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經濟環境分析的目的及因素
經濟環境指企業營銷活動所面臨的外部社會條件,其運行狀況及發展趨勢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企業營銷活動產生影響。1.直接影響營銷活動的經濟環境因素市場不僅是由人口構成的,這些人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購買力。而一定的購買力水平則是市場形成並影響其規模大小的決定因素,它也是影響企業營銷活動的直接經濟環境。主要包括:(1)消費者收入水平的變化消費者收入,是指消費者個人從各種來源中所得的全部收入,包括消費者個人的工資、退休金、紅利、租金、贈予等收入。消費者的購買力來自消費者的收入,但消費者並不是把全部收入都用來購買商品或勞務,購買力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消費收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國民生產總值。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與購買力的重要指標。從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可以了解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和速度。一般來說,工業品的營銷與這個指標有關,而消費品的營銷則與此關系不大。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越快,對工業品的需求和購買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②人均國民收入。這是用國民收入總量除以總人口的比值。這個指標大體反映了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商品需求的構成。一般來說,人均收入增長,對消費品的需求和購買力就大,反之就小。根據近40年的統計,一個國家人均國民收入達到5000美元,機動車可以普及,其中小轎車約佔一半,其餘為摩托車和其它類型車。③個人可支配收入。這是在個人收入中扣除稅款和非稅性負擔後所得余額,它是個人收入中可以用於消費支出或儲蓄的部分,它構成實際的購買力。④個人可任意支配收入。這是在個人可支配收入中減去用於維持個人與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費用(如房租、水電、食物、燃料、衣著等項開支)後剩餘的部分。這部分收入是消費需求變化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企業開展營銷活動時所要考慮的主要對象。因為這部分收入主要用於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開支,一般用於購買高檔耐用消費品、旅遊、儲蓄等,它是影響非生活必需品和勞務銷售的主要因素。⑤家庭收入。很多產品是以家庭為基本消費單位的,如冰箱、抽油煙機、空調等。因此,家庭收入的高低會影響很多產品的市場需求。一般來講,家庭收入高,對消費品需求大,購買力也大;反之,需求小,購買力也小。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營銷人員在分析消費者收入時,還要區分「貨幣收入」和「實際收入」。只有「實際收入」才影響「實際購買力」。因為,實際收入和貨幣收入並不完全一致,由於通貨膨脹、失業、稅收等因素的影響,有時貨幣收入增加,而實際收入卻可能下降。實際收入即是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購買力的反映。(2)消費者支出模式和消費結構的變化隨著消費者收入的變化,消費者支出模式會發生相應變化,繼而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消費結構也發生變化。西方一些經濟學家常用恩格爾系數來反映這種變化。恩格爾系數表明,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家庭個人收入增加時,收入中用於食物開支部分的增長速度要小於用於教育、醫療、享受等方面的開支增長速度。食物開支占總消費量的比重越大,恩格爾系數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之,食物開支所佔比重越小,恩格爾系數越小,生活水平越高。這種消費支出模式不僅與消費者收入有關,而且還受到下面兩個因素的影響:①家庭生命周期的階段影響。據調查,沒有孩子的年輕人家庭,往往把的收入用於購買冰箱、電視機、傢具、陳設品等耐用消費品上,而有孩子的家庭,則在孩子的娛樂、教育等方面支出較多,而用於購買家庭消費品的支出減少。當孩子長大獨立生活後,家庭收支預算又會發生變化,用於保健、旅遊、儲蓄部分就會增加。②家庭所在地點的影響。如住在農村與住在城市的消費者相比,前者用於交通方面支出較少,用於住宅方面的支出較多,而後者用於衣食、交通、娛樂方面的支出較多。恩格爾系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城市、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參數。根據國家統計局1995年調查資料,按全國居民平均水平計算,我國的「恩格爾系數」約為54%。據預測,到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可達到45%,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可達到50%左右。到2010年,則可分別達到35%及40%。按聯合國劃分富裕程度的標准,「恩格爾系數」在60%以上的國家為飢寒;在50%~60%之間的為溫飽;40%~50%之間的為小康;40%以下的為富裕。