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李彥宏企業家說股價

李彥宏企業家說股價

發布時間:2021-07-20 04:07:59

① 馬雲和劉強東都是成功的企業家,你更佩服哪一位

眾所周知,馬雲和劉強東都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阿里巴巴和京東,是互聯網企業中響當當的。相對來說我更喜歡馬雲,因為馬雲更像是先驅者,開創者,馬雲身上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永遠會被大家銘記。

劉強東的是平民草根成功的典型代表,從貧困農村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從販賣光碟到中北京中關村賣二手電筒腦,從當初的小小的電子產品店鋪做到如今的京東全品類電商。有人說劉強東不僅有項羽的殺伐決斷,也有劉邦的狡黠多端,睚眥必報,這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也是一個不會吃虧的商人。盡管後來的劉強東出軌等負面新聞纏身,毫不影響京東一步步走上正軌,擴大商業版圖,不管怎麼樣,劉強東也是非常成功的。

② 李彥宏說人工智慧堪比工業革命是怎麼回事

2017年12月3日13:30,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全體會議舉行。

馬化騰,李彥宏和雷軍終於在烏鎮的舞台上正式亮相,分別發表主題演講。李彥宏和雷軍還將在明天的人工智慧分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李彥宏上台就表示會帶來干貨,引起滿堂笑聲。他甚至帶來了PPT。他首先用一張圖片展示了過去十年網民增長速度和GDP增長速度的對比,表示現在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沒有了——「現在講下半場的人都開始講人工智慧了」,並且斷言網民紅利沒有以後,成長的動力就是人工智慧。

(2)李彥宏企業家說股價擴展閱讀:

推動人工智慧的三個成長動力:

第一個是演算法。

人工智慧尤其是機器學習的演算法在過去幾年迅速發展,不斷的有各種各樣的創新,深度學習,DNN、RNN、CNN到GAN……不停地有新的發明創造出來。

第二個是算力。

computing power。如今,計算的成本在不斷下降,伺服器也變得越來越強大。過去我們覺得人工智慧不實用,是因為它會用到的算力太大,大家會覺得在經濟上不能夠承受。但今天的算力已經到達了臨界點,可以使得很多的人工智慧變成實際,變得可用。

第三個,數據。

數據的產生仍然在以一個非常高的速度在發展,尤其對於中國互聯網來說,它有非常獨特的地方,7.5億的網民全部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全部是同樣的文化,全部遵守同樣的法律,這么大的一個人群,這么大的一個市場,這么大的一個數據集,並且在不斷地產生新的數據,它會進一步推動演算法的不斷創新,以及對算力提出更新的要求。

③ 誰能告訴我,百度李彥宏的太太是哪兒人叫啥名相關的信息回答的越多越好!

李彥宏背後的女人

「彥宏,我愛你,好想嫁給你。」類似這種也許是開玩笑的話,常會貼在網路的李彥宏貼吧上。有人甚至討論他的五官哪個部位長得最好:「如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嘴巴,像羅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華出眾」,有企業家的氣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學者的儒雅、淡定和從容。這樣的男人,讓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愛他———

只可惜,他結婚了。

李彥宏屬於「閃婚」一族,他與妻子只相識6個月就結了婚,如今已生有一個女兒。李彥宏和妻子馬東敏是在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中認識的。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

李彥宏說:「太太對我影響非常大。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我回國創業前在矽谷當工程師,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但我太太鼓勵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時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並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國創業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這對她是一種挑戰,一般出國的女孩子都更喜歡國外的環境。但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回國創業的海歸中,離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現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國了。」說到這兒,李彥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臉龐流露出無限溫馨與幸福。

馬東敏

合肥市第五中學八五屆高中畢業生,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留美博士。

④ 我今天剛知道百度知道,相見恨晚啊.百度的總裁是誰

李彥宏

古往今來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乃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千百勞作,終有所成,這是何等的喜出望外,但又恰恰屬於情理之中!在位於北京大學附近的網路總部,李彥宏(英文名Robin)追憶人生點滴———人們只看到網路上市成功後的李彥宏,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彥宏在美國工作最得意之時,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網路。他是一個一直都很成功、並且能不斷否定自己的成功從而獲得更大成功的人。

