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韓亞成

上海韓亞成

發布時間:2021-07-21 18:20:57

『壹』 胡曉明的專著

中國詩學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
(獲 1991年度華東地區優秀理論著作一等獎)
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北京三聯、台北錦銹 1992
《書生情緣》(有關古典新義的讀書札記以及文藝評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9月,
靈根與情種:先秦文學思想研究,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4
文心雕龍綜覽(參編,專書簡介部分),上海書店 1995
饒宗頤學記,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6
(獲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 94年度獎學金)
澄心論萃(編纂),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
宋詩精華(參編),廣西大學出版社 1996
中國思想史話,(與韓亞成、李瑞明合著),黃山書社 1997
小琉球漫志(清人朱筠園著,白話文翻譯),台灣前衛出版社 1997
文化江南札記,浙江攝影 1998
釋中國(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
大海與眾漚──熊十力文萃(編纂),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
大學活葉文庫(第 4輯),華東師大出版社1998
固庵文錄(編校),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自學考試指要〔參編、統稿〕,華東師大出版社 1999
跨過的歲月:王元化畫傳,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0
饒宗頤學述(與李瑞明共同整理),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中國名勝舊影(撰文),浙江攝影 2000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自學考試指要〔參編、統稿〕,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0
大學活葉文庫(第 13輯),華東師大出版社2000
古代散文集粹(與李瑞明、秦蓁合編),上海科技教育出 2000,
慶祝王元化教授八十歲論文集(執行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
(《新民晚報》連載 2000年1月25日~3月9日)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職業作家。以歷史小說創作為主,已出版《洛神》,《天鑒》(上卷:靖康恥;下卷:臣子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長篇歷史小說多部。作品《洛神》獲首屆湖北文學獎,台灣「羅貫中歷史小說創業·首獎」。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執行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
宋代詩歌評點(與秦蓁、許靜、王少梅合著),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1
中國學術大辭典(參著),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1
近代上海文學系年初編,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7

『貳』 胡曉明與體育休閑

胡曉明
胡曉明,男, 1955 年 8 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成都人。師從王元化教授,1990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獲文學博士。現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秘書長。目前從事中國文學思想研究及近代詩學和學術史的研究。

研究方向 :中國詩學。

所教課程 :《昭明文選》講讀、莊子講讀、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古代文論、中國文化史導論、國學概要、現代中國學術原典、中國文學批評史等。

發表論文:

移情與感應:中西方美學比較舉隅,《文藝理論研究》 1990#4

論傳統詩學的自適精神,《文藝理論研究》 1990#4

論中國懷鄉詩的人性精神,《文史哲》 1990#4

生生之證:中國詩學的時間感悟,《探索與爭鳴》 1990#9

(獲78-92上海市優秀社科成果獎)

尚意的詩學與宋代人文精神,《文學遺產》 1991#2

唐人詩境說中的禪與道,《華東師大學報》 1991#3

宋詩養氣說與理學心性論之關系,《安徽師大學報》 1991#3

中國詩學中的清瑩境界,《文藝理論研究》 1991#3

中國詩的空間意識與人文精神,《南京社會科學》 1991#3

仁學是儒家文藝思想的根本精神,《文藝理論研究》 1992#2

我看《春江花月夜》,《中文自學指導》 1992#10

從《採薇》看中國文化的憂患意識,《中文自學指導》 1993#10

《郊祀歌》與儒家樂論之關系,《文藝理論研究》 1993#4

中國美學中的荒寒境界,《中國文化月刊》 1993#2

王元化先生及其學術生涯,《陰山學刊》 1993#4

讀詞隨筆(散文隨筆),《中文自學指導》 1994

《詩與酒》書後(散文隨筆),《東岳論叢》 1994#3

人生如樹花同發(散文隨筆),《百花洲》 1994#2

論阮籍的根本矛盾及其詩風,《華東師大學報》 1994#4

饒宗頤陳寅恪與四聲外來說,《文匯讀書周報》 1994/6

略論杜甫詩學與中國文化精神,《文藝理論研究》 1994#5

(《唐代文學研究年鑒》 1995、1996合輯,廣西師大出版社1997年版,,《唐代文學研究論著輯要》1990~2000年廣西師大出版社2001年版)

