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票大戶與股價

股票大戶與股價

發布時間:2021-07-21 15:51:31

⑴ 大戶買賣股票為什麼能影響股價

大戶買賣股票都是大手筆,不像散戶幾百幾千股買賣,所以大戶的買與賣對股價有直接影響,道理一樣,賣的多了股價會跌,買的多了就會漲!謝謝採納!

⑵ 一隻股票裡面有很多的超級資金和大戶資金 股價會不會上漲

每個股票裡面都是有大資金和大戶的,既然有這些人在要上漲的首要條件就是讓散戶出局,然後再漲,

⑶ 為什麼股票大戶等股價升了後賣掉,股票就下跌

假如大戶要賣10000手的股票,買一10元的有2000手,買二的9.99有2000手,買三的9.98有2000手,買四的9.97有2000手,買五9.96的2000手,先後成交10元的,9.99元的,9.98元的,9.97元的,9.96元的,這樣股價就下降了。這里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量不同,另外還跟拋售的時間有關,拋售的時間越長,股價下降的越少;拋售的時間越短,股票下降地越快。
對於長期庄來說,股票已經拉出了上漲的趨勢,又有消息面等等配合,散戶覺得這股票還會漲,持續買進;可是莊家覺得股價差不多了,就會一邊漲一邊緩緩地拋售股票。這是善庄,莊家走了之後還有一定的漲幅。這種庄比較難分辨。
莊家還可能拉高了股價,然後再拋售股票,再拉高再拋售,這是在做頂。那麼大的成交量是因為有莊家在拋售,又有另外的莊家在接手,接著莊家再拋售,又有另外的莊家接手,以此類推,股票一直上揚,但是這種趨勢只能是短期的,沒有莊家願意長期持有這股。

⑷ 為什麼大戶可以拉升股價

假設一家公司發行100張股票,每張價格為10元。經過交易後,昨天收盤價位11元。如果今天有人要11元買進,但是沒有人賣出。他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買進,比如以11.5元買進10張,有人覺得該價格可以賣出,則雙方達成。所以更多的資金就進入了這支股票。因為只有100張股票,要容納更多的資金,價格必須更高。

⑸ 怎麼看股票大戶買入價

1、從價格和成交方面的變化來觀察,大戶開始買進股票的時候,其跡象有:平日成交量不多,忽然大量增加,這時可能是大戶開始吃進;盤面上有大手筆買單;股價偏低,且每天以最低價收益,也可能有大戶在壓價吸納。
判斷大戶開始的主要指標有:成交量活躍起來,而且買盤較集中,往往集中於少數公司;股價迅速沖高,出乎投資者的意料;有些主力喜歡在臨收盤時,在低檔大量掛進。
2、判斷大戶賣出。大戶是否在賣出,相當難以判斷,因為誰也不會大張旗鼓地出貨,但只要投資者細心觀察,也可以發現大戶賣出的跡象。如:是否利多消息出現時,成交突然大增?是否股票漲得相當高時,成交量大增;大戶是否頻頻把股票讓出去,而不是轉進來?是否接二連三地宣揚某股票的利多消息,自己卻不再大量買進?
3、用簡單的計算及統計方法判斷大戶進出的動態。採用出此類方式,必須耐心地逐日統計,才能獲得較為准確的資料。
簡單的計算及統計方法。最常用的有:
(1)股票交易周轉率法。是計算股票成交股數與總發行股數的比率的方法。股票交易周轉率高,表示該股票的買進賣出都較多,如果交易周轉率高,而價位上升,則表示買方強於賣方;反之,交易周轉率低,而價位下降,則顯示賣盤強於買盤。
(2)平均每筆成交數量法,以股票每日成交股數除以成交筆數,即為平均每筆數量,如每筆成交數量大,表示每筆買賣的股數較大,即有大額進出(有大戶進出);反之,平均每筆股數少,即表示買賣均為小額(為散戶行情)。