北大驕子

「我心理上比較穩定,越是大的場合發揮就越好。在高考的時候,通過正常發揮我應該是能考上北京大學,但不一定拿第一(他以山西陽泉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小學的時候,考過戲劇學院,後來放棄了。現在覺得放棄也挺好,技術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李彥宏回憶。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勤奮、刻苦的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北大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我形成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李彥宏說。不過,身處象牙塔,幾多歡樂,幾多愁。他離開陽泉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規劃未來人生道路變得迫切。「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改變,直到把它做好。」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狂啃,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留學美國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於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1991年,李彥宏再一次擠過了獨木橋,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正值聖誕節,23歲的李彥宏背著行囊,穿雲破霧,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一年有6個月飄著雪。在這里,他忍受過夜晚徹骨的冰冷。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在這里,他經歷過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的所有困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

「世間總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李彥宏骨子裡有著勤奮、堅韌、執著的精神,這使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飛速進步。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說。

馳騁矽谷

「矽谷給予我最大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闆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於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里,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矽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矽谷,李彥宏親見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無限風光以及後來的慘淡。

1998年,李彥宏在自己撰寫的《矽谷商戰》中分析總結到:「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要允許失敗;讓好主意有條件孵化;要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要有福同享……」

這些典型的矽谷商戰經驗,後來被他得心應手地運用到了網路的創業中。

「在人生選擇道路上,我好像沒有很不順利的過程,只是面臨著一些選擇。」李彥宏說。從北大到布法羅到華爾街到矽谷,機遇來臨時,李彥宏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了,這些多年的積累給他日後創建網路打下堅實的根基。

歸國創業

「不要問現在加入商戰是否太晚,按照現在信息經濟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承擔不參戰的責任呢?」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到了該參戰的時候了,於是啟程回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又是一個聖誕節,李彥宏乘飛機從太平洋的東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處———北京大學,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創業。李彥宏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夥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網路公司。

接著,李彥宏開始回美國找錢,本不愛開車的他整天開車在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中游說。最後他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金,比計劃的100萬美元還多。在網路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網路投入了1000萬美元。

對於網路為何受風險資本青睞,李彥宏說:「投資者有一種信念,相信網路會越來越好。」事實上,在決定創業時,李彥宏在引擎技術方面,已可以排在全世界前三位。而李彥宏的執著、專注和專業又在業內有口皆碑。加之網路耕植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三點因素結合,網路自然對投資者充滿了無限誘惑。李彥宏說:「那個時候融資相對容易,但是絕大部分企業還是融不到資。我們選到的這些投資人應該說是非常優秀的,非常能夠看到長遠目標。」

如今,網路已走過5年的時光,其間不乏驚心動魄風雲變幻———激烈的董事會爭辯,合作夥伴徐勇的退出,商場無情的競爭等重重挑戰,都在不時地考驗和沖擊著李彥宏。但李彥宏一直保持淡定、從容,隨著資本不斷增加,技術的不斷成熟,網路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發展。2002年網路搜索引擎技術真正成熟。2003年網路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網路品牌得到網民的廣泛認可。2005年網路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道路怎麼走?記者問。

「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我不變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李彥宏回答。

李彥宏背後的女人

「彥宏,我愛你,好想嫁給你。」類似這種也許是開玩笑的話,常會貼在網路的李彥宏貼吧上。有人甚至討論他的五官哪個部位長得最好:「如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嘴巴,像羅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華出眾」,有企業家的氣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學者的儒雅、淡定和從容。這樣的男人,讓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愛他———

只可惜,他結婚了。

李彥宏屬於「閃婚」一族,他與妻子只相識6個月就結了婚,如今已生有一個女兒。李彥宏和妻子馬東敏是在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中認識的。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

李彥宏說:「太太對我影響非常大。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我回國創業前在矽谷當工程師,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但我太太鼓勵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時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並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國創業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這對她是一種挑戰,一般出國的女孩子都更喜歡國外的環境。但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回國創業的海歸中,離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現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國了。」說到這兒,李彥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臉龐流露出無限溫馨與幸福。

李彥宏(人·財·榜)

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上榜理由:李彥宏31歲創建了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在過去的5年中,網路一步步從8個人發展到了幾百人;從拿到第一筆融資到成功實現海外上市;從致力於門戶網站到以搜索網站和競價排名為主要的業務增長點,李彥宏在浮躁的互聯網產業里硬是創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李彥宏是又一個被美國納斯達克批量製造的中國新富豪,據說其身價已經超過9億美元,成為新的IT英雄。

