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鐵礦石談判最後結果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如果按照33%降價幅度,那麼鋼鐵股可能短期會下跌,因為現在鋼鐵產量過剩版,供大於求的形勢比較明權顯。
如果降價幅度超過33%,那麼對鋼鐵股就是短期,中期,長期利好。
我個人估計,到這個時候了,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力拓間諜,澳大利亞電影節,談判降價的幅度超過33%的幾率非常高,因為中鋼協不可能妥協了,誰主導了妥協,那麼誰就只能背黑鍋,這個責任估計沒多少人能承擔下來。
我相信降價幅度會超過33%,即便是35%,也是可以下台階的,滿足咱們要面子的心理。
B. 鐵礦石期貨有什麼最新消息
我平時會瀏覽一些期貨公司網站的品種報告來了解行業情況,像最近很火的鐵礦石期貨,銀河期版貨官網的權「銀河投研」板塊就有專門的欄目做分析介紹。據銀河期貨研究人員分析,巴西礦難發生後,雖然內外盤礦價連續創近兩年新高,但當下巴西鐵礦發運量暫未出現明顯下滑,淡水河谷減量仍在停產預期的發酵當中,事件實際影響仍有待現實驗證。另一方面,成材需求端如果出現崩塌風險,成材利潤的快速下滑會觸發鋼廠減產預期,短期內鐵礦的需求會對礦價形成向下拖累,成材利潤的預期會是盤面礦價築頂的信號。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可以上銀河期貨官網查看相關板塊。
C. 鐵礦石的暴漲,對哪些股票產生利好
對擁有鐵礦資源的股票產生利好。
鐵礦石是鋼鐵企業最重要的原材料, 如果企業擁有自己的鐵礦資源,那麼同其它只能購買鐵礦的企業相比,就避免了因原材料漲價而對企業帶來的損失,在同行業中形成了優勢,它的股價不會下跌,反而會漲。
D. 如果巴西突然發現原有鐵礦近幾年不適於開采,它的福利將會怎樣變化
如果巴西原有鐵礦出現不適於開采,它的福利肯定會到影響,沒有其他替代的工作,福利被削減是肯定的。
E.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為什麼在鐵礦石國際價格高漲的同時,國內的生鐵價格卻在大幅的跌落
鐵礦石作為生產鋼鐵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價格變化對於鋼材價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也是鐵礦石消費大國。我國的鐵礦石產量近年來不斷增長,2008年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78481.64萬噸,同比增長12.43%,這其中並沒有包括一些小礦山的產量。按30%的原礦品位折算成品礦(62.5%),則2008年礦產量可折算成品礦達到37671.187萬噸。 被稱為「全球吸鐵石」的中國,目前是世界鐵礦石市場最大買主。2000年以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對於鐵礦石的需求大幅增加,國內產量無法滿足需求,鋼鐵企業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因此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數量連年遞增,進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1999年,進口鐵礦石占總量需求的28%左右;2008年,我國進口鐵礦石達到44414萬噸,同比增長15.8%,佔比總需求量達到58.9%,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中國鐵礦石的采購來自18個國家,其中80%以上來自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由於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非常高,這導致了國外鐵礦石巨頭利用壟斷資源提高價格使我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揚。我國對澳、巴兩國的礦石進口比重有所減少,而從印度進口礦的比重有所增加。 從需求來看,鐵礦石是生產生鐵的主要原材料,我國生鐵產量近年來也一直處於大幅增長中。2005年是我國生鐵產量增長最快的一年,全年產量達到32731萬噸,同比增長30.9%。2006年,生鐵產量增幅稍有回落,全年產量增長24%至40540萬噸,2007年生鐵產量增幅進一步放緩,同比增幅15.17%至46692萬噸。2008年,我國生鐵產量為47115.6萬噸,同比微增0.9%。按1噸生鐵需1.6噸成品礦計算,2005年成品礦需求量為52369.7萬噸,2006年需求量為64864.08萬噸,2007年為74707萬噸,2008年需求量為75385萬噸。 僅以上述統計產量加進口量計國內礦石供應量,就前幾年情況來看,我國的鐵礦石需求存在供應缺口。但到2007年以來,供應缺口逐漸減小,主要是因為供應的增長和需求的放緩。2008年我國鐵礦石供應量為82084.2萬噸,而需求量僅為75385萬噸,過剩量達到6699.2萬噸。由於我們上面所述的鐵礦石產量數據中並未統計小礦山的產量,如果考慮小礦山的產量,則2007年我國鐵礦石供應即已出現過剩。我們以2007年小礦山年產1億噸的生產能力計,小礦山原礦品位以25%計,摺合成品礦約4000萬噸,則2007年我國鐵礦石供應量將達到75845.5萬噸,而同年鐵礦石需求量約為74707萬噸,因此全年過剩量達到1138.5萬噸。若按07年產能計,2008年鐵礦石過剩量將達到10699.2萬噸。實際上,除2008年1月外,2-11月僅有統計的大中型礦山成品礦供應量均已超過各月的礦石需求量。進口的過快不僅導致國際鐵礦石價格飛漲,同時供應的過剩也導致國內鐵礦石價格不斷下跌。
