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十大知名報紙是
1: 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 日本 14,067
2: 朝日新聞(The Asahi Shimbun) 日本 12,121
3: 每日新聞(Mainichi Shimbun) 日本 5,587
4: 日本經濟專新聞(Nihon Keizai Shimbun)日本 4,635
5: 中日新聞(Chunichi Shimbun) 日本 4,512
6: 圖片屬報(BILD) 德國 3,867
7: 產經新聞(Sankei Shimbun) 日本 2,757
8: 參考消息(Cankao Xiaoxi) 中國 2,627
9: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 中國 2,509
10: 東京體育報(Tokyo Sports) 日本 2,425
2. 求2010年4月16日滬市A股大盤走勢圖
1、1990年台灣股災
1987年到1990年,台灣股指從1000點一路飆升到12682點,整整上漲了12倍。當時台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台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執照開放等,都是熱錢湧入的重要原因,當時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於新台幣的升值預期,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作用下,一時間台灣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當時,島內可以說完全是資金泛濫,巨大的資金流貪婪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數從最高點12682點一路崩盤,一直跌到2485點才止住,8個月的時間跌掉一萬點。從12000點的下跌過程中,許多人屢次抄底,屢次套牢,從12000點回到8000點以下,有人開始進行買進,7000點買進,6000點買進,5000點更是買進,日後是一路跌到了2485點。
2、中國式股災
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3、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止,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4、20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1月份,以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泰銖直線下跌。其目的很明確: 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以圖渾水摸魚,狠撈一筆。而東南亞一些國家房地產、外匯儲備、金融市場管理的混亂與失控,給投機者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吃柿子挑軟的拿,索羅斯的如意算盤是:先從最不堪一擊的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入手,進而攪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最後攻佔香港,以圖造成他們無堅不摧的印象,擊潰市場信心,引發"群羊"心理。索羅斯認為,只要擊垮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其它國家就不可避免一個接著一個倒下,這就是所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機
全球金融系統正面臨自1929年以來的最大危機。始於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癬疥之疾,如今釀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機。
1.危機愈演愈烈 全球聯手應對
2008年10月8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外的街頭交談。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實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機升級為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但此舉未能緩解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的憂慮情緒,當日紐約股市波動劇烈,收盤時三大股指連續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經濟體中央銀行8日採取聯合行動同時降低利率,努力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和恢復市場信心。當天,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以及英國、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國的央行均宣布將基準利率降低0.5個百分點。 隨著危機向南美地區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採取措施干預外匯市場,防止本國貨幣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墨西哥央行宣布,從該國外匯儲備中拿出25億美元進行拍賣,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持續下跌。當天,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一度跌至14比1,創歷史最低紀錄。在墨西哥央行宣布採取上述措施後,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長吉列爾莫·奧爾蒂斯說,墨西哥外匯市場6日出現自1995年該國銀行業危機以來的最劇烈動盪。但他同時強調,墨西哥的銀行機構仍比較穩固。 