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證券分析中心

中國證券分析中心

發布時間:2020-12-27 23:58:36

❶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的聯辦集團三大板塊單位及網站

和訊
網路和訊全抄財經網 金融研究襲院
北京聯辦培訓有限公司 財經
證券市場紅周刊
證券市場周刊
CIO/信息方略
PC Magazine電腦時空
成功營銷
動感駕馭
新地產
中國汽車畫報
PSA China
新旅行
TimeOut中英文版
他生活
美好家園
視覺
體育畫報
葡萄酒評論
東方壹周
金融實務
財經網
支點網

❷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的簡介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的前身是「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簡稱「聯辦」。「聯辦」成立於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五日,是由九家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起和集資成立,是原國務院體改辦主管的事業單位。從醞釀和籌備時起,「聯辦」就把推動中國證券業和資本市場健康起步和規范化發展當成行動的宗旨。「聯辦」完成了第一個在中國創辦規范化證券交易所的實施方案;積極參與了中國「證券法」「公司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編輯出版了中國第一套系統介紹專業知識的證券業叢書;應邀參加了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設計和籌建工作;設計籌建了第一個全國性、跨地區電腦聯網的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STAQ系統);推動和組織實施了第一次國債發行承銷試點(1991年)並連續三年擔任國債發行承銷的「總協調」,三次試點並承銷國債近百億元人民幣;推動和設計建立了中國境內第一個投資基金--發行規模為3億元人民幣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籌劃和組織了在全國范圍內定向募集法人股份的最早一批(3家公司)試點,籌資總額4.2億元人民幣;推動並組織了第一個專門的法人股流通市場;創辦了第一個全國性證券業培訓中心;籌劃和組織了中國股份公司採取私募發行外資股(引進外資 5200萬美元)的成功先例一一廣西玉柴公司;協助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成功進行了建立「國債一級自營商」制度的試點。
聯辦先後創建管理了多個基金,其中包括:淄博鄉鎮企業基金、S&E基金、CFI基金、S&C基金、帕洛瑪中國投資基金和國泰財富基金。基金總額達數十億元人民幣,平均年收益超過市場平均水平。
聯辦研發部擁有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開發隊伍,曾經多次在國內率先發表過經濟界有影響的言論、報告、經濟預測和分析性文章等。聯辦研究部具有專業研究人員30多名,其中博士、碩士以上學歷20人,許多人員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學習工作過。31%為國家級專家或大學教授。其中很多人間接或直接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金融證券市場建設方面做出過卓越貢獻。

