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上海新建商品房數量和家庭數量~(大概數字即可)
上海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13.2%
市統計局昨天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4月本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877.63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13.2%。這是該數據自2007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增長。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820.04萬平方米,增長21.4%,增幅比一季度上升16.9個百分點。
本市存量商品房銷售面積也逐月上升。根據房地產交易中心統計,1月—4月,本市存量房交易面積525.68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8.1%,其中存量住宅交易面積460.86萬平方米,增長16.7%。2月、3月和4月存量房分別成交104.06萬平方米、148.39萬平方米、196.88萬平方米。
==========================
2009年5月27日更新的數據,商品房數量按面積除一下就行,家庭數量應該是就是銷售數量吧。
㈡ 1998年上海市人口數量
據市統計局公報: 1998年,全市戶籍人口1306.6萬人;常住總人口1464萬,常住人口出生率5.2‰,死亡率7.0‰,自然增長率-1.8‰。
㈢ 上海老洋房標價上億元,為何老洋房這么值錢
上海的老洋房是屬於比較稀有的資源,所以即使他的標價已經上億元,也不覺得稀奇,那麼上海老洋房如此值錢,還有哪些價值所在呢?
隨著城市的開發,越來越多的地方都蓋上了密密麻麻的樓房,所以老洋房的稀缺性會更加的顯著長期來看,老洋房還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比如十年之前的洋房,可能只會賣到1000多萬,現在就已經賣到一億多元,可見它的升值空間有多高,而且很多有著悠久歷史的老洋房,已經成為了城市的風景,成為了全國各地遊客的打卡體驗地,已經不單單能夠用價值多少錢來判斷,成為了一種城市的文化。
㈣ 上海市機動車保有量(北京是470萬 廣州重慶成都都突破200萬 那麼上海呢)
上海市機動車保有量是410萬
㈤ 請問:上海市目前的私家車擁有量共有多少發展趨勢如何謝謝!
據我所知上海市目前的私家車擁有量在120萬輛左右,將來的汽車保有量還會進一步上升
㈥ 上海市各年人口數量
200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360.2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8.24萬人,出生率為6.08‰;死亡人口10.23萬人,死亡率為7.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778萬人。
2004年末,上海戶籍人口1352萬人,常住人口達到1742萬人。
2003年末,上海戶籍人口為1341.77萬人,比上年增加7.54萬人。其中男性675.47萬人,女性666.30萬人,各佔50.3%和49.7%。性別比為1∶0.988。非農業人口1041.39萬人,占總人口的77.6%,比上年增加22.58萬人。戶籍總戶數為486.06萬戶,全市平均每戶為2.8人。2003年戶籍人口出生數為5.73萬人,出生率為4.3‰,死亡人數為10.07萬人,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2‰。2003年,全市遷出4.89萬人,遷入16.08萬人,機械增長11.19萬人,比上年增長0.14萬人。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16人,人口超過百萬的區有浦東和楊浦。平均期望壽命男性77.78歲,女性81.81歲。
2002年末,上海戶籍人口為1334.23萬人,比上年增加7.09萬人。其中:男性672.05萬人,占總人口的50.4%;女性662.18萬人,占總人口的49.6%,性別比為101.5(以女性為100),非農業人口1018.81萬人,占總人口的76.4%,比上年增加19.74萬人。戶籍總戶數為481.77萬戶,全市平均每戶為2.8人。2002年戶籍人口出生數為6.2萬人,出生率為4.7‰;死亡人數為9.67萬人,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2002年,全市遷往外省市的有5.88萬人,市外遷入的有16.93萬人,機械增長11.05萬人,比上年增加1.97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04人。在人口分布中,超過百萬人口的有浦東新區和楊浦區,分別為172.82萬人和107.62萬人。全市平均期望壽命為79.52歲,其中:男性為77.36歲;女性為81.63歲。
2001年末,上海戶籍人口為1327.14萬人,比上年增加5.51萬人。其中:男性668.32萬人,占總人口的50.4%;女性658.82萬人,佔49.6%,性別比為101.4(以女性為100),與上年相同;非農業人口999.07萬人,占總人口的75.3%,比上年增加12.91萬人。戶籍總戶數為478.92萬戶,全市平均每戶為2.8人。2001年戶籍人口出生數為5.76萬人,出生率為4.4‰;死亡人數為9.34萬人,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7‰。2001年,全市遷往外省市的有8.50萬人,市外遷入的有17.58萬人,機械增長9.08萬人,比上年減少2.11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93人。在人口分布中,超過百萬人口的有浦東新區和楊浦區,分別為168.60萬人和107.89萬人。
2000年末,上海戶籍人口為1321.63萬人,比上年增加8.51萬人。其中市區人口為1136.82萬人,占總人口的86%;郊縣人口184.81萬人,佔14.0%;男性665.51萬人,占總人口的50.4%;女性656.12萬人,佔49.6%,性別比為101.4(以女性為100);非農業人口為986.16萬人,占總人口的74.6%,比上年增加16.53萬人。戶籍總戶數為475.73萬戶,全市平均每戶為2.8人。2000年戶籍人口出生數為6.95萬人,出生率為5.3‰;死亡人口9.45萬人,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9‰,比上年上升0.4個千分點。在人口機械增長中,全市遷往外省市的有5.32萬人;市外遷入的有16.14萬人,市外凈遷入為10.82萬人,比上年增加1.83萬人。全市人口密度,市中心區(原十個市中心區)每平方公里2897人,郊區(新建制區)每平方公里1362人,郊縣(奉賢、南匯、崇明)每平方公里765人。各區縣的人口分布,超過百萬人的有浦東新區(165.14萬人)、楊浦區(107.95萬人)。
