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中信證券後市分析
短線技術指標都看空,個人看法是有可能跌破11.50的前期底部。主因是大盤反彈無力,大盤也要創新低,作為券商板塊的權重股,跟大勢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㈡ 深度解析中信證券,是機會還是陷阱
一半的一半
㈢ 誰幫我做一下中信證券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啊 謝謝了
基本mian:今年創設989和997創收了不少,傭金收入很好!
技術面,現在在震盪上行,長線可以持有!
㈣ 2014年中信證券K線圖分析
定增助力資本中介和國際業務發展
2014-12-28 00:00
事件: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5億股H股,本次發行對象為獨立於公司、非公司關連人士的10名以內的投資者。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日前5個交易日公司H股收盤價均值的80%。新募集資金的70%將用於資本中介業務,20%將用於跨境業務發展和平台建設,10%將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報告摘要:
此次融資規模或將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左右。按照公司港股最新的收盤價27.75元作為參考,最高發行價選取收盤價,最低發行價選取收盤價的80%,則中信有望通過此次港股定增募集266-333億元資金。若考慮杠桿水平及後續可能的債務融資,按3季度4倍杠桿計算,則公司業務規模(資產端)有望擴大1064-1332億元。
從偏融資型向做市交易型轉變,公司資本中介業務量價齊升。截止目前,公司資本中介業務的規模為1900億,隨著兩融規模的擴張以及其他兩融類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的資本中介業務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同時也因此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公司測算的資金缺口為1500億),此次股本融資計劃將有效緩解資金端矛盾,促進資本中介業務量上獲得快速提升。同時公司的資本中介業務正逐步從偏融資型逐步向偏做市交易型轉變,該業務的收益率水平也將獲得較大的提升。
從跨境業務走向國際業務,公司國際化水平逐步提升。相比國際投行,公司的優勢在於其豐富的國內客戶資源,相比較國內同行,公司的優勢體現在其國際化水平和品牌優勢,基於此,公司制定了明晰的國際化路徑,即從國內企業的跨境業務逐步向全面的國際業務過度。當前中信已完成對里昂的收購,建立了重要的國際化平台,積累了大量的海外機構客戶。此次定增募集資金的20%將用於跨境業務發展和平台建設,此舉必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
投資建議。公司契合當前兩大投資主線:一是加杠桿,做大資產負債表,提升ROE水平,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在融資渠道和成本上具有絕對優勢,在資金配置上也有更多更優的選擇餘地;二是「一帶一路」所掀起的中國資本走出去的新浪潮,為國內投行帶來的重要發展機遇,作為國際化水平第一的國內券商,公司已經制定了明晰的國際化戰略,並初步搭建了國際化業務平台,因此公司有望成為「一帶一路」最大受益券商。基於此我們繼續看好公司長期發展,預計14/15年EPS為0.75/0.87元,維持買入評級。
㈤ 中信證券的爭議事件
2015年8月25日晚間,新華網報道稱,中信證券徐某等8人涉嫌違法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已被公安機關要求協助調查。次日,有媒體報道稱,徐某即為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總經理徐剛。
8月27日,財新報道中信證券另外被要求協助調查的7人中還包括了兩名執行委員會委員葛小波和劉威、權益投資部行政負責人許駿、證券金融業務線行政負責人房慶利以及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鈞。
在7月至8月的股災救市行動中,中信證券拿出大筆自有資金,在眾多券商中表現踴躍,被市場一度稱為「國家救市御用護法」。
分析:本次被要求協助調查的8人中,有3人為中信證券高管,位居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券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徐剛等8人此次被調查,有可能涉內幕交易。 2015年10月20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已被證監會撤銷證券業務許可。
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2011年12月更名為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11月26日晚間,中信證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消息稱,中信證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其中提及: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全體履職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中信證券公告稱,公司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針對互換業務虛增萬億,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回應新京報記者時表示,出現相關問題是因為公司系統升級造成了對外報送個別信息的錯誤,主要涉及互換業務2015年4月-9月新增規模和終止規模的數據錯誤,但存量規模數據是正確的。
上述負責人稱,公司在發現相關問題後,已於2015年11月初進行了數據更正。公司互換業務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
㈥ 作業:中信證券的分析,主要業務,員工要求,客戶定位
北京的朋友,可以直接與我聯系預約最大化有利。
1,中信證券回是最強和最答大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創新綜合類AA級券商,2009年年底,中信證券總資產為206,700,000十億元,凈資產為61.6十億人民幣,是京城最大的證券公司。
2,優質券商中信證券,中信證券,真誠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收取的傭金的基礎上是最合理的,可以做不超過任何其他證券公司是高的,因為客戶的中信證券體積排在市場的前三名,即使因此,一個合理的最低可能憑借我們龐大的,足以支持我們的客戶群的交易系統的維護和專業團隊的R&D支出的傭金。中信證券是首批類AA級集成創
㈦ 請從宏觀,中觀,微觀,及技術分析角度對中信證券這只股票進行分析,要求分析內容在2013 年以後~~
這太多了,10的話就只有評論一下!這個股票,短期還要跌!
㈧ 中信證券的前景好不好
一、投資亮點 1、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2006末,公司凈資產達到123.10億元,凈資本為105.78億元,成為國內資本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領先優勢進一步加大。 2、公司作為純粹的券商股,公司的業績與證券市場活躍程度直接相關,隨著股市復甦,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逐漸恢復,公司的經營業績回升明顯。 3、公司整合萬通證券的投行班底,成立了"中小企業發展融資部",專門針對中小企業項目,未來中信證券有望增加中小項目的承銷數量,在大擴容的預期下公司有望繼續獲得超常規發展,而隨著股指期貨等金融創新工具的推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更是有了明顯的預期。 4、2006年,公司擔任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IPO項目的主承銷商,說明公司在IPO上的競爭力。 二、負面因素分析 1、隨著國內證券公司資產質量改善,開始進入正常經營軌道,國內傳統業務競爭將進入白熱化,利潤率隨競爭激烈也將逐漸走低。 2、商業銀行在資金及銷售網路上具有極大優勢,而這些優勢已經在債券、短期融資券承銷等業務上,給公司帶來了巨大壓力。 三、綜合評價 公司作為純粹的券商股,公司的業績與證券市場活躍程度直接相關,隨著股市復甦,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逐漸恢復,公司的經營業績回升明顯。但隨著國內證券公司資產質量改善,開始進入正常經營軌道,國內傳統業務競爭將進入白熱化,利潤率隨競爭激烈也將逐漸走低。中線潛力不大,建議觀望。
㈨ 中信證券行情分析軟體
自己慢慢找
㈩ 如何從「區位優勢」的角度分析中信證券這只股票
中信證券的實際控制抄股東為中信集團,中信集團是央企中的一大財團之一,可謂財大氣粗,位高權重,掌握的資源也非常多。中信集團的金融業務涵蓋各個方面,券商作為中信集團的戰略布局之一。
中信集團的高層還是比較有能力的戰略目光的,看的比較長遠,其區位優勢當然是投資國內市場了。首先,中信證券可以通過中信集團掌握第一手信息,在資本市場上打的就是信息不對城戰。
其次,目前中信證券已經成為上市券商中的龍頭,其具有豐厚的客戶資源優勢,加上大股東的強力支持,其地位暫時不會被取代。
第三,國家新政策對券商自營進一步放開,中信證券作為風向標,相信其會做的更好。中信集團還有很多其他金融業務,不排除隨著政策的改變將來有資產整合和注資的可能。
第四,金融行業的競爭在於人才的競爭,央企的人才儲備也比較充足,央企的壟斷優勢自然明顯強於地方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