❸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的沿革

中國證券市場設計研究中心的前身是「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並得到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支持的非盈利、民間性、會員制事業單位。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總幹事負責制。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改為現名。從醞釀和籌備時起。五年多來,「聯辦」完成了第一個在中國創辦規范化證券交易所的實施方案(1988年);積極參與了中國「證券法」「公司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自1989年至今);編輯出版了中國第一套系統介紹專業知識的證券業叢書(1989年);應邀參加了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設計和籌建工作(1990年);設計籌建了第一個全國性、跨地區電腦聯網的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STAQ系統,1990年);推動和組織實施了第一次國信發行承銷試點(1991年)並連續三年擔任國債發行承銷的「總協調」,三次試點並承銷國債近百億元人民幣;推動和設計建立了中國境內第一個投資基金――發行規模為3億元人民幣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1991年);籌劃和組織了在全國范圍內定向募集法人股份的最早一批(三家公司)試點,籌資總額4.2億元人民幣(1992年);推動並組織了第一個專門的法人股流通市場(1992年);創辦了第一份全國性證券專業雜志――《證券市場》周刊(1992年)創辦了第一個全國性證券業培訓中心(1992年);籌劃和組織了中國股份公司採取私募發行外資股(引進外資5200萬美元)的成功先例――廣西玉柴公司(1993年);協助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成功進行了建立「國債一級自營商」制度的試點(1993年)···以上這些和「聯辦」成就的其他業績,構成了中國證券業和經濟改革上的重要篇章,贏得了海內外高度的贊譽。它同時表明,「聯辦」有能力繼續擔負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健康成長的新的使命。
1988年9月底以後,以國家體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牽頭,由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康華發展總公司和中國工商信託投資公司四家發起,先後在北京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專題討論和研究了在北京成立全國性證券交易所的可能性和具體實施步驟。參加會議的單位還包括財政部、國家計委、國有資產管理局、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國務院辦公廳以及其他金融投資機構。
四家發起公司會同社會上部分金融和法律專業人才,如海外回國的王波明、高西慶等人,在鬆散形式下組成了「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聯辦」前身),並在一個月內完成了「中國證券市場創辦與管理的設想」(簡稱「白皮書」,起草人有:宮著銘、周小川、張曉彬、蔡重直、王波明、高西慶、陳大剛、許小勝)和「中國證券體系規劃圖」等一系列文件,對中國證券業和設立交易所的整體格局提出設想。
在主要文件擬就後,「設計小組」將有關部分呈報中央及國務院有關領導同志審閱,數天內,有關領導同志均對報告作了批示,中央領導提議請姚依林和張勁夫同志主持並聽取「設計小組」成員的匯報。
1988年11月9日, 姚依林和張勁夫同志主持了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及有關部委領導參加的會議,聽取了張曉彬、周小川、王波明、高西慶等建議建立證券交易所的匯報。會議認為,當時建立證券交易所「一是條件不成熟,二是非搞不可」,要將建立證券交易所作為近兩年體制改革的配套措施,要起步早,積極籌備,根據條件逐步發展。
會後,「設計小組」立即著手進行了證券交易所籌備班子的組建工作,為避免引發爭議,籌備班子沒有直接取名「北京證券交易所籌備辦公室」,而是定名為「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簡稱「聯辦」),半帶政府色彩,半帶研究機構性質。
1989年3月15日,「聯辦」成立簽字儀式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舉行,創始會員每家出資50萬元。簽字的九家創始會員公司代表分別是: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鄭敦訓、中國對外貿易信託投資公司趙志堅、中國光大集團公司冷林、中國農業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宮成喜、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王岐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經叔平、中國信息信託投資公司楊咸祥、中國康華發展總公司賈虹生和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張曉彬。
簽字儀式後召開了「聯辦」第一次成員大會和第一次理事會,會議通過經叔平任「聯辦」理事長,張曉彬任理事會秘書長,宮著銘為總幹事,王波明為副總幹事。
「聯辦」工作規劃為:起草證券管理法規;設計審計、財會的統一標准;設計交易所內部交易程序與軟體;設計證券市場內外的配套體系;組織培訓全國證券專業人員;落實交易所的選地與設置等10項。當時計劃在1990年底或1991年初正式運營北京證券交易所。
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北京證券交易無果而終。當年12月5日,「聯辦」建立的STAQ系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通典禮,成立了第一個全國性、跨地區電腦聯網的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業內人士認為,兩所一網的建立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的誕生。
1991年4月20日,聯辦組織的首次國庫券市場化承購包銷合同簽字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蒙古廳舉行。
1991年8月30日,國家科委批准聯辦承接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股份制和風險投資機制綜合改革方案研究設計課題》立項,聯辦首次以政府合同形式接受政府部門委託。
1991年12月25日,國家人事部批復國家體改委,允許將「聯辦」掛靠其下。
1992年7月,STAQ系統成為法人股流動試點。
1992年10月,深圳「8?0」事件發生後,國務院證券委及其監管執行機構中國證監會成立,當年推動聯辦成立的積極分子劉鴻儒(歷任人民銀行副行長、體改委副主任)和傅豐祥(體改委宏觀司司長)分任首屆證監會正副主席,「聯辦」中大量人物進入新成立的證監會:王波明任交易司負責人,李青原任國際司負責人,高西慶任法律司負責人,陳大剛擔任高級律師,汪建熙任首席會計師。高西慶後在1999年至2003年任證監會副主席,李青原2002年任證監會規劃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後任證監會首屆研究中心主任。
1992年11月,「聯辦」推動和設計建立了中國境內第一個投資基金——發行規模為3億元的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
1998年4月,國家開始整頓場外非法交易市場,STAQ市場開始萎縮。
1998年國務院證券委與其辦事機構中國證監會合並。
1999年9月9日和10日,STAQ和NET系統因「國慶綵排交通管制」和「檢修機器」暫停交易。

