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的市值是否合理
我們知道,股票的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任何一個成交價格都是市場均衡價格,都是買賣雙方真實意願的反映,不存在非意願的價格行為。也就是說,只要有成交價,說明買賣雙方達到了暫時的均衡,這時的成交價就是當時市況下股票價值的真實反映。所以,只要市場信息充分,市場就不可能存在被低估的股票,只存在沒有被挖掘的股票。隨著市場熱點的不斷轉換,一些股票逐步被市場認同,股價節節攀升,而另一些已漲高的股票則逐步盤落。由此可見,市場信息充分是股票價格是否被低估的充分條件,股票價格被低估是市場信息不充分造成的。從這一點而言,投資者要想找到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就必須掌握沒有被市場充分了解的信息,而要做到這一點,絕非一般的投資者所能實現的,這不僅需要比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需要與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的關系。 在這里,有一個問題是值得探討的,就是股票的估價問題。我們認為,股票的價值不僅僅是業績的反映,而是市場態勢即市場熱點、公司基本面、股本結構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函數。同一隻股票在不同市況下其價值是不一樣的,不同股票由於股本結構不同,其價值就存在差異,小盤股通常比大盤股定價要高,ST股票比績優股定價要高也並不奇怪。同時,需要指出的是,股票價值的衡量標准應該是一個動態標准,隨股票市場的變化而不斷修整,所以,將一個不變的標准,如現金流量估價模型、未來收益貼現模型等,去衡量一個不斷變化的市場和股價,顯然有點不科學。 許多投資者都有過這樣的投資經歷:在買賣股票前總要看看它的業績情況如何,市盈率是否偏高,股價下跌空間有多大,將此作為入市的標准,實際上,這是明顯錯誤的,這種方式也決非價值型投資。因為電腦上的所有資料都是公開的,公開的信息必然早已反映在它的股價上,也就是說,過去的信息已被市場消化,如果再將它作為未來的評判標准,必然會差之千里。有些投資者甚至自欺欺人,提出什麼「投資眼光進,投機眼光出」,他這里所講「投資眼光進」就是根據股票的基本面、市盈率作出一個基本判斷,認為目前股價低於他的估價就買進,由於他的估價標準是一種靜態標准,用這種靜態標准去判定動態股價,就不可能得出合理的股票價值,所以他也不可能買到真正的便宜貨。即使他買到的股票漲了也只能是一種偶然的巧合,而通常情況是,買了之後瘟著不動的情況比較多。 巴菲特可以說價值型投資的鼻祖,他的投資經驗可用三句話概括:眼光要准、下手要狠、要有耐心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價值型股票的投資價值是靠等待的時間來換取的。從我國股市的實際情況看,價值型股票的表現機會相對比較少,這要求這種類型的投資必須具備良好的耐心,長期持有,等待幾年中偶爾出現的一二次機會,否則就難以獲得理想的投資收益。 在價值型投資中,我們需要指出一個典型的錯誤,即把市盈率作為選股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年來,無論是證券分析師,還是投資者都一直認為,當一隻股票市盈率低時,就考慮買入;當市盈率高時就考慮賣出。市盈率真的那麼重要嗎?然而事實是,那些有傑出表現的股票,其行情的開始並不因為市盈率低,而後來其高不可攀的市盈率也並沒有讓其股價下落。對於這些股票,其行情的發動並非與市盈率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歐奈爾通過對美國歷史上眾多明星股的分析,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即股票的買入點和賣出點與其市盈率關系甚微,低市盈率不能成為股價發動的主要動力。我國股市的表現也存在類似之處。 對成長型股票而言,盈利增長率對股價上漲的促進作用遠遠超過市盈率。在1953年至1985年的30多年間,美國市場上表現出色的股票,其在股價上漲之前的平均市盈率為20倍,都高於市場平均市盈率。我國股市比較典型的高成長股,如清華同方、東大阿派、中興通訊等股票,其啟動前的市盈率一般在40~50倍,遠遠高於市場平均市盈率,但他們的漲幅從來沒有因為高市盈率而受到限制,相反,每次牛市都是它們率先沖在前而。 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正如歐奈爾所說:市盈率為10倍的股票就值10倍於其收益的價錢。實際上,任何便宜的股票都自有它的道理,市盈率只有20倍的股票它同樣也可以跌到10倍,不要因為它市盈率低而買入它。 在牛市中,應以盈利性為第一原則,首選跑得快的股票,而不是選低市盈率股票,相對而言,高市盈率股票比低市盈率股票跑得快。投資者應買高市盈率股票。
2.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的價格是否合理
市盈率:市盈率也叫本益比,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資者能夠以較低價格購入股票以取得回報。投資者通常利用該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用該指標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間進行比較。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水分,所以市盈率並不能完全反應公司的股價水平。