個人簡歷

1968年出生於山西陽泉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並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做過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

1999年,李彥宏和徐勇回國創建了網路,一年後網路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術公司。2003年第二季度,網路宣布全面盈利。

2005年8月5日,網路在美國上市,當天股票飆漲350%,收於122美元,成為繼Google後第二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股價超過100美元的公司,李彥宏迎來了他事業上的又一個巔峰。

大考總能超常發揮(記者手記)

當李彥宏從紐約歸來,走出首都機場時,疲憊的眼神一下子變得有些驚訝:五六捆鮮花、十幾個鏡頭一下子圍了上來。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的中國企業已經20多家了,這樣的凱旋場面估計還是第一次。當然,上市第一天股價便狂漲350%的公司也只有網路一家。

從網路股票完成第一筆交易之後半個小時開始,一個多月來,李彥宏每天幾乎都在忙著「出鏡」,收到的鮮花和掌聲估計已經超過過去創業5年來的總和。

「是該恢復到正常工作的時候了!」9月8日,李彥宏這樣向記者感嘆。高高在上的股票在給網路和李彥宏,甚至給整個中國互聯網產業帶來榮耀的同時,也給李彥宏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畢竟網路的收入規模依然相當弱小,再熱情的投資人也不可能讓高達數百倍的市盈率長時間維持下去,答案有兩個:要麼李彥宏把網路的收入提上去,要麼股民把網路的股票拉下來。

李彥宏說,每逢關鍵的「大考」,他總能超常發揮,從高考到申請國外留學,再到此次網路上市,每一次的發揮都要比平常的表現好。李彥宏的下一次「大考」時間在明年初,那個時候,絕大部分的網路員工手中的股票才可以出售,網路股票的高低,將直接決定他們的真實身價。

如果說考上北大是李彥宏第一次春風得意,那麼第二次得意就是在美國用六個月時間「搞定」了讀博士的老婆馬東敏。

雖說現在李彥宏是IT界公認的帥哥,但讀大學那會兒,李彥宏還是挺遵章守規的。當時大學戀愛成風,校方為此在食堂廣貼「告示」:學生在此就餐,男女不準相互喂飯。一時傳為笑談。這個規定李彥宏據說遵守的還不錯。

1991年聖誕節,李彥宏登上了北京飛往美國洛杉磯的班機,早他幾年留學美國的三姐在機場迎接他。12月的洛杉磯,天高氣爽,典型的海洋型氣候。那時候的李彥宏,就像剛剛從北方飛到南方越冬的候鳥,眼前的一切是那麼新鮮,又那麼似曾相識。

雖然在美國生活上有三姐照顧,可感情上的孤寂還是深纏著李彥宏。在一次聚會中,他認識了現在的夫人馬東敏。那時李彥宏已經工作,而馬東敏還在讀博士學位。李彥宏說,看到馬東敏的第一眼就認准了這個女人。於是,李彥宏就開始了一*猛烈的進攻。六個月,李彥宏如願地讓馬東敏成了自己的新娘。

說到從相識到結婚只用六個月的時間是否短暫時,李彥宏笑說:「反正我認為,只要自己想清楚了的事情就要做,有意思的是,我到現在還不明白她當時為什麼只用六個月也能想清楚。」說完這句話時,李彥宏笑得像一個沾了便宜的孩子。

他的愛人馬東敏

合肥市第五中學八五屆高中畢業生,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留美博士。

⑤ 誰可以給我講一講百度公司老闆創業的故事

李彥宏

古往今來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乃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千百勞作,終有所成,這是何等的喜出望外,但又恰恰屬於情理之中!在位於北京大學附近的網路總部,李彥宏(英文名Robin)追憶人生點滴———人們只看到網路上市成功後的李彥宏,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彥宏在美國工作最得意之時,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網路。他是一個一直都很成功、並且能不斷否定自己的成功從而獲得更大成功的人。

