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張鵬飛的介紹
張鵬飛,男, 1985年9月,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2003年起擔任泰昌集團董事長、總裁。1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於北京中加學校就學;2005年2月至2008年1月於浙江大學管理專業學習;2008年1月至2009年6年於 香港財經學院MBA專業學習。2013年加入民革。歷年來擔任的社會職務有溫州市第十屆政協委員、溫州市工商聯(總商會)執委常委、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副會長、溫州市新生代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溫州品牌協會副會長、龍灣區工商聯副會長、龍灣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龍灣區商會駐杭州分會會長。
② 上海泰昌物資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泰昌物資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成立於2000年11月2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金屬材料、建材、五金交電、水暖器材、橡塑製品、機電設備、儀器儀表、日用百貨、汽車配件批兼零等。
法定代表人:張昌木
成立時間:2000-11-21
工商注冊號:31011300033048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寶山區淞濱路771號
③ TVB董事長是誰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電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創辦人之一,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
邵逸夫祖籍寧波,1907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後來人稱「六叔」。邵受教於美國,19歲中學畢業便隨兄長邵仁枚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從此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他與兄長於1920年代活躍於中國的電影業。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拍攝全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粵語)。1928年,邵逸夫赴星馬等地協助兄長發展電影發行公司。
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由邵氏投產至暫停製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2000年,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斥資4億港元購入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碼復修。
多年來,邵逸夫捐助超過數以十億計款項,為內地、香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以表揚他在娛樂事業的成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1977年獲英女皇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會公益貢獻。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2年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第1屆於2004年舉行。獎項模仿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3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第一屆的數學獎得主是陳省身;天文學獎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簡悅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與中國星電影公司合作投資11億港元,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香港電影城」,預期於2005年中期開幕。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後,將再與演員簽約,投資大約2億港元開拍約15部新戲。
邵逸夫的發妻為黃美珍小姐,於1937年結婚,育有兩子兩女。而黃於1987年在美國病逝,享年85歲。在1997年,邵逸夫與方逸華小姐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證冊再婚。
④ *******邵逸夫 是何人
邵逸夫簡介
原 名:邵仁楞
姓 名:邵逸夫
出生日期:一九零七年
出生地點:上海
生 平:
邵逸夫,一九零七年出生於上海,浙江寧波鎮海人,家中排行第六,父親邵玉軒是當地漂染業商人。 一九二四年與親兄成立上海「天一影片」,邵逸夫負責外埠發行。
一九二六年畢業於美國人辦的上海青年會中學。同年往新加坡協助三哥邵仁枚打理電影業務,開拓電影市場,自始便與電影圈結下不解緣。
一九三零年,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後購入多間戲院;更到歐美搜集西方的先進電影及器材。
一九三二年,日軍侵華,「天一」於香港另起爐灶。
一九三四年,邵氏兄弟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在港推出。
一九三七年,邵逸夫與黃美珍在新加坡結婚,並誕下兩子兩女。 淪陷前,邵逸夫的二哥成立「南洋影片」。光復後,易名「邵氏兄弟」。
一九五七年,邵逸夫從新加坡正式來港發展,接管邵氏公司業務,建立清水灣影城。
一九七四年,邵逸夫獲英女皇頒授CBE勛銜。
一九七七年獲英女皇冊封KNIGHT BACHELOR爵士勛銜。
一九八零年,邵逸夫成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最大股東,擔任香港電視董事局主席。此後數十年,邵逸夫捐助數以十億計款項,為中港兩地建設學府、醫院等。
一九八七年,邵太黃美珍病逝美國,享年85歲。同年邵氏停產。
一九九一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九月八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其貢獻。 一九九七年,邵逸夫與方逸華於美國拉斯維加斯共諧連理。
一九九八年,邵逸夫獲政府頒發大紫荊勛章。
邵氏兄弟促成了六十年代的國語片電影的蓬勃發展;所攝制的電影更經常於亞洲影展中奪得獎項;旗下擁有大量著名影星,十數年間,推出多部膾炙人口之電影,如《貂蟬》、《江山美人》及《獨臂刀》等,開創電影發展的新路向。
邵逸夫,祖籍浙江寧波,1910年出生在上海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父親邵玉軒,是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上海小有名氣的有錢人。邵逸 夫兄妹8人,他排行老六,上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當逸夫7歲時,父親把他送進了美國人在上海辦的一所英文學習,不但使他能講一口流利 的英語,而且形成了他中西融合的文化觀念。從上中學起,他就經常出入於上海繁華的娛樂場所,尤其痴迷於戲劇與電影。1923年,他的幾個哥哥 成立了「天一電影公司」,開始在上海拍制電影。1925年,他三哥將「天一公司」的電影打進新加坡。邵逸夫中學畢業後,應三哥之邀赴新加坡, 開始涉足電影業。邵逸夫一手創辦了邵氏(兄弟)電影有限公司,並一直把持著公司的決策大權,從而把持著香港電影的命脈,影響著東南亞乃至 世界電影市場。1957年,邵逸夫攜帶著巨額資金,攜帶著經營電影業20多年的經驗,從新加坡來到香港,成立了香港邵氏兄弟影業公司。邵逸夫如 今身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大富豪,他究竟擁有多少財富,難以統計清楚。據漢威估計, 把地產、電視、電影、控股等都包括在內,他的財富超過100億港元。 邵逸夫從南洋創業到超級富豪,他取得成功的賺錢之道是什麼呢?