墨西哥央行還宣布,如果今後單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下跌幅度超過2%,墨西哥央行還將在該交易日再拍賣4億美元。墨西哥外匯儲備總額目前約為840億美元。 此外,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還建議,出台一個總額達530億比索(約合43億美元)的緊急計劃,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墨西哥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為了遏制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快速貶值的勢頭,開始在現貨市場上拋售美元。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來首次採取這種做法。7日,巴西雷亞爾對美元比價下跌5.09%,跌至2.31比1,為2005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點。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預下,巴西雷亞爾對美元比價略為上漲,為2.29比1。 巴西央行沒有公布所拍賣美元的具體數額,但外界估計至少超過10億美元。巴西央行行長梅雷萊斯日前曾表示,巴西擁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只要市場有需要,央行肯定將介入救市。 在歐洲方面,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2008年10月8日在巴黎呼籲,在市場劇烈動盪的背景下,投資者應「保持鎮定」,過度悲觀不可取。 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8日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討論金融危機對義大利經濟的不利影響。他隨後宣布,義大利政府准備購買陷入困境的銀行的股份。義大利政府官員表示,受援助銀行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資金充實資本,或者用來購買其他處於困境的銀行。 俄羅斯莫斯科股市2008年10月8日開盤後不到一小時即大幅下挫,相關部門隨即停止了股市交易。為避免股市暴跌,俄羅斯股市9日休市一天。過去幾周,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莫斯科股市劇烈動盪,交易多次被暫停。 在亞洲方面,日本央行2008年10月9日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短期金(203,5.85,2.97%,吧)融市場投放2萬億日元資金。至此,日本央行在連續17個工作日內共向短期金融市場投放30.6萬億日元資金。 當天,在日本短期金融市場,外資銀行間籌資難的狀況還在持續,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在0.55%到0.6%之間浮動,略高於日本央行0.5%的政策利率水平。因此,日本央行認為有必要繼續向短期金融市場投放資金,以緩解外資銀行面臨的困境和穩定市場。 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行長李成太9日宣布,將銀行基準利率從原來的5.25%下調到5%,以穩定韓國金融市場,防止經濟出現嚴重萎縮。這是韓國央行自2004年11月以來,首次下調銀行基準利率。 李成太在當天舉行的韓國金融貨幣委員會會議後說,未來影響韓國金融貨幣政策最大的因素是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韓國央行將不斷對其金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他表示,韓國央行今後有可能繼續降息。 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金融動盪影響到韓國經濟,2008年9月末以來韓元匯率和首爾股市綜合指數一路暴跌。8日,韓元對美元比價為1395比1,創下10年來新低,首爾股市綜合指數也跌破1300點大關。9日首爾外匯市場開盤後,韓元對美元比價一度暴跌至1480比1,後在韓國政府入市干預後有所回升。 為遏制韓元匯率和股市連日暴跌的勢頭,韓國金融監督院8日下午曾表示,韓國政府正密切關注匯市和股市變化,並計劃採取「非常措施」穩定外匯市場。 2008年10月8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股市主要股指開盤後一度大跌10.4%,隨後相關部門宣布暫停股市交易。為避免股市進一步動盪,2008年10月9日印尼股市繼續暫停交易。
2.金融風暴對中國的影響
雖然中國並非主要受沖擊的國家,但它至少能從以下三個方面感受這次危機帶來的影響: 首先,美國金融機構的脆弱性使全球金融體系發生了動搖,在失去伸展性的同時,也面臨更大風險。由於中國官方所持有的主要是美國國債,而在證券資產中,國債的風險性又是最低的,因此,中國外匯儲備受到的影響會較有限。 與中國官方的投資方向不同,中國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大部分是美國公司債券或股票。以目前投資美國雷曼公司金額最多的中國建設銀行為例,其持有的雷曼公司相關債券共計1.914億美元(其中次級債券僅0.5億美元),約佔2008年6月30日建行總資產的0.019%。由此不難看出,雷曼等美國金融機構的倒塌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影響有限,更難對中國的金融體系形成較大沖擊。 第二,在所有的金融市場上,對公司的資本估值已經縮水,而這會產生連帶效應。不僅公司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成本也將大幅增加。 不過,比起以上兩點,消費需求的萎縮,將是中國在本次金融風暴中面臨的最大問題。美國作為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其經濟衰退所導致的民眾信心不足,及購買力的萎縮,會使中國的出口面臨需求下降的局面。中國海關總署在9月22日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今年1到7月,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為1403.9億美元,增長9.9%,增速下滑8.1個百分點。