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盤尾盤扭轉局勢,周一該怎麼辦,又該怎麼操作
本周五上漲指數尾盤在金融股的帶動之下,大盤扭轉乾坤強勢突破短期各大均線,收出了一根中陽日K線,下周一該怎麼辦?又該怎麼辦?
其實根據周五尾盤情況來看,下周一行情還是比較樂觀的,這種拉升力度必然會延續到下周一,有些踏空資金會在周一找機會入場的,一旦場外資金進入市場,資金得到補充,補了周五縮量分短板,這樣下周一就非常好辦了。
下周一怎麼辦?下周一的辦法非常簡單,重點關注兩點:
第一,看上證指數是否繼續拉升,如果上證指數繼續往3400點挑戰,最好的辦法就是耐心持股,耐心等待。
遇到這個走勢的話,操作也是非常簡單,空倉的繼續觀望,持倉的進行減倉,同時記住不開新倉,不加倉或者補倉,這一點非常重要。
總之周一該怎麼辦?該怎麼操作?大家可以根據我上面的分析進行對號入座,千萬不能亂操作,一定要根據周一具體走勢來決定。
但根據周五的行情,以及周末的消息面,預計下周一高開後繼續保持震盪為主,但不會大漲不會大跌,繼續縮量窄幅來回震盪為主,全天走勢比較穩定,賺錢效應一般,只適合做小波段的行情。
⑵ 股市中有什麼投機技巧
低位買進,高位賣出。低位高位在哪裡?在您自己心裡。堅信沒有永遠不漲的股票,也要相信沒有永遠不跌的股票。
⑶ 「扭轉操作」可否扭轉乾坤
美聯儲可能在下一次會議中研究這項建議。如果上述消息屬實的話,必須認真研究這項操作所帶來的後果。傳統意義上講,短期利率低、長期利率高是一種正常現象,由此描繪出來一張以時間為橫軸,收益率為縱軸的坐標圖上,國債的收益率曲線是向上傾斜的。筆者不知美聯儲擬議中的扭轉操作的具體目標,是否就是將長期國債利率壓低到低於短期國債的水平以下。但僅僅從字面上理解,這個操作的名字twist似乎包含了這種可能性。如果這是真的,就意味著美國背叛了市場經濟。一條短期利率高,長期利率低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陌生的,只有在通貨緊縮的時候才看到過。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意味著生活可能發生許多改變。扭轉操作不同於QE3那樣印鈔票的辦法,而是一個不印鈔票的「妙招」。如果說QE系列的貨幣寬松政策是以印鈔票的辦法為投資人提供流動性的話,扭轉操作或者稱為「OT系列」的政策則是以消除投資人風險為特徵的。美聯儲把他們在危機期間買入的短期有價證券拋出或者待其到期之後買入長期國債,看似沒有新印鈔票,其實這樣的扭轉操作的效果恐怕遠比印鈔票要強。因為這樣的操作可能鼓勵借貸發生,鼓勵信貸擴張。危機以後,美聯儲盡管買入許多票據資產,向市場注入了許多流動性,但是美國的商業信貸仍然不活躍,甚至有萎縮和惜貸的跡象。可見更多的鈔票並不能刺激經濟,反而使得市場對於美元的前景表示擔憂,導致股市疲弱而黃金大漲。現在如果美聯儲大量買入長期國債,則有可能刺激信貸的發生,鼓勵大家融長期券,去進行短期投資,博取收益之後再償還長期國債。而且大家還不用擔心融券的風險,因為美聯儲已經將長期券的價格提升到使得利率很低的水平上,近似於美聯儲人工消除了投資人做空長期國債的風險,變相鼓勵大家融資、借貸,去進行投資。即便你的投資短期內無法取得很好的收益,也不用擔心,因為你融券的標的物是長期債,你可以安心等美聯儲將長期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上,然後讓短期市場的隨機性把有利於你的波動實現為利潤。一方面,「扭轉操作」鼓勵了投資人融長期券投資短期標的物,可能會導致大宗商品和股市上漲,從而使得美元走軟;另外一方面,「扭轉操作」鼓勵了商業信貸的擴張,由此就有可能激活美國經濟。所以,筆者猜想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有多種――壞的結果可能是全球資產價格動盪;好的結果可能是美國的財政收入增加,如果他們繼續執行嚴格的財政紀律的話,也許還能夠減少赤字,這樣就有可能改善美元的基本面。