邵氏兄弟剛在南洋創業 時,歷盡了艱難。在新加坡,他們在租到的簡陋的房間里,整理片子,製作海報,什麼都要親自干。到馬來西亞拓展業務時,就更加辛苦了,白 天,他們行走在道路上,飽受顛箕之苦;晚上,就在露天,頂著星星、冒著露水放映電影。在炎熱的夏季,太陽炙烤著大地,雷雨說來就來,他 們常常是剛剛還熱得頭暈眼花,霎時又被淋得渾身濕透像「落湯雞」。出生並成長在富裕家庭和大都市的邵氏兄弟很多次都想不幹了,但是他們 最終戰勝了艱苦,堅持了下來。幾十年之後,邵逸夫回憶起那段日子,感慨地說:「……在那樣的生活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讓我一 輩子受益。如果我不經歷這一段生活,不會有今天。現在的青年人,心很高,學問也很深,但是不能夠吃苦,是一大缺陷。」
邵氏兄弟事業的發展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小 小的坎坷不算,大的磨難就有好幾次。一是1929年,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也波及到新加坡,當地的許多商店相繼倒閉,人們連生 活都難以維持,哪還有心看電影呢?電影院的觀眾大減少,雖然他們把電影票價一再降低,仍然收入甚少,使他們經受了第一次考驗。二是當他們在新加坡舉步維艱時,1931年8月6日,一場大火又吞噬了他大哥設在香港的天一公司,天一製片廠的所有廠房和影片拷貝都被燒光,他大哥苦心經營了數年的家當毀於一旦。三是當他們弟兄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拚搏和苦心經營,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又發展起來,擁有139家戲院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給他們帶來了厄運,1941年12月,日攻陷香港和新加坡,在日本侵略軍燃起的戰火中,邵氏兄弟的百餘家影院被全部 化為灰燼,邵逸夫並被以「拍攝反日電影」的罪名而投入地牢,後經朋友幫助才得台出獄。四是1970年,當邵氏的業務蒸蒸日上之際,公司內部 發生了較大的人事震盪,邵氏公司製片主任鄒文懷離開邵氏公司,由於素有「宣傳鬼才」之稱的鄒文懷能力出眾,在職員中頗有口碑,他一走帶 走不少很有才乾的演職員,差一點使邵氏公司陷入「人去樓空」的窘迫境地。但是,這些磨難,都沒有動搖邵逸夫把邵氏兄弟公司辦下去的決心, 並且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力挽狂瀾,安然度過難關,又使邵氏兄弟公司一步一步發展起來。
邵逸夫自己搞電影,因此一心要成為精通電 影的專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電影,幾十年來堅持不輟。好的電影和壞的電影他同樣喜歡看,他要看好的電影好在哪裡、壞的電影怎樣壞。他不但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而且他也是中國最精通業務的電影企業家。早在50年代,他就精通了電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輯、攝影、化妝、劇本、導演,樣樣內行。
使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他做事認真。他曾說:「我做事的態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細的部分,也要徹底做好。 一樣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絕對不放鬆的。同時我自己的工作時間也很長,一早就來(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追隨他多年的朱旭華先生 私下說:「我們辦公室的工作人員5時下班,但邵先生晚上9時仍在燈下工作。」
黃金腦智囊群認為邵逸夫創業以來,一直要 求自己和公司員工做到「顧客第一」,且非常注意在公眾面前塑「可人形象」,是為最大的成功因素。他拍每一部影片,首先考慮的顧客喜歡不 喜歡。凡是顧客不喜歡的,就堅決不拍。因此,他拍的電影上座率很好,常常觀眾場場爆滿。據統計,從1959年到1973年,從第5屆到第16屆亞 洲電影節,「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出口的電影屢獲殊榮,共得大小獎46項,創下中國電影史紀錄。此外邵逸夫他在香港人面前,總是表現出謙遜有 禮,態度安詳,笑容可掬,使人覺得他是一位鋒芒內斂、儒雅外流的長者,從來沒有因「財大」而顯露出「氣粗」。在影視圈內,他為人也面面 俱圓,每有請柬,總盡量抽空出席,不擺架子。
⑤ 張鵬飛的人物經歷
1985年9月,張鵬飛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瑤溪鎮,張鵬飛父親張賢瑞是溫州民營企業家,創辦了泰昌集團,下轄5家控股子公司。
2000年,張鵬飛就讀北京中加學校高中部。小學、初中階段的教育在龍灣完成。
2003年9月,泰昌集團正式登記經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登記注冊,集團母公司為泰昌集團有限公司。張鵬飛擔任泰昌集團董事長、總裁。
2004年,張鵬飛創辦溫州泰瑞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注冊成立溫州泰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2005年,張鵬飛擔任企業職務的同時,進浙江大學管理專業學習。
2007年,張鵬飛創立杭州泰昌鐵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2008年,張鵬飛進香港財經學院MBA專業學習。
2010年,張鵬飛把溫州泰昌電力設計有限公司與浙江中電工程有限公司合並成新中電設計公司,促成泰昌向國際輸變電總承包方向發展。
2011年,張鵬飛重組浙江恆業電子有限公司,跨入智能電網領域。
2012年,張鵬飛把溫州電力建築安裝有限公司更名為泰昌建設有限公司,促成泰昌建築產業一體發展新階段。
2014年,張鵬飛創辦泰昌集團上海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⑥ TVB的老闆是誰啊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電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創辦人之一,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