❹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怎麼樣

簡介: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 簡稱"聯辦",成立於1989年3月,其前身為"證券交易所研究設版計小組"。聯辦權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發起者,參與設計了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直接設計、創建並管理了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STAQ系統);提出並以"總協調"身份直接組織了三次國債承銷試點;並於1992年下半年參與設計國務院監管證券市場的職能機構--中國證監會。同時,聯辦又是優秀的基金管理者,匯聚了一批優秀的基金管理人才,積累了豐富的基金管理經驗和投資經驗。

❺ 中國證券市場介紹

希望採納
智研數據研究中心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是證明證券持有人有權按其券面所載內容取得應有權益的書面證明。按其性質,不同證券分為證據證券,憑證證券、有價證券等等。有些證券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證券的存在活躍了金融、經濟和投資。對證券的不恰當投機,例如無貨沽空,可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
智研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證券市場評估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證券相關概述、中國證券市場運行環境等,接著分析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現狀,然後介紹了中國證券重點區域市場運行形勢。隨後,報告對中國證券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中國證券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您若想對證券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證券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採用國家統計數據,海關總署,問卷調查數據,商務部採集數據等資料庫。其中宏觀經濟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部分行業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及市場調研數據,企業數據主要來自於國統計局規模企業統計資料庫及證券交易所等,價格數據主要來自於各類市場監測資料庫。
詳情查看:/b/baoxian/H47750DMPR.html

❻ 中國證券市場各類指數

一、 綜合類
1、藍之韻論文
http://www.21blue.com 門類較全。

2、學生大論文中心

http://www.studa.com/newpaper/

3、蜂朝無憂論文網
http://www.51lunwen.com/main/index.asp
門類很全。
4、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paper/
門類很全。
5、論文帝國
http://www.papersempire.com/

二、 教育類
1、教研論文交流中心
http://www.k12.com.cn/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學教育為主,基礎教育、英語教學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學論文網

http://www.minaol.com/gb/art/ttd/index.asp

以教育論文為主,包含:語文論文 美術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英語論文 歷史論文 德育論文 教學論文
數學論文 音樂論文 生物論文 自然論文 體育論文
地理論文 攝影論文 勞動技術 農村教育 畢業論文
素質論文 醫學論文 電子電器學 思維科學 計算機論文
活動課教學 書法篆刻論文 創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論文 信息技術論文
3、教育論文

http://dhzyzz.porcelain-china.com/teach.asp
4、中國園丁網論文大觀
http://www.teacher.net.cn/papers
5、北大附小學校教師的文章:
http://www.bdfx.net.cn/5jslw.htm
三、 專業類
1、優秀論文雜志
http://www.interpapers.com/kj/
以科技類為主。
2、論文資料網
http://www.51paper.net/
以財經經濟管理類為主。
3、法律圖書館
http://www.law-lib.com/
文如其名。
4、法學論文資料庫
http://www.law-lib.com/lw/
文如其名。
5、中國總經理網論文集
http://www.cnceo.com/school/lwj.asp
6、mba職業經理人論壇
http://mba.001.com.cn/mbamba.htm
7、中國農業在線-農業論文
http://www.agrionline.net.cn/keji/lunwenzy/
8、體育論文
http://www.zxty.net/proct4.htm
9、財經學位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forumcn.com/sblw/
10、公開發表論文_深圳證券交易所
http://www.sse.org.cn/sse/yjkw/gkfblw.asp
11、中國路橋資訊網論文資料中心
http://www.lqzx.com/lunwen.htm
12、論文商務中心
http://doc.cei.gov.cn/
13、法律帝國:
http://www.fl365.com/gb/lawthinker/bbs/default.asp
四、 論文寫作教學類
1、學術論文
http://www.hrexam.com/advanced1.htm
其實是學術論文的寫作網站。
五、 博碩士論文
1、論文統計
http://www.sci.com.cn/
實際上就是萬方的論文統計。
2、台灣博碩士論文咨訊網
http://datas.ncl.e.tw/theabs/00/
3、北京大學學位論文樣本收藏
http://www.lib.pku.e.cn/xwlw.html
4、學位論文 (清華大學)
http://www.lib.tsinghua.e.cn/new/thesis.html