北大驕子

「我心理上比較穩定,越是大的場合發揮就越好。在高考的時候,通過正常發揮我應該是能考上北京大學,但不一定拿第一(他以山西陽泉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小學的時候,考過戲劇學院,後來放棄了。現在覺得放棄也挺好,技術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李彥宏回憶。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勤奮、刻苦的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北大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我形成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李彥宏說。不過,身處象牙塔,幾多歡樂,幾多愁。他離開陽泉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規劃未來人生道路變得迫切。「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改變,直到把它做好。」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狂啃,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留學美國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於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1991年,李彥宏再一次擠過了獨木橋,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正值聖誕節,23歲的李彥宏背著行囊,穿雲破霧,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一年有6個月飄著雪。在這里,他忍受過夜晚徹骨的冰冷。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在這里,他經歷過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的所有困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

「世間總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李彥宏骨子裡有著勤奮、堅韌、執著的精神,這使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飛速進步。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說。

馳騁矽谷

「矽谷給予我最大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闆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於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里,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矽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矽谷,李彥宏親見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無限風光以及後來的慘淡。

1998年,李彥宏在自己撰寫的《矽谷商戰》中分析總結到:「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要允許失敗;讓好主意有條件孵化;要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要有福同享……」

這些典型的矽谷商戰經驗,後來被他得心應手地運用到了網路的創業中。

「在人生選擇道路上,我好像沒有很不順利的過程,只是面臨著一些選擇。」李彥宏說。從北大到布法羅到華爾街到矽谷,機遇來臨時,李彥宏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了,這些多年的積累給他日後創建網路打下堅實的根基。

歸國創業

「不要問現在加入商戰是否太晚,按照現在信息經濟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承擔不參戰的責任呢?」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到了該參戰的時候了,於是啟程回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又是一個聖誕節,李彥宏乘飛機從太平洋的東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處———北京大學,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創業。李彥宏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夥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網路公司。

接著,李彥宏開始回美國找錢,本不愛開車的他整天開車在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中游說。最後他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金,比計劃的100萬美元還多。在網路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網路投入了1000萬美元。

對於網路為何受風險資本青睞,李彥宏說:「投資者有一種信念,相信網路會越來越好。」事實上,在決定創業時,李彥宏在引擎技術方面,已可以排在全世界前三位。而李彥宏的執著、專注和專業又在業內有口皆碑。加之網路耕植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三點因素結合,網路自然對投資者充滿了無限誘惑。李彥宏說:「那個時候融資相對容易,但是絕大部分企業還是融不到資。我們選到的這些投資人應該說是非常優秀的,非常能夠看到長遠目標。」

如今,網路已走過5年的時光,其間不乏驚心動魄風雲變幻———激烈的董事會爭辯,合作夥伴徐勇的退出,商場無情的競爭等重重挑戰,都在不時地考驗和沖擊著李彥宏。但李彥宏一直保持淡定、從容,隨著資本不斷增加,技術的不斷成熟,網路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發展。2002年網路搜索引擎技術真正成熟。2003年網路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網路品牌得到網民的廣泛認可。2005年網路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道路怎麼走?記者問。

「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我不變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李彥宏回答。

李彥宏背後的女人

「彥宏,我愛你,好想嫁給你。」類似這種也許是開玩笑的話,常會貼在網路的李彥宏貼吧上。有人甚至討論他的五官哪個部位長得最好:「如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嘴巴,像羅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華出眾」,有企業家的氣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學者的儒雅、淡定和從容。這樣的男人,讓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愛他———

只可惜,他結婚了。

李彥宏屬於「閃婚」一族,他與妻子只相識6個月就結了婚,如今已生有一個女兒。李彥宏和妻子馬東敏是在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中認識的。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

李彥宏說:「太太對我影響非常大。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我回國創業前在矽谷當工程師,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但我太太鼓勵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時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並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國創業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這對她是一種挑戰,一般出國的女孩子都更喜歡國外的環境。但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回國創業的海歸中,離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現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國了。」說到這兒,李彥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臉龐流露出無限溫馨與幸福。

李彥宏(人·財·榜)

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上榜理由:李彥宏31歲創建了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在過去的5年中,網路一步步從8個人發展到了幾百人;從拿到第一筆融資到成功實現海外上市;從致力於門戶網站到以搜索網站和競價排名為主要的業務增長點,李彥宏在浮躁的互聯網產業里硬是創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李彥宏是又一個被美國納斯達克批量製造的中國新富豪,據說其身價已經超過9億美元,成為新的IT英雄。

個人簡歷

1968年出生於山西陽泉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並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做過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

1999年,李彥宏和徐勇回國創建了網路,一年後網路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術公司。2003年第二季度,網路宣布全面盈利。