如果美聯儲真的實施了「扭轉操作」,恐怕就規避了其他國家對於美聯儲濫發鈔票的指責,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用印鈔票了,而且還不用擔心中國等債權國用拋售美國國債相威脅。據我所知,中國買入的美國國債大部分是流動性比較好的短期國債,如果中國拋售這部分短期國債,這就使得美國短期國債價格下跌而利率上升,正中美聯儲下懷,進一步增強了美聯儲「扭轉操作」的效果。盡管抱怨,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妙招。因為如果簡單印鈔票的話,可能會導致美元的大幅度貶值,而這樣的扭轉操作壓低了長期利率。如果放在國債定價模型中來看,可以認為是美國國債價格的波動率會下降,由此又能夠為美元提供支撐。但是任何政策都會有兩面性。美聯儲開動馬力印鈔票的話,也許還有退出機制;「扭轉操作」卻很難看到美聯儲退出的可能性。假如美聯儲突然宣布拋出長期國債買入短期國債的話,又將為市場帶來更多的動盪,市場本身的機制被美聯儲的政策蹂躪。對於美國來說,「扭轉操作」短期看是一步好棋,長期看則有因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可能使全球經濟受到傷害。
⑷ 如何做股票短線 應該看什麼指標 線 詳細點 謝謝
漲停回馬槍模型原理:
1、股價前期經過大幅度下跌(股價大幅度下跌後,本身就存在著超跌反彈的需求)
2、在底部區域出現第一個漲停板(股價進入底部出現漲停,說明在當天是有大資金進入,才會出現漲停的現象)
我們是通過這樣一個現象,去尋找在底部區域盡可能接近買到主力資金的成本區域,最終實現一個與庄共舞的目的。
漲停回槍的操作標准:
1、前期跌幅在30%以上(跌幅越大,未來反彈力度越大)
2、在底部區域出現第一個漲停板
3、以漲停板漲幅的價格x0.382=回踩線(考慮買入的一個重要標准)
4、當股價回落到回踩線和低吸區域內可以考慮進行買入了
買入原則:
1、股價在13個交易日內回落到低吸區域可以考慮買入
2、股價在低吸區域出現明確的回踩確認可以買入(觸底回升1%以上可以考慮買入)
止盈止損條件:
止盈:前期高點附近放量當天的均量線價位
前期高點放量是說明出現了比較大的交易換手,通過均量線可以知道當天的換手主要在什麼價位,此價位經過一輪下跌後再次回升起來,在此價位交易的人是虧損的狀態,所以股價再次回打到套牢盤比較集中的位置,會產生比較大的壓力,我們要考慮的是在這個價位附近減倉止盈
止損:股價跌破了漲停回馬槍的開盤價應該主動放棄低吸機會,或者止損出局,以此來降低風險。
如果遇到單邊下殺大多數機構在行情不好的時候都會順勢下殺,不太可能去逆勢做多,這樣成本會比較高。機構的優勢在於順勢下殺時,可以在低位分批補倉實現盈利,但普通投資者是沒有資金優勢,沒有錢去補倉,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時刻做好止損准備
⑸ 關於135均線戰法
你好,「135」戰法即13日均線、34日均線、55日均線組合系統的簡稱。
135均線戰法應用:
一、「135」戰法之一箭穿心
股價在高價區震盪走低並破55日均線,中、長期均線由升趨平,13日均線開始下穿55日均線,股價在結點下方多以小陽報收,如果結點下方收陰線,應該及時賣出。我們把13日均線下穿55日均線的結點稱之為「一箭穿心」。
【形成原理】
1、股價經過大幅拉升後,莊家伺機派發,由於倉位太重,不可能一次把籌碼批發出去,於是就控制著股價在高位反復震盪;
2、在派發的尾段,也就是13日線下穿55日線的同時,莊家故意使K線收陽,進一步迷惑散戶,碰上沒有風度的莊家,K線索性收陰;
3、一箭穿心的出現意味著一輪大調整已經開始,這時候應該不計成本的清倉離場。
【賣出時機】
1、【拖泥帶水】出現當天,清倉完畢;
2、翌日,趁股價慣性沖高時,快速撤離。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⑹ 易會滿把股市推向崩潰,他安的什麼心
不怪他,任何人做中國證監會主席都一樣,本來漲跌就是市場規律,不能隨便干涉。
⑺ 高分尋找一篇關於股市歷年規律的文章。
兄弟 你要的應該是這個吧
《16年K線揭示中國牛熊規律》