F. 海運費下跌,與鐵礦石的航運有什麼關系外國礦商提價對國內的鋼廠有什麼利弊國內鋼廠股價如何走勢
目前無論是澳大利亞的力拓還是必合必拓還是巴西的淡水河谷,三大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回聯合提價,鐵礦石價格連答年提高,而且幅度每次都非常大,這次國內廠商的談判又不順利,估計再次提價已成定局。這種情況下鋼鐵廠商只能擴大產能盡量化解成本壓力,同時也要提高成品價格以轉嫁成本。運費的下跌對成本的影響雖然不大,但是這部分成本也不容忽視。就整個鋼鐵行業來說,個人判斷是典型的夕陽產業,雖然估值合理,但是不可能有太高的估值,30倍左右的PE幾乎到了上限,對鋼鐵股的投資要注意PE降到20倍左右大概進入投資區間,上升的空間不會太大不要指望鋼鐵股也像某些題材股動輒幾百倍的PE。
G. 鐵礦石漲價,對鋼鐵類股票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鐵礦石是鋼鐵企業的原材料,鐵礦石漲價會使鋼鐵企業利潤下降,股價可能會隨之下跌。
但是,如果該企業擁有自己的鐵礦資源,那麼同其它只能購買鐵礦的企業相比,它就有了優勢,它的股價不跌反而會漲。
例如工資的增加又使得個人消費再度增加。企業投資的增加和個人可支配收人增加,使實物經濟質量不斷提高,企業效益不斷上升,經濟發展得到進一步刺激。
當經濟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社會消費增長速度開始放緩,產品供過於求,企業開始縮小生產規模,社會上對資金需求減少,產品價格回落,經濟進入低迷狀態。
(7)巴西礦難對鐵礦股價的影響擴展閱讀:
股價變化因素對股價的影響: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
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H. 為什麼巴西的鐵礦石可以自己主導定很高的價格,我們的稀土卻不能自己主導定很高的價格呢
實際上是粉礦漲了79.88%,塊礦是96.5%,我們現在要澄清兩個概念,因為價格出來之後很多人認為這個礦石價格是漲了90%多了,實際上在我們礦石的消費結構中,粉礦的比例是大的,比如說在2008年我們國家要進口4.3億噸的鐵礦石,在這4.3億噸鐵礦石中90%以上,或者95%左右都是粉礦,只有5%左右是塊礦,所以說你這個塊礦漲了96.5%,本身對我們整體產生的費用來講相對占的比例是小的,所以說大家最為關心,對鋼鐵本身的成本影響最大的粉礦是79.88%,這是一個概念。
第二個問題,我們說79.88%,先說它漲幅的價位合適不合適,首先我認為79.88%這個結果是雙方共贏的結果,為什麼是共贏的結果,在雙方開放式談判中間,當新日鐵跟巴西淡水河谷達成65%和71.5%這種協議之後,由於力拓尋求運費補貼,所以使礦石的談判拖到了現在。而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因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帶領中國16家大的鋼廠,包括中國所有進口澳大利亞礦的這些會員,進行了艱苦的談判和抗爭。在這中間他們經過大量的努力,當然力拓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這個談判拖到現在之後得以解決,這中間有很多的故事我們不必說了,說明談判是非常艱苦的,也是堅持到了最後。
按照力拓原來的想法,他的要價可能高達85%或者95%,而現在的結果是沒有到85%,更沒有到95%,而取得接近一個80%的水平——79.88%,說明我們的談判最終給它控制在了80%以下,79.88%很接近,但是沒有達到。實際上經過雙方長時間的較量,達成了一個共贏的結果。之所以是共贏,是說中國也意識到了我們仍然是鐵礦石最大進口國的現實,我們離不開鐵礦石。第二,力拓也認識到中國是他最大的消費地,也不願意在這個市場上給中國企業進一步的抗爭,實際上雙方在這個地方也做出了退讓的選擇,把這個結果就擺下來了。
在這裡面之所以還有一個雙贏,對於力拓來講他要求運費補貼,雖然在這一次協議中他不會加,但是通過他的漲價,實際上他也有運費補貼,因為澳大利亞和巴西淡水河谷的65%比,他是80%,相當於有15個點的漲幅,按照美元計算,估計有8到10美金,相當於我們多出8到10個美金,實際上相當於對他的運費補貼。對於中國來講,我們並沒有吃虧,為什麼沒有吃虧呢?如果你按照85%,按照95%你吃虧吃大的,但如果按照65%,70%你又談不下來,說明中國現在是按照市場行為看問題。