⑹ 股票中大戶與莊家的區別

(1)大戶伎倆:大戶在股市里興風作浪,股價上下波動,投資者望而生畏,致使很多人遭受損失。由於大戶的活動是隨機的,就使得人們很難預測目前的股價是屬於正常性的漲跌,還是大戶們有意圖的哄抬。這里把大戶的活動方式排列出來,可作為投資判斷時參考。
1.利用兩個不同的戶頭,以互相沖銷轉帳的方式,反復作價,只須付出少量的手續費和交易稅,即可輕易地將股價抬高或壓低。
2.利用股市榮枯循環期的市場心理,在低價時大量吸進。然後運用各種外來因素設法哄抬,達成低進高出而獲巨額利益。或是在高價時先賣出,然後造成跌風,至低價時再買回。
3.如果市場中有姐妹股齊漲齊跌的情形,選擇其中股數較少或金額較少易於操縱者,採取聲東擊西的方法,使眾多投資者盲目跟隨,而達到抬價或抑價的目的。
4.選擇同類型同性質的股票,哄抬或打擊其情況較弱的一種,使之逐漸擴大對整個同類型股票的樂觀或悲觀氣氛,以遂其謀。
5.有信用交易制度的市場,利用一定比率的保證金即可擴大交易額,加碼買進或借股拋出,增加股價漲或跌的壓力。
6.連續的小額買賣,以「高進低出」或「低進高出」的方式,一再行之,損失少量金額以達到壓低或抬高股價的目的。
7.對公司事情了解較一般投資者為早的發行公司人員勾結紀商,先買進過賣出,然後將公司實情公開,影響股價變動,再賣出或買回以大目的。
8.利用高價的盤檔出貨,然後在盤檔中,宣布增資或增資配股,造成股價的暴漲或暴跌。
9.利用利多或利空的消息產生相反的作用,製作假象。投資大眾基於有利多消息股價必然上漲,利空消息股價會下跌的預期心理,而搶賣股票一避免損失,恰與股價的表現正好相反,也正是利空出盡利多,利多出盡利空的表現。
(2)以假亂真:「買漲不買跌」乃股市普遍心理,在跌勢市場里,沒有人願意買進股票這個賠錢貨,然而,如果在跌勢中製造出一股猛漲的迴流,很多人難免要大上其當了。「大漲三天不請自來」,正是這種情形的寫照。
大戶們操縱股市,可以說是摸透了散戶的心態。在跌勢市場中,人們的心理趨向悲觀,為了達到拉高出貨的目的,大戶們要展開心理戰,首先放出很多利多的風聲,來煽動行情,然後大量買進以抬高股價,等到人們聞風而動,蜂擁而至,大戶即大量拋售。因此,跌勢市場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往往使大戶能夠順利出貨。如果股票上漲找不到實質上漲的原因,應以獲得20%為限先行了結,以免受無妄之災。
在漲勢市場中,大戶為了讓散戶減低戒心而大量加碼,以抬高股價,甚至不惜借貨還加碼。此時人心樂觀,門戶大開。當股價到達某一高點,就開始大量出貨,並打擊行情,接連數日大跌再拉高軋空,這時一般人以為此乃大漲以後的小跌,以後還可看漲,於是再度搶進。就這樣,散戶被大戶一段一段套牢在最高價,而大戶手中的存貨全部一高價套在一般投資者手中,隨後股價產生暴跌。
大戶在股市裡製造種種假象,以假亂真,往往會使很多初入道者上當受騙,對此應有一定的警覺。
