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股渦輪與權證有什麼區別
窩輪與內地權證有什麼區別?窩輪與內地權證的6大區別
1、發行主體不同
現時國內A股最初上市的權證全部都是公司性質的認股權證,即股本認股證。其發行人主體為公司本身,作為一種集資或激勵員工的手段,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企業管理方式,各類企業都可以運用。一般為認購證,大多數是不能上市交易的,個別情況如上市公司以派發認購證代替股息分紅時,這樣的認購證就可在市場上交易,獲分配者可選擇在到期前任何時間將其賣出。國內A股市場,發行的認股證令公司認股證多了一種「解決股權分置改革」的功能,並可在交易所進行買賣。
香港市場以衍生認股證居多:發行人主體為第三方,主要是投資銀行發行,其發行的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種以小搏大的工具,並透過交易所進行買賣。行使股證時,以現金結算方式進行,投資者獲得的差價將由發行人負責派送,跟相關企業沒有任何關系。發行人的責任及股證的條款會詳列於上市文件內。
2、發行的權證品種及數量不同,市場投資選擇范圍差異大。
國內A股市場,權證品種單一,給投資者選擇餘地少,大部分是公司性質認股權證,即股本認股證:認股證的投資參照物是以股票(正股)作為其相關資產。
而香港市場權證品種繁多,給投資者豐富的投資選擇。除了股本認股證外,有指數認股證:認股證投資的參照物是以指數作為其相關資產,另外還有牛熊證:牛熊證可分為牛證和熊證兩大類,若投資者預期相關資產價格上升,可選擇牛證;若預計其價格下跌,則選擇熊證。
而且國內權證數量少,只有十幾只權證可選擇炒作;港股權證數量多,據香港交易所資料顯示,自2001年12月香港交易所重新修訂認股證上市規則後,認股證發行量明顯增加,僅在2004年就發行認股證就達1259隻,到2008年市面上流通認股證更是達到5000隻以上。由於港股權證數量眾多、品種齊全,從而使港股權證投資具有更多選擇、更多機會。
3、發行定價相差巨大
國內A股權證的定價模式:
定價過程中並沒有公認的定價模型,市場上也沒有一套成型的理論來衡量權證定價的高低。上市之後,市場也沒有對權證的定價高低有什麼反映,反而一開市就連續漲停,完全不在乎權證的內在價值以及與正股的相關性。導致的結果是持有大量流通股的基金公司以及QFII在權證的定價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實際上也證明了基金公司和QFII成為權證交易的大贏家。
香港權證發行商定價需要考慮眾多因素:
市場競爭方面的因素:由於發行商眾多,在發行條款方面特別是價格方面當然越有競爭性越好。
相關企業盈利前景的因素:
正股股價的走勢對認股證價格的影響是最深遠的,如果正股的股價預測的好,無論是日後的大升或大跌,能夠准確判斷對認股證定價都會有幫助,發行商也會變得主動,減少風險。
認股證的年期對定價的影響:
以認購證來說,行使價越低,期限越長,認股權證的定價會越高,反映在價格上便越高,相反,時間越短,時間價值便越低,認股權證的發行價也會越低。
認股證的兌換率對定價的影響:
兌換率就是以多少份認股證換取一份正股的比例,市面上較多的比例是1:1和10 :1,剔除行使價等其它因素的影響,1:1關系的兌換率,其發行價一定會比10:1關系的定價高,因為後者是要用10股認股證才能換取一股正股。
4、權證暴利空間不同
而國內市場對權證漲跌幅存在限制,權證漲跌幅是以漲跌幅的絕對價格來限制的,計算公式如下:
權證漲(跌)幅價格=權證前一日收盤價格±(標的證券當日漲幅價格-標的證券前一日收盤價)×125%×行權比例
另外,有時內地管理層在權證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即使價格未達到漲跌幅限制也出手干預,強制停牌。
香港權證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對價格波動不會隨意加以限制。看準後市,准確預測某隻股票會上升,買入其認購證,權證高杠桿作用,以小博大,爆發力極強隨時可以賺取30%—70%的利潤甚至翻幾倍,這並非A股權證升幅可相比。例如:權證末日輪的實際杠桿比率都非常高,當正股拉升的時候,低價輪會隨著正股的拉升而爆發驚人的漲幅。
例如2008年7月24日,港交所(00388)今年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雖然下半年仍將受全球和A股市場波動影響,但港交所股息收益率達4%,料股價下跌風險有限。港交所現日均成交額仍維持約600-700億港元。大市反彈,人氣略有回升,帶動港交所持續造好,其輪7173大漲270%。
5、正股價格與權證價格相關性差別
國內權證市場中公司權證的條款透明度不高,並沒有固定的發行價,升跌幅度較難控制,往往會脫離相關資產的理論走勢,有時甚至出現過度的炒作,目前國內市場新發行的公司權證都存在這種問題。而香港權證市場中衍生權證由於存在莊家制度,透明度比較高,各種條款均可在有關渠道查到,並維持較好的流通量,漲跌幅度基本依據相關資產的走勢進行,比較容易操作。
6、權證炒家的風險意識不同
由於國內權證市場剛發展,炒家投資知識缺乏及投資心態不成熟,導致由於權證價格的暴漲暴跌,投機極為嚴重。如武鋼認購及認沽權證亦在2005年11月23日上市交易,開盤首日投機氣氛同樣異常濃烈,連續三天直封漲停,其後又大跌,武鋼認沽權證被大賣單打壓連續兩日跌停,市場暴露出極度的非理性。