2005年8月5日,網路在美國上市,當天股票飆漲350%,收於122美元,成為繼Google後第二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股價超過100美元的公司,李彥宏迎來了他事業上的又一個巔峰。

大考總能超常發揮(記者手記)

當李彥宏從紐約歸來,走出首都機場時,疲憊的眼神一下子變得有些驚訝:五六捆鮮花、十幾個鏡頭一下子圍了上來。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的中國企業已經20多家了,這樣的凱旋場面估計還是第一次。當然,上市第一天股價便狂漲350%的公司也只有網路一家。

從網路股票完成第一筆交易之後半個小時開始,一個多月來,李彥宏每天幾乎都在忙著「出鏡」,收到的鮮花和掌聲估計已經超過過去創業5年來的總和。

「是該恢復到正常工作的時候了!」9月8日,李彥宏這樣向記者感嘆。高高在上的股票在給網路和李彥宏,甚至給整個中國互聯網產業帶來榮耀的同時,也給李彥宏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畢竟網路的收入規模依然相當弱小,再熱情的投資人也不可能讓高達數百倍的市盈率長時間維持下去,答案有兩個:要麼李彥宏把網路的收入提上去,要麼股民把網路的股票拉下來。

李彥宏說,每逢關鍵的「大考」,他總能超常發揮,從高考到申請國外留學,再到此次網路上市,每一次的發揮都要比平常的表現好。李彥宏的下一次「大考」時間在明年初,那個時候,絕大部分的網路員工手中的股票才可以出售,網路股票的高低,將直接決定他們的真實身價。

如果說考上北大是李彥宏第一次春風得意,那麼第二次得意就是在美國用六個月時間「搞定」了讀博士的老婆馬東敏。

雖說現在李彥宏是IT界公認的帥哥,但讀大學那會兒,李彥宏還是挺遵章守規的。當時大學戀愛成風,校方為此在食堂廣貼「告示」:學生在此就餐,男女不準相互喂飯。一時傳為笑談。這個規定李彥宏據說遵守的還不錯。

1991年聖誕節,李彥宏登上了北京飛往美國洛杉磯的班機,早他幾年留學美國的三姐在機場迎接他。12月的洛杉磯,天高氣爽,典型的海洋型氣候。那時候的李彥宏,就像剛剛從北方飛到南方越冬的候鳥,眼前的一切是那麼新鮮,又那麼似曾相識。

雖然在美國生活上有三姐照顧,可感情上的孤寂還是深纏著李彥宏。在一次聚會中,他認識了現在的夫人馬東敏。那時李彥宏已經工作,而馬東敏還在讀博士學位。李彥宏說,看到馬東敏的第一眼就認准了這個女人。於是,李彥宏就開始了一*猛烈的進攻。六個月,李彥宏如願地讓馬東敏成了自己的新娘。

說到從相識到結婚只用六個月的時間是否短暫時,李彥宏笑說:「反正我認為,只要自己想清楚了的事情就要做,有意思的是,我到現在還不明白她當時為什麼只用六個月也能想清楚。」說完這句話時,李彥宏笑得像一個沾了便宜的孩子。

他的愛人馬東敏

合肥市第五中學八五屆高中畢業生,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留美博士。

⑥ 馬雲 馬化騰 李彥宏 他們有什麼不同

一般人認為馬雲.李彥宏是真正的企業家!

而馬化騰為純粹的商人,網上罵他的人不少!

馬雲和李彥宏作為非娛樂界人物卻擁有一大批的粉絲!
詳見
三人各自
貼吧!