]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http://www.paper.e.cn/
論文中國 :http://www.chinawrite.com/
新浪論文網分類:http://dir.sina.com.cn/search_dir/jy/lw/
中國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
大學生論文庫http://www.syiae.com/lunwen
論文資料網:http://www.51paper.net/
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studa.net/paper/
畢業論文網:http://www.bylw.com/
學位論文:http://www.lib.tsinghua.e.cn/NEW/thesis.html
無憂論文網:http://www.51lunwen.com/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論文庫:http://lib.blcu.e.cn/dt1000/bys/bys.htm
。。。

❼ 中國證券兩大交易場所分別是在哪裡

深圳證券交易所
地 址 :中國深圳深南大道2012號
上海證券交易所
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❽ 中國證券市場基本面分析!!作業!

加強法制放鬆管制 對於未來幾年我國證券市場的法律、監管環境,我們認為其基本取向是加強立法、執法,適度放鬆行政管制。理由是:首先,持續兩年多且力度不斷加強的市場監管,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但現在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為激活證券市場,管理層應在進一步規范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採取更為務實和靈活的管制政策。其次,在過去兩年多的監管工作中,管理層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執法尺度、監管政策將更多地考慮市場本身的運行規律。再次,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政府將會順應國際證券市場自由化、國際化的潮流,適當放鬆對證券市場的法律管制,逐步從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以推動整個國民經濟更穩健地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去。 具體來看,政策在以下幾個方面將有適當放鬆: 1、企業的上市、融資將建立在市場選擇的基礎上 目前,我國社會儲蓄的80%已分散到居民手中,在個人和家庭對證券市場進行著直接和間接參與的條件下,發行方式的市場化改革是大勢所趨。首先,多年來上市向國有企業傾斜,而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幾乎沒有進入資本市場機會的狀況將有所改變。估計今後兩年內放寬非國有經濟企業上市的政策將陸續出台,上市公司的結構將進一步趨於合理,投資價值將進一步凸現出來。其次,增發、配股的核准制將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規模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的偏好和需求。第三,進一步建立完善退出機制,讓市場決定取捨,減少市場的不規范和風險。 2、放寬對銀行、保險、證券公司業務經營的法律限制,逐步實現銀行業與證券業的融合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銀行業與證券業的分業經營制度,而世界處於證券業與銀行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重要時期。原來嚴格實行分業經營管理的美日兩國也分別在1997年和1998年,通過立法或頒布行政命令實行了銀證合業經營。我國證券市場將適應歷史潮流,逐步實現銀證合一。近期內,由於受制於現行法律的障礙,金融控股公司將成為一種較好的變通方式,即母公司是混業的,子公司是分業的,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有一道防火牆存在。應該說,混業經營對券商、銀行、保險業都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3、收購、兼並的方式更趨多樣化,限制條件進一步減少 一方面,在停止通過股市減持國有股的政策背景下,政府從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需要出發,將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開辟新的國家股、法人股減持的渠道。另一方面,有民營或外商背景的收購方收購國有背景的目標公司時,相關法律法規的匱乏使人舉步維艱。因此,政府將加快健全外資並購的有關法律規范體系,特別是有關的兼並收購條例、外資收購國內企業股權或資產的規定,對兼並收購的有關資格、條件、限制性規定、方式和程序等給出明確性規定,提高政策透明度。 4、放寬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法律限制 加強立法和執法工作,是對放鬆監管的補充,兩者是相輔相承、並行不悖的。放寬管制意味著要打破限制競爭、礙效率和限制消費者選擇的各種障礙,而加強立法、執法工作實際上是要對放鬆管制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和其它不公正現象進行監督和控制。至於具體的加強監管的立法措施,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修改、完善《公司法》和《證券法》,實現依法治市,促進市場規范 由於《證券法》出台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方面法律的某些內容過於原則,不利於操作,對於有些比較敏感的內容,如股指期貨、櫃台交易等也未作出規定;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如民事賠償問題、證券監管機構的某些強制執法許可權問題等,需要進行必要的修改。 (2)、適時出台《證券投資基金法》,規范基金運作 《證券投資基金法》的推出,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基金業發展中的基金運作不規范、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等問題,並使地下基金最終浮出水面而走向規范化。 (3)、建立民事賠償機制,依法保護投資者利益 從「紅光實業」、「鄭百文」、「銀廣夏(相關,行情)」到「三九醫葯(相關,行情)」等等,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而遭受損失的中小投資者卻一直未能通過法律途徑獲得補償,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至今尚存的重大遺憾。因此,在未來幾年,我國將逐步建立起一套適應證券市場特點的民事賠償機制、完善索賠的訴訟機制和實現機制,加大違法違規成本,降低投資者權益保護成本。 (4)、完善相關立法,實現中介機構執業標准與國際慣例接軌 針對目前中介機構自律機制薄弱、缺乏職業標准和職業道德的有效制約的情況,國家將完善與證券公司、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相關的立法,對損害投資者利益、挪用投資者資金、弄虛作假、信息披露不真實和執業不公正等現象進行法律約束。 證券市場日益成熟 今後兩年,證券市場的走勢特徵將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機構投資者的力量大大加強;2、股市波動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博奕;3、國內股市與國際股市的聯動性將逐步加強;4、「政策市」的特徵將有所弱化,「機構市」特徵將有所加強;5、投資理念將從盲目投機型向價值投資型轉換。 1、影響股市的基本面分析 (1)宏觀經濟:支持股市平穩運行。2003-2004年,國民經濟運行將保持良好的態勢,年均經濟增長率在7.9%左右,將為2003-2004年我國股市平穩運行提供強大支撐,中國上市公司將分享經濟快速增長的成果。而世界經濟的復甦,將有利於國際資本市場的穩定和走強。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國際環境將會有明顯改善。因此,基本面將支持2003-2004年證券市場保持平穩健康運行。 (2)政策面:維護市場穩定的基調不會改變。預計2003-2004年政策面維護市場穩定的基調不會改變。管理層已經認識到我國證券市場「新興加轉軌」的特點,證券市場仍將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通過發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加速我國證券市場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總體看,2003-2004年政策環境會比較寬松,管理層會通過輿論導向來影響和調控市場,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仍將偏暖。另外,隨著上證180指數推出並被市場接受,大批以該指數為標的的金融創新產品也會應運而生。 (3)資金面:潛在的資金供應量能滿足資金的需求。總體來看,2003年潛在的資金供應量巨大,完全可以滿足資金的需求。場外資金包括部分居民儲蓄資金、證券投資基金、券商新增資金以及新開戶投資者資金。但同時也應看到,未來兩年市場擴容壓力也將有所加大。首先新股擴容壓力較大。其次是2003-2004年可能會有較多的企業申請增發和配股;與此同時,企業可轉換債券的融資規模會有所增加。 2、今後兩年證券市場運行格局 (1)A股市場:自從2001年10月22日起,管理層在1500點之上就反復出台利好,表明1500點以下是管理層並不認可的區域。 目前市場的最大推動力來自於政策面的扶持。但是,政策面的扶持是有時間性的限制的,也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如若在政策性利多這一支撐力消除後,市場再次按其自身市場規律運行的話,則市場的強弱特徵將出現較大差異。如果沒有大的政策因素和外部的突發事件,2003年股指有可能在1500-2100點區間內運行。2004年股指有可能在1600-2400點區間內運行。 (2)基金市場:一級市場方面,基金擴容步伐將加速。一批已開業或正在籌建的基金公司會推出封閉式基金;老基金公司中部分尚未發行開放式基金的也在緊鑼密鼓地准備之中;合資基金公司可能會登陸基金市場。基金的創新品種也有可能在2003年出現,如全面復制上證180指數的指數基金等。 (3)B股市場: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管理層更傾向於把B股市場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去解決:一方面,目前A股市場加速擴容,是國內重點發展的資本市場。而B股市場作為吸引外資的功能定位不復存在;另一方面,由於證監會表示允許並支持外商投資企業A股上市,且目前外商投資企業A股上市已沒有政策障礙,證監會將本著國民待遇的原則受理外商投資企業的A股上市申請。B股走勢必然缺乏方向,這在指數上將表現為箱體震盪格局。 (4)國債市場:2002年上半年,國債市場延續去年下半年的走勢,繼續保持上升,現在已經見頂回落。2002年上半年國債市場的收益率基本上與2001年持平,並小幅超過2001年。因此,國債市場的投資預期已經出現較大降低。展望今後兩年的走勢,由於我國的利率水平處於歷史低位,中長期來看,利率上升概率較大。因此,國債市場今後兩年很難再有大的行情。同時,由於通貨緊縮壓力仍然很大,短期內央行不會加息,因此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上升的空間也不大。 3、今後兩年證券市場風險因素分析 盡管國有股減持叫停,但是困擾證券市場有效發展的諸多因素仍然存在,市場上一些潛在的風險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仍會伺機影響股市,對股指運行趨勢產生抑製作用,因此,不排除大盤在一波行情過後,仍有可能轉入較長時間的修復整理期。 可能導致市場出現潛在風險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包括:1、A股擴容速度,尤其是大盤股、超級大盤股擴容的速度;2、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加大;3、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經營業績有待提高;4、對市場違規行為查處的繼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尚未消除;5、長線資金信心有待恢復,中短線資金的炒作會加大股市波動;6、金融創新推出的情況不確定,對市場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均難以估計。 從中長期看,關於股市長期政策的協調問題,還可能使市場對上述不確定因素的擔憂加深,從而導致指數的較深回落。畢竟,「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一直是基調,但兩者之間的矛盾是難免的,也不容易協調。一個穩定的股市符合各方的利益,暴漲暴跌都是有害的。在政策完成修正後,市場也要相應的調整,這需要一個過程。