香港資者經驗豐富,投資更顯理性;二十年來,香港權證投資者積累了豐富的權證知識和實戰經驗。投資者會以權證條款和流通性做為重要指標去挑選有價值的權證。如果發現所買權證的條款變壞時,會勇於止損,而不會盲目補倉。由此可見,權證投資者對自己的投資行為是相當負責和理性的。
2. 港股渦輪怎麼買賣
一、每天固定拿10萬或20萬塊(下文以10萬為例)買一個恆指的牛證或熊證,一般都離收回位500點左右,杠桿約20倍左右; 二、賺了錢,不加碼,每天都保持固定的10萬不變,賺的錢留作現金或買風險小的正股做中長線; 三、不包中午場,不包夜,確保不被收回,因為恆指當天震幅一般不可能超過500點;並且,期指結算附近兩日不玩。一般來說,沒有特別大的事項和處於重要的點位關口,恆指全天震幅都在200點以內。這樣,就能基本規避掉大盤的系統風險,只賺正常波動價差。 四、盤前先根據前夜美股和當天內地及日本的情況,結合未來幾天或一月的大盤趨勢,對恆指當日走勢做一個大體的判斷,如果感覺未來上漲的概率大過下跌,就買牛,否則玩熊; 五、如果恆指開盤時跳空一步到位,並且還明顯超過了正常的幅度,比如超跌了,就買牛,超漲了就買熊;否則,開盤30分鍾不交易,先觀察波動的區間,確定大盤當日大體的運行區間和波動的中樞點位,與自己盤前的估算預測進行核對; 六、如果選擇玩牛,則當恆指跌到接近區間下限時,買入10萬塊牛證,一般選20倍杠桿的,每份一般1毛錢左右,10萬塊的份數就是1M,這樣,牛證每變動一個價位就是1% ,也就是1千塊錢,對應恆指大約就是10個點; 七、恆指每上漲10個點,牛證就上漲一個價位,就賺1千,一般上漲超過50個點,盈利5%,就止盈出局,一天操作不超過2次,每次一般不超過半小時;如果當天趨勢比較強烈,則上漲100點,盈利10%一定退出止盈,並且當天不再操作; 八、上述操作時間,要避開中午和下午休市前至少15分鍾; 九、由於一天一次盈利10%,或兩次盈利共10%,就有1萬塊的盈利,手續費只要500-1000元,所以實際盈利仍有近萬元; 十、如果感覺當天外圍影響較大,或對大盤的走勢不太自信,指數半小時內仍未波動50個點,自己感覺不好的話,則能漲一到二個價位也要賣出,確保安全;賣出後調整心態,重新評估,如果有信心則再玩一次,否則當天收手; 如果大盤因外力突然破位,止損一定要堅決,決不能加倉拉低成本,否則可能一次損失掉10次的錢。 以上方式,還有幾點要注意: 一、資金不能太大,太大怕影響成交,由於恆指的熱門牛熊,成交量都比較大,10萬或20萬的一個單,不會有成交問題;也不能太小,如果只是1萬或2萬的單,則手續費比例太大; 二、要有收費軟體,方便操盤; 三、搞這種超短線,得投機性非常強的性格的人才能玩,優柔寡斷的人不能碰。
3. 港股渦輪 杠桿啥意思
港股說的渦輪 類似我們之前曾經出現過的權證。
香港渦輪是由投資銀行回而非上市公司本身發答行,具有發行資格的投行能針對任何一支正股創設渦輪,看好或者看衰正股是買賣渦輪的原動力,其實很簡單,香港的許多個人投資者,已經不把認股權證看成是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而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一種投資工具。歸根結底還是還是看正股的基本面和盈利能力。渦輪的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8個月,一旦存續期滿將因行權而消失。
杠桿就是放大資金盈虧比例,比如一元買股票,賺錢虧錢都是一毛。而杠桿就如同一元變成了兩用,就能賺兩毛,當然也可能要虧兩毛。
4. 港股里的渦輪是什麼意思
你好,「窩輪」的定義:其專業的名稱應該是「認股證」,而新聞媒體上常提到的是備兌認股證和股票認股證,同時也是香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兩種,備兌認股證是衍生認股證的其中一種,而衍生認股證是則是認股證的一種,認股證還包括股票認股證,而它本身則是期權的一種。
股票認股證是由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認股證,例如代號2303的認股證,是由華豐紡織(364)所發行的,其特點是期限比較長,例如2303的期限為3年。另一個特點是,如果擁有該認股證的投資者到期要兌換股票的話,由上市公司發行新股以供兌換。
衍生認股證是由其所代表的「資產」所衍生出來的認股證,這些資產可以是股票、股票指數、黃金、外匯等等。而上述的股票認股證一般是只代表一個公司的股票,而衍生認股證所代表的股票可以是一個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是同時代表多個公司的股票,如9554,只代表中石化(386)一家的股票,而9394(石化摩根0406購)則同時代表著石化行業中的中石化、上海石化、中石油及儀征化纖,所以它也稱作一籃子。
衍生認股證;指數的衍生認股證包括的「資產」有恆生指數、H股指數、紅籌指數,甚至包括道瓊斯指數在內的國際市場指數等等;外匯的衍生認股證代表的資產是外匯的匯率。衍生認股證是由持有該相關資產的第三者發行,並非由相關的上市公司本身發行,一般都是國際性投資銀行發行(一般稱其為發行商)。所以如果投資者需要兌換股票的話,那隻能是舊股的轉移,而不涉及到上市公司發行新股。而衍生認股證分為兩類(見圖),包括非備兌認股證和備兌認股證,而現在市場上的主流是備兌認股證(簡稱備兌證),而兩者的區別是:非備兌認股證是指發行商手上沒有足夠的相關「資產」供認股證持有者兌換,而備兌認股證則相反。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