按此標准,我國已進入溫飽階段後期,到2000年,可達到小康階段,而到2010年,則可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消費結構指消費過程中人們所消耗的各種消費資料(包括勞務)的構成,即各種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關系。優化的消費結構是優化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客觀依據,也是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基本立足點。二戰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①恩格爾系數顯著下降,目前大都下降到20%以下;②衣著消費比重降低,幅度在20%~30%之間;③住宅消費支出比重增大;④勞務消費支出比重上升;⑤消費開支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而從我國的情況看,消費結構還不盡合理。長期以來,由於政府在住房、醫療、交通等方面實行福利政策,從而引起了消費結構的畸形發展,並且決定了我國居民的支出模式以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為主。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在住房、醫療等制度方面改革的深入,人們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結構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企業要重視這些變化,尤其應掌握擬進入的目標市場中支出模式和消費結構的情況,輸送適銷對路的產品和勞務,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3)消費者儲蓄和信貸情況的變化消費者的購買力還要受儲蓄和信貸的直接影響。消費者個人收入不可能全部花掉,總有一部分以各種形式儲蓄起來,這是一種推遲了的、潛在的購買力。消費者儲蓄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銀行存款,增加現有銀行存款額;二是購買有價證券。當收入一定時,儲蓄越多,現實消費量就越小,但潛在消費量愈大;反之,儲蓄越少,現實消費量就越大,但潛在消費量愈小。企業營銷人員應當全面了解消費者的儲蓄情況,尤其是要了解消費者儲蓄目的的差異。儲蓄目的不同,往往影響到潛在需求量、消費模式、消費內容、消費發展方向的不同。這就要求企業營銷人員在調查、了解儲蓄動機與目的的基礎上,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為消費者提供有效的產品和勞務。我國居民有勤儉持家的傳統,長期以來養成儲蓄習慣。近年來,我國居民儲蓄額和儲蓄增長率均較大。據調查,居民儲蓄的目的主要用於供養子女和婚喪嫁娶,但從發展趨勢看,用於購買住房和大件用品的儲蓄占整個儲蓄額的比重將逐步增加。我國居民儲蓄增加,顯然會使企業目前產品價值的實現比較困難,但另一方面,企業若能調動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就可開發新的目標市場。比如1979年,日本電視機廠商發現,盡管中國人可任意支配的收入不多,但中國人有儲蓄習慣,且人口眾多。於是,他們決定開發中國黑白電視機市場,不久便獲得成功。當時,西歐某國電視機廠商雖然也來中國調查,卻認為中國人均收入過低,市場潛力不大,結果貽誤了時機。西方國家廣泛存在的消費者信貸對購買力的影響也很大。所謂消費者信貸,就是消費者憑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權,然後按期歸還貸款,以購買商品。這實際上就是消費者提前支取未來的收入,提前消費。西方國家盛行的消費者信貸主要有:①短期賒銷;②購買住宅分期付款;③購買昂貴的消費品分期付款;④信用卡信貸等幾類。信貸消費允許人們購買超過自己現實購買力的商品,從而創造了的就業機會、的收入以及的需求;同時,消費者信貸還是一種經濟杠桿,它可以調節積累與消費、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可以發放消費信貸,刺激需求;當市場供不應求時,必須收縮信貸,適當抑制、減少需求。消費信貸把資金投向需要發展的產業,刺激這些產業的生產,帶動相關產業和產品的發展。我國現階段的信貸消費還主要是公共事業單位提供的服務信貸,如水、電、煤氣的交納,其它方面,如教育、住宅建設以及一些商家的信用卡消費正在逐步興起。
❷ 試分析福建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並就如何補充發揮這些有利條件談談自
二、福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條件
福建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福建把拓展與台灣、香港、澳門等地的經濟合作關系作為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主攻方向,閩、澳、台經貿關系日益密切,為在對外開放中不斷尋找優勢謀發展,有必要對其山海資源、區位、政策、人文等獨特優勢進行深入分析,以加強與台澳等地的經濟合作與發展。
1、山海資源優勢。
福建自然資源比較豐富,以山海資源優勢而著稱,其中不少資源的總量在全國居重要位置,比較突出的是森林資源、海洋資源、水資源、以非金屬礦為代表的礦產資源等。