❾ 中國證券市場如何分析

給你找了3篇研究A股市場的券商報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東北證券:2010年A股年度策略報告:關注結構性機會
投資要點:
經濟周期不僅影響市場的收益率也影響著市場的振幅,2006-2009年經濟繁華、衰退造就了A股年振幅超100%的單邊市特徵,2010年經濟周期處於復甦緩慢向好的階段,經濟增長表現出更多的常態化特徵,常態化的經濟預示著明年市場振幅有望收窄、市場將由單邊市向平衡市轉變。經濟常態化、市場規模化支撐著股市運行特徵的轉變。
美國儲蓄率階段性向下回歸、失業率見頂回落,美國經濟復甦,美元將有望由單邊震盪向下轉為探底企穩回升,對應中國出口將有望恢復至10%的增長,2010年人民幣升值隨著美元走勢的改變將更多的停留在預期層面。
刺激計劃下藉助補償需求釋放,汽車、地產得到快速恢復,預計明年地產需求仍能保持中速增長、汽車略低些;房地產投資以及信貸的增長有利於投資維持在20-25%水平;經濟增速9%,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成了中國經濟的必然選擇。
伴隨著流通比例的擴大、融資規模的擴張、資本市場多層次體系的建設,市場規模化特徵顯現,估值水平更趨國際化、成熟化。
明年市場運行特徵將呈現為年振幅收斂的平衡市特徵,上證指數運行區間為2700-3900點;市場機會以結構性特徵為主。
投資機會:A、兼具出口敏感和結構轉型的高技術產業(電子元器件、信息設備等);B、房地產銷售維持中速增長、刺激計劃利好的傳導,將分別有利於建材裝飾、傢具和鋼鐵、玻璃、氧化鋁、電力設備等產業的恢復和發展;C、超額貨幣等將漸次影響價格體系,考慮美元走勢、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要素改革進程,更看好農產品、食品等產業;並對資源類持階段性機會的策略建議;D、主題投資:低估值板塊的價值回歸、結構轉型概念股等,比如銀行、鋼鐵、紙業等。
---------------------------------------------------------------------------------------------
廣發證券:A股9月市場策略:驚濤拍岸 防禦為主8月:A股「過山車」行情,調整勢頭猛烈。
7月29日市場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大跌5%,其後雖然是重拾升勢,但是沖高到3478點後,股指開始了連續的下跌,在毫無支撐的3000點被擊穿後,市場的恐慌達到極點,2900到2800點屢屢被擊穿,新股上市數日中國建築和光大證券就面臨破發危機,一時之間,彷彿又回到了08年的熊市氛圍中。
經濟的復甦是確定的,方式或有不同。
種種跡象顯示,經濟復甦才剛剛開始,無論復甦的形態是V型、U型還是螺旋形、波浪形,總的趨勢是向上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不能要求每個月的數據全部都要超預期,為了實現保八的目標,四季度GDP增速上2位數已經是大概率事件。在宏觀上,大的趨勢基本上沒有發生變化,經濟數據的大幅上揚是確定的。
9月行情預測:未來市場的核心區域在2650---3300點之間。
對於9月行情的展望,我們認為趨勢性研判在投資決策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三季度策略報告中,我們曾提出市場的核心區域在2650—3300點之間,過去兩周的市場調整已經相當程度上消化了政策微調和流動性適度收縮的利空,目前指數又回到了這一區間,市場經過這次洗禮,又從超預期的樂觀情緒中一下子回到保守的預期之下,有些矯枉過正,總的來看目前的上市公司業績支撐3000點的能量還是有的,市場短期還要經受震盪的考驗,直至到達均衡區間,促使市場轉好的催化劑來自於9月上旬公布的新一期經濟數據的披露。
9月投資策略:明確以盈利為主導。
在判斷9月市場行情走勢的基礎上,我們認為目前的組合倉位應該有所謹慎,在看好經濟的同時,要謹防數據的披露風險帶來的「過山車」行情,所以股票型組合的倉位建議維持在50%—80%之間,注意防禦短期風險。
板塊方面,我們在此強調要以企業盈利為主導:1、尋找業績比較確定的上市公司,其中醫葯和零售等抗周期性的防禦品種,是目前震盪行情較好的避風港;2、關注未來兩到三年盈利穩定高增長的公司,在被市場錯殺時,是良好的買點,這類公司具備較強技術研發能力和創新精神或者具備資源獨占優勢優先考慮;3、主題機會例如創業板和軍工,能力較強的趨勢投資者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選時操作。

