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四川九州歷史股價

四川九州歷史股價

發布時間:2021-07-31 00:35:34

『壹』 有誰知道四川九洲怎麼樣

一句話 別來 我都想離開那 地震後福利都減半了,我每個有的住房公積金才扣90元,還不如不扣.

『貳』 四川九洲 股票歷史最高價位多少/目前還有多大的漲幅空間!

歷史最高價位就是前期高點,42.96元,只要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突破歷史高點應該沒問題。

『叄』 為什麼開臨時會公告一出股票就下跌呢,是四川九洲

股票的下跌和大盤,政策有很大關系,不是幾句公司公告,分紅,隨便的消息就可以導致的,圖表分析為主,不要關注基本面,因為幾乎沒幾個人可以看得懂,

『肆』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怎麼樣

簡介:九洲電器是一家從事二次雷達系統及設備、空管系統及設備科研、生產的大型骨幹軍工企業;是從事數字電視設備、有線電視寬頻綜合業務信息網路及三網融合系統、電線電纜光纜、LED、物聯網、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軟體、手機等個人消費終端、車載指揮通信系統、通用航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品等的開發、製造、經營和服務的高科技企業。
法定代表人:孫仲
成立時間:2009-06-18
工商注冊號:51010900007981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成都高新區天府大道中段765號