(3)布謠坐轎:在股票市場中,各種各樣的謠言,層出不窮。不過,這些謠言往往各有其來龍去脈。有些謠言非常准確,實在不能說它是謠言;也有些謠言千奇百怪,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後墮入迷魂陣中。對這些謠言應摸清其意圖和所要達到的目的。
其實,謠言本身虛虛實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謠言往往有虛的一面,也有實的一面。
虛的一面:在漲勢中空頭被軋空,多頭大戶要使坐轎的投資者賣出。由於市場心理樂觀,大勢上揚,空頭補不到貨,在這時候唯有造謠迫使股價作技術性回跌。
在跌勢反彈行情中為了打擊行情,製造一個不實的消息使股價趨跌,以便在某一價位補貨,避免散戶坐轎。
實的一面:在漲勢市場中,股價上漲到某一高點,突然傳出利空消息則股價開始下跌,代表著多頭的主力在退場,使散戶套牢在高價。
在跌勢市場中,利空消息的傳播深入投資者的心裡,而使股價趨跌,讓投資者賣掉手中所以的股票,退出市場,好讓多頭大戶進貨與空頭大戶補貨。
其實,這些謠言的散布是大戶的慣用手法,如能洞悉其中內容的真實性,則可避免無謂的風險。
在利多消息宣布以前,大戶們領先低價購進股票。這就等於坐進了轎子。等利多明朗化,大家一窩蜂地爭購時,引起股價節節上升,大戶們坐在股價這個轎子里,被散戶們爭先恐後地抬上山頂,在大家搶購時,以高價脫手,獲取巨利。如果能利用好謠言,坐上轎子,當然是財源滾滾;如果總是給人抬轎,那麼,難免會有苦果。
坐轎之前須先判斷所獲消息是被多數人還是少數人知道。若只被少數內幕人知道,在漲勢市場上無妨坐上,但在跌勢市場應在消息公布前的反彈行情先行賣掉2/3的股票以防劇變,因為若坐轎不成,買進股票恐怕多半會在高檔套牢。因此須弄清,若為少數內幕人所知的消息,不妨坐上轎子,讓後知者抬轎,以便獲利。
「養,套,宰」:「養多,套多,宰多」是股市大戶操縱股價來掠奪散戶的高效武器,在股市中屢見不鮮。大量投資者被高價套牢,最後被低價殺出,虧損巨大,令散戶不堪回首。下面以台灣股市聯隆股票為例加以說明。1927年12月11日,聯隆股票從358元下跌,到1973年12月低跌到49元的低價,跌幅令人心驚。
1.養多階段。開始,聯隆股價在120元左右,盤旋了一段時間後,投資散戶見其價格日久不下而放心跟進。然後股價突然上漲,這是大戶使用「養」的戰術所得的成果。
2.套多階段。聯隆股價暴漲以後,人心樂觀,大膽搶進,股價高達350元左右,聯隆不斷地傳出利多消息,而大戶慣用的手法,將散戶全部套牢。
3.宰多階段。宰多的技巧須具高深的內涵,不僅須有利空消息的配合,更須使股價達到350元左右價格,證管會採取穩定股價的嚴格措施,大戶開始大量出貨,股價下跌至132元。大戶還不滿足,又繼續玩弄手段,使股價開始反彈上升,連續在一周內大幅上升沒有回頭。這時許多散戶以為股價不會再往下跌,又再東挪西借加碼買進,而大戶唯恐散戶遲疑不前,一方面造成大成交量使散戶以為大戶開始買入,並且再來一筆大額轉賬使散戶跟進;另一方面報章雜志開始傳播聯隆利多消息,當股價上升至190元左右大戶又開始出貨,將價格壓在80元左右,再一次將散戶殺得昏頭昏腦。最後新聞界又再次發布不利消息,將聯隆壓到40元低價。

