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6001117中國化學後期走勢
盤升
『貳』 中國過去20年股市的起伏!
自1990年中國股市開門營業,至今走過了20年的歷程。回首中國股市20年的牛熊交替,它們基本上都是以暴漲暴跌的「對稱美」而展現的。在此,筆者將這20年分為四大階段:1000點中軸階段、1000點底部階段、1500點底部階段、新中軸確認階段。
(一)中國股市第一階段:1000點價值中軸階段(耗時6年)
1990——1996年6年間,中國股市始終以1000點為價值中軸,1500點成為股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箱頂」)。6年間,中國股市經歷了頻繁的三輪暴漲暴跌。
(1)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二)中國股市第二階段:1000點底部確認階段(耗時9年)
直到1997年2月21日,中國股市再次站上1000點,這是一個轉折性的重大標志,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從此以後,中國股市的收盤指數一直牢牢站在了1000點之上。盡管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盤中一度擊穿1000點大關,但當日股指仍頑強地收在了1000點上方。
從1996年1月到2005年6月,中國股市經歷了第四輪暴漲暴跌,其主要標識性意義是:這一輪暴漲暴跌奮力沖破了1500點的歷史「箱頂」,並將1000點的「價值中軸」變成了新的市場「箱底」。
(4)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5年牛市累計漲幅超過300%!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199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這是中國股市20年唯一經歷過的一次「慢牛慢熊」模式。
(三)中國股市第三階段:1500點底部確認階段(耗時3年)
2005年下半年,中國股市從千點上方重新整固、重拾信心,再次揭開中國股市20年中漲跌最為猛烈的第五輪暴漲暴跌序幕。
(5)第五輪暴漲暴跌:998點——6124點——1664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底部的正式確立。
2005年下半年,上證綜指從1000點附近啟動新一輪超級大牛市,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
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2007年8月23日,大盤首次站上5000點大關。
2007年10月15日,大盤首次站上6000點。次日便創下6124點的歷史最高記錄。大盤在6000點之上僅站了三日即調頭向下,這標志著本輪牛市的正式終結。
在本輪大牛市中,上證綜指從2006年12月14日的2245點飆升至2007年10月16日,只花了整整10個月功夫;然而,在接下來的大熊市中,上證綜指從6124點狂跌回2245點,正好也只花了整整10個月的功夫。這是中國股市真正意義上的暴漲暴跌「對稱美」!
不過,事情遠還沒有結束。2008年10月28日,中國股市繼續暴跌至1664點,這才探出本輪熊市的絕對底部!有人說,從6100點倒過個,跌至今天的1600點,應該差不多了;但也有人說,至少還要跌破1500點,更有甚者,有人預測本輪熊市還要跌至1200點或是重試1000點的底部。所幸這一切都只是少數人的臆想或悲觀。
1664點,真的打住了!這一重大信號的偉大意義在於:它標識著中國股市終於確認了1500點的歷史新「箱底」;1500點終於築成了中國股市的萬里長城!
(四)中國股市第四階段:新的價值中軸在哪裡?2000點或3000點?
1500點是中國股市未來市場的「箱底」,牢不可破!那麼,未來三五年內,中國股市的價值中軸究竟在哪裡?再次跨越6124點的歷史高峰還需要等待多久?它會重蹈日本股市20年不能跨越4萬點歷史高峰的「覆輒」嗎?或是它會重走NASDAQ十年不能超越5500點的歷史高峰的老路嗎?中國股市20年的日K線圖可能會給我們某種啟示、某種靈感,或是某種答案。最後參考:筆者妄加預測,2010年中國股市將在2000——4000點之間震盪徘徊。在未來三年,中國股市可能不存在真正牛市!主要依據基於如下三大背景因素:
第一,2010年,中國股市將真正步入「全流通」時代,隨著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股指期貨的推出,暴漲暴跌的「對稱美」將逐漸淡出。更何況,花三年時間固本培元,重拾舊山河,再次積蓄能量,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第二,節能減排目標將扼殺「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行業擴張,「兩高一資」行業的央企與國企利潤增長將會大打折扣。傳統GDP掛帥、GDP高增長將不再靈驗,新的利潤增長點將在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中艱難尋找!經濟增長質量目標將全面取代單純經濟增長速度指標第三,作為中國經濟晴雨表,明年銀行業將步入整固期。一方面,銀行自身要「充電」,需要第二次借力股市,增發充實資本金;另一方面,後危機時代,在銀行信貸天量擴張受限的形勢下,趁機擴張資本市場,加速股市擴容,這是創業板與中小板快速擴容的天賜良機!這可以大大緩解中國企業傳統而單一的融資渠道——銀行信貸的巨大壓力
『叄』 中國股市最近幾年走向如何