論兩漢樂府詩歌中所體現的人性精神 ,《齊魯學刊》 1994#5

(《鵝湖》 1995年、《北京大學學報》1995#4摘載)

史實、史識與良知, ,《東方》 1994#5、《上海文化》1994#5

陳寅恪 「 守老僧之舊義 」 詩文釋證,(載《學術集林》第十卷)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4

一切誠念終當相遇(散文隨筆) ,《收獲》 1994#6

與友人談陳寅恪先生(陳寅恪研究之一) ,《文藝理論研究》 1995#1

論陶淵明對儒家 「 德性之學 」 傳統的體認(載《中國詩學》第四期)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寒柳詩的境界,《學術月刊》 1995#5

學貫中西的選堂先生 ,《上海文化》 1995#1

夏承燾與義理學,《社會科學報》 1995/10/12

饒宗頤其人 ,《東方》 1995#3

饒宗頤與香港的因緣 , ,《學人》第八期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5

陳寅恪與《〈長恨歌〉箋證》,《上海社會科學報》 1995/6/19

存在感受與學術境界:論陳寅恪先生的學術性格及其學術思想,《上海文化》 1995#6

(獲 94-95上海市社科優秀論文二等獎)

熊十力的孤往精神 ,《上海社會科學報》 1995/8/10

從《十力語要》看熊十力哲學的學術性格 ,《華東師大學報》 1996#6

略論屈陶杜蘇的相通境界 ,《安徽師大學報》 1996#6

論 「 陳思贈弟 」 與曹魏政權的文化品質 ,《中國文化月刊》 1996#3

饒宗頤的治學態度與方法 ,《中國文化》第十二期 1996

《文化苦旅》偶評 ,《文藝理論研究》 1996#1

我的音樂經驗(散文隨筆),《音樂愛好者》 1996

香江書簡——關於知識人的思考(散文隨筆) ,《作品》 1996#7

也說「綠陰」與「初夏」,(散文隨筆),《文匯讀書周報》 1996/6

《柳如是別傳》的撰述主旨群說辨證 ,《文藝理論研究》 1997#3

是以詩證史還是借詩造史:高陽解詩的研究,《學術月刊》 1997

從鳳城到佛水山莊——從《柳如是別傳》看地點考證在詩文釋證中的方法與意義,《上海學術季刊》 1997#2

唐宋詩的世界,《東方文化》 1997#4

與友人論王國維書,《東方文化》 1997#6

說「衣」(古典文學札記一則)(散文隨筆),《散文》 1997#2

江南兒女生顏色(散文隨筆),《古典文學知識》 1997#2

從文化角度看電視(散文隨筆),《上海電視》 1997#1

一個現代文化之謎(散文隨筆),《解放日報》 1997

郁達夫與弘一法師(散文隨筆),《解放日報》 1997

用身體來理解(散文隨筆),《解放日報》 1997

湖畔居的那一片夕陽(散文隨筆),《解放日報》 1997

哀婦人孺子而嘉婦人(散文隨筆),《解放日報》 1997

悲欣交集(散文隨筆),《解放日報》 1997/3/25

虞山行(散文隨筆),《明報》 1997/9/13

思想史家的文學研究:徐復觀《中國文學史論集》《續篇》讀後

,(載《徐復觀與中國文化》)湖北人民 1998

學問世界和生命世界互為體用:王元化近年來的學術思想脈絡《文匯報》 1998/4/24

百年蘊蓄的文化尊嚴:《釋中國》編後,《文匯讀書周報》 1998/5/16

釋陳寅恪古典今事解詩法 (載《學術集林》第十五卷)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9

(獲 97-98上海市社科優秀論文三等獎)

陳寅恪與錢鍾書:一個隱含的詩學範式之爭,《華東師大學報》 1998#2,(《新華文摘》1998#5摘載)