首先是山地資源優勢。福建雖然耕地資源不足,糧食不能自給,但還有相當數量的茶山、果園、林地及宜農荒地,福建生產的亞熱帶經濟作物、水果等名優特農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著很強的競爭力。福建全省森林面積735.37萬頃,森林覆蓋率達60.5%,居全國第一位(台灣省除外);人均森林面積0.22公頃,是全國人均森林面積的2倍多。福建的植物種類多達3000多種,林種以用材林為主,有松、杉、毛竹等竹木1000多種,山林、葯材資源豐富。福建物產富饒,共發現煤、鐵、銅、鉛、鋁、錳、鈦等礦產116種,佔全國已發現礦種的70%;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76種,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礦種的51%,其中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34種,非金屬礦產46種,水氣礦產2種。探明各類礦床730種,其中大型礦床60處,中型礦床106處。福建非金屬礦產資源優勢突出,其中型砂、水泥用標准砂、葉臘石、高嶺土、花岩石、螢石等21種礦產保有儲量居全國前5位。 其次是海洋資源優勢。福建的海洋港口優勢在全國數一數二。全省有大小港灣125個,其中較大港灣22處,可建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00多個。全國可建5萬噸以上泊位的港灣共34個,福建就佔了6個(沙埕港、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港和東山港),其中三都澳、湄洲灣堪稱世界一流的天然良港,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由於福建地處亞熱帶,海洋給福建帶來了無窮的海產資源。全省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比陸地面積還大12.4%;全省近海漁場面積12.5萬平方公里,其中適合發展海水養殖的淺海灘塗面積達300多萬畝,人均可養海面是全國人均的21倍。這些條件使福建成為中國的水產大省,目前全省水產品產量、人均水產品佔有量、魚蝦貝藻的種類和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沿海魚類約745種,佔全國海洋魚類總數的一半,其中黃魚、石斑魚、對蝦、龍蝦、牡蠣、紫菜等海產品,均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此外,全省的海洋礦產資源、海洋能資源等也十分豐富,如沿海潮汐能可開發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以上,佔全國的49%。
第三,福建水力資源和水資源豐富。福建河流眾多,共有29個水系、664條河流,內河總長度達1.36萬公里,較大的有閩江、九龍江、晉江、汀江和木蘭溪,河網密度之大,全國少見。福建地處豐水帶,地表水資源總量1168.7億立方米,居全國第7位;人均水資源約為44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資源的1.7倍。已利用水資源近200億立方米,工農業生產用水和居民用水十分充足。福建的河流由於源短流急,河床落差大,所以水力資源豐富。全省沿海可利用的潮水面積約3000多平方公里,可開發的潮汐能蘊藏量在1000萬千瓦以上,年可發電量約280億千瓦時,為國內潮汐能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據省水電部門資料,全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046萬千瓦,年可發電量916億千瓦時,其中可開發的、裝機容量在500千瓦以上水力地點10000處,總容量705萬千瓦,年可發電量320億千瓦時,居華東首位。福建地下水資源也很豐富,已發現的溫泉有100多處。
2、區位優勢與人文優勢。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面對台灣海峽,福建與台灣一水之隔,相距最近,福州至基隆港航程僅149海里,廈門至高雄港僅165海里,朝發夕至。福建與東南亞相距不遠,是全國著名僑鄉,有800多萬華僑和華裔旅居海外,其中絕大部分分布在東南亞各國。這種區位條件,對福建的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及加強與「三胞」聯系,十分有利。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的區域經濟合作迅速發展,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成為當今中國經濟最活躍、最具發展潛力的兩個區域。福建位於這兩大經濟圈的結合部,其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這兩大區域的輻射和帶動。閩優越條件。經濟要素的集中已逐漸形成了一條開放的﹑先行發展的經濟增長帶,成為全省優勢最為明顯、來實現直接「三通」來看,目前台灣民間和工商業界普遍認為位於福建閩東南地區的廈門和福州兩港將成為兩岸直航的首選地點,這對於福建來說是充分發揮對台區位優勢的機遇與挑戰。
❸ 大家說說福建水泥怎麼樣
從KDJ曲線上看來K=35.58 D=43.68 J=19.08
屬於正在自上升的階段,不過從大局分析,現在市場低迷,投資者信心受挫,你可以觀望幾天在買進,這是短線的建議
如果想做中長線我覺得可以,因為國家的政策全面實施後,水泥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❹ 福建的經濟發展有什麼特點優勢呢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福州,它還是擁有自身的特點,就像它的宗教文化很豐富,歷史時間很悠久,一直以來都有佛國的美譽。同時它的港口貿易資源也很出色,素來跟海外貿易都有密切的聯系。除此之外它擁有很多的名居和名山等,特色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雖然福州是這樣的現狀,但還是有很強的實力,後期想要崛起就是時間的問題。對於中國最「打臉」的省會,經濟發展不如泉州,知名度也沒有廈門高,不知你怎麼看福州這座城市,看好它未來的發展嗎?
