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國旅息稅前利潤近三年分別是多少謝大神!!
2013年1,893,599,005.89
2012年 1,447,571,064.26
2011年 1,081,323,235.45
息稅前利潤也叫營業利潤,我也是剛明白過來。
『貳』 旅行社利潤分析
簡單來說,正常的旅行社的利潤來源一是售賣自營產品,是靠賺取遊客的服務費。二是售賣代理產品,是靠賺取產品供應商的代理費。利潤點一般不高,毛利率不到10%吧。我的答案是咨詢了青驛網的旅行社同行得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叄』 旅行社的利潤從何而來以及如何運作
主要的盈利手段是與旅遊目的地的旅行社或景區聯手開拓客源市場,它的主要職責在於招攬遊客。然後呢,旅遊目的地的旅行社或景區會和客源地旅行社有個同行的結算價。客源地的旅行社賣出的就是銷售價,差價就是利潤。
舉例:上海的甲旅行社有條線叫海南雙飛5日價格是2500元。
那麼這條線路是海南乙旅行社做的。他們一個負責收客,一個負責接客,術語叫組團社和地接社。一天有2個客人看了廣告來報名了。上海的甲旅行社不能獨立操作海南線路,需交給乙旅行社。那麼之前商定的2個旅行社之間的結算價是2200,那麼如果這個生意成的話甲旅行社可獲得利潤 300元一人。
地接社的營業收入是由組團社按撥款標准及規定,其來源是撥付的綜合服務費、城市間交通費、加項服務費、全程陪同費等。撥付的款項對組團社來說是構成營業成本的一部分,對地接社來說則是營業收入。
『肆』 旅行社的利潤分析
現在都比較透明的一般就是100-200了,現在都是相同的品質比較價格。相同的價格比較服務,相同的服務地緣分,
『伍』 中國國旅股票的技術分析
601888
今天收28.43
29.35為他的壓力點
25.54為他的支撐點
明天如果開紅盤會到29.09 如果開綠盤28.3
感覺 28.07這幾天會到一次的。
『陸』 怎麼對利潤的構成進行分析
利潤也稱凈利潤或凈收益。
從狹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包括收入和費用的差額,以及其他直接計入損益的利得、損失。
從廣義的收入、費用來講,利潤是收入和費用的差額。
利潤按其形成過程,分為稅前利潤和稅後利潤。稅前利潤也稱利潤總額;稅前利潤減去所得稅費用,即為稅後利潤,也稱凈利潤。
資本主義制度下
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或現象形態,它表現為商品價值超過成本價格的余額。即資本家銷售商品後所得的價格總額超過其預付資本量的余額。利潤實際上來源於資本家用可變資本購買的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也就是僱傭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即可變資本的增殖額。但卻在現象上表現為資本家全部預付資本所帶來的增加額。
同時,因為剩餘價值實現為貨幣是在商品的生產過程完成以後才出現的,它又進一步被看作是資本家為了生產商品所投入的全部預付資本即所用資本(包括尚不計入成本價格的那些固定資本)帶來的。不僅如此,商品從生產過程進入流通過程,為了從事銷售活動還要追加資本(包括純粹流通費用),因此,剩餘價值不僅被看作是在生產領域中的全部預付資本帶來的,而且還被看作是包括預付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的全部資本共同帶來的。
從資本的總公式G-W-G′來看,剩餘價值是在直接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爾後又是在流通過程中實現的。所以在資本家看來,剩餘價值這一增殖額是全部預付資本帶來的,因為,①就所費的資本來說,為了生產商品,他不僅以預付資本購買了勞動力,而且還購買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各種生產資料,這些所費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購買價格都加入成本價格的形成;②就所用資本來說,預付資本所購買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資本家的指揮監督下,在生產過程中結合起來,發揮著生產剩餘價值的職能,不僅所費資本參與了剩餘價值的形成,而且全部預付資本作為生產的物質要素(包括那些尚未耗費的固定資本),都進入了生產的全過程,參與了剩餘價值的形成過程,因此,全部預付資本都應該得到報酬。③剩餘價值不僅對所費資本表現為增加額,而且對全部資本也表現為增加額。這些都是被歪曲了的表面現象。其實,價值的增殖僅僅是僱傭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活勞動所創造的新價值,扣除勞動力價格(工資)以後的余額,它作為可變資本的增殖額或僱傭勞動者無償的剩餘勞動的產物,就是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這樣一種觀念上的產物,就取得了利潤這個轉化形式。
社會主義制度下
中國現代政治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價值表現形式。產品的價值構成是c+v+m,c+v部分轉化為生產成本,m部分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部分,轉化為企業的利潤。社會主義利潤的具體形式有:實現利潤,即企業銷售收入減去各項費用支出的餘款;上繳利潤,即按規定上繳給國家財政部門的利潤;稅後利潤,即企業實現利潤按國家規定上繳一定比例後留歸企業的部分等等。
社會主義利潤與資本主義利潤有本質的區別,它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用於擴大社會主義再生產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是社會主義積累和社會消費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