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蘇州真的轉型成功了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來
蘇州是轉型有戲了,還是轉型失敗了,有種聲音是,蘇州不要說跟深圳比,已經淪為杭州後面的小弟城市。
杭州有電商,有互聯網之城的名片,有各類名企,蘇州呢,在外資製造業之後,蘇州的名片到底是什麼?
1
蘇州成本實在太高,又有一家外企撐不住了。
2018年1月7日,世界500強之一的日本日東電工公司,宣布關閉蘇州工廠的生產線,撤。
日東電工,2001年7月注冊於蘇州工業園區。全球第一家偏光片製造商,液晶電視用多層光學補償膜佔全球市場40%以上份額。頂峰時期擁有6000人的巨型工廠,現在,將裁掉最後1000名中國員工,上千名員工在春節前失業,不得不拎著背包提前回家過年。
2016全年蘇州房價漲幅43%,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到2017年12月,蘇州房價上漲增速為負的1.16%,終於下降了。
2017全年蘇州土地出讓金1773億元,大約是2015年的三倍。2017年前三季度,蘇州房地產開發投資1799億,同比增長6.5%,這不算高。大家拿著地,憋著,少開發。
被打壓的是成交量。2017年1到10月,一手住宅成交規模619萬平米,按此前連續四個月60-70萬平米的成交規模預計,全年的成交規模應該750萬平米左右,和2014年成交規模差不多。
預計2017全年二手房成交規模在500萬平米,和2016年的724萬平米相比,大幅萎縮。
5
蘇州速度下降,新興工業。
低端製造走了,城鎮登記失業率還是控制在2%左右,說明產業鏈上的工人也走了。
新興產業在上升。2010年,傳統產業占蘇州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的72%,新興產業佔28%;2016年,傳統產業佔比降到50.2%,新興產業上升到49.8%,2017年,一定超過50%。
2017年上半年,新興產業以全市規上工業28%的企業數量佔比,創造了50%的產值、57%的利稅和59%的利潤。
但是,新興產業要成為成熟產業,有很長的路要走。那些精密加工,包括制葯,時刻做好准備,等著專利到期生產。
蘇州處於轉型的陣痛中,如果規劃不好,如果不依靠市場,會成為一個庸俗的二線城市。
一個快要喪失資金聚集能力的城市,還能維持房價泡沫多久?別再高喊著金融地產造就大蘇州了,外資走了,製造業沒了,蘇州還剩下些什麼?
② 現在股市跌得那麼慘,大家都虧本,那請問誰在賺錢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③ 2017年以後得凱美瑞可不可以調校公里數
2017年以後得凱美瑞正常是可以調校公里數的,在當地正規汽車電器維修點應該都可以調公里數的。
④ 有一些股票明明漲得非常好,為什麼突然暴跌呢
但凡炒股的人大多都明白要順勢而為,要等股票圖形由下跌趨勢轉為上漲趨勢,均線已經形成多頭排列,量能開始溫和放大開始往上漲的時候買進股票,借勢繼續上漲賺錢。但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趨勢走好的個股被你選中了,當你一買進去股價不漲反而下跌,這難免讓很多技術派人士感到困惑,無法理解。
還有的股雖然技術圖形上已經走好,屬於這一波市場炒作熱點范圍內的個股,但不是龍頭,這個板塊龍頭股炒作一旦結束,其它股迅速甚至先於龍頭股轉為下跌。如2017從9月炒晶元題材一直炒到年底,那一波炒晶元題材的龍頭是江豐電子、士蘭微,而通富微電並不是這一波的龍頭股,圖形上當時已經處於全面多頭向上趨勢,龍頭炒作一結束,很快這支股票也轉為下跌。
⑤ 2017年個人所得稅標准 2017個人所得稅表 2017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2017個人所得稅表:
(5)2017蘇州固鍀股價預測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執行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有關問題的公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八號)(以下簡稱稅法)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稅法修改的相應條款,現就貫徹執行的有關具體問題公告如下:
一、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的適用問題
(一)納稅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後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適用稅法修改後的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表(見附件一),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納稅人2011年9月1日前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無論稅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後入庫,均應適用稅法修改前的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應納稅額的計算問題
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投資者(合夥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後的生產經營所得,應適用稅法修改後的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表(見附件二)。
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先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再計算全年應納稅額。其2011年度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如下:
前8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的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8/12
後4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後的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4/12
全年應納稅額=前8個月應納稅額+後4個月應納稅額
納稅人應在年度終了後的3個月內,按照上述方法計算2011年度應納稅額,進行匯算清繳。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比照本公告第二條規定執行。
四、本公告自2011年9月1日起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089號)所附「稅率表一」和「稅率表二」同時廢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所得稅
⑥ 1.A公司2014年的有關資料如下: 稅前利潤1000萬元,所得稅率25%,預期普通股報酬率
1、每股盈餘=1000*(1-25%)/100=7.5元
股票價格=1.2*(1+5%)/(15%-5%)=12.6元
2、加權平均資本成本=800/(800+12.6*100)*10%*(1-25%)+1260/(800+1260)*15%=12.08%
3、財務杠桿系數=(1000+800*10%)/1000=1.08
4、固定成本=1.296/1.08*(1000+800*10%)-(1000+800*10%)=216萬元
5、2014年EBIT=1000+800*10%=1080萬元
2015年每股收益=1.08*(1296-1080)/1080*7.5+7.5=9.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