您好!我國股市和經濟一樣,在極不平凡年份取得了極其難得的成就,名居世界漲幅前位。面臨世界金融風暴,尤其是緊挨著07、08年的大起大落,股市一舉扭轉跌勢,出現小牛,實屬不易;其也驗證了中央及時應對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的方向、力度的正確、有效性。 預測股市的點位是愚蠢的。這大約是巴菲特說的。不過正因為作出准確預測的難度極大,反倒吸引著眾多「好事者」。關於2010年的大盤走勢甚至點位,最近已有多位名家作出預測。筆者雖然愚鈍,也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僅供投資者參考。預計今年滬市大盤將在2600--------3800的箱體內震盪運行,總體上是溫和牛市,走勢上可能出現多波震盪,年初將有一波中級上攻行情,其後經過調整後將會再度上攻,上下將會出現反復波段震盪。 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總理已經明確國家刺激經濟的政策不會貿然退出,將會保持連續性。已經採取的政策和具體措施將會逐漸顯露成效,巨額投資和消費增加將促使企業經濟效益將逐步回升。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貫徹,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將維持,但會出現微調。投資者要注意央行對於利率和存款准備金杠桿的運用,關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後續措施,留意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舉措出台對於股市運行方式的影響。 國際方面,雖說金融危機還可能出現反復,但是各國政府幹預經濟的措施肯定會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大的更深度的危機短時期內不會出現,世界經濟在艱難中緩慢回升。我國對外出口將會進一步復甦。大體上保持匯率穩定,人民幣將會小幅緩慢升值。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結構、保民生、促消費將是國內中長期經濟政策的重點。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飛速提高,社會財富迅速增加。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濟發展還沒有真正建立在高端科技的基礎上,出現了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經濟增長的質量亟待進一步提高。分配方面,存在著社會財富向資本而不是勞動傾斜;存在著社會財富向政府而不是民眾傾斜。社會財富向少數人集中,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覆蓋范圍和力度不夠;住房、看病、上學三貴,導致勞動力形成的成本增加,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增長不能成比例跟進,直接導致了社會消費的相對落後,反過來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並且決定了經濟的外向型和低端性。不過由此可以判斷,通貨膨脹不是當前甚至今後一段時期的主要矛盾。房價的暴漲有其特殊性和復雜原因,其中主要的是財政體制和房地產開發運行體制以及信貸配套制度。同時權力與資本的結合、資本的貪婪、以及人為投機因素和社會轉型、需求增加、供給不足都是推手。 就股市自身而言,取得了重大成就,這是人所共知不容置疑的。去年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醞釀多年的創業板終於推出,不僅為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重要的融資渠道。同時也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和完善方面邁出了舉足輕重的一步。但是總體上我國資本市場仍處於逐步完善和發展中。筆者感到最大的不足是:沒有很好地按照價值規律辦事。如權證的推出和市場表現就是最典型的詮釋,基本上是每隻權證末端走勢猶如阿爾卑斯山的冬季滑雪------急速下落的末日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不徹底,導致詢價發行仍然沒有擺脫抬價發行的怪圈,二級市場成了利益兌現的場所,眾多散戶成了利益輸出的源泉。這不僅不利於股市自身的和諧與長遠發展,也負面作用於實體經濟。價值規律是一切商品經濟的共有規律,違背不得;違背了就要交學費、受懲罰,只不過現在板子是落在中小投資者的屁股上。 總之,自前年下半年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及時改變宏觀經濟政策,應對及時、措施得力,化險為夷,成績確實來之不易。對我國經濟的基本特徵、存在問題與進一步發展路徑、政策、措施均有清醒的認識和明晰的把握,體現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駕馭能力。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和中國的經濟一樣,股市的未來會更好。
希望採納
『肆』 中國化學股票為什麼跌停
您說的沒錯價格是買賣關系成交這里所說的無量跌停其實並非真的沒有回成交無量答跌停是指股票由於賣出力量遠大於買入力量在少許成交之後價格就迅速跌到了跌停或者開盤競價就跌停此時在跌停價有大量賣盤無法成交而買入盤非常稀疏所以一天下來成交量比正常的交易日要小很多所以俗稱無量跌停您所說的沒有人願意買賣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在我國2年前熊市中的老莊股和全球評級在C以下的股票是很多見的不過在當前中國特大牛市市場中是很少很少出現這樣情況
『伍』 中國化學股票行情分析,近期(一個月左右)有沒有上漲空間,請給點技術分析……
大盤股,KDJ死叉並繼續下探,再加上大盤近期形式不好,肯定沒戲。建議還是考慮中小盤概念股
『陸』 歷年中國股市K線趨勢圖
至今為止仍是上漲趨勢
具體參見大智慧6.0 通達信 等行情軟體
『柒』 中國股票市場近幾年的走勢(好心人幫幫忙)
從圖中可以看出:之前股票市場流動性較低,且不能實現良好的資源配置,與經濟走勢可以說毫無聯系,而股改之後,股指與經濟走勢的聯動性顯著增強,對資源的配置也就更加科學了。
有關股改: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2]由於股票市場的改革和創新,資本市場由此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全社會開始重新認識和審視資本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捌』 中國化學股票跌到吐血
首先我知道關注支股票於我說支股票盤偏僅點我失興趣
其支股票拉升偏急級別周期振幅偏沒明顯線短線建倉點
我要再聲明我支股票點興趣沒非要建倉我整股市處於線行情立刻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