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亞偉的介紹
王亞偉,1971年9月11日出生於安徽馬鞍山市,1989年畢業於馬鞍山二中,安徽省高考理科狀元1,199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曾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2012年5月5日,華夏基金宣布對王亞偉曾管理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精選進行分紅,在隨後的5月7日,華夏基金和中信證券同時發布公告稱,王亞偉正式離職,不過華夏將聘任王亞偉為公司顧問。2012年7月9日,王亞偉在香港成立Top Ace。
⑵ 王亞偉掌管哪些基金啊
封閉式基金興華、開放式基金華夏成長、華夏大盤、華夏策略,4隻.
⑶ 王亞偉的成就及榮譽
2007年獲得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近年來主編《大學物理學》教材一部,獲國家專利(光學儀器)三項。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Microwar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SPIE Processing》、《光學學報》、《計算物理》、《中國激光》等各類期刊發表研究論文7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30多篇次。多篇論文獲市科技論文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多項。主持和參加國家863、國家自然基金、國家博士後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大學創新基金等科研項目10餘項,獲省、市級獎8項,其中主持的「任意形體微粒特徵表述及其測量理論」項目於2003年通過江蘇省科學技術廳鑒定,研究成果獲2004年江蘇大學科學技術進步成果一等獎,所主持的「尿液中微粒物理特徵的光電檢測理論和技術」項目於2008通過國家教育部鑒定。目前,擔任江蘇大學大學物理課程負責人,物理電子學碩士點學科帶頭人,機械電子博士點瞬態精密光電檢測技術方向負責人。
⑷ 王亞偉掌控的是華夏的拿幾只基金
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兩支都是混合基金。前者股票不超過80%,後者股票不超過70%。兩者都不可以申購及定投。雖然業績非常好但對於投資者來說沒用,買不到。
現在華夏基金業績好的只有華夏優勢能買到還只是定投可以買、另外廣發策略、華安寶利、農銀成長、銀華富裕等股基,長期業績穩定,可以買得到。
採納答案時選一下原創和可以解決問題,要升級,謝謝!新年快樂
⑸ 王亞偉從st三焦中撤資了嗎
「牛基」二季度淡出
山西焦化曾是王亞偉的「愛股」。有趣的是,在山西焦化「披星戴帽」的歲月里王亞偉執掌的華夏大盤與華夏策略「悄悄」潛入。而從*ST山焦轉變為山西焦化後,兩基金卻集體選擇了出逃。
截至2010年9月30日,華夏大盤與華夏策略分別持有*ST山焦450.06萬股、250萬股,為該公司第四、七大流通股東;去年末,華夏大盤與華夏策略持股數則增至1100.25萬股、500.05萬股,為山西焦化第三、四大股東。今年一季度,華夏策略持股未動,華夏大盤則繼續加倉近200萬股,持有1300.24萬股。然而到了二季度,兩基金選擇了「走人」。山西焦化2011年中報顯示,華夏大盤、華夏策略已退出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按照第十名138.1萬股持股數測算,兩基金至少要分別賣出1162.14萬股、361.95萬股。
「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山西焦化,三者關系好似爺爺、叔伯、孫子。山西焦化在*ST、面臨退市時,焦煤集團肯定要對其進行扶持、乃至重組。當初王亞偉『潛伏』*ST山焦,根子上是沖著重組預期去的。西山煤電有焦化資產,涉足焦炭行業,這與山西焦化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同業競爭。另外,焦煤集團本身在謀求整體上市。這些要素的存在使得資產重組變得復雜。現在出來的定增方案並非重組方案,低於預期。再說華夏兩基金在山西焦化上賺了不少。」前述研究員表示。
「王亞偉的基金拋光,很正常呀,肯定是股價是認為到了的合理估值。」徐先生告訴記者:「焦炭行業,上擠下壓的,沒有多大意思。山西焦化這個定增方案圈錢味道太濃,我沒有興趣。」
記者昨日就大股東為何不參與定增、王亞偉旗下兩基金二季度淡出等熱點問題致電上市公司,但山西焦化對外兩部聯系電話均無人接聽。
⑹ 王亞偉的詳細資料
王亞偉個人簡歷檔案介紹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基金經理。
出生年月:
1971年9月11日
最佩服的投資大師:
彼得·林奇
興趣愛好:
足球、音樂、攝影
·歷任中信國際合作公司業務經理,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北京東四營業部研究部經理。
·1998年進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基金投資工作,先後任基金興華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現任華夏成長基金經理、公司投資總監。證券從業經歷9年。
一個人如果沒有相當的定力和修為,僅靠聰明才智是一定當不好基金經理的,更不可能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9年。巨大的壓力、無時不在的誘惑、偶然的滿足、頻繁的挫敗、短暫的掌聲和永遠的遺憾,這就是新興市場中一個基金經理必須面對的挑戰。雖然經過了9年的發展,基金經理在中國仍意味著是一個流動頻繁、缺乏代表人物的人群。不過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王亞偉卻是例外。他為華夏基金服務9年,患難與共且一直沒有離開基金經理的崗位,從基金興華到華夏成長基金再到華夏大盤精選基金,他與華夏基金一起見證了中國股市和共同基金業的潮漲潮落、冷暖際遇,歷久彌堅,基業常青。