邵逸夫祖籍寧波,1907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後來人稱「六叔」。邵受教於美國,19歲中學畢業便隨兄長邵仁枚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從此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他與兄長於1920年代活躍於中國的電影業。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拍攝全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粵語)。1928年,邵逸夫赴星馬等地協助兄長發展電影發行公司。
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由邵氏投產至暫停製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2000年,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斥資4億港元購入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碼復修。
多年來,邵逸夫捐助超過數以十億計款項,為內地、香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以表揚他在娛樂事業的成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1977年獲英女皇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會公益貢獻。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2年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第1屆於2004年舉行。獎項模仿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3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第一屆的數學獎得主是陳省身;天文學獎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簡悅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與中國星電影公司合作投資11億港元,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香港電影城」,預期於2005年中期開幕。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後,將再與演員簽約,投資大約2億港元開拍約15部新戲。
邵逸夫的慈善事業:2008年中國四川發生汶川地震,邵逸夫捐款一億。2009年香港地區特大水災,邵逸夫捐款一億。為援助台灣「8.8水災」,邵逸夫委託其夫人到賑災晚會現場捐款1.08億新台幣。
⑦ 逸夫是誰
逸夫指邵逸夫先生。
香港廣播電視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邵氏影業公司董事長邵逸夫先生自1985年以來連年向內地教育事業捐贈巨款,用於學校建設。
1985年1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會」的名義一次捐款1.06億港幣,受益的有香港大學、浙江大學、台灣國際藝術學院。浙江大學在風景秀麗的玉泉山風景區還修建了一座科學館,命名為「邵逸夫科學館」。
同年3月,他又捐款1000萬港幣給中國保護莫高窟壁畫工程,受保護面積達3000平方米。
邵逸夫第六次慷慨解囊,向內地162所學校捐款1.101億港元。至此,他在內地捐款總數已達6.658億港元,贈建項目246個。
對內地教育,邵逸夫說:「內地培養師資刻不容緩」,「一個先生五十個學生,十個五百個……作用就大了。」
1990年5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現了一顆2899號行星,中國政府特將此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⑧ 上海泰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上海泰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上海泰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⑨ 上海泰昌溫熱理療床
您好,看到您的問題將要被新提的問題從問題列表中擠出,問題無人回答過期後會被扣分並且懸賞分也將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您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或者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多認識一些知識豐富的網友,和曾經為你解答過問題的網友經常保持聯系,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些好友詢問,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 三,該自己做的事還是必須由自己來做的,有的事還是須由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別人不可能代勞!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最終靠自己。 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你一定採納我的建議哦! 雖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問問哦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