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滬深300指數基金哪個最好呢
選滬深300指數基金中的嘉實300好,這是一隻經過較長時間考察,業業績相當好的基金.
長期持有不是絕對的,盲目長持,認為只有三年以上才能有豐厚回報的看法是偏面的.定投有其適合對象,並非定投一定會比一次性買進賺錢多.
定投是指在固定的日期(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資金投資指定的同一隻開放式基金,定
投周期可以是一周、一月1次或一月2次等。各基金公司規定的每次投入金額起點稍有不同,最低為100元,以200元居多,以100元的整數倍累加,一般不設上限。作為定投方式的改創新,多家基金公司聯合工商銀行推出了「基智定投」,實行「定時不定額」,根據指定申購日前一天的股市漲跌,由系統自動在一定幅度內調整投資額;漲則調低,跌則調高,以體現」低買」的原則。投資者可在選定基金品種後到代銷銀行櫃台辦理定投,也可在網銀和基金公司網站上辦理,簽訂定投協議,約定扣款周期、金額和定投年限。在約定的日期,將會自動從銀行卡上扣款。如果銀行卡余額不足,致使連續2、3個月(各銀行和基金公司規定不盡相同)扣款不成功,則定投自動終止。
定投的特點:
1.基金投資盈虧的關鍵在於買(申購)賣(贖回)時機和基金品種的選擇。相比較,時機的選擇比品種更重要,而且難度要高得多。基金凈值隨股市的漲跌而升降,因此對股市後市行情的分析就分外重要。然而,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具備這種專業知識和技能,只憑主管感覺和道聽途說來決定進出場時機,可能買在高位,賣在低位,從而難以獲得預期收益。定投採用資金分期投入,投資成本有高有低,長期平均下來就比較低,起到了攤平成本,分散風險的作用。與單筆買進相比較,定投對時機選擇的重要性小得多,甚至有的宣傳稱「定投可不考慮時機」。
2.對於「月光族」和除去生活開支後所剩廖廖的工薪族來說,定投類似於領零存整取,具有「強制理財」的作用,小額投資,長年累月,聚沙成丘,若干年後可積累一筆為數可觀的資產。
3.不少理財師、銀行和基金公司的銷售人員一致聲稱,定投適合於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這是明顯的誤導!應該說,股票投資屬於高風險,買基金是委託基金公司投資股票組合,屬於低一些的高風險;基金定投是將高風險降為中等風險的一種方法,決不是低風險。
2. 嘉實滬深300怎麼樣值得買嗎
個人感覺嘉實滬深300挺值得入手的,目前A股比較熱,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嘉實滬深300跟蹤的是滬深300指數,並且屬於跟蹤偏差很小的,應該收益不錯,在同類指數基金里屬於數一數二的了。
3. 滬深300指數估值在天天基金和E海通里為什麼不一樣
滬深300指數,我們現在主要是以場內ETF510300基金為主,其它的那些都是有些估值差異,特別是一些不知名的基金公司,估值更加多,我們主要是看那個成交量大的,交晚活躍的標的,那些交易不活躍的最好不參與啦!
4. 滬深300指數基金目前估值高可以買嗎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2020年到2021年春節前,股市都是比較火爆的,但是最近一段時間,股市出現了比較少見的下跌,而且跌幅比較大,特別是以基金抱團的高價股,出現了類似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下跌,這些高價股幾乎都是滬深300指標股,平均跌幅都在20%以上,跌幅大的甚至達到40%左右,那麼這些股票跌到位了嗎?滬深300指數基金現在可以買了嗎?
這個就要看這些比較大市值的權重股的走勢,今日,巨無霸裡面,只有中國石化以及工商銀行漲幅超過2%,而有些高市值,特別是股價高的股票,甚至出現跌停板,對市場打擊比較大,比如601012的隆基股份,今天出現了跌停板,603986M易創新跌幅超過9%,跌幅在5%以上的權重股,還有兆易創新,中興通訊,山西汾酒,葯明康德瀘州老窖,五糧液,第一權重股,貴州茅台今天下跌2.5%,還有券商類股票都有較大的跌幅
由此可以看出,滬深300指數想要企穩,還是需要這些高市值股票,出現明顯止跌跡象,至少不能有多家大市值股票,出現在跌幅榜上吧!如果後期有至少兩天的時間,跌幅榜不再出現,基金重倉的高價股,再考慮介入
以上僅代表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5. 滬深300反映的是滬市和深市的股市走勢對嗎
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滬深300指數的成份股是選取了滬深兩市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300隻股票回,說白了就是答滬深兩市的大盤藍籌股,這種股票占的權重份額比較大,它們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會帶動大盤向上向下的方向,但也不是絕對的。最近幾年的走勢來看,滬深300指數表現不錯,但是上證指數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只能說最近幾年大盤藍籌股的表現要略微強一些。
6. 怎麼看滬深300指數的估值,從哪兒可以看,有圖的像這種的
去東方財富網看股評
7. 滬深300指數基金股指有多高
與市場結構差異的擴大,權重股的估值優勢由滬深300指數開始顯示。法國興業銀行全球基金管理人士最近向記者分析指出,滬深300成分股有“兩大折價差異”再加上幾大優勢。下半年滬深300指數基金投資前景看好。兩大折現差是指H股相對折價,和中小板相對折價。以招商銀行為例,該銀行是滬港兩市首家重量級銀行,其h股的A股溢價逾30%。中國平安、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等重量級股的h股溢價均超過20%。
在2021年以來的反彈行情中,指數基金也緊隨“風起”。在滬深300指基中,最好的性能是增強產品。事實上,指數基金近期的良好表現已經引起了機構投資者的強烈關注。從組織學上看,今年第二季度上證綜合指數下跌20%以上,而保險基金的股票和基金的股權投資增加了2255億元,其中滬深300指數基金所佔比重較大。早在5月17日上證指數下跌逾5%時,中國人壽就向滬深300指數基金投資逾15億元。無獨有偶,大型基金公司的季度報告也顯示,第二季度凈買入7隻新基金,其中3隻為指數基金,全部為滬深300。
8. 滬深300指數人民幣理財收益與股市漲跌有何關系
漲則多賺,跌就少賺,關鍵看資金配比,指數化資金比例越高,與指數聯動的程度越一致