『伍』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以前一五時期蘇聯援建的國營788廠嗎

783廠。

九洲電器集團官網上的發展歷程簡介: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國營第七八三廠(第二廠名國營涪江機器廠)。
為滿足國防建設的需要,1956年5月國家計委、建委批示在四川省綿陽縣選址興建國營第783廠,工廠籌備組赴綿開始籌建工作,1958年10月動工興建。先後隸屬國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機械工業部。在中央「邊基建、邊研製、邊生產」的方針指引下,在工廠籌備組、工廠黨委的領導下,廣大職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戰勝各種困難,在荒涼的河灘上開工建設,完成了由仿製到試制改進的任務,確立了工廠以研製生產空管雷達系統設備為主的產品發展方向。1965年11月25日,工廠經國家正式驗收合格,並投入生產。這一時期,老一輩九洲人的艱苦創業為工廠後續發展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陸』 古代九州及其歷史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九州,不同時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為《禹貢》中冀州、兗(ya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後來又有十二州說,即從冀州分出並州,從青州分出營州,從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說,「九州」泛指中國。例如: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己亥雜詩中的第220首》)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九州」原是虛指,後來才逐漸具體化。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象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確指,而應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曰冀州」,「正北曰並州」。(《逸周書·職方解》與《周禮》全同,考慮到《周禮》較有系統,很可能是《逸周書》抄襲的《周禮》。)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尚書·禹貢》:「冀州」,「濟、河惟兗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爾雅·釋地》曰:「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楊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訓》曰:「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兗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申土。」
《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河圖》曰:「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開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東北咸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信土。」
《初學記》卷八·州郡部·總敘·州郡·第一引《河圖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昆侖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東曰陽州。」
上述材料雖然聯系密切,但區別也很明顯,尤其是前四條與後三條之間差異更大。如各條中均有弇州(或作兗州,弇、兗字通。《初學記》形訛作拾州),但前四條定位在濟、河間,後三條則定位在「正西」;冀州、陽州(形訛作揚州、楊州,陽古作陽)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材料應當基本分為兩派:前四條為一派,可暫稱為《周禮》派;後三條為一派,可暫稱為《河圖》派。
《周禮》派各家雖然也略有差異,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統治范圍,並且各州分布亦與漢晉分布大致相同,易於理解,並無多少疑點,疑點最多的是《河圖》派。《河圖》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東西部(或曰濟、河之間),古來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范圍豈不只限山東地區了嗎?並且《河圖》派有八個州均按以東南西北確定的八個方位分布著,正中則是冀州。
也有人撰文,論證了自黃帝始的先夏氏族和夏氏族可能都起於山東,夏代中晚期乃漸西遷至於河南的觀點。如果這個觀點能夠成立,則《河圖》派的諸種疑點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禹治水等活動的范圍就在除膠東以外的山東地區,那根據茫茫禹跡所畫的九州(虛指)自然就只能限於山東。後來(戰國初期)九州具體化,如果明白真相的話(已有很多人不明真相了,如《左傳·昭公元年》),學者仍會將它限於山東,在山東境內尋找要確定為州名的地名。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並且,《河圖》派九州現在多能在山東境內找到地名來源。具體如下:
弇州,即今兗州。今市西30里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國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為神話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稱弇茲,《山海經·大荒西經》雲:「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茲。」西海即古之大野澤,在嵫山之西。弇州之名蓋源於此;台州(或訛作括州、柱州),《列子·黃帝》曰:「華胥氏之國在兗州之西,台州之北。」地難考實。或謂源於古台縣,《山東通志》卷三十三·疆域志·古跡一·濟南府·歷城縣條雲:「台縣古城,在縣東八十里,春秋齊邑,漢置縣,屬濟南郡。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野為台侯。」在今濟南市東北30里,但台、台二字古異,疑非;玄州,《莊子·在宥》曰:「堯……流共工於幽都。」《尚書·堯典》曰:「流共工於幽州。」玄、幽意同,或即幽州,地難考實。或作濟州,泰沂山系之北古有濟水流過(今為黃河河道),依此而名濟州,亦通。薄州(一作咸州),山東東北部古有薄姑氏,《史記·周本紀》曰:「遷其(奄)君於薄姑」,在博興縣東北15里,薄州之名蓋源於此。
陽州,為神話中日之所出,山東東部古有陽國,《讀史方輿紀要》卷一·歷代州城形勢一雲:「沂水縣南有陽都城,古陽國。或曰,陽國本在今益都縣東南,齊逼遷之於此。」齊遷之事見《春秋·閔公二年》。益都今有河名陽水,萊州古有陽邱山(《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三十八·萊州府雲:「陽邱山在掖縣東南三十里,亦名馬鞍山。」(今名大澤山),都可能與陽國有關。陽州之名蓋源於此;神州,《河圖括地象》曰:「昆侖東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地難考實,惟《姓苑》雲:「琅邪有神氏」,不知是否有關;昂州(或作次州),地難考實;戎州,山東西南部古有徐戎,《左傳·隱公二年》雲:「公會戎於潛。」即是。戎州之名蓋源於此。
冀州,位居正中。文獻中言之較多,如《楚辭·離騷》曰:「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曰:「冀,九州中,謂今四海之內。」但均未指出具體所在。