⑦ 李彥宏的資料~謝謝

李彥宏簡介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2004年4月,網路總裁李彥宏當選第二屆「中國軟體十大傑出青年」。李彥宏經歷三重境界終成事業 首談婚戀故事李彥宏:我的路很順,是因為總能抓往重要環節的機遇,而且能超常發揮。 古往今來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乃第一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千百勞作,終有所成,這是何等的喜出望外,但又恰恰屬於情理之中!在位於北京大學附近的網路總部,李彥宏(英文名Robin)追憶人生點滴———人們只看到網路上市成功後的李彥宏,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彥宏在美國工作最得意之時,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網路。他是一個一直都很成功、並且能不斷否定自己的成功從而獲得更大成功的人。 北大驕子 「我心理上比較穩定,越是大的場合發揮就越好。在高考的時候,通過正常發揮我應該是能考上北京大學,但不一定拿第一(他以山西陽泉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 1968年,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小學的時候,考過戲劇學院,後來放棄了。現在覺得放棄也挺好,技術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李彥宏回憶。年少時著迷過戲曲,曾被山西陽泉晉劇團錄取。但中學時代,李彥宏回歸「主業」,全身心投入功課學習中。 1987年,勤奮、刻苦的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北大自由的學術氛圍,為我形成獨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李彥宏說。不過,身處象牙塔,幾多歡樂,幾多愁。他離開陽泉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規劃未來人生道路變得迫切。「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改變,直到把它做好。」從大三開始,李彥宏心無旁騖,買來托福、GRE等書狂啃,過著「教室-圖書館-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目標是留學美國,方向鎖定在計算機專業。 留學美國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於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1991年,李彥宏再一次擠過了獨木橋,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正值聖誕節,23歲的李彥宏背著行囊,穿雲破霧,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一年有6個月飄著雪。在這里,他忍受過夜晚徹骨的冰冷。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在這里,他經歷過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的所有困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 「世間總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李彥宏骨子裡有著勤奮、堅韌、執著的精神,這使得他的專業技能得到飛速進步。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松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我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彥宏說。 馳騁矽谷 「矽谷給予我最大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闆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於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里,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人員。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矽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矽谷,李彥宏親見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無限風光以及後來的慘淡。 1998年,李彥宏在自己撰寫的《矽谷商戰》中分析總結到:「技術本身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決勝千里的關鍵;要允許失敗;讓好主意有條件孵化;要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要有福同享……」 這些典型的矽谷商戰經驗,後來被他得心應手地運用到了網路的創業中。 「在人生選擇道路上,我好像沒有很不順利的過程,只是面臨著一些選擇。」李彥宏說。從北大到布法羅到華爾街到矽谷,機遇來臨時,李彥宏不失時機地把握住了,這些多年的積累給他日後創建網路打下堅實的根基。 歸國創業 「不要問現在加入商戰是否太晚,按照現在信息經濟的發展速度,誰又能夠承擔不參戰的責任呢?」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到了該參戰的時候了,於是啟程回國。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又是一個聖誕節,李彥宏乘飛機從太平洋的東海岸重新回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回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處———北京大學,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創業。李彥宏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夥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網路公司。 接著,李彥宏開始回美國找錢,本不愛開車的他整天開車在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中游說。最後他順利融到第一筆風險投資金120萬美金,比計劃的100萬美元還多。在網路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網路投入了1000萬美元。 對於網路為何受風險資本青睞,李彥宏說:「投資者有一種信念,相信網路會越來越好。」事實上,在決定創業時,李彥宏在引擎技術方面,已可以排在全世界前三位。而李彥宏的執著、專注和專業又在業內有口皆碑。加之網路耕植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三點因素結合,網路自然對投資者充滿了無限誘惑。李彥宏說:「那個時候融資相對容易,但是絕大部分企業還是融不到資。我們選到的這些投資人應該說是非常優秀的,非常能夠看到長遠目標。」 如今,網路已走過5年的時光,其間不乏驚心動魄風雲變幻———激烈的董事會爭辯,合作夥伴徐勇的退出,商場無情的競爭等重重挑戰,都在不時地考驗和沖擊著李彥宏。但李彥宏一直保持淡定、從容,隨著資本不斷增加,技術的不斷成熟,網路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發展。2002年網路搜索引擎技術真正成熟。2003年網路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網路品牌得到網民的廣泛認可。2005年網路成功上市。 成功後的道路怎麼走?記者問 「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我不變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剛剛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李彥宏回答。 李彥宏背後的女人 「彥宏,我愛你,好想嫁給你。」類似這種也許是開玩笑的話,常會貼在網路的李彥宏貼吧上。有人甚至討論他的五官哪個部位長得最好:「如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嘴巴,像羅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華出眾」,有企業家的氣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學者的儒雅、淡定和從容。這樣的男人,讓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愛他——— 只可惜,他結婚了。 李彥宏屬於「閃婚」一族,他與妻子只相識6個月就結了婚,如今已生有一個女兒。李彥宏和妻子馬東敏是在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中認識的。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兩人認識時,她正在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 李彥宏說:「太太對我影響非常大。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我回國創業前在矽谷當工程師,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但我太太鼓勵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時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並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國創業是最合適的選擇。但這對她是一種挑戰,一般出國的女孩子都更喜歡國外的環境。但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回國創業的海歸中,離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現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國了。」說到這兒,李彥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臉龐流露出無限溫馨與幸福。

⑧ 馬雲、王健林、劉強東等知名企業家分別是什麼學歷

馬雲、王健林、劉強東等知名企業家分別是什麼學歷?