這是自2002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個位數。盡管消費需求萎縮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短時間內不會顯露,但它遲早會到來。因此,中國公司最好根據兩年或更長的時間跨度,來調整對美國出口的預測。此外,由於美國市場的表現勢必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全世界的消費開支都可能隨之下降,並對中國公司產生額外的壓力。 總的說來,有人預計金融風暴的影響將持續三至五年,由於與發達國家市場的聯系較小,一些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及一些東南亞或非洲國家)所受到美國金融風暴的沖擊也將更小。尤其是中國,根據我對她這么多年的了解和研究,中國的金融政策是十分穩健、安全的,因此,此次由華爾街而始的金融風暴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當務之急,中國公司應該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投以更多的關注,以努力彌補因美國市場萎縮造成的損失。
6、創業板上市
7、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推出
8、2010年債務危機陰雲籠罩歐洲
9、中國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盤點
1 特點:波動極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開業以後,歷時兩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2 特點:上漲極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386點到1558點,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上海老八股宣布擴容,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股指回到325點。
3 特點: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2.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3.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4 特點:牛市極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5 特點:績優股帶頭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在深發展等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從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證綜指漲幅達124%,深成指漲幅達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種。兩只領頭羊深發展從6元到20.50元,四川長虹(5.21,0.07,1.36%,吧)從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最知名的當屬《人民日報》發表《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對於證券市場的嚴重過度投機和可能造成的風險,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場暴跌。
6 特點:一度歷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了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5·19」行情直接的爆發點是上海證券報記者李威的《網路股能否成為領頭羊——關於中國上市公司進軍網路產業的思考》,一開市領頭的是東方明珠(10.59,-0.27,-2.49%,吧)、廣電股份、深桑達等網路股。
這一次,《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規范發展》,重申股市是恢復性上漲,要求各方面堅定信心。就是在這輪行情中億安科技破了百元大關,但最終成為一樁丑聞。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問題。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四年時間股指下跌超過50%。
7 特點:調整時間歷史最長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這一輪牛熊市目前波瀾起伏,從998點到6124點的新高,讓無數新股民做了一場一夜暴富的黃粱美夢,而夢醒時分,卻在三千點的沼澤地里痛苦掙扎。這一次牛熊市我們經歷了上半場,下半場的走勢又將會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國經濟復甦階段,人們對股市充滿希望
2010
3. 上海證券閃電通開戶身份證照片拍錯怎麼更改
拍錯了一般是過不了審核的!
4. 國家級媒體單位有哪些具體一點的。詳細點的。好分送上。
國家級媒體:就是由政府直接管轄,直接服務於國際及政府的官方媒體。我們常說的國家級媒體與中央媒體一般是重合的。可以認為,國家級別媒體就是中央媒體。
常見的中央新聞媒體有: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日報網、央視網、中國青年網、中國新聞網、央廣網、國際在線、中工網、環球網、今日頭條等。
5. 中證500包含哪些方面的股票謝謝
序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1.300116 堅瑞沃能
2.600687 剛泰控股
3.600143 金發科技
4.603569 長久物流
5.002011 盾安環境
6.002155 湖南黃金
7.601128 常熟銀行
8.600499 科達潔能
9.600312 平高電氣
10.002118 紫鑫葯業
...
