,許多競爭對手短期內根本無法追趕。幾年前,風頭正勁的農夫山泉主要因為受制基地數量和配送成本的制約,失去了快速追趕娃哈哈的大好時機。
在產品配送的具體政策上,娃哈哈也嚴格控製成本,有時候甚至以犧牲配送速度為代價。比如,娃哈哈的省內汽車配送必須以整車為單位,火車運輸必須以整車皮為組合單位,至少以十噸車為起運單位,公司拒絕任何理由的火車汽車零擔運輸要求(因為同樣重量下,零擔價格比整車的高出不少)。
「在公司流程再造信息化過程中,娃哈哈花了3個月自己寫了厚厚的一本需求分析報告。其中,娃哈哈提出的最大需求,是『優化配送網路降低成本』」。
在產品配送的調度支持上,娃哈哈的調度配送部門率先導入了國際一流的SAP 軟體系統,以便與進一步控制運輸成本,提高效率;而其它一些廣為流行的OA、CRM等管理軟體,娃哈哈卻可能認為暫時沒有必要而沒有系統導入,由此可見該公司對物流配送的重視程度。
根據筆者的綜合推算,娃哈哈的產品單位配送成本比主要競爭對手節約20%以上。
Ⅵ 娃哈哈股票在浙江股權交易中心的交易價格只有8元多,如果專到主板上市價格會多少
主板上市會到20元,但關鍵問題是不會轉板。
Ⅶ 當年買入娃哈哈的原始股票十五萬,現在值多少錢
娃哈哈並沒有上市,所以它沒有原始股票的說法。你說的原始股票,應該是它發行的公司內部類似性質的,但並不是股票市場可交易的股票,只是作為公司的分紅所佔比例,因此不能說現在值多少錢,這個沒有相應的計算。
Ⅷ 可是有娃哈哈股票在買賣的,價格每股8元左右,這市場上在流通的是娃哈哈一個公司的股權嗎
娃哈哈在浙江省的股權服務中心有掛牌,但是否能流通不清楚,鑒於娃哈哈還沒有上市,這種股權少碰為好
Ⅸ 娃哈哈冰紅茶500ML的成本價要多少
從生產到出廠只要0。64元 當然了還要上稅的 估計就一元左右 其實你說的也不是很對並不只是娃哈哈冰紅茶的成本是這么多 其它的都是差不多的 當然了企業每年還有廣告的支出的 打一次好點的廣告就要上百W的 所以真正的成本我們是不知道的 誰知道他們公司打廣告一次花了多少錢啊 呵呵 你說是不是啊 這是商業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