9. 滬深300指數的計算方法
指數成份股的選樣空間,上市交易時間超過一個季度;非ST、*ST股票,非暫停上市股票;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最近一年無重大違法違規事件、財務報告無重大問題;股票價格無明顯的異常波動或市場操縱;剔除其他經專家認定不能進入指數的股票。選樣標准為選取規模大、流動性好的股票作為樣本股。
選樣方法為先計算樣本空間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總市值、日均流通市值、日均流通股份數、日均成交金額和日均成交股份數五個指標,再將上述指標的比重按2:2:2:2:1進行加權平均,然後將計算結果從高到低排序,選取排名在前300位的股票。
指數以調整股本為權重。例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指數成份股原則上每半年調整一次,一般為1月初和7月初實施調整,調整方案提前兩周公布。近一次財務報告虧損的股票原則上不進入新選樣本,除非這只股票影響指數的代表性。
滬深300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該日300隻成份股的調整市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0點,自2005年4月8日起正式發布。
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1000
其中,調整市值=∑(市價×調整股本數),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亦稱為除數,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滬深300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 自由流通比例
(%) ≤10(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加權比例
(%) 自由流
通比例
20 304050607080100滬深300指數另外,滬深300指數的選樣方法是對樣本空間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為上市以來)的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50%的股票,然後對剩餘股票按照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在前300名的股票作為樣本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滬深300指數中,雖然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流通市值權重排名不是在最前面,但這兩只股票對指數的影響絕不亞於招商銀行和中信證券。
從A股市場的現狀來看,雖然滬深300指數從編制方法來看要優於上證指數和深成指,但廣大投資者還是把上證指數作為最重要的市場指數,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上證指數影響市場人氣進而影響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作為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的交易標的,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與此同時,其良好的市場表現也使得以其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基金業績表現較為突出,那麼作為一種強調交易性和投資性的指數,其成分股基本面上的特徵,主要基於財務指標從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分紅派息以及估值等角度對滬深300指數推出以來其基本面特徵變化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第一,滬深300成分股的盈利能力突出。盈利能力直接反映了指數的籃籌特徵和長期回報能力,可以了解從前後四批滬深300成分股的稅後利潤及其市場佔比以及主營收入市場佔比的情況。
根據研究顯示,滬深300成分股主營收入市場佔比基本穩定在70%左右,而其凈利潤市場佔比更是維持在85%以上,且還呈現一定上升趨勢。而從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凈利潤分布來看,2006年底滬深300成分股占整個市場凈利潤的比重為92.2%。
進一步,對其凈利潤占市場比進行了如下分析: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凈利潤權重集中度較高,其總共300隻成分股凈利潤合計占市場的比重為92.2%,但其中前5位就貢獻了全市場43.56%的凈利潤,也占整個滬深300成分股凈利潤的一半,前40位成分股凈利潤的市場貢獻度更是高達70%。
同樣統計顯示,滬深300的籃籌長期回報特徵,根據統計,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加權EPS和ROE基本都在全市場水平的1.2倍以上。
以上的分析表明,滬深300成分股將市場上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基本已經全部囊括,總體而言,其成分股的資產質量極佳,盈利能力較強,堪稱整個市場的中流砥柱。
第二,滬深300成分股具備較好的成長性。進一步,以主營業務收入以及凈利潤的加權平均增長率指標來考察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成長性特徵,考察結果如下所示:
除了2006年滬深300成分股的加權凈利潤增長率略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外,其餘時段上,其成長性指標明顯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從總體來看,盡管滬深300指數並非一種成長性的指數,其成分股的特徵卻仍然體現了較好的成長性特徵。
第三,滬深300成分股的分紅與股息收益高於市場平均水平。股息收益反映了市場的穩定回報,是投資者在較低風險水平下的可預期回報,下表顯示了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派現能力。
