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表現為擴張和收縮的交替出現,在經濟的收縮、復甦、繁榮和衰退四個階段內,股市也隨之周期性波動,成為決定股價長期走勢的最重要因素。
通過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經濟增長率、通漲率、失業率、利率等指標的分析,判斷出經濟周期的發展階段。有實證分析表明,我國股市波動比宏觀經濟周期的波動超前大約4—6個月。
2、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漲和通貨緊縮。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總的看來會影響收入和財產的再分配,改變人們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影響到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運行。
因此,通貨膨脹對股價的影響也是復雜的。而通貨緊縮則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就我國股市而言,通貨膨脹在適度范圍內發生,股價波動與之呈現正相關關系,但通貨膨脹嚴重時,股價波動與之呈反方向變動。
1998年上半年開始的通貨緊縮,使股價持續下跌,盡管1999年上半年有股市利好消息及管理層發表發展市場的言論,使滬深股指雙雙創出歷史新高,但通貨緊縮始終抑制著股價的進一步彈升。
3、國際貿易收支
當出口大於進口時,國際貿易對國內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使股價上升。相反,則使股價下跌。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我國的外貿出口增長大幅下降,影響了我國的經濟增長,同時,直接對我國股票市場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產生負面影響。
4、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差額通過影響一國國內資金供應量,從而對股價產生間接影響。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保持順差,大量的外匯儲備,國內資金供應量增加,使可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擴大,促使股價上升。
5、國際金融市場
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一方面直接使我國投資者產生心理恐慌,影響股票市場,另一方面從宏觀面和政策面間接影響股票市場的發展。
⑵ 集合競價時,買賣股票有什麼技巧
熱門股在集合競價時成交量略有放大,跳空缺口不大,則仍有上行可能,如又有新的利專好配合,則有屬可能沖破上檔阻力位,可考慮在沖破阻力位後再追漲買入或待股價回檔至支撐位時再買入;如開盤價在支撐位附近,則可以立即買入。
集合競價是每個交易日最先買賣股票的時機,投資者可就此較早地感知大盤當天運行趨勢的某些信息,了解自己投資計劃運作的背景狀況。
跳空高開後,如高開低走,那麼,開盤價就成為當日最高價,投資者手中如有前一交易日收於最高價位的熱門股,那麼就應該在集合競價時賣出,以減少損失;如熱門股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位低於最高價,已出現回落,可以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價位賣出。
⑶ 股票為什麼漲跌,是怎麼形成的
因為供求關系變化而形成漲跌。舉例來說,10塊一股的價格,有100個人賣,但是有版150個人買,這個時候有50個人買不到,權所以願意出11塊的價格去買。這樣股價就上去了,反之亦然。
一個股票的上漲,是需要資金來進行推動的,當很多資金都去買一隻股票,就會造成股票供不應求,跟商品一樣,一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就會有所上漲。
股票也是這樣,很多人買就會推動股價的上漲,買的力度越大,股價上漲的也就越厲害,股票漲停就是由於買盤力量過於強大所導致的。
(3)股價漲跌和資金進出反向的狀擴展閱讀:
影響股價漲跌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資金,大量資金主動性買入會造成股價上漲,大量股票主動性賣出會造成股價下跌。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放量上漲和縮量下跌是正常情況,因為上漲的時候大家都在買,成交量勢必會放大,而下跌的時候很少人買,成交量勢必會萎縮。
股票市場的上漲和下跌也會受到政策面和個股基本面的一些影響,如果管理層發布了針對股市的利好消息,比如降准降息,那麼股市就會上漲,同時帶動很多股票也跟著上漲。
⑷ 什麼是外盤和內盤
內盤外盤是股市術語之一。內盤常用S(取英文 sell [sel] 賣出 的首字母S)表示,外盤用B(取英文buy [baɪ] 買入 的首字母B)表示。
內盤是指以買入價格成交的數量,即賣方主動以低於或等於當前買一、買二、買三等價格下單賣出股票時成交的數量,用綠色顯示。內盤的多少顯示了空方急於賣出的能量大小。
外盤是指以賣出價格成交的數量,即買方主動以高於或等於當前賣一、賣二、賣三等價格下單買入股票時成交的數量,用紅色顯示。外盤的多少顯示了多方急於買入的能量大小。
(4)股價漲跌和資金進出反向的狀擴展閱讀:
應用誤區
1、買賣力量
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 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2、數量比例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3、注意事項
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因為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4、欺騙手法
莊家利用叫買叫賣常用的欺騙手法還有:
1.在股價已被打壓到較低價位,在賣1、賣2、賣3、賣4、5掛有巨量拋單,使投資者認為拋壓很大,因此在買1的價位提前賣出股票,實際莊家在暗中吸貨,待籌碼接足後,突然撤掉巨量拋單,股價大幅上漲。
2.在股價上升至較高位置。
⑸ 為什麼利率的升降與股價的變化呈反向運動的關系
銀行利率上升,向銀行存款的人就多起來,相應地股市資金會有一部分流向銀行,導致股價有所下跌,反之,銀行利率下調,資金從銀行流出到股市,使股價上漲
⑹ A股和B股的區別
B股與A股的區別:
1、類別不同:
A股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支付的股票;
B股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以美元支付的股票;
2、A股交易市場是上交所和深交所;而用美元交易的B股只在上交所,港幣交易的B股只在深交所;
3、投資對象不同:
A股是國內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投資和交易的股票,而B股可以是有外匯現鈔或者現匯的國內個人或者機構,可以是外國個人和機構,或者中國國內擁有境外外匯的個人和機構
4、交易費用不同:
A股交易的有關費用一般收取0.2-0.3%不等的交易傭金,而B股將會支付1%左右的交易傭金
5、紅利的計算方式不同:
A股股票一般是分紅,用人民幣支付;而B股則一般按照國際會計准則計算公司獲利水平,並用一定的匯率折算成外匯支付給股東。
(6)股價漲跌和資金進出反向的狀擴展閱讀:
1、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2、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3、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
4、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⑺ 融券怎麼操作