36歲的王亞偉平和謙遜,文靜敦厚。如果用去年以來股市中最受歡迎的飲料板塊來形容,他沒有茅台之烈,也沒有張裕之雅,是一種「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境界,更像一杯清水,因為普通,所以不普通。王亞偉對記者說,一個好的基金經理要修煉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讓自己的內心能保持清靜,只有把「性格」、「品位」和「思想」這三重心門打造到一定境界,才能抵禦住投資和人生中無處不在的致命誘惑。
性格決定成敗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王亞偉從來不說自己在投資上的成功,在和記者的交流中他甚至都不願意舉一個成功的案例,相反他更多的是總結自己的失誤,因為是否成功是由別人來評價,而失敗的教訓卻只能由自己來總結。
不過王亞偉在投資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他所管理過的三隻基金均在華夏基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他目前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去年總回報率達到了150%,截至1月18日,今年以來半個多月已實現凈值增長率21.5%,在股票基金中排名第三。現在他還身兼華夏基金副總裁和投委會主席的職務,雖然主要精力在投資上,但副總裁的行政職務也是公司對他投資成績認可的體現。
王亞偉分析自己在投資上的優勢,除了方法之外,他更強調性格。穩重、堅定、善良、不怕困難的性格更多來自家庭的熏陶。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王亞偉認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是父親,父親的耳濡目染與言傳身教給王亞偉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識功底。
一旦確立方向,就能心無旁婺,即使經過波折也要經受住考驗堅定走下去。王亞偉說自己這種個性很大程度受了父親的影響。在他大學畢業的那年,父親被查出胃癌,但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治療竟然戰勝了病魔,現在仍然健康。這件事讓王亞偉相信沒有過不去的門檻,自己看準的事就不能輕易放棄和改變。這種性格在投資上也得到了體現。去年前三季度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凈值增長率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遙遙領先,但由於他對人民幣升值引發的銀行地產股高估值的不同看法,雖然考慮到市場熱點輪動的可能,但仍沒有跟隨市場熱點在四季度及時補倉銀行地產股,最終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年度排名上未能延續上半年的冠軍地位。對此王亞偉並不後悔,目前他仍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為在牛市中應迴避資產泡沫,堅定追求自己「安全邊際之上的收益」。
談及今後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王亞偉坦言他的興趣還是在投資上。「做基金經理可能越做越好,追求職位可能很快會上升到你不適合的位置。」
品位決定價值
越是真理往往越是平常,越是深奧的道理往往表面看起來越簡單。
如果問王亞偉他投資的秘訣是什麼,他會告訴你「追求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聽起來跟沒說一樣。
基金經理之間的區別在哪裡?王亞偉認為主要是品位。「風險偏好就是基金經理的品位,不同的人選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最終在市場的表現也不一樣」,王亞偉說他的投資品位和秘訣就是「追求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
風險兩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大家置身市場中對風險的認識卻是不盡相同。什麼是風險?什麼時候是風險最低,在市場中基金經理的判斷可能完全不同。在市場普遍追求流動性溢價的時候,王亞偉出於自己的風險觀仍在為他的成長性溢價而耕耘不綴,從這一點上看王亞偉是一個成長投資的堅定擁躉者和高風險投資的頑固厭棄者。「不能因流動性溢價和牛市而降低了選股的標准」,由此可見王亞偉還是一個清高的「品位主義者」。這也許可以被認為是保守,但事實證明對於一個有長期規劃的職業投資者來說,寧可保守也不需要激進。
在股市中有著名的「羊群效應」。當股價建立了向上的普遍心理預期,就會有更多的以前投資或者不投資股市的企業和股民加入股市,已在股市的企業及股民可能還會通過借貸調入更多資金,於是股價更加加快上漲,就像羊群向前奔跑,一些不跟著羊群跑的羊可能就會遭到踐踏,因此即使是知道繼續向前可能是災難也不得不隨大流奔跑,直到股市的泡沫破滅。
「我覺得在投資者中,『羊群效應』確實是存在的,但我選股票可能是那種輸時間不輸錢的類型,我可能短時間買進去時買了一個高點,但是企業質地好,未來得成長性能夠延續,那麼經過一段時間我又能賺錢,追求一個長期安全。」
風險教育是在市場的輪回中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的。1999年是中國市場的一個大牛市,幾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漲,大家都在瘋狂入市,大舉建倉,整個股票市場炙手可熱。到2000年,在市場最高點,幾乎所有人都看好股市的關鍵時候,王亞偉覺察到裡面潛藏著的危機,斷然決定大量減倉。這樣,2000年底,股市開始回落時,他管理的基金興華成功迴避了股市下跌的風險。2001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持續4年的熊市,興華基金最後帶給投資者的是19億元的分紅。