中證500包含了電氣機械,金融服務,電子設備,塑膠塑料,通用設備,金屬采造等多方面股票。
(5)上海證券報圖片擴展閱讀
中證500指數簡介:
中證500指數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所開發的指數中的一種,其樣本空間內股票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即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後,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0隻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
為反映市場上不同規模特徵股票的整體表現,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滬深300指數為基礎,構建了包括大盤、中盤、小盤、大中盤、中小盤和大中小盤指數在內的規模指數體系,為市場提供豐富的分析工具和業績基準,為指數產品和其他指數的研究開發奠定基礎。
中證500指數又稱中證小盤500指數(CSI Smallcap 500 index),簡稱中證500(CSI 500),上海行情代碼為000905,深圳行情代碼為399905。
中證500、中證700和中證800的基日點,為2004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
6. 人民日報 新華社 新華網 都是什麼個關系
人民日報、新華社均是為黨和政府的官方媒體,是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內輿論宣傳的重要窗口和工具。新華網是1997年11月7日,在新華社成立66周年之際,與中國電信合作建立的網站,為新華社主辦的綜合新聞信息服務門戶網站。
其中人民日報為中央黨報,其官網為人民網,歸屬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管理;新華社為中國政府官方的新聞機構,是我國法定的新聞監管機構,隸屬國務院管理;新華網隸屬新華社管理。
(6)上海證券報圖片擴展閱讀:
新華社社內機構:辦公室、總編輯室、國內新聞編輯部、國外新聞編輯部、對外新聞編輯部、新聞攝影編輯部、參考新聞編輯部、體育新聞編輯部、總經理室、通信技術局、人事局、外事局、計劃財務管理局、離退休幹部工作局、機關黨委、監察局。
直屬事業單位:《瞭望》周刊社、《經濟參考報》社、《新華每日電訊》社、《半月談》雜志社、《參考消息》報社、新華出版社、經濟信息編輯部、新聞信息中心、教育培訓中心、音視頻新聞編輯部、新聞研究所、機關管理服務中心。
直屬企業:新華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經社控股有限公司、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文化影像傳播有限公司、中國新聞發展深圳公司、新華社廣告中心、新華社印刷廠、中國圖片社、《中國證券報》社、《上海證券報》社、《現代快報》社、《現代金報》社。
國內分社:北京分社、天津分社、河北分社、山西分社、內蒙古分社、遼寧分社、吉林分社、黑龍江分社、上海分社、江蘇分社、浙江分社、安徽分社、福建分社、江西分社、山東分社、河南分社、湖北分社、湖南分社等。
7. 江中健康商標與江中集團商標是一個嗎
不是。早在2016年,江中集團就此事就發表過聲明。
江中集團發表聲明如下:
1、「江中安可」、「江中健康」等品牌產品均不屬於江中集團旗下的產品,江中集團下屬也沒有「江中安可」、「江中健康」等子品牌或子公司。
2、「江中安可」、「江中健康」等企業生產了眾多帶有「江中」品牌的產品,江中集團正在採取各種措施(包括法律手段)來制止上述情況發生。
3、「江中」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江中集團是國家高科技企業。無論在創新研發、智能製造、綠色環保等方面,各大媒體曾多次親臨企業深入采訪並獲得一致好評。
4、江中集團歡迎媒體的監督,但希望在報道之前與企業溝通,了解事實真相,避免由於情況不明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人為傷害。
特此聲明。
江西江中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6年12月19日
(7)上海證券報圖片擴展閱讀:
江中集團的商標之爭
江中集團的聲明中稱:「『江中安可』『江中健康』等企業生產了眾多帶有「江中」品牌的產品,江中集團正在採取各種措施(包括法律手段)來制止上述情況發生。」
2015年,江中集團將包括三九企業集團在內的5家公司以侵權江中猴姑餅干包裝、裝潢訴諸法庭。江中的負責人也公開表示:「市場上出現的仿冒品遠不止上述五家。」
江中集團注冊的食品商標為「猴姑」,而包括江中安可的諸多商家則是將「猴菇」作為產品名稱,所以「猴菇」一詞,江中集團並沒有商標的注冊。
