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上聯合2014中俄海上聯合軍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海上聯合-2014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國 家 :中國俄羅斯
性 質 :軍事演習
地 點 :東海
演習內容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主要將演練艦艇錨地防禦、聯合對海突擊、聯合反潛、聯合護航、聯合查證識別和聯合防空、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聯合搜救以及海上實際使用武器等課目。中俄海軍將派出各型水面艦艇14艘、潛艇2艘、固定翼飛機9架,以及艦載直升機、特戰分隊等兵力參加演習。
參演意義
梁陽強調,這次聯合演習是中俄兩國海軍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增進兩國政治互信、加強兩軍友好務實合作的重要舉措,對鞏固發展中俄兩國兩軍間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演練海上聯合保交行動的指揮協同和保障,提高中俄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能力,優化規范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的組織實施方法,共同維護和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具有積極意義。演習不針對第三方。
海空利器
透視參演海空利器:中華神盾、航母殺手齊亮相隨著俄方6艘艦艇2014年5月18日抵達上海,參加中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的中俄雙方兵力全部集結完畢。中俄海軍都派出了主戰艦艇參加,雙方14艘水面艦艇、2艘潛艇、9架固定翼飛機、6架艦載直升機、2個特戰分隊齊聚一堂,未來七天內將在中國長江口以東的東海北部海空域開展聯演。中方參演兵力以東海艦隊為主,包括鄭州艦、哈爾濱艦、寧波艦、煙台艦、柳州艦、千島湖艦、某新型導彈快艇、潛艇2艘、多型固定翼飛機和艦載直升機等。其中,寧波艦和被譽為「中華神盾」的052C型導彈驅逐艦鄭州艦均為首次參加中俄聯演。不僅如此,參加此次演習任務的中方官兵,大都執行過亞丁灣護航、中外聯合演習、出訪以及出島鏈遠航訓練、紅藍實兵對抗、多軍種聯合演習等重大軍事任務。另據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透露,此次軍演中方除派出主力艦艇外,還將有蘇-30型、殲-10戰斗機參演。俄羅斯也有大批軍艦陸續抵達上海,包括「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反潛艦、「快速」號導彈驅逐艦、「涅韋利斯基海軍上將」號大型登陸艦和一艘拖船及艦載直升機等。對此,海軍軍事專家李傑指出,素有「航母殺手」之稱的俄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雖是已有25年艦齡的老艦,但「寶刀不老」。他表示,中俄雙方均派出各自艦隊規模級的強大陣容,共同展開 「海上聯合-2014」聯演。
亮點紛呈:接近實戰體現兩軍軍事互信與以往兩次中俄海上聯演相比,這次演習具有3個顯著特點:首次將參演的艦艇進行全部的混編;首次組織水面艦艇編隊進行互為條件的超視距攻防演練;首次組織潛艇與水面艦艇編隊進行自主對抗。對此,軍事專家尹卓分析認為,混編全部參演艦艇既體現出核心作戰能力,又表現出中俄兩軍間相當高的軍事互信程度;而組織潛艇與水面艦艇編隊進行自主對抗,意味著此次中俄軍演不設定情況,演練接近實戰。同時,他還指出,超視距攻擊是今後驅逐艦等大型艦艇在海上反艦作戰的主要手段,中俄雙方的艦艇多採用雷達波制導的超視距攻擊。針對中俄海軍將首次演練聯合查證識別和聯合防空課目,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吳大輝認為,這是以往中俄軍演所沒有的一個科目,聯合查證識別的演練在當下頗具敏感性。俄方推出此項目,也意味著對中方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承認和支持。根據演習需要,中俄海軍此次演練課目涵蓋了應對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多個領域。雙方將圍繞艦艇錨地防禦、聯合對海突擊、聯合反潛、聯合護航、聯合查證識別和聯合防空、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聯合搜救以及海上實際使用武器9個課目實施演練。中方總導演、海軍副司令員田中海軍中將表示,這次聯演的聯合性、融合性、實戰性明顯增強。而俄方總導演、俄羅斯海軍副司令員費多堅科夫則認為「不斷地演習有利於完善中俄聯合軍演的體系。」
Ⅱ 美國宣布美韓聯合軍演將無限期暫停嗎
2018年6月14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美韓聯合軍演將無限期暫停。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暫停朝鮮半島美韓軍演後便引起輿論,特別是日本和韓國的關注。