又一年高考結束了,很多人又開始說高考無用論,填鴨式教育害人,爭議頗多,雖然說理論上講中國現行教育體系存在嚴重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高考確實能夠把很多優秀人才篩選出來,單純從效用論的角度考慮無論是八股取士還是高考都有其巨大的現實價值。

今天把一部分科技業、製造業、金融業的知名企業家都列出來,看看他們的畢業大學和學歷,以下內容包括了歷任首富,還有行業曝光率最多的牛人,比如老乾媽和褚時健。為了確保公平公正,只計算第一學歷。

雖然說英雄不問出處,高學歷並非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就像沒有上過大學的李嘉誠和霍英東等中國最著名的企業家,他們照樣能摘得首富的桂冠,贏得世界的尊重。但盡管如此,還是有一批知名企業家,他們不僅是資產千萬的社會精英,還是畢業於名校的學霸。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七十年代初高考停止,個人其實是推薦入學的,比如任正非,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鎮寧縣,祖籍浙江省浦江縣,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總裁。1963年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已並入重慶大學),畢業後就業於建築工程單位。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

劉強東,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1974年2月14日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

周鴻?,1970年10月4日生於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奇酷CEO和知名天使投資人。1992年,大學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因成績優異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學讀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研究生,並於1995年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李彥宏,網路創始人,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1991年,李彥宏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李彥宏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2000年1月,李彥宏創建了網路。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網路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張朝陽,搜狐網創始人美國麻省理工博士。張朝陽198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以全國第39名成績,考取CUSPEA項目獎學金赴美留學。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93年底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繼續在MIT從事博士後研究。1996年張朝陽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將公司名稱更名為「搜狐」。搜狐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

馬化騰,男,1971年10月29日生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之一,現擔任騰訊公司首席執行官。曾在深圳大學主修計算機及應用,於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學士學位。在創辦騰訊之前,馬化騰曾在中國電信服務和產品供應商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在電信及互聯網行業擁有10多年經驗。

田溯寧,中國寬頻資本基金董事長,中科院研究生院碩士、美國得克薩斯科技大學博士。田溯寧1981年至1985年就讀於遼寧大學生物系;1985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87年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並獲資源管理學碩士學位;1987年赴美留學,就讀於美國德州理工大學資源管理專業;1992年獲美國得州理工大學資源管理專業博士學位;1994年參與創辦亞信股份公司,任總裁。2006年5月,田溯寧專注於「中國寬頻產業基金」的管理和運營。

丁磊,男,1971年10月1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網易公司創始人,現擔任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1993年本科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1997年5月創立網易公司,與張朝陽、王志東並稱為網路三劍客。2000年6月,網易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2009年,宣布網易養豬計劃。2015年2月11日,入選「2014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

馬明哲,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中南財經大學博士。馬明哲1987年畢業於中國經濟管理刊授聯合大學經濟管理專業,1991年獲得中南財經大學並獲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學位;1995年就讀於中南財經大學並獲貨幣銀行學博士學位。作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自公司於1988年成立開始,馬明哲帶領中國平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用20年時間,從僅有13名員工的單一財產險公司到中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業務范圍覆蓋產險、壽險、養老金、健康險、銀行、證券、信託、資產管理、基金等全金融領域,進入世界500強。該集團在中國近千個城市設有營業機構,擁有5600多萬個人客戶、400萬企業客戶,員工和代理人隊伍逾56萬人。中國平安在香港、上海兩地上市,市值位居全球金融企業前20位、全球保險集團第3位,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家躋身《福布斯》世界500強的非國有金融機構,名列第147位。

史玉柱,1962年9月15日生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商人、企業家。1984年從浙江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工作。1989年深圳大學軟體科學系(數學系)研究生畢業後,隨即下海創業。1992年在廣東省珠海市創辦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