有相關研究表明,滬深300指數在推出當年其成分股現金分紅總量已經達到630.64億元,占整個市場的72.11%,而2006年其成分股現金分紅量增加了144億元,同比增長22%,同時,其市場佔比也繼續呈現增長趨勢。
而對股息收益率的統計也表明,投資於滬深300的股息收益率明顯高於市場總體水平,2005年的滬深300成分股股息收益率為2.53%,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而由於2006年市場的走強,導致股價大幅上揚,從而股息收益率也大幅回落。但滬深300成分股的股息收益率仍然高於市場水平。
滬深300指數
第四,滬深300成分股估值水平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以市凈率和市盈率作為評估指標,比較了2005年中到2007年1季度共五個時點滬深300成分股的估值水平與市場平均水平,結果如下:隨著這兩年市場估值水平的提高,滬深300的估值水平也同步提高,但一直顯著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有一定估值優勢。
第五,滬深300成分股代表了機構投資取向。如前所述,滬深300成分股由於其良好的基本面情況,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同時也代表了市場中主流機構的投資取向。
分析了WIND資訊對於主要研究機構對上市公司評級的統計,300隻樣本股中,有290餘只獲得了主要機構的投資評級,佔比高達97%,而全部A股中僅有64%的股票獲得了機構的評級。從評級結果看,滬深300指數成分中,有1家以上主要機構給予買入評級的樣本股共計222隻,而有1家以上主要機構給予增持評級的樣本股共有263隻,獲增持以上評級的股票比例達到55%,而全市場中只有36%的股票的綜合評級在增持以上。
這表明,滬深300成分股受到市場高度的關注,並且其投資價值也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而從機構投資的實際運作中,也可以看到這種特徵,以2007年1季度基金季報為例,其共計373隻重倉股中,有186隻是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占整個重倉股的50%,其持股總市值占其重倉股總市值的52.72%。這體現了滬深300指數已經成為了機構投資取向的一個標桿。
綜上所述,從基本面來看,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在兩年的運行中體現了較好的盈利性、成長性和分紅收益能力,同時,相對於市場平均水平,其估值優勢也較為明顯,已經逐漸成為機構投資者乃至整個市場的投資取向標桿。那麼,就股指期貨而言,滬深300指數有利於得到更多機構的關注,從而更有益於形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投資者結構。
10. 滬深300指數的意義
滬深300指數的誕生,意味著中國證券市場創立10多年來第一次有了反映整個A股市場全貌的指數。滬深300指數誕生還承載著市場的希望——盡快推出股指期貨產品以結束過去股市單邊市的制度缺陷,維護和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毋庸置疑,衡量滬深300指數成功與否的標志,是看其是否能夠涵蓋滬深兩個A股市場,客觀真實地反映A股市場運行狀況。在這一方面,不少業內人士對滬深300指數給予了積極評價和充分看好。他們認為,滬深300指數的市值覆蓋率高、與上證180指數及深證100指數等現有市場指數相關性高、樣本股集中了市場中大量優質股票,因此,可以成為反映滬深兩個市場整體走勢的「晴雨表」。
而一些市場人士更加看重一個滬深300指數的推出,對積弱已久的市場具有的振奮作用。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基金普遍對滬深300指數寄予很大期望。他分析,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等大資金獲準直接入市後,需要有更加靈活的投資品種。滬深300指數的推出迎合了這些大資金的需求。由於兩市的綜合指數不斷下行,此時推出一個新的滬深300指數,可以振奮市場,因為一個新的走勢強勁的指數將有效地激發投資者的信心。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滬深300指數推出後會不斷剔除不合格的股票、引入符合條件的樣本股。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後,投資者就會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地調整選股的思路,上市公司也會更加註重自己的公眾形象,一個重投資、輕投機的較為成熟的市場投資理念就會逐漸深入人心,國內市場上就會逐漸培育出一批具有藍籌特點的樣本成份股。
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此次滬深300指數並沒有將當前一些市場熱門的中小企業板股票如蘇寧電器等選入到樣本股中。一些業內人士據此預測,此舉為今後分別構建獨立的主板和創業板指數體系打下了伏筆。
中小企業板在深交所推出以後,大量有融資需求的小型企業開始登陸深圳,以構建融資通道,深交所將成為未來中小企業的融資天堂。這些中小企業板上市的公司的總股本、流通股都偏小,難以與超級大盤股共同成為樣本。
從國際上看,主板與創業板是兩個獨立的體系,香港主板與創業板存在巨大價值投資差異。美國道-瓊斯指數也與代表高科技的納斯達指數分屬兩個體系。
從這個意義上說,滬深300指數的推出有望推動滬深A股市場的合並,促進全國性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的誕生。
滬深300指數之所以與眾不同,除了其獨有的統一特性外,在許多市場人士看來,它的推出還吹響了通過金融創新來解決證券市場制度問題的號角。
滬深300指數發布,除了要真實反映A股市場狀況,為市場提供一個投資標尺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股指期貨提供一個標的。有業內人士就表示,推出滬深300指數,並在滬深300指數推出運行一段時間後,如果運行狀況良好,就可以推出以該指數為標的的股指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