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慮政府後續政策:
以1—3年內看,住宅沒有投資的價值。前期政府出讓的大量土地目前正處於開發銷售期,地產商庫存量大難以短期內消化,房價上漲空間微弱;而且根據調查,行業內90%的人員不看好短期房價走勢。PS:近期開始住宅用地處讓幅數大幅下降
建議:選擇區位前景好的商業項目是中長期投資熱點。
② 上海的房地產發展的怎麼樣
上海近幾年來以來的源寫字樓租賃市場凈吸納量已經達到約150萬平方米,比倫敦與紐約兩個城市的總量還要高!
根據全球最佳房地產咨詢公司仲量聯行的數據,在十多年前,上海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外企,但是現在經濟發展的重心已經逐漸轉移到國內的企業,依靠國內企業帶動經濟發展和維護市場穩定。
同時,仲量聯行研究表明與住宅市場相比,中國商業地產市場的發展則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受到國家經濟的影響。同樣地,商業地產市場需要根據不同城市分別考慮。一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市場同樣存在巨大的需求。
所以總體來說,上海的商業地產可能在未來具備比較高的投資潛力。
③ 上海房地產的現狀及前景
現在的話都是比較難的,因為地產現在差不多達到高峰期了。
④ 上海樓市新政猝不及防,最受其影響的人有哪些,為什麼
受到這次上海新政影響最大的人莫過於紮根城市不久的年輕人才,新政的購房資格限制過多,使得兢兢業業的工作攢錢買房紮根在城市成為了一場笑談。
其實2021年1月21日上海政府出台的樓市調控政策是為了嚴格限制購房,調整增值稅的年限,打擊非法炒房者,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正常平穩的發展,看起來似乎這個政策的出台給你很多人帶來了不便,但只要不是以購房為盈利目的的人,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更何況這次新政的出台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那些剛需家庭。
不得不說,上海的房價雖然可以用寸土寸金來形容,隨隨便便買一套普通的房子就要上百萬甚至是千萬,可是考慮到上海在國內的商業地位和地理位置,價格也是相對健康的,上海的房價水漲船高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沒有哪一個年輕人不嚮往著這個隨處充斥著工作機會的地方。
⑤ 近期發布上海細則對於樓市有何影響尤其是房價走勢會如何
這個是CRIC(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研究中心總經理、克而瑞首席研究員陳嘯天,關於此次新政的解讀,非常詳盡,也非常客觀,希望對你有用。
一、關於內容
本次細則實質上是對國十條的細化和落實,盡管說內容上是八個方面(註:東方衛視中,新聞報道中說的是十二條),但核心內容其實就是四條:
1、限貸:第三套及以上暫停發放商業貸款,同步實施的是針對第三套的公積金貸款也停止;
2、限購:暫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違00反規定購房的,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受理房地產登記。
3、供應: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被動遷居民家庭獲配的動遷安置房(配套商品房),允許上市交易期限,由取得房地產權證滿5年調整為滿3年。
4、稅收:土地增值稅清算的三中形式,以及房產稅試點准備工作。
二、關於政策分析
關於限貸;有一些新意,即針對購房屬於第三套及以上的,不僅僅是停止商業貸款,同步還停止了公積金貸款,這個是區別於其他省市政策的,其他省市通常是取前者;
關於土地增值稅;這已是老生常談了,不過本次比以往再度增加了可行性,即劃分了三種情況,分別按照2%,3.5%及5%來預征;
關於供應;一方面,從2005年第一批動遷配套商品房開始,現在應該是逐步有五年期的配套商品房可以上市交易了,這次降低到三年,很明顯是為了增加市場的純粹供應量,這點在近期我所參加的有關部門的內部研討會議上實際上已經提及了。但另一方面卻繼續提高預售門檻,似乎在主旨上有些矛盾。
三、關於政策影響
判斷一:從橫向比較來看,細則低於預期;這個政策落地之前行業內傳播的都是「限購+房產稅落地」的版本,而本次限購是如實落地,但房產稅只是提及「積極做好試點准備工作」;
判斷二:從政策出台的時機和調性來看,相對中穩;由於11月份即將召開中00央經濟工作會議,所以,上丅海市本次出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能夠保持以及創造一個相對比較良好的氛圍,原則是價格必須得到控制。但就政策本身,上丅海市細則還是保持相對中穩的形象;既考慮到了目前市場過熱現象,跟隨北京、深圳、廈門之後成為第四個限購的城市;又考慮到房產稅的強大沖擊性,並沒有帶頭落地,顯然還是在理性處理以及政策分寸。
判斷三:三套停貸與限購疊加效應殺傷力大,需求短期受抑制,政策對樓市影響大於股市;由於股市事先已經做了利空預期,所以細則出台後反倒是相對利多。而樓市則不一,一方面,就剛性需求而言;如果我們回顧這個十年上丅海房地產發展歷程,從2000—2004年之間更多的是首次、二次置業的實施,在這個階段的購房者主體已經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中堅,而從2006至今的改善型需求基本上也是他們在主導。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上丅海的改善型需求一直還是比較旺盛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這些年全國性的資金在上丅海置業需求也是非常積極,不管是民間產業資金轉移還是真實需求釋放,總之購買的肯定不是第一、第二套。所以,政策對於樓市沖擊肯定是比較大的,不排除短期會出現退房現象。