二十世紀中國詩學研究的五個傳統,《文藝理論研究》 1998#2

從理性化到「陳寅恪現象」,《華東師大學報》 1998#5

《台灣書簡》(一~五)(散文隨筆),《文匯讀書周報》 1998/12~2000/元月

《文心雕龍》講疏,《文藝理論研究》 1999#5

吹萬樓頭的古香餘燼(散文隨筆),《文匯讀書周報》 1999

出新何術得陳推: 1999古代文論保定年會感言,《文藝理論研究》2000#2

論春秋稱詩的文化史意蘊,《社會科學家》 2000#5

散原論詩詩二首釋證,《華東師大學報》 2000#6

義寧陳氏之「變」論,《文匯讀書周報》 2000/11/4

徐珂的痛呻放言(散文隨筆),《文匯讀書周報》 2000/7/1

何為新「父范」,(散文隨筆),《創意》 2000#3

徐珂的痛呻放言(散文隨筆),《文匯讀書周報》 2000/7/1

何為新「父范」,(散文隨筆),《創意》 2000#3

唐宋詩之爭:陳衍詩學的近代轉義,(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十九輯)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

多元現代性如何可能,《思想與文化》第一期,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

陳寅恪為何寫《柳如是別傳》,《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4/9

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經典敘事,《南方周末》 2001/4/5

關於知識人與二十一世紀,《南方周末》 2001/9/13

當代思想史的腳注,《南方周末》 2001/8/16

再論文學上海,《文匯讀書周報》 2001/12/29

中國文學的現代性問題論綱(載《思想與文化〈一〉》)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9

略說古代荊洲的龍舟,《江漢論壇》 2001#6

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經典敘事,《南方周末(讀書版)》 2001/4/5

什麼是詩文考證的正路?,《社會科學》 2003#5

文化意識的自覺與上海城市精神,《中文自學指導》 2003#3

大學文化與古典文學,《文藝理論研究》 2003#3

從自主性原則看傳統思想與現代價值結合,《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2003#1

讀《庄》、《選》札記,(《施蟄存紀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11

對五四的回應、對革命的和解:梁實秋、宗白華、朱光潛合論(《徐中玉紀念文集》),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11

20世紀中國詩學史小言,《社會科學家》2003#3

現代性的普遍依據,《思想與文化》 2003#2

遠行回家的中國經典,《文匯報》 2003/3/14

春夜影話,《文匯報》 2003/4/6

*我欠晚清太多,《文匯報》2003/6/13

*層巒疊嶂的林毓生,《台灣聯合報》2003/3/18

*非點留下的政治文明遺產,《社會科學報》2003/6

*問道於百年學術,《文匯讀書周報》2003/6/6

專著:

中國詩學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

(獲 1991年度華東地區優秀理論著作一等獎)

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界,北京三聯、台北錦銹 1992

《書生情緣》(有關古典新義的讀書札記以及文藝評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9月,

靈根與情種:先秦文學思想研究,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4

文心雕龍綜覽(參編,專書簡介部分),上海書店 1995

饒宗頤學記,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6

(獲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 94年度獎學金)

澄心論萃(編纂),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

宋詩精華(參編),廣西大學出版社 1996

中國思想史話,(與韓亞成、李瑞明合著),黃山書社 1997

小琉球漫志(清人朱筠園著,白話文翻譯),台灣前衛出版社 1997

文化江南札記,浙江攝影 1998

釋中國(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

大海與眾漚——熊十力文萃(編篡),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

大學活葉文庫(第 4輯),華東師大出版社1998

固庵文錄(編校),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自學考試指要〔參編、統稿〕,華東師大出版社 1999

跨過的歲月:王元化畫傳,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0

饒宗頤學述(與李瑞明共同整理),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中國名勝舊影(撰文),浙江攝影 2000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自學考試指要〔參編、統稿〕,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0

大學活葉文庫(第 13輯),華東師大出版社2000

古代散文集粹(與李瑞明、秦蓁合編),上海科技教育出 2000,

慶祝王元化教授八十歲論文集(執行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

(《新民晚報》連載 2000年1月25日~3月9日)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執行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

宋代詩歌評點(與秦蓁、許靜、王少梅合著),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1

中國學術大辭典(參著),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1

近代上海文學系年初編,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7

閱讀全文

與上海韓亞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