投資者融入證券賣出,以保證金作為抵押,在規定的時間內,再以證券歸還內。投資者融券賣出後容,可通過買券還券或直接還券的方式向證券公司償還融入證券。買券還券是指投資者通過其信用證券賬戶申報買券,結算時買入證券直接劃轉至會員融券專用證券賬戶的一種還券方式。
例如:某投資者信用賬戶中有100元保證金可用余額,擬融券賣出融券保證金比例為50%的證券C,則該投資者理論上可融券賣出200元市值(100元保證金÷50%)的證券C。
(7)股價漲跌和資金進出反向的狀擴展閱讀:
1、融資融券可以將更多的信息融入到證券價格中,為市場提供反向的交易活動。當投資者認為股價過高或過低時,可以通過買入保證金、賣出賣空來推動股價更加合理,這有助於市場內部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
2、融資融券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資金和證券的供求,增加了市場交易量,從而激活了證券市場,增加了證券市場的流動性。
3、融資融券交易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一種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變證券市場的單方一面,作為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
4、融資融券可以擴大證券公司的業務范圍,增加自己的資金和證券的應用渠道在某種程度上,並增加其他方面的資金和證券融資和分配的實現傳輸之後循環,以提高金融資產的利用效率。
⑻ 證券市場與經濟周期的關系
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關系:經濟運行狀態從來就不是靜止不動的,會依次經歷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四個階段,接下來又是經濟重新復甦,進人一個新的經濟周期。股票市場綜合了人們對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必然反映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中,從而影響股票市場的價格。
股價反映的是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其表現領先於經濟的實際表現。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關系經濟發展一般會經歷「復甦一發展一繁榮一衰退一再復甦」的循環過程。當經濟蕭條時政府往往會採取措施刺激經濟發展,進人經濟復甦階段;隨著經濟復甦需求增長加快。
產品供給大幅度遞增;進人經濟發展階段,此間生產者利潤大增,並進行技術開發、增加產品種類、開拓新市場,市場進人繁榮階段;在繁榮階段,大量資金進人生產領域,使能夠帶來利潤增長的產品逐漸飽和,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最終產品生產成本上升。
企業被迫減產,設備閑置,直到企業倒閉,經濟開始衰退;衰退期中政府再次刺激經濟會帶來新一輪的經濟周期發展的開始。經濟總是處於這種周期變動之中,證券價格因受市場價值的決定也呈這種周期性變化,但因證券市場較為敏感,往往提前於經濟周期進行變動。
因此證券素有「經濟變動晴雨表」的稱號。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關系經濟周期對經濟的影響是全面的,即所有行業均受經濟周期的影響,但不同行業所受影響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經濟彈性大的行業對市場、政策反應敏感,受經濟周期影響快且程度深;經濟彈性小的行業則受影響慢且程度淺。
周期各階段時間的長短,往往受各階段經濟特徵以及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制約,可通過各階段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動分析判斷。另外一些行業、一些產品的發展變動同樣具有經濟周期的規律性。即:
(1)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運動中。股價伴隨經濟相應地波動,但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運動,股市的低迷和高漲不是永恆的。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關系
(2)不同行業受經濟周期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對具體某種股票的行情分析,應深人細致地探究該波周期的起因,以及政府控制經濟周期採取的政策措施,結合行業特徵及上市公司的公司分析綜合地進行。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關系
(3)景氣來臨之時首當其沖上漲的股票往往在衰退之時首當其沖下跌。典型的情況是,能源、設備等股票在上漲初期將有優異表現,但其抗跌能力差;反之,公用事業股,消費彈性較小的日常消費品部門的股票則在下跌末期發揮較強的抗跌能力。
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關系進行經濟周期分析,首先要具有宏觀資料和政策信息,正確判斷當前經濟發展處於經濟周期的何種階段,然後根據本階段發展特點結合一些經濟指標和國家宏觀政策的導向對未來做出預測,確定自己的投資地位(買進或是賣出)。
具體到行業、產品,也I判斷其發展階段,把握其經濟周期。認清經濟形勢,了解宏觀經濟的發展前景,對於投資者保持投資理性至關重要。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關系從總體上講,股價指數能反映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股票價格是經濟的晴雨表。
⑼ 熊市、牛市分別是什麼意思
「熊市」又稱為空頭市場(Bear market) ,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稱為熊市。當市場下跌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熊市。
「牛市」(bull market),也稱多頭市場,指證券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當市場上漲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牛市。
(9)股價漲跌和資金進出反向的狀擴展閱讀:
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牛市和熊市理論是關於股票市場牛市和熊市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的理論。該理論認為,牛市和熊市各分為三期,並且牛市的第一期與熊市的第三期末相並而生,熊市的第一期與牛市的第三期末交織展開。在股市的低谷中,市場交易清淡,經濟環境極不景氣。這是牛市的第一期,同時也是熊市第三期的末段。
緊接著是牛市的第二期,股市的主調整是爭執徘徊,時間維持數月至一年不等。經過第二期後,股市發展日趨活躍上升,進入牛市的第三期,表現為交換量不斷增加,股市充滿樂觀氣氛,投資高漲,投機活躍,冷門股甚至垃圾股也搭風上漲。此時牛市第三期已進入末端,熊市第一期已悄然而至,股市老手開始撤離市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多頭市場
網路-空頭市場
⑽ 股市的原理、股票漲跌的原理是什麼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供求關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投資者的信心、國家政策、其他投資品種收益的高低等。一般情況下,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