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為、三星等手機能承受20萬次的折疊的屏幕,裡麵包含了哪些高科技
早在2017年,折疊屏、柔性屏已經在各個屏幕元器件公司有過展示,但到真正折疊屏手機的量產,已經晚了2年時間。這可能是比任何一次屏幕新技術應用都更長的周期。
半導體研究分析師楊健對界面新聞記者說,柔性屏可以做到可折疊,但是製成模組後,要做到20萬次的折疊而不出問題,顯然並不容易,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做一系列的改良和優化。其中的原因在於,柔性OLED屏模組本身就很薄,但是仍包含了很多層的結構,要想實現出色的可折疊功能,就必須盡可能降低屏幕模組的厚度,增加各層結構的強度。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偏光片、蓋板、薄膜、OCA膠等。
首先是偏光片。以三星的產品為例,其屏幕Infinity Flex顯示屏中的偏光片的厚度相比於以往降低了45%。而目前具備高端超薄偏光片生產能力的主要為日本日東電工(Nitto Denko)和住友化學(Sumitomo),產能有限。
其次是蓋板。目前的手機屏幕蓋板方案均採用玻璃材料,玻璃雖然可以做得很薄,也能實現一定的彎折度,但即便是可以實現可折疊,也很容易碎裂。所以可折疊屏的蓋板就必須要採用高分子薄膜來實現。目前具備折疊屏CPI蓋板生產能力的廠商主要為韓國科隆工業、日本住友化學以及韓國SKC三家材料大廠。
⑵ 作晶元的上市公司就這個價,中國晶元還能強嗎
科技真相 科技紅利及方向型資產研究
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百人高峰論壇,在上海圓滿舉行,會議邀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安芯基金以及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龍頭公司的領導、專家們以及科技產業分析師鄭震湘,共同探討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所面臨的現狀、機遇及挑戰。
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看到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崛起的必然性以及在當中我們所面臨任務的艱巨性,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進入了發展的重大轉型期和變革期,在國家、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人及諸多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必將迎來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的突破及發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實現國之重器「中國芯」的中國夢!
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博士發表主題演講,《中國半導體製造產業的現狀與前景》。
一、中國半導體製造業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