判斷四:高端物業受影響會較大;政策明確提出「重點對定價明顯超過周邊房價水平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和稽查」,這招是典型的「劃圈出政策」的做法,按照一般經驗,我相信盡管細則內容是從低到高劃出三個圈層,但執行順序肯定是反向操作,即先是針對高出一倍以上的來執行的。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價格梯度線,如果高端的價格梯度線得不到壓制,低端的是不會無端下行,這點相比誰都清楚。結合最近上丅海市對於單價高出三萬以上的預售證暫緩發放來看,前期發熱的高端物業需求沖擊會很明顯,相信不少的高端需求會短期持觀望態度。
判斷五:出租物業租金將會上行;一方面樓市在目前政策下會在一定時間段內低迷,交投放緩;另一方面房產稅定調是做好積極出台的准備工作,這些將必然會增加業主對未來物業持有成本看漲的預期,而這部分成本肯定會轉嫁給下家,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租金上漲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了,在目前環境下,物業租金繼續上行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判斷六:民營資金無出口,擔憂小城市房價上行;我們都知道,這輪市場為什麼從六月份開始上行,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民丅警資金沒有很好的疏導渠道,從山西煤礦退出,到炒大蒜、白糖、辣椒紛紛被叫停,實際上民間資金從流動資金逐步變為流竄資金了,基本特點是但凡基礎設施建設、公用事業、能源行業等良好的投資渠道進不了,就選擇進入生活資料行業,但隨即由於炒作物價上漲馬上再度遭受政策限制,經過多輪折騰,不少再度返回房地產業,近期北京、上丅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紛紛出台政策,而蘇州、廈門等也在陸續跟進,所以預期這些資金很可能會轉向到三線城市,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⑥ 樓市「滬十條」新政出爐後,對上海的房地產市場有什麼影響
上海住建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紅頭文件滬十條,把法拍房列入限購范疇,同時上海銀保監局發文要求住房不封頂銀行不予個人放貸,同時嚴打嚴控流入房地產的經營貸、消費貸,更嚴重的是新房首次採用“計分制”進行認購。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讓上海房地產市場逐漸冷靜下來,沒有了以前的虛火了。
滬十條當中的積分政策是重中之重,嚴格限制了人們投資樓市炒房等行為。綜合來看,此次新房搖號的《計分規則》分兩部分構成,其中基礎分根據認購對象名下有無房產、5年內是否有購房記錄、家庭結構和戶籍情況打分;年限分根據認購對象的社保繳納月數和系數相乘算得。從相關評分中可以看出優先次序,即家庭戶比單身者購房更有優先權、上海戶口比外地戶口更有優先權、無房戶比有房戶更有優先權、近5年無購房記錄的也將享受更大優先權。而第二部分則為動態分,主要是考察社保情況。社保繳納越多,評分越高,那麼機會就越大。
通過這些嚴格的政策來穩住上海房價的不斷上漲,讓上海房地產市場規模有所下降,恢復理性。
⑦ 目前房地產政策收緊對上海樓市有什麼影響嗎
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宣布「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綜合來看,上海的樓市近專一年以來趨於平穩,三屬四線城市房價突飛猛進,因此該項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遏制三四線城市過高的房價上漲速度。上海房地產管控一直較為嚴格,因此該項會議結果預計不會對上海樓市產生太大的影響。
⑧ 限購政策出台了,這幾天對上海房產交易有何影響
從今年市場形勢來看,上海依然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價快速上揚的態勢。
國慶節樓市已開始回歸理性
據數據顯示,截止9月30日,2016年1-9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177.64萬平方米,同比上漲16%,成交均價每平方米37395元,同比上漲19%,當前上海樓市已經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從市場去化壓力來看,截止2016年9月30日,上海市商品住宅庫存量已經降至707.39萬平方米,按照3個月移動存銷比來計算,市場去化周期已經縮短至5.03個月。shzyshange44
從國慶期間的成交數據來看,上海前期的購房熱情消減,二手房市場也回歸「冷靜」。根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長假期間(10.1-10.7)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面積5.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4.2%。成交8.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6.5%,不僅交易量低於去年,也低於2013年同期。
新政無新意,但有威懾力
雖然短期內上海商品住宅基本面仍然沒有去庫存壓力,但是,隨著10月份「防泡沫」「滬六條」調控政策面執行的從嚴執行,市場去化周期會因為供應量的增加、銷售量的減少而持續回升。
業內專家認為,此次上海新政「並無新意」,力度未及預期,釋放「政策信號」的作用更大,體現出上海加強市場調控的態度。此外也顯示調控上不同思路和手段,預計在政策的震懾作用下,交易行為會愈來愈規范,房價快速上行勢頭會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