1999年末,上海市半年以上常住人口總量為1474萬人,比上年增加10萬人。戶籍人口為1313.12萬人,比上年增加6.5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為1127.22萬人,占總人口的85.8%;郊縣人口185.9萬人,佔14.2%;男性661.19萬人,占總人口的50.4%;女性651.93萬人,佔49.6%,性別比為101.4(以女性為100);非農業人口為969.63萬人,占總人口的73.9%,比上年增加15.98萬人。戶籍總戶數為470.11萬戶,全市平均每戶為2.8人。1999年戶籍人口出生數為6.56萬人,出生率為5.0‰;死亡人口9.54萬人,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比上年上升0.8個千分點。在人口機械增長中,全市遷往外省市的有5.08萬人;市外遷入的有14.06萬人,市外凈遷入為8.98萬人,比上年增加2.30萬人。全市人口密度,市中心區(原十個市中心區)每平方公里21840人,郊區(新建制區)每平方公里1362人,郊縣(奉賢、南匯、崇明)每平方公里769人。各區縣的人口分布,超過百萬人的有浦東新區(160.08萬人)、楊浦區(108.15萬人)。
㈦ 上海共有多少套住房
2006年3月17日
為了摸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來我國人口數量、構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研究未來人口狀況的發展趨勢,為制定經濟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提供客觀准確的依據,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本市於2005年11月1日進行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採取分層、多階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樣方法,最終樣本單位為調查小區。本市調查的樣本量為53萬人,約佔全市常住人口的3%。在市政府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通過調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人口抽樣調查的現場登記和復查工作。目前調查的全部資料正在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主要數據的快速匯總工作已經結束,現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1778萬人,與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7萬人,增長8.35%;年平均增加27.4萬人,年平均增長1.62%;其中,外來常住人口為438萬人,佔24.63%。
二、自然變動
本市常住人口的出生數為12.39萬人,出生率為7.04‰;死亡人口為10.7萬人,死亡率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6‰。其中,本市戶籍人口的出生率為6.08‰;死亡率為7.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6‰,連續第13年保持負增長。
三、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893萬人,占總人口的50.22%;女性為885萬人,占總人口的49.78%。性別比為100.90(以女性為100)。
四、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158萬人,占總人口的8.88%;15-64歲的人口為1408萬人,占總人口的79.17%;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12萬人,占總人口的11.94%。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3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48個百分點。
五、民族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762萬人,占總人口的99.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6萬人,占總人口的0.9%。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32萬人,增長了8.1%;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6萬人,增長了60%。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為1719萬人,其中,具有大學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佔8.78%,大專程度的人口佔9.31%,高中程度的人口佔24.84%,初中程度的人口佔35.78%,小學程度的人口15.82%。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大學及以上程度人口的比重提高了3.34個百分點,大專比重提高了3.4個百分點,高中比重提高了0.95個百分點,初中比重減少了2.43個百分點,小學比重減少了3.83個百分點。
七、家庭戶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627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667萬人,集體戶人口為11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6人,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減少了0.14人。
八、城鄉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584萬人(注1),占總人口的89.0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94萬人,占總人口的10.91%。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9個百分點。
㈧ 上海有多少個小區您有數據統計嗎
沒有準確的小區數據,居(村)委會大約在5700個左右。
㈨ 上海的人口以及面積是多少
2019年末,上海常住人口2428.14萬人,面積6340.5平方公里
㈩ 中國各大城市的住房保有量是多少
這個貌似沒有具體統計的。
我們光說城市(城鎮不能算的,那個太邪乎了)
一般大城市都不超過30平米的,正常都在20平米以下 甚至更少 在個位數。 我以前經常看節目 南京有很多家庭 50多平米住 3代人。那樣算起來只有 人均10平米不到了。當然那不是全部 甚至三分之一都達不到的。
在北京上海廣州 深圳 等一線城市 估計人均 20上下,西部大城市 鄭州 武漢 西安之類的人均25 6 這樣 小城市有的可以達到30平米的。
貌似我們國家沒有一個城市可以達到50平米的人均水平的。這可能也上和房價高的主要願意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