現在所知最早與冀州結下關系的恐怕就是黃帝和蚩尤了。《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使應龍攻之冀州之野,……遂殺蚩尤。」《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赤)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其它有關黃帝戰蚩尤的材料還有,《初學記》卷九引《歸藏·啟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於青丘。」《鹽鐵論·結和》:「黃帝戰涿鹿,殺兩皞、蚩尤而為帝。」
赤帝即炎帝,又號大庭氏,在今曲阜市附近。空桑即窮桑,《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杜預註:「窮桑,少皞之號也。……窮桑地在魯北。」窮桑很可能就是寧陽縣與曲阜、泗水兩縣交界處的小山脈。黃帝所居,即軒轅之丘,《山海經·海外西經》曰:「軒轅之國在(此)[其北],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一曰]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窮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一曰]在軒轅國北。」既曰「不敢西射」,則軒轅丘當在窮山西,「一曰」者並不可靠。窮山即窮桑,地在「魯北」,可見軒轅之丘當在曲阜西北。《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曰:「封黃帝之後於鑄。」鑄後為蛇丘縣治,在今泰安市西南夏張鎮南故縣村,正在曲阜西北。既封其後於此,可能此即古軒轅之丘所在,至少不會太遠。涿鹿即蜀祿、燭龍、九淖,為古蜀族。《左傳·宣公十八年》曰:「楚於是乎有蜀之役。」杜預註:「蜀,魯地,泰山博縣西北有蜀亭。」在今泰安市西。可見這里遠古確有蜀族。又《山海經·大荒北經》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謂燭龍。」章尾山即鍾山,又名舂山、東山。筆者曾據《穆天子傳》推證該山很可能即今蒙山山脈的主峰龜蒙頂。若果如此,則古蜀族當原在平邑縣東北一帶。
冀,金文作「B」正象雙角鬼臉人形。中國古有崇鬼風俗,冀州當即鬼州之意。梁《述異記》卷上曰:「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首?],四目六手。……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正是鬼的形象。蚩尤被殺於冀州,看來應是被殺於他的老巢。赤帝、黃帝、窮桑、涿鹿既然都在汶泗上源,由此分析,蚩尤、冀州也應在汶泗上源范圍之內。《述異記》又曰:「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山東地區蚩尤遺跡很多,並且也有蚩尤戲,據馬德懷先生說:「早年山東泗水縣民間保存了此項傳統。」也可為證。
再具體說來,筆者曾據《穆天子傳》推證洋水很可能就是流穿今新泰市境內的今柴汶河,為汶河的支流之一。關於柴汶河,學界有一定爭議。依《水經·汶水注》,古柴汶河原名淄水,因流經柴縣故城(今新泰市柴城村)北而「世謂之柴汶河」,但其源頭並非今東周河,而是今羊流河。《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曰:「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成在今寧陽縣東北90里,足證古柴汶河確名淄水,酈說當有所據。至於今東周河,《水經·洙水注》則以之為古洙水之源,西南流入泗水。但是今東周河與泗水之間隔有關山,不可能相通,也就是說今東周河不可能是古洙水的上源,而只能向西流注淄水(古柴汶河)。酈道元必是失察。至於《山東通志》言洙水之源在關山,且言小汶河(即今東周河)約在元明時匯奪淄水,那匯奪之前小汶河又流向哪裡呢?總不至於自淤成淵吧?所以小汶河當自古就是淄水的一條支流,其名可能曾是洋水。《歸藏·啟筮》曰:「蚩尤……出自羊水,」如果羊水就是洋水,蚩尤又在汶泗上源范圍之內,則羊水只能是以今東周河為源的今柴汶河,蚩尤只能在今新泰市境內。這是很有可能的。若果如此,冀州之地也就在今新泰市境內。
換個角度說,《漢書·地理志上》河東郡平陽縣條應劭注曰:「堯都也,在平河之陽。」《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甫謐曰:「堯都平陽,於《詩》為唐國。」《廣弘明集·對傅奕廢佛僧事》引古本《紀年》曰:「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由此可知,堯都平陽應無問題。那平陽又在哪裡呢?查閱文獻,古名平陽者共有四處:一在山西,《左傳·昭公廿八年》:「趙朝為平陽大夫,」《水經·汾水注》引古本《紀年》曰:「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今臨汾市治;一在河南,《左傳·哀公十六年》曰:「衛侯飲孔悝酒於平陽,」今滑縣東南;兩在山東,《春秋·宣公八年》曰:「城平陽。」今新泰市治;《左傳·哀公廿七年》:「越子使後庸來聘,……盟於平陽。」杜註:「西平陽。」《水經·泗水注》引古本《紀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齊田肸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今鄒城市治。
堯在河南並無證據,所以滑縣之平陽為堯都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堯在山東的證據則較多,因而新泰、鄒城兩處之平陽有一處為堯都是有可能的。進一步說,顧祖禹評論泰安州的形勢曰:「州北阻泰山,南臨汶水,介齊魯之間,為中樞之地。山東形勝,莫若泰山;泰山之形勝,萃於泰安。由此縱橫四齣,掃定三齊,豈非建瓴之勢哉!」而這種「介齊魯之間,為中樞之地」的形勢在泰安州中尤其體現在新泰縣(現設市)。據考古學研究,山東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海岱龍山文化的分布范圍乃是魯中南山地及其周圍一帶,新泰正處於該范圍的中心位置。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堯雖然可能起於今菏澤地區,但設都於新泰一帶,居中以馭四方卻是極有可能的。就此而言,僻處西南的鄒城是無法相比的,也就是說,如果堯在山東的話,其都平陽最大的可能是在新泰。堯在山西證據也較多,臨汾之平陽為堯都雖不能完全肯定,但也無法完全否定。但既然堯在山東比在山西的可能性更大,證據也更多,那堯都平陽之在新泰也就比在臨汾更具可能。綜而言之,新泰的平陽最有可能是堯都。《左傳·哀公六年》孔子引《夏書》曰:「惟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亂其紀綱,乃滅而亡。」陶唐即堯的氏族,其在冀州既明,而都邑平陽最可能在新泰,也就是說古冀州最有可能是在今新泰市境內。
明白了這一點,《河圖》派九州的分布十分均勻、冀州被稱為「正中」的原因就好理解了。《河圖》派九州說也就並非無稽之談了。後來,據《孟子·萬章上》說:「舜……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史記·封禪書》正義引《世本》曰:「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可知,舜、禹皆可能都於堯都平陽,皆可能都於今新泰市境內。今市西有禹村鎮,歷史悠久,為這種可能又提供了一條佐證。為什麼要這樣呢?當然是與新泰的地理形勢(正中)有關了。近來學界已達成共識,周代所封夏後之杞曾長期居於今新泰境內。為什麼會如此呢?恐怕是與禹可能都此有關!
到了戰國時期,由於疆域的擴大、對古史的遺忘,人們已經很難讀懂實際保存了歷史真相的《河圖》派九州說了。於是便依據當時中國的版圖來誤讀和改寫它們,從而產生了《周禮》派九州說。甚至我們還可根據《周禮》派各家所保存的原貌的多少(如正東、正北、正西、正南、東南、東北等以方向定位置的詞語)來大體判斷其產生時間的早晚,即可能《周禮》最早、《呂氏春秋》其次、《禹貢》再次、《爾雅》最後。後來,鄒衍又提出大小九州說,「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這恐怕就是鄒衍既見兩種「九州」說而又不能解其乖異,遂折中而言的結果。

