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自由職業者稅

上海自由職業者稅

發布時間:2020-12-26 15:21:55

Ⅰ 關於德國自由職業者如何納稅

可以向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地稅局辦稅服務廳申報繳納。地稅局辦稅服務廳會引導你如何辦理的。

Ⅱ 自由職業者需要交個稅嗎

我國個人所得抄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2)上海自由職業者稅擴展閱讀: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Ⅲ 自由職業者怎麼開增值稅普通發票

自然人可以到稅局,申請由稅局代開「勞務費」增值稅法票。

但要繳納增值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個人所得稅。

Ⅳ 自由職業者的個人所得稅問題

那如果按照翻譯收入徵收是一樣的,不如在服務公司那裡造工資冊 按工資收入納稅稅率比較合適

Ⅳ 我這樣的自由職業者該如何納稅呢 謝謝!

你好:
1 參照一下法條那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根據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根據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四次修正根據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五次修正根據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六次修正)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後)。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並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

四、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免稅的所得。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准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三、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減稅的。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中扣除。

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和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可以根據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匯率變化情況確定附加減除費用,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和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第七條 納稅義務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應納稅額中扣除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但扣除額不得超過該納稅義務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第八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具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第九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第十條 各項所得的計算,以人民幣為單位。所得為外國貨幣的,按照國家外匯管理機關規定的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繳納稅款。

第十一條 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百分之二的手續費。

第十二條 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開征、減征、停徵個人所得稅及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國務院根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

第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0元的5

2 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

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35

(註: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

2 憑你的在中的納稅憑據,就是對方所需要的材料。

Ⅵ 自由職業者怎麼繳稅節稅

99%高收入自由職業者都適用的稅務籌劃方案就是,利用稅收窪地的核定徵收政策,來進回行節答稅。高收入自由職業者可以在稅收窪地建立一家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個人工作室,通過個人獨資企業或工作室同原企業簽訂服務合同,原來的勞務報酬變成了個人獨資企業與原企業的服務費用,個人勞動報酬所得變為企業經營所得。
而由於企業注冊在稅收窪地,採取稅收窪地的核定徵收政策,原來勞動報酬所得的20%~40%稅率,核定徵收只需繳納0.5%~3.5%稅率,稅率大幅度降低,節稅效果顯著。

Ⅶ 年收入12萬以上自由職業者如何報稅

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自由職業者要自行填報納稅申報表,在次月7日內至收入來源地主管地稅局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你是自由職業者,根據你的表述,你應該有三種所得:

1、勞務收入(補課收入)。
該筆收入,視補課對象不同而區分補課次數。如果補課對象不同,則每種補課對象一個月的收入作為一次勞務收入,否則每月補課收入作為一次勞務收入。勞務收入分次計算個人所得稅額。
對於一次勞務收入額在4000元以下的,扣除800元後,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對於一次勞務收入額在4000元以上的,以「勞務收入*(1-20%)」作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小於2萬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0%
應納稅所得額在2萬元至5萬元之間的,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30%-2000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5萬元的,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40%-7000

2、股票紅利收益
上市公司股票紅利收入按紅利收入*20%*50%交稅。一般來說,你取得的股票紅利收入都已經是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後的稅後收入了。自行申報時,可將已納稅額扣除。個人認為,在申報表上不填也沒關系。
非上市公司股票紅利收入按紅利收入*20%交稅,進行納稅申報。

3、股票轉讓收益
轉讓非上市公司股票,按(轉讓收入-轉讓成本)*20%交個人所得稅。
轉讓上市公司股票,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由於你是自由職業者,無工資薪金收入,個人所得稅法未明確規定依法定比率繳納的保險可以作為勞務收入的免稅項目。故500元/月的養老保險是否可以抵減應納稅所得額,請咨詢當地地稅局。商業保險不能抵減應納稅所得額,應正常交稅。

附: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票轉讓所得1996年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
財稅[1996]12號
鑒於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發育還不成熟和股市的實際狀況,對稅收政策的調整變化比較敏感,因此,經報國務院同意,1996年對股票轉讓所得仍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轉讓股票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
財稅[1998]61號
為了配合企業改制,促進股票市場的穩健發展,經報國務院批准,從1997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Ⅷ 自由職業者可以不繳納個稅嗎

自由職業者需要納稅。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8)上海自由職業者稅擴展閱讀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

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閱讀全文

與上海自由職業者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為什麼會低開 瀏覽:549
理財一般包括哪些 瀏覽:866
蘇寧與京東的價格戰 瀏覽:213
pr融資 瀏覽:963
投資管理公司章程 瀏覽:241
2013中國外匯儲備結構 瀏覽:21
阿合馬理財措施不包括 瀏覽:453
找工雷達投資 瀏覽:188
紅衛融資一期 瀏覽:225
期貨品種日均持倉數據 瀏覽:473
光大銀行理財可靠嗎 瀏覽:593
韓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8
借貸寶內部貸款一萬的額度 瀏覽:298
8元人民幣兌韓幣 瀏覽:621
個人外匯結算賬戶結匯 瀏覽:109
美元與黃金價格反向變動 瀏覽:177
菲律賓350比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53
雲南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招聘 瀏覽:343
在生鋁錠價格 瀏覽:63
駐馬店太平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