針對日本政府的擔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友駿表示,日本政府對此表現出矛盾的心態,一方面擔心美韓軍演的取消會打亂其戰略部署,影響其「借船出海」的方針,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又期待在半島局勢能得以進一步緩和的態勢下,實現日朝首腦會談,積極介入朝鮮問題態勢發展,不讓日本在此議題中被邊緣化。
陳友駿進一步闡釋道,日本致力於推進構建美日韓三國軍事同盟體系,而美韓軍演不僅僅是美韓軍事同盟的基幹,也是日本得以構建美日韓軍事同盟體系的抓手。因此,美韓軍演的取消勢必會打亂其戰略部署。由此引發日方的擔憂。
特朗普一直主張減輕在各國駐扎的美軍的負擔。如果允許使用駐日美軍基地的《美日地位協定》失去效力,多邊合作將日趨難以展開。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如果駐韓美軍撤退,與美國具有同盟關系的日本在東亞的重要性將提高。有可能需要調整安全保障政策,比如擴大日本自衛隊的職能和加強與美軍的合作等等。
自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一直在韓國駐有軍隊。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簽訂,規定「兩國之中任何一方的政治獨立和安全無論在何時受到外部武裝攻擊的威脅,雙方都要共同協商」,同時「韓國給予美國在其領土及其周圍部署陸、海、空軍的權力」。《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為美國在韓國駐軍提供了法律依據,也標志著美韓安全關系的正式形成。此後,每年美韓兩國都會舉行聯合軍演。美方將軍演視為正當防衛的展現,但朝鮮認為軍演是為侵略朝鮮預演,朝鮮一直呼籲取消聯合軍演。朝鮮曾譴責聯合軍演,認為這是不能被接受的侵略、挑釁和威脅。
目前,美韓每年進行的大型聯合演習包括「關鍵決斷」、「鷂鷹」和「乙支自由衛士」。其中,「乙支自由衛士」演習的規模在全球都數一數二的。以2017年為例,演習共持續11天,美軍共有1.7萬人參與,其中3千人來自朝鮮半島以外區域,而韓軍則有5萬人參加,可謂規模空前。
Ⅲ 上海合作組織員國武裝力量為什麼進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指出,當前中亞地區「三股勢力」活動仍然頻繁,並與國際販毒集團、外部勢力、國際恐怖主義勢力相互串通勾結,製造麻煩,破壞穩定,嚴重影響著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近年來發生在本地區的一些事件一再證明,「三股勢力」是各國面臨的共同威脅,各成員國必須齊心協力、堅決打擊。舉行「和平使命-2010」聯合軍演,必將充分展示上合組織成員國團結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有力震懾「三股勢力」。
哈薩克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參謀長委員會主席扎蘇扎科夫上將說,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中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恐怖主義、跨國犯罪、武器走私等活動猖獗,影響了地區和世界的穩定。這些不安定因素要求各國軍隊加強合作、聯手應對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各種非傳統安全威脅和挑戰。 俄羅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馬卡羅夫大將表示,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需要上合組織成員國進一步加強政治軍事合作。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一些國家發展受到影響,恐怖主義威脅有所上升。
Ⅳ 為什麼中國不和俄羅斯聯合軍演
你是說現在?還是一直都沒! 不過在俺的記憶中,有過聯合軍演:如和平使命2007(好像是定期舉行的)
Ⅳ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有哪些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哈薩克、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回、塔吉答克斯坦、烏茲別克、巴基斯坦、印度。
Ⅵ 2017年上合組織軍演在哪些地方舉辦
上海合作組織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於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吉爾吉斯斯坦成為繼中國的第二個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它的一位部長成為下一界輪值主席,此外伊朗,蒙古,土爾其等國家都有意想加入上合組織以擴大東亞和中亞國家關於反恐和經貿之間的交流,但是美國反對伊朗參加,由於伊核問題,美國對伊朗和仇視,把伊朗,朝鮮醜化為邪惡軸心國。另外東盟,印度,巴基斯坦都派代表參加2006年上合組織峰會,由中國領導的上合組織正在發展壯大,很多國家和經貿組織都願意和它合作,反映了中國的綜合國力正不斷地提高,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
Ⅶ 上海外灘軍演什麼時候結束
今天軍演嗎?