據公開資料顯示,江中集團前身為江西中醫學院校辦企業,後劃歸江西省國資委。而江中安可則同樣為江西中醫葯大學的校資企業,於2006年由江中飲料廠改制而成。
在2004年改制中,「江中」商標的葯品、食品類別在江中集團名下;保健品、飲料類別在江西中醫學院下屬江中安可公司名下。
綜上所述,江中安可擁有合法的「江中」商標使用權,和被授權生產帶有「江中」商標的食品。也就是說,在法律層面上,江中安可並不存在任何侵權行為。
根據江中安可的官網顯示,江西江中安可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西中醫葯大學的校資企業,江中安可依託江西中醫葯大學雄厚的科研力量……致力於開發、生產促進人類健康的保健食品。在其官網上,江中安可旗下的產品包括「營養餅干——猴菇山葯」「磨牙棒——猴菇山葯」等。
江中集團在2010年起開始進行股份混合改制,但是在混改後,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江西中醫大學持有江中集團的2.186%股權。江西中醫葯大學同時為江西江中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中集團)和江西江中安可科技有限公司(江中安可)的事業法人。
在江中安可的官網上,記者還發現一篇與江中集團有關的聲明,聲明中指出個別經銷商截取了國家領導人考察江中集團的照片作為圖片搭配宣傳為個人所為,與公司無關並將追究法律責任。
針對此次江中集團聲明,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告訴記者,因為存在歷史上的原因,商標的使用處於一個商標多家使用的狀態,這種現象在行業中廣泛存在,所以無論米粉還是其他產品,只要使用江中的商標或者類似商標,就與江中集團有割裂不了的關系。
8. 經濟類報紙
從本世紀初開始,一系列財經報紙紛紛閃亮登場,其中最為著名的數《中國經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日報》等。《21世紀經濟報道》的特點是新聞性;《經濟觀察報》的特點是深度報道,還有版式;《中國經營報》是實用性。《第一財經日報》整合了較好的資源,她作為日報在新聞性和信息量方面,對三家周報做出了挑戰姿態。
三年多以前,中國新聞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內地報刊雜志影響力公信力調查報告,在全國經濟類的報紙中:《21世紀經濟報道》為影響力最大,《經濟日報》為公信力最強,《經濟觀察報》為最具成長型的報紙。調查結果顯示,新興報紙表現出頑強的銳氣,其勢頭在短期內蓋過出版時間比較久的報紙。
受益於證券市場的興起,憑借證監會賦予的上市公司信息指定公布媒體的優勢,在眾多小股民的追捧下,以《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為主的證券類報紙成了財經報業中經營狀況良好的報紙。三大證券報的廣告行業來源十分集中,金融保險的廣告占總量的八成以上。
《中國經營報》起步較早,已經樹立起一定的品牌,在現有財經報紙中經營狀況不錯。其市場化操作經驗豐富,內容定位實用性強於他報,且為「多元化發展」——報紙、雜志、叢書、中國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等都是贏利的,真可謂「四輪驅動」。背靠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中國經營報社,能夠存活下來並且發展得較好,原因很多。用中國經營報社社長金碚博士的話來講,就是「體制、團隊、文化這3個因素是我們能夠發展的根本原因」。
我國台灣的《經濟日報》以社會視角看經濟和經濟視角看社會兩種方法做報道,結果一紙風行,竟然在台灣島內發行數十萬份,從而走上經濟類報紙大眾化的成功之路。
國際「三巨頭」
● 美《華爾街日報》系全球財經新聞媒體的領袖級傳媒,目前發行量185萬份,居全美第二位。二戰後形成的風格:寬紙型,少圖片,至今基本未變。讀者大多為中產階級以上人士,報紙的核心內容是金融、經濟和企業,有93.1萬網路讀者願意支付每年79至99美元的費用瀏覽其電子版。
● 英《金融時報》喊出了「誠實、准確、獨立」的價值口號,主要報道商業和財經新聞。其發行量的70%在英國以外,本土只有13萬份,是一張典型的國際化大報。報紙採用粉紅色印刷。
● 日《日本經濟新聞》發行量達300萬份之巨,屬「本土化的國際財經大報」。其財經新聞以快速、可靠、准確著稱,常現獨家新聞,頗具影響力。報社在國內擁有56個支社,國外有36個支社,共有3700多名員工。
附:1、中國經營報》出版日期: 每周一
2、2003年1月1日起,《21世紀經濟報道》由每周一期改為每周兩期,逢周一、周四齣版。這是中國報業理想之想上的一小步,卻是21世紀報業探索之路上的一大步
3、經濟觀察報出版日期: 一周五報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4、第一財經日報衛星傳版印刷,全國發行。
內統一刊號:CN31—0024
全國郵發代號:3-21
太多了,建議自己去網站查詢,比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