市盈率(靜態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資者能夠以較低價格購入股票以取得回報。
大股東增持價和定向增發價格
大股東增持價:大股東增持意思就是大股東敢通過二級市場或者增發的方式增持股票,那就說明他們是非常看好公司後面的發展的,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知道公司的一些內部消息和行業的動態,而大股東是知道的,如果他們都願意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現金直接增發股票,那隻能說是對行業的長期發展是非常看好的,增發的個股或者是大股東增持的個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確定性漲幅。
定向增發價格: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規定要求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公告前20個交易日市價均價的90%。
所以在選擇股票時,如果股票買入價比大股東和機構的低,一般都賠不了。
最近一次股價波動的平均值:最近一次股價波動的平均值意思就是股價的前一次波動的平均值。以格力電器為例。14年到15年之間的一次波動,最高價28元左右,最低價13元左右,那麼差不多20元左右即為安全價格。
3. 如何根據收益判斷股價過高,過低,還是合理
股價=每股收益*市盈率
通常傳統行業上市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通常給予10-20倍左右版較合理。
而對於成長性上權市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在牛市火爆階段,給它40-50倍左右也可以。
所以,你投資的是傳統行業股票,如果我們給它20倍的市盈率的話,而每股收益在1元左右時,我們可以預估這只股票將來的股價可以漲到20元左右。
4. 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股價是否在處於合理地位
如果是我,我會先去他的公司看一下最新的員工工作狀態是怎麼樣的,如果說人家的員工都工作很用心,以及公司內部的一些設備都非常完善的話,那麼就說明他這個公司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司,那麼它的股價如果在比較高的價格上的話,那麼也是比較合理的。
5. 如何計算一個合理的股價
市盈率可快速估算一個股票的股價是否合理!
通常15倍以內的成長股具有較高投資價值!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 =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 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是指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由於分母採用的不同,造成不同軟體的市盈率有所不同,這屬正常。
雖然市盈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10-2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或應同時持有的該種股票。但從我國股市實際情況看,市盈率大的股票多為熱門股,市盈率小的股票可能為冷門股,購入也未必一定有利,炒股就要追逐熱門股才能掙錢。
每股收益 0.25 元,這是半年的收益。計算市盈率時應該是:0.25×2=0.5元。
萬科的市盈率=目前的股票市價30.2元/0.5元=60.4
6. 請問各位怎麼樣來判斷股價的合理
對於要買股票的人來說,現在各個股的股價都不合理,都高了。
03年3月,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組織組織了國內幾十位教授和博士等人寫了一篇報告,題目是《診斷與治療:揭示中國的股票市場》,對中國股市的股價做了詳細的分析,結論是中國的股票存在一級泡沫、二級泡沫和三級泡沫。
例如,某公司凈資產每股1元,上市申購價為5元,上市首日收盤價為8元,那麼8-1=7,這7元是一級泡沫。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炒作,股價漲到12元,那麼12-8就是二級泡沫。
後來公司又搞什麼重組等各種名堂,又從股民那裡搞一筆資金,是三級泡沫。
買股票的人,要為這1元的凈資產,多花很多錢,你說合理嗎?
存在即合理。如果這樣看,就OK了。
7. 請教各位高人,如何判斷股價是否合理.如何估值的
像你快樂的看著我的雙眸。你說許什麼願好。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
8. 怎樣判斷股票的價是不是合理
判斷股票價格主要還是從企業的內在價值和發展趨勢去分析。當然,也有一些相對簡單的參照辦法。比如,股價的靜態計算公式:P=L/i(其中P是股票的價格,L是每股股票的稅後利潤、i是股民進行其它投資時可取得的平均投資利潤率,一般用儲蓄利率代替。)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把100元存入銀行根據利率可得一定的收益1.5元,而某支股票只需要25元就能夠取得相同的收益,那麼這支股票的價格就應該是(注意這里的用詞)25元。
當然,現實總比我們想像的復雜的多,比如,企業的預期(通常是預期越好,股價越高)、政策的利好、總之,還有很多其它因素在影響著股票的定價。這一點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