❺ 哪些省是水泥生產大省哪裡能找到各省水泥生產現狀,前景
以下這些都是:
2009-2012年中國湖南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2. 2009-2012年福建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3. 2009-2012年江西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4. 2009-2012年安徽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5. 2009-2012年河北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6. 2009-2012年河南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7. 2009-2012年湖北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8. 2009-2012年廣東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9. 2009-2012年浙江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10. 2009-2012年四川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11. 2009-2012年江蘇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12. 2009-2012年山東省水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水泥生產現狀:
2007年,中國水泥行業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全行業運行和發展總體呈現出又好又快的勢頭。2007年1-11月我國水泥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362,074,05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94%;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350,293,1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82%,實現累計利潤總額20,654,91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4.66%。
2008年1-8月,我國水泥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302,147,800,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5.28%;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89,511,135,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5.30%;2008年1-8月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8,213,905,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7.97%。2008年9月份以來,隨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加深和整個國民經濟增速減緩,水泥生產也出現增速放緩、價格下降、效益下滑的新情況。但是,綜觀2008年前11個月總體情況,我國水泥工業實現產值、銷售收入和效益大幅增長,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面對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影響,水泥工業發展總體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國家對水泥工業實施宏觀調控、加速淘汰落後、推進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從而增強了金融業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
隨著政府加大對重點水泥集團的扶持力度,將有助於解決一直困擾國內水泥龍頭企業發展的融資瓶頸,進一步推動水泥行業整合,未來的兼並重組將進一步加劇;通過兼並重組壯大的水泥集團,更有條件進一步兼並重組,加速產業集中度提高。可以預期,未來水泥行業洗牌將加速,區域性龍頭企業在行業地位將進一步加強,水泥行業的並購也將愈演愈烈。
長期而言,水泥仍然處於長期的高速增長期。從長期來看,在我國城鎮化趨勢沒有完全改變以前,水泥需求將依然保持高增長態勢。2008年11月國家提出四萬億拉動內需計劃及擴大內需十條政策,主要集中在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災後重建等方面,水泥作為建築行業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無疑會受益良多,水泥工業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到 中國投資咨詢網 搜XX省水泥就可以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