『柒』 中國歷史上的九洲是指哪九洲

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捌』 九州的歷史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禹貢》所敘述的九州的范圍,北有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至南海,西至甘肅接西域,東至東海。九州也是當時學者對未來統一國家的一種規劃,反映了他們的一種政治理想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

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

而「九」可能是確指,而不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是指九個大型的地理人文區劃的總稱,也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禹貢》雖然託名為大禹所作,其實卻是戰國後期的作品。具體的證據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貢》中所記的不少地理狀況都是戰國時的現象。



(8)四川九州歷史股價擴展閱讀:

「九州」最早見於《禹貢》,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又有 一說,為黃帝始創「九州」之說),於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漢地的代名詞。九州區域范圍劃分也不同。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范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其中冀州的范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並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於是為十二州也。」即並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時又被稱為十二州。

《周禮》派各家雖然也略有差異,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統治范圍,並且各州分布亦與漢晉分布大致相同,易於理解,並無多少疑點,疑點最多的是《河圖》派。

《河圖》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東西部(或曰濟、河之間),古來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范圍豈不只限山東地區了嗎?並且《河圖》派有八個州均按以東南西北確定的八個方位分布著,正中則是冀州。

閱讀全文

與四川九州歷史股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
同花順主散資金線指標 瀏覽:56
oppo股票代碼 瀏覽:484
華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瀏覽:509
電銷理財產品 瀏覽:590
項目融資計劃書模板 瀏覽:626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
北京信託土地流轉信託 瀏覽:542
本月人民幣匯率 瀏覽:286
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