Ⅷ 上海合作組織的軍事演習
第一次
名稱:"演習-01"中吉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時間:2002年10月10日至11日
地點:中吉陸路口岸兩側邊境的高山地區
參演人員:中國和吉爾吉斯兩國邊防部隊和特種部隊
此次聯合軍演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首次與外國軍隊舉行的實兵演習,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次出境演習,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首次舉行的雙邊聯合軍事演習。
第二次
名稱:"聯合-2003"上合組織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時間:2003年8月6日至12日
地點:新疆伊寧地區和哈薩克烏洽拉爾市
參演人員:中、哈、吉、俄、塔五國參演軍官聯合部隊800人,包括吉特種分隊。
這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首次舉行的多邊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第三次
名稱:"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演
時間:2005年8月18日至25日
地點: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國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
參演人員:中俄參演兵力近萬人,其中中方參演兵力8000餘人
此為中俄首次舉行的成建制、大規模的反恐聯合軍演,兩國官兵在陸、海、空戰場協同作戰,展示了合作應對新形勢下新威脅、新挑戰的決心和信心。
第四次
名稱:"協作-2006"中塔聯合反恐軍演
時間:2006年9月21日至23日
地點:塔吉克哈特隆州穆米拉克訓練場
參演人員:約500多人,包括中方1個特戰連和塔方1個摩步連、1個特戰連和1個炮兵營約300人參演。
這是中國軍隊首次成建制、攜帶武器裝備赴境外與外軍舉行的聯合演習。此前在陸上舉行的中外聯合軍演中,實兵部分都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
第五次
名稱:"和平使命-2007"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時間:2007年8月9日至17日
地點:中國烏魯木齊和俄車里雅賓斯克切巴爾庫爾合成訓練場
參演人員:中、哈、吉、俄、塔、烏六國武裝力量。中方參演兵力1600人。
是第一次由上海合作組織全體成員國組織實施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分為戰略磋商、聯合反恐戰役准備與實施兩個階段,演習想定情況較為復雜、兵力規模較大,是一次較高水平的多軍兵種聯合軍事演習。
第六次
名稱:"和平使命-2009"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時間:2009年7月22日至26日
地點:哈巴羅夫斯克、沈陽軍區洮南合同戰術訓練基地
參演人員:中俄雙方參加實兵演練兵力各1300人。
第七次
名稱:「和平使命-2010」 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時間:2010年9月10日至25日
地點:哈薩克阿拉木圖市和馬特布拉克訓練場
參演人員:中方派出1000名兵力,包括1個陸軍戰斗群、1個空軍戰斗群和1個綜合保障群參加演習,俄軍將派遣超過1000名官兵參加此次演習,還將出動230輛坦克、自行火炮、步兵戰車、運輸車輛以及10架飛機,哈薩克約1000人 ;吉爾吉斯斯坦約1000人 ;塔吉克約1000人。
第九次
名稱:「和平使命-2012」 上合組織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時間:2012年6月14日至16日
地點:塔吉克胡佔德市郊外的「喬魯赫-代龍」靶場
參演人員:哈薩克、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五國共派出2000多名官兵參加。這是首次在塔吉克境內舉行的上合組織多邊聯合反恐軍演。
第十次 名稱:「和平使命-2014」聯合反恐軍演
時間:2014年8月24日至29日
地點:中國內蒙古朱日和基地。
參演人員:哈、中、吉、俄、塔等五國,共7000人。
這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第五次聯合反恐軍事演習,規模和實戰化程度超過以往。
軍演由中方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寧擔任總導演。
參加此次聯合反恐軍演的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五國參演兵力共計7000多人,主要包括陸軍、空軍和特戰、空降、電子對抗,以及戰略偵察、測繪導航、氣象水文、電子頻譜管控等各類部(分)隊,共動用各型裝備440多台套,包括預警機、戰斗機、運輸機、直升機、無人機,以及各類坦克、步戰車、裝甲車和火炮、防空導彈等
新型武器裝備,這在上合組織歷次聯演中,是動用兵力裝備最多、運用新型作戰力量最多的一次。
此外,上合組織秘書處、地區反恐機構和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印度5個觀察員國,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土耳其3個對話夥伴國,以及60多個國家的駐華武官團也將觀摩實兵演習。
此次演習,旨在演練上合組織框架下的多邊聯席決策和聯合反恐行動,將對震懾「三股勢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演習將劃分為兩個階段:8月24日至28日為演習戰役准備階段,8月29日為演習戰役實施階段。 天山-1號
