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醫葯為何大跌
財務造假遭調復查 上海醫葯AH股早制盤聯袂大跌
中國證券網訊 上海醫葯A、H股早盤聯袂大跌,截至10:24,其中H股跌幅超過17%,A股跌幅則超過8%。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近日,上海醫葯一位在職高管透露,上海醫葯登陸H股後兩次大的收購案都存在嚴重財務造假,已經被證監會和香港聯交所調查,上海醫葯或成為下一個博士蛙。
此前赴港上市的博士蛙,因財務審計丑聞致使年報遲發,股價急跌並停牌至今。
『貳』 上海醫葯為什麼大跌了
業績平穩,但經營現金流減少,較難支撐股價前期獲利盤較多,因此有一個回調(也是隨大盤)注意年線的支撐
『叄』 上海醫葯這家公司的財報咋樣
上海醫葯最近動作頻頻。先是旗下上葯雲健康獲注資超過10億元;接著,又入股了威斯克生物,這是一家主攻疫苗研發生產和免疫治療公司;後來,旗下的惠永葯物公司完成了A輪融資,金額高達2億人民幣。第一則和第三則是個好消息,畢竟都是錢進來,但第二則的效果如何,投資收益咋樣,還待市場檢驗。
這兩個月,上海醫葯花招頻頻,各種資本運作非常六六六,但最後結果怎麼樣,咱們先不說,只說它本身的實力也就這點,得努力加強啊!希望這通操作真的能夠猛如虎,讓它更上一層樓。
『肆』 上海醫葯股票日回報率怎麼計算
股票日回報率以當天收盤價對比上一天的收盤價來計算,如從英為財專情的上海醫葯股票歷史數據看,2018年7月5日收盤價為22.55,2018年7月6日收盤價為
22.58,則2018年7月6日的股票日回報率為:(22.58-22.55)/22.55=0.13%
『伍』 上海醫葯2014年年報解讀: 1.應收賬款199億,負債率51%。營業收入923億,增長18%。利
醫葯公司銷售產品需要辦公場地.零售葯店.營銷人員.廣告宣傳.產品推薦會等,這些環節都會產生費用,而且還很高,吞食了大部分利潤。
『陸』 上海醫葯股價
上海醫葯股票代碼601607,截止2020-6-16日股價收盤價格是18.21,更多行情數據可下載易淘金進行查看。
『柒』 上海醫葯代表年薪多少
在上海的葯店一般的經營,
應該可以掙個10來萬左右,
如果是大型的生意比較好的,
上百萬的也有可能。
『捌』 601607上海醫葯2014年度每股股利是多少
每股收益0.96元
『玖』 2015年我國葯品和醫療價格上漲幅度是多少
雲掌財經文章摘要: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但是生老病死也一直伴隨著我們,那麼目前我國的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但是生老病死也一直伴隨著我們,那麼目前我國的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199家上市醫葯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079.4億元,2013年該值為6215.7億元,同比增長13.8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4.5億元,2013年該值為457.2億元,同比增長16.9%。
數據顯示,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醫葯行業199家上市公司中,154家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佔比為77.3%。其中有96家上市公司業績增幅超過20%。
「隨著醫保控費、葯品價格下降,醫葯企業的發展也將受到限制。」但與此同時,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其也蘊藏了諸多改革和並購重組的機遇」。
13家公司利潤超10億元
據醫葯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凈利潤為正值的上市公司有192家,凈利潤為負值的上市公司僅有7家。或許也正因為此,投資醫葯板塊一直被認為可「旱澇保收」。
據記者統計,醫葯行業中,有13家上市公司2014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0億元。其中有醫葯商業公司1家,8家中葯公司,1家生物製品公司,4家化學制葯上市公司。
上海醫葯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923.98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91億元,同比增長17%,是整個醫葯行業中利潤最多的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醫葯也是醫葯商業板塊唯一一家凈利潤超十億元的上市公司。
雲南白葯依然是中葯板塊上市公司中的盈利王。數據顯示,雲南白葯實現營業收入188.14億元,同比增長18.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06億元,同比增長7.95%。此外,康美葯業實現營業收入159.49億元,同比增長19.3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79億元,同比增長21.6%。康美葯業是中葯板塊凈利潤第二的企業。此外,中恆集團、吉林敖東、天士力、東阿阿膠、白雲山、華潤三九等中葯板塊上市公司2014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也超過了十億元。
復星醫葯去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25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12億元,同比增長33.51%。復星醫葯是生物醫葯板塊唯一實現凈利潤過十億元的上市公司。
在化葯板塊,恆瑞醫葯實現營業收入74.52億元,同比增長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15億元,同比增長近22%,是化葯板塊凈利潤最多的上市公司。此外,信立泰、科倫葯業、新和成等化葯上市公司業績也靠前。
醫療器械利好兌現仍需時日
近年來受國家政策支持不斷加大的影響,醫療器械板塊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點。
據渤海證券的研究報告,市場調查公司ResearchandMarkets在調查了亞洲排名前100名的醫葯器械公司業務趨勢後發布預測報告指出,亞洲地區(不含日本市場)的醫葯器械市場在未來幾年將出現大規模增長,生物醫療器械市場的增幅將超過10%。預測顯示,2017年亞洲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推動醫療器械國產化的政策,但受限於我國醫療器械公司在研發、技術上的劣勢,國內高端醫療器械設備領域還是國外企業佔主體。「從進出口結構上來看,我國醫療器械出口以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診斷治療器械為主,進口則以高端診療設備為主。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由國外跨國公司主導高端價值鏈。」上述政策目前還不能對上市公司產生明顯的利好。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國內22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總的營業收入為211.68億元,2013年該值為165.97億元,2014年同比增長僅45.71億元。2014年,這22家上市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72億元,2013年該值為24.31億元,2014年同比僅增長4.41億元。
具體來看,新華醫療是國內醫療器械領域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6億元。
「我國醫療器械消費佔比顯著低於國際平均水平,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但從相關公司的規模和實力來看,還與國外企業有著較大差距,利好真正兌現還需要時間。」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參考資料:http://blog.123.com.cn/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