我之所以說他是比較好的結果,在於這一次跟力拓的談判,表面上看我們把原來談判的框架和規則打破了,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問題不能墨守成規的看,難道以前定下來的規則就完全是正確的嗎?什麼原則規則是好的規則?是被談判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因為原來的規則是在中國還沒有成為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的情況下形成的,但是現在他們每年新增產能70%、80%都到了中國來,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再按照原來老的規則來辦。中國因素加入進來後,中國的需求量又這么大,在這種現實的情況下,我們做一個這方面的考慮,雖然把原來談判規則一種修訂,這只能講是依據現實的情況,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表現。為什麼?你要用硬的態度,65%你談不下,談不下怎麼辦?如果人家現在賣現貨礦,吃虧最大的還是我們,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講的話,也是一個成功。
通過這一次談判,雖然很多人擔心都改變了原來的游戲規則,原來游戲規則談好了,比如說三大礦已經談好了,現在對照執行了,今年不是全亂套了?現在擔心這個問題。但是我們現在也要設身處地的想,這個世界是在變化的,經濟的發展本來也是變化的,中國本身的發展,我們後面對資源的需求可能遠遠勝過別的國家對資源的需求,因為我們的經濟技術在不斷擴大,我們人口在不斷擴大,我們處於高速的建設時期,我們需要在目前的環境下,相對來講我們叫和諧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制。這一次把這個談下來,並不是壞事,是中國在國際經濟發展中找到自己比較合適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同時我們能夠看出來,這幾年在鐵礦石談判上,我們在不斷的進步,我們去年寶鋼9.5%把礦石一錘定音拿下來,是因為我們爭取到了礦石談判的首發權。今年我們又與時俱進,逼近實際情況,在雙方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又把這個規則我們拿下來,這說明後期的主導權基本上都在中國的手裡了。我們去年首發權拿到了,今年我們頂了這么長時間,經過艱苦的談判把這個拿下來了,這個事基本上在中國,你要從這個方面看待,也就是說從此之後,中國在國際鐵礦石談判上,不光在規則的制定上,在機制的調整上,在談判的技巧上我們不僅取得很大的進步,而且已經成為一個核心的主力隊員了。
http://www.lclhrp.com/newsshow.asp?id=81
I. 巴西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9.5%,對寶鋼股份意味著利空出盡;為什麼這么說
原因有兩點:
第一、鐵礦石漲價不等於成本上升:
從歷史數據來看,盡管最近幾年鐵礦石價格一直上漲,但是目前鐵礦石的到岸價格一直比較穩定,維持在60~70美元之間。
盡管2005年鐵礦石價格上漲71.5%,2006年鐵礦石價格上漲19%,但是鐵礦石到岸價格一直保持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海運費逐年走低造成的。
鐵礦石到岸價是企業實際支付的價格,而海運費在其中佔比已上升至40%左右,因此僅僅關注鐵礦石離岸價談判難免失之偏頗。2006財年鐵礦石長期協議離岸價同比上漲了19%,但1~10月我國進口鐵礦石的平均到岸價卻同比下降了6.1%,個別月份甚至下降了10%。
由此可見海運費的漲落對鐵礦石到岸價的影響更應該引起關注。而今年國內新增多個20萬噸級海港碼頭,減少了海運鐵礦石裝船卸貨的停靠時間,有利於海運費走低。
第二、鐵礦石漲價推動國際鋼價上漲:
若從動態眼光來看,鐵礦石價格上漲也說明鋼鐵行業下游需求比較旺盛,能夠承受上游原料價格的上漲。
據國際鋼協統計,2006年1-11月份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生鐵產量7913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8072.5萬噸,增幅11.36%,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6個百分點。由日本鋼鐵聯盟公布的06年1~11月粗鋼累計生產(速報值)為1.0617億噸,連續7年超過1億噸。
日本新日鐵公司和三菱重工等日本國內各造船廠商在最近一次談判中,就造船用厚鋼板從2007年1月起提價5%達成意向性協議,這將是連續第四年漲價,價格上漲幅度約每噸3000日元。
對於寶鋼股份二季度鋼材價格,我們認為上漲的可能性較大,主要原因是國際國內價差拉大,同時,國內鋼材價格最近已經呈現出上漲態勢。
此外,鐵礦石價格上漲也意味著利空出盡。鐵礦石的價格高低直接決定企業的生產成本,如今能夠首次由中國企業,特別是在談判初期就確定了鐵礦石的協議價格,這有利於鋼鐵企業穩定生產成本,減少鋼鐵生產的負面因素,而對投資者來說,也減少了投資鋼鐵行業的不確定性因素。
J. 請簡述「我國以煤炭換取巴西鐵礦石」這一新思路的實施對我國鋼鐵行業的影響
1.解決我國鋼鐵行業鐵礦石資源緊張的問題 2.解決我國鋼鐵行業采購鐵礦石價格受制於人的問題,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