孟曉蘇,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總裁,北大經濟學博士。從一名普通的汽車工人到北京大學博士,從官員到企業家,成為220多個城市中430多家房地產企業的領軍人物,孟曉蘇的事業達到成功的頂峰。

王石,男,1951年1月生,原籍安徽金寨,生於廣西柳州,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畢業於遼寧大學,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至今。兼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於甘肅天水,著名地產商,SOHO中國的董事長,公司掌管著在中國的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發業務。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起開始在深圳和海南開創自己的房地產開發生涯。1992年,潘石屹與合作人共同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開發房地產。1995年,潘石屹與妻子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

馮侖,1959年出生於陝西西安,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是現代第二屆正式大學生。法學碩士、中國社科院法學博士學位。1991年開始領導並參與了萬通集團的全過程創建及發展工作。1993年,領導創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出任該行的創業董事,策劃並領導了對陝西省證券公司、武漢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東北一間上市公司等企業的收購及重組。

董明珠,出生於江蘇南京,企業家,先後畢業於安徽蕪湖職業技術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2008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研究生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1990年進入格力做業務經理。1994年開始相繼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經營部部長、副總經理、副董事長。並在2012年5月,被任命為格力集團董事長。

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1987年,畢業於原沔陽中學(現湖北省仙桃中學),同年,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秦致,汽車之家總裁,依阿華大學計算機碩士,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張旭豪,餓了么網上訂餐平台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碩士。2008年與其同學創辦了餓了么餐廳。

張亞勤,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裁,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張亞勤博士1966年出生於山西太原,12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3歲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⑨ 誰是百度的總裁

李彥宏
李彥宏,網路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網路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經過多年發展,網路已經牢牢占據中文搜索引擎超過7成的市場份額。創立網路之前,李彥宏已經躋身全球最頂尖的搜索引擎工程師行列,其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李彥宏曾經獲得 「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IT十大風雲人物」,「改革開放30年30人」等榮譽稱號,美國《商業周刊》和《財富》等雜志,也多次將李彥宏評為「全球最佳商業領袖」 和「中國最具影響商界領袖」。

⑩ 聽說李彥宏最近要直播,是真的嗎

聽說李彥宏最近要直播,是真的。

5月14日,網路宣布,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將於5月15日晚8點開始他的直播首秀。5月13日,網路剛剛披露了一攬子內容生態計劃,表態將積極推進網路直播,李彥宏此次站台,再為網路直播增加了權重。

據悉,李彥宏將在直播中與「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以「家」和「書」為話題對話。用戶登錄網路App搜索「李彥宏」「李彥宏對談樊登」等關鍵詞,就可以預約直播、了解此次直播詳情。

這是李彥宏第一次網路直播,也是頭部互聯網CEO的首次直播。此前羅永浩、董明珠、梁建章等企業家的直播賺足了眼球,這讓業內人士對5月15日李彥宏的表現充滿期待。

有所區別的是,無論董明珠還是梁建章、羅永浩,賣貨是主要目的,也選擇了抖音、快手、微信小程序等第三方直播平台。而李彥宏此次「帶貨」,就是網路直播本身。

(10)李彥宏企業家說股價擴展閱讀:

網路直播望將10億用戶化為優勢

網路副總裁、網路App總經理平曉黎透露,網路直播推出「聚能計劃」,拿出5億補貼打造一千位的明星主播。網路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表示,2020年下半年網路移動生態重點聚焦「人」與「服務」。

沈抖表示,一是加強人的因素,更加以人為本,網路希望讓大家看到的不只是內容,更能看到內容背後的創作者和服務群體。為此,移動生態將全面打通內部平台和產品,讓每一個創作者都有機會直面10億用戶。

另一方面,移動生態將繼續推進服務能力的建設,重點依託智能小程序,讓用戶在移動生態內就能獲得豐富的一站式服務。

沈抖還表示,直播特質符合上述兩方面,2020年網路將會積極推進直播業務。網路核心能力是搜索,因此與其他直播相比,網路的直播業務特徵在於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滿足用戶需求。

閱讀全文

與李彥宏企業家說股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牛指標 瀏覽:900
世界最高股票 瀏覽: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購理財產品 瀏覽:708
股票加倍倉 瀏覽:445
國金基金網上交易 瀏覽:263
瑞刷顯示非交易時間 瀏覽:876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