中國與哈薩克聯合反恐演習「天山—1號(2006)」第一階段演習當地時間2006年8月24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3時30分)在哈薩克阿拉木圖州開始。首先進行的是室內演練,標志著聯合演習拉開帷幕。這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中哈執法安全部門首次舉行聯合反恐演習。
中哈聯合反恐演習第一階段在哈薩克境內進行,第二階段將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進行。中哈聯合反恐演習針對當前恐怖活動的特點和規律,設想某暴力恐怖團伙擬在中哈邊境地區策劃一次重大暴力恐怖襲擊行動,需要中哈兩國執法安全部門開展聯合行動,共同處置恐怖事件。演習重點演練中哈兩國執法安全部門在打擊恐怖活動中聯合行動和協同配合的方法,以及雙方在各自境內快速反應和高效處置的手段。
天山-2號
2011年5月6日,「天山-2號」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執法機關聯合反恐演習在新疆喀什某地進行,這是繼2006年我國主辦「天山-1號」演習後,該組織第二次在我國境內舉辦執法安全機關聯合反恐演習。此次,我國派出雪豹突擊隊參加。
Ⅸ 上海合作組織到底是個什麼組織啊
上海合作組織(俄文:ШанхайскаяОрганизация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英文: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六國於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宣布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成員國總面積30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人口14.55億,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
一、上海合作組織的由來
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上海五國」機制是從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加強邊境地區的信任和裁軍開始發展起來的。1996年和1997年,五國元首先後在上海和莫斯科舉行會晤,簽署《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和《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此後這一年度會晤形式被固定下來,輪流在五國舉行。會晤內容也由加強邊境地區信任逐步擴大到五國在政治、安全、外交、經貿等各個領域的互利合作。2000年杜尚別峰會時,烏茲別克總統應邀以主席國客人身份與會。由於五國元首首次會晤在上海舉行,因此這一合作機制後來被冠以「上海五國」的稱謂。
2001年6月,「上海五國」誕生五周年之際,「上海五國」成員國元首和烏茲別克總統在該機制發源地上海舉行會晤。六國元首首先簽署聯合聲明,吸收烏為「上海五國」機製成員,之後共同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該文件宣布,為更有效地共同利用機遇和應對新挑戰與威脅,提升相互合作層次和水平,六國決定在「上海五國」機制基礎上成立上海合作組織。
200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在聖彼得堡舉行會晤,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憲章》。該文件對上海合作組織宗旨原則、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對外交往等原則作了明確闡述,標志著新組織從國際法意義上得以真正建立。
二、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
根據《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和《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組織的主要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發展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保等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遵循以下基本原則: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所有成員國一律平等;通過相互協商解決所有問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組織;對外開放,願與其他國家及有關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對話、交流與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積極倡導並實踐以相互信任、裁軍與合作安全為內涵的新型安全觀,以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以大小國家共同倡導、互利協作為特徵的新型區域合作模式,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鷸囟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