-----------------------------------------------------------------------------------------
華泰證券研究所:A股市場先抑後揚 估值水平繼續下降
從市凈率和市盈率的歷史角度看,目前A股市場估值水平基本合理。
以2009年8月21日收盤價計算,整個A股市場的市凈率為3.39,較前一周有所下降,為歷史市凈率的45.41%分位數,略低於歷史市凈率的中位數3.53。整個A股市場的市盈率為38.51,較前一周有所下降,為歷史市盈率的39.69%分位數,略低於歷史市盈率的中位數42.11。
從極高市凈率(市凈率大於10)個股佔比看,A股市場估值處於平均水平之上,但還未進入頂部區域。目前極高市凈率個股佔比為7.88%,為其歷史值的54.80%分位數,低於其歷史值的75%分位數13.77%,與其臨界值25%還有一定的距離。
從極高市盈率(市盈率大於100)個股看,目前市場估值水平已接近頂部區域。目前極高市盈率個股佔比為16.51%,為其歷史值的59.30%分位數,略低於其75%分位數19.35%,與其臨界值28%還有一定距離。
從市凈率水平看,金融服務和黑色金屬等19個行業估值水平基本合理;醫葯生物、機械設備和有色金屬3行業估值水平較高;食品飲料行業處於高估水平。沒有行業處於較低或低估水平。
從市盈率水平看,信息服務行業處於低估水平;金融服務、醫葯生物和採掘3個行業的估值水平較低;房地產、餐飲旅遊和機械設備等9個行業估值水平基本合理;綜合和交運設備兩個行業估值水平較高;農林牧漁、輕工製造、交通運輸、黑色金屬和化工5個行業處於高估水平;公用事業、有色金屬和電子元器件3個行業的凈利潤為負。
綜合市凈率和市盈率,與歷史水平比較,金融服務行業估值水平較低。金融服務行業的市凈率為2.96,為其歷史市凈率的26.20%分位數;其市盈率為21.48,為其歷史市盈率的11.98%分位數。
綜合市凈率和市盈率,與歷史水平比較,有色金屬行業估值水平較高。有色金屬行業的市凈率為5.51,為其歷史市凈率的86.68%分位數;有色金屬行業在2008年2季度至2009年1季度間的凈利潤為負。
---------------------------------------------------------------------
□金百靈投資 秦洪

本周A股市場出現了在震盪中重心有所下移的趨勢,相伴而來的是成交量的迅速萎縮,似乎表明滬深兩市短線將面臨著進一步調整的壓力。但盤面顯示出投資機會依然多多,那麼,如何挖掘這些投資機會呢?