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截止2007年5月14日,中國股市創下4081點的歷史最高記錄。其間,中國股市已經歷了四輪半牛熊交替。16年的歷史,16年的軌跡,也為我們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視的「中國特色」。
16年歷史經驗總結起來看,中國股市牛熊交替的基本規則大體如斯:如果漲得快,一定跌得更快;如果漲得陡,一定跌得更陡;如果漲得猛,一定跌得更猛;如果一波三折地漲,它就會一波三折地跌。
16年來上證綜指日K線圖全景
本文劃分每一輪牛熊周期的標志:熊市的底部目標一般都會跌去牛市峰值的50%以上,否則,本文不算入一個牛熊輪回。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200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
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至今的歷史最高記錄4081點。
本輪行情的主要特點是:來勢兇猛、漲得快、漲得陡,除1500——1750點區域作過較為充分的整理外,其他點位區間幾乎拒絕了一切調整,尤其是自2000點以來,股市更是拒絕了任何調整的要求和機會,它在向3000點和4000點進發的途中幾乎是毫不喘息、不知疲倦地往前沖,它似乎要將前四年的下跌在一夜之間報復性地補償回來。
因此,自2000點以來,中國股市開始不斷地加重泡沫化的成份和比重,「凡新必炒」、「必跌必搶」,進而演變為「凡買必漲」、「凡買必賺」。由於股市的極度瘋狂以及「天上掉餡餅」的財富效應,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大批新股民搶入股市,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上課時間炒股成風,上班一族請假在家專心炒股,更有職員炒掉老闆炒股票,當然,也有一些公司老闆關掉自己的企業專心炒股,也有人高利貸炒股,或是賣房炒股,以及借用房貸名義炒股,甚至出現盜用銀行公款炒股,至此,「全民談股」與「全民炒股」的格局業已形成。當大盤累計上漲300%之後,滬深A股已有超過80%的股票的市盈率超過了50倍。
目前的股市,是上?是下?仍是一個謎。然而,無論大盤走多遠、漲多高,熊牛交替仍是股市永恆不變的法則,「大牛」後的「大熊」終將再次考驗中國股市投資理性之所在。筆者曾經預言,若有朝一日,中國股市能真正站穩1500點之上,而不再重返1500點之下,只有到那時,中國股市才叫「長大」、「成器」。
⑻ 股市什麼樣的K線是扭轉乾坤K線
不要太寄希望於K線圖,據說江恩理論的創始人威廉D江恩並沒有靠K線圖的江恩理論而發財,最後反而貧困而終。
⑼ 股市何時扭轉乾坤~!
⑽ 張建中自創扭轉乾坤選股法,這種選股法靠不靠譜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投資股票來為自己帶來一定的收入,但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投資股票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張建中自創的乾坤扭轉選股法,很多網友都好奇,這種方法究竟有沒有一定的效果,實際上這種方法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的程度究竟怎麼樣,誰都不敢打包票。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明白究竟這種方法買賣股票有沒有效果,我們是不能夠去打保票的,但實際上我們在買股票的過程中,要續學會學習,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讓我們在買股票的時候得心應手,才能夠讓我們的投資有更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