⑺ 股票中大戶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大戶就是大額投資人,例如財團、信託公司以及其它擁有龐大資金的集團或個人。五十萬以上可以稱為大戶,大戶可以進大戶室,要是有幾千萬的大戶,證券公司會降低傭金,以吸引客戶增加交易量。

大戶在股市裡興風作浪,股價上下波動,投資者望而生畏,致使很多人遭受損失。由於大戶的活動是隨機的,就使得人們很難預測目前的股價是屬於正常性的漲跌,還是大戶們有意圖的哄抬。這里把大戶的活動方式排列出來,可作為投資判斷時參考。
1.利用兩個不同的戶頭,以互相沖銷轉帳的方式,反復作價,只須付出少量的手續費和交易稅,即可輕易地將股價抬高或壓低。
2.利用股市榮枯循環期的市場心理,在低價時大量吸進。然後運用各種外來因素設法哄抬,達成低進高出而獲巨額利益。或是在高價時先賣出,然後造成跌風,至低價時再買回。
3.如果市場中有姐妹股齊漲齊跌的情形,選擇其中股數較少或金額較少易於操縱者,採取聲東擊西的方法,使眾多投資者盲目跟隨,而達到抬價或抑價的目的。
4.選擇同類型同性質的股票,哄抬或打擊其情況較弱的一種,使之逐漸擴大對整個同類型股票的樂觀或悲觀氣氛,以遂其謀。
5.有信用交易制度的市場,利用一定比率的保證金即可擴大交易額,加碼買進或借股拋出,增加股價漲或跌的壓力。
6.連續的小額買賣,以「高進低出」或「低進高出」的方式,一再行之,損失少量金額以達到壓低或抬高股價的目的。
7.對公司事情了解較一般投資者為早的發行公司人員勾結紀商,先買進過賣出,然後將公司實情公開,影響股價變動,再賣出或買回以大目的。
8.利用高價的盤檔出貨,然後在盤檔中,宣布增資或增資配股,造成股價的暴漲或暴跌。
9.利用利多或利空的消息產生相反的作用,製作假象。投資大眾基於有利多消息股價必然上漲,利空消息股價會下跌的預期心理,而搶賣股票一避免損失,恰與股價的表現正好相反,也正是利空出盡利多,利多出盡利空的表現。

上市公司中的股票大戶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和公司有什麼聯系,一般股價都是大戶掌控的嗎還是公司掌控的

大戶一般是指基金公司 私募 QFII及其他一些資金雄厚的機構
股價都是大戶在掌控著
他們跟公司的關系也都很好 因為股價炒高了 公司的股票就能賣個好價錢

當然一些大盤指標股是掌控不了的 比如工商銀行 中國石油

一般的大戶權利倒不會多到哪裡去 因為他們錢多 會為證券公司產生很多的傭金 那些機構就會有專人負責為這些大戶提供一些信息 你也知道 在股票市場信息就是金錢

當然你說的也對 一般一些企業的老闆就是大戶

⑼ 在股市中,機構大戶操縱股價的常用手段有幾種

在股市中,機構大戶操縱股價的常用手段有以下幾種:
壟斷。機構大戶為了宰割散戶,常以龐大的資金收購某種股票,使其在市面上流通的數量減少,然後放出謠言,引誘散戶跟進,使市場形成一種利多氣氛,哄托市價,待股價達到相當高度時,再不聲不響地將股票悉數拋出,從中牟利。而由於機構大戶持有的股票數量較多,一旦沽出,必定導致股價的急劇下跌,造成散戶的套牢。另一種方式就是機構大戶先賣出大量股票,增加市面股票籌碼,同時放出利空消息,造成散戶的恐慌心理,跟著大戶拋售,形成跌勢,此時大戶再暗中吸納,高出促進,獲取利潤。
聯手。兩個以上的機構大戶在私下竄通,同時買賣同一種股票,來製造股票的虛假供求關系,以影響股票價格的波動。
聯手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聯手的大戶同時拿出大量的資金購入某種股票或同時拋出某種股票以使價格上漲或下跌;另一種方式就是以拉鋸方式進行交易,即幾個大戶輪流向上拉抬價格或向下打壓價格。如大戶A先以10元價格買進,大戶B再以11元的價格買進,然後大戶A再以12元的價格買進,將價格輪流往上拉。
對敲。兩個機構大戶在同一支股票上作反向操作,一方賣,另一方買,從而控制股價向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當股價到達其預定的目標時,再大量買進或拋出,以牟取暴利。
轉帳。一個機構大戶同時在多個券商處設立帳戶,一個帳戶賣,另一個帳戶就買。通過互相對倒的方法進行虛假的股票交易,製造虛假的股市供求關系,從而提高股票價格予以出售或降低股票價格以便買進。
聲東擊西。機構大戶先選擇易炒作的股票使其上漲,帶動股市中大量的股票價格上升,從而對不易操作的股票施加影響,使其股價上漲。
套牢。機構大戶散布有利於股票價格上升的假消息,促使股票價格上漲,誘使眾多的股票散戶盲目跟進,而機構大戶在高價處退出,導致股票價格無力支持而下跌。反之,空頭大戶用套殺多頭的方法,又可使股票價格一再上漲。

閱讀全文

與股票大戶與股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