近期A股市場雖然窄幅震盪,但盤面顯示出熱點正在切換中。因為在本周,凡是有著強勁業績支撐的品種出現了持續震盪走高的態勢,比如民爆股的南嶺民爆(29.66,-0.27,-0.90%,論股堂)、雷鳴科化(19.92,-0.28,-1.39%,論股堂),汽車股中的一汽夏利(10.32,-0.09,-0.86%,論股堂)以及汽配股的銀輪股份(20.35,1.22,6.38%,論股堂)、寧波華翔(14.81,0.76,5.41%,論股堂)等,他們均創出了年內新高,說明主流資金正在傾注精力去推動那些行業景氣樂觀的龍頭品種。

由此不難看出,當前資金面雖然有所緊張,雖然成交量有所萎縮,但市場卻暗流潛涌,正在醞釀著新的領漲主線,即從原先的主題投資領漲主線向業績成長為領漲主線過渡,前者的主題投資主要是低碳經濟以及創業板的以小為美的選投思路。而近期將逐漸轉向那些行業景氣樂觀的品種,汽車股、民爆股、汽配股、電器股等品種均如此。

與此同時,市場在漲升過程中漸現兩大投資主線,一是年報業績預期主線。目前市場已進入12月中旬,意味著上市公司的業績已塵埃落定,部分先知先覺的資金對年報業績預期會有所布局。這其實在本周盤面中已得到佐證,因為本周A股市場雖然出現調整,但小市值品種依然活躍,不僅僅是中小市值新股持續表現,雅緻股份(32.77,-1.82,-5.26%,論股堂)、鍵橋通訊(38.44,-2.74,-6.65%,論股堂)等品種就在本周成為明星股,而且還在於江南化工(43.50,-0.38,-0.86%,論股堂)等業績高成長的小市值品種也漲幅居前。此類個股的優勢在於既擁有年報業績浪的高含權題材預期,也擁有業績可能超預期的題材預期,這自然更適合實力並不太雄厚的新增資金的選股思路,如此就意味著年報業績主線依然將成為牽引多頭資金注意力的熱線。

二是通脹預期主線。因為CPI數據在11月份出現了轉正趨勢,意味著商品價格漲升的預期較為強烈,未來的通脹壓力較為明顯。這對A股市場將形成積極的推動力,比如若CPI持續回升,未來的加息預期就更為強烈。而一旦加息,對於銀行股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因為可以提升息差。而且在通脹預期下,金融資產也是典型的抗通脹的武器,所以,CPI轉正給市場帶來了相對樂觀的做多動能。與此同時,通脹背景下,企業產品價格也會上漲,對那些強周期性品種也帶來了業績的提升預期,所以,此類個股也可能成為大盤的後續強勢股。

故在操作中,針對年報業績主線可以關注小市值品種,也可關注今年再融資的品種,比如建峰化工(19.68,0.64,3.36%,論股堂)、雲維股份(20.30,0.21,1.04%,論股堂)等。而通脹預期主線可以關注那些產品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品種,興發集團(21.28,0.16,0.76%,論股堂)、ST馬龍(13.01,-0.26,-1.96%,論股堂)、八一鋼鐵(14.50,-0.25,-1.69%,論股堂)、酒鋼宏興(15.63,-0.38,-2.37%,論股堂)等個股。另外,煙台冰輪(13.23,-0.37,-2.72%,論股堂)、九龍電力(10.59,-0.03,-0.28%,論股堂)等業績成長趨勢相對樂觀的品種也可跟蹤

閱讀全文

與中國證券分析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棗期貨和價格換算 瀏覽:651
紅棗期貨即將上市 瀏覽:878
愛建信託客服 瀏覽:508
基金外包服務市場 瀏覽:293
融資融券c 瀏覽:125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