在對風險認識加深的同時,王亞偉在對有業績增長支持的成長投資方面的思考也在逐年深入,他對成長本身的穩定性、持續性關注越來越高。王亞偉不認同他是一個投資上的老獵手的評價。因為目前即使是老獵手面對的這個市場與以往也是完全不同。有人民幣升值的背景,有制度變革、有全流通、有人口紅利,等等。與以前大家熟悉的中國股市有著太多的不同。在如此多的新問題面前,老獵手同樣是小學生。
思想決定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股市中最終將會被消滅。當記者問王亞偉如何在股市生存得更好的方法時,他強調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還是要形成一套能夠體現自己風格的,能夠適合自己運用的比較成熟的一套投資方法。你的投資的著眼點一定要放在自己對市場本身的認識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別人走,失去主見。你每時每刻都應想市場的風險在哪裡,市場的機會在哪裡?然後根據自己的判斷,結合自己的方法應對,始終從投資的角度上看問題。」
9年的「庖丁解牛」生涯,讓王亞偉深刻體會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要想尋找未來的牛股,你必須要從目前充斥市場上的各種聲音中冷靜下來,獨立思考。這是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過濾能力,才能抓住事情的關鍵,不然就會被淹沒和迷失方向。」 王亞偉表示,「作為基金的管理人,投資者把錢交給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你要是隨波逐流,缺乏獨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沒有做到盡職盡責。」
對於經過一年大漲後繼續狂飆的A股市場,我們很想聽到王亞偉的判斷。我們知道他是一個不願意多講話的人,每說一句話都要經過仔細的思考後才說出來,因此他的語速不快,你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去理解,而這樣的人說出的話往往也更有分量。
王亞偉認為目前市場在總體健康的同時,在充裕的資金推動下已經出現了局部泡沫的跡象,某些公司股價的漲幅已經透支了經營業績的增長,從理性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出現了泡沫。新興市場的牛市演變得較成熟市場更為激烈,需要警惕台灣股市的前車之鑒,以平穩的方式可能維持十幾年的牛市也可能在一兩年內到泡沫化或者以大幅波動的形式演化。
王亞偉顯然是一個說真話的人,這在一個熱情膨脹的資本市場中更為難能可貴。在如何管好大基金方面他直言不諱:「我覺得大基金的成功運作是需要市場容量足夠大,要有好的投資品種,沒有這么多的投資品種,大基金要管好是不容易的。」
「冷靜下來,用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這是王亞偉作為一個職業投資者給大家的忠告。
⑺ 王亞偉是哪裡人他是什麼學校畢業的
王亞偉,1971年9月11日出生於安徽馬鞍山市,畢業於馬鞍山二中,畢業於清華大學雙學位。現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
王亞偉1989年以安徽省高考狀元身份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其間對證券投資產生濃厚興趣,選修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企業管理雙學位。
⑻ 王亞偉畢業於哪裡
王亞偉,1971年9月11日出生於安徽馬鞍山市,畢業於清華大學雙學位。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 現在辭職了!王亞偉1989年以安徽省高考狀元身份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其間對證券投資產生濃厚興趣,選修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企業管理雙學位。
⑼ 王亞偉基金經理簡介
王亞偉 投資人王亞偉著名投資人:王亞偉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裁、投資決策回委員會主席、華答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 2009年9月11日, 根據中國證監會證監許可[2009]893號批復,王亞偉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
1971年9月11日出生於安徽馬鞍山市,畢業於馬鞍山二中。
最佩服的投資大師: 彼得·林奇
興趣愛好: 足球、音樂、攝影
·歷任中信國際合作公司業務經理,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北京東四營業部研究部經理。
·1998年進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基金投資工作,先後任基金興華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現任華夏成長基金經理、公司投資總監。證券從業經歷9年。
「冷靜下來,用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這是王亞偉作為一個職業投資者給大家的忠告。
就我自己所知道的還有這些:他當年是安徽省的高考理科狀元,當年他操盤的華夏基金也拿過倒數第一的,但是他很好學,出國留洋學習去了,回國後就牛逼了。
⑽ 王亞偉的簡介
1993年8月至1994年1月在渭源縣秦祁鄉工作;1994年1月至2000年8月在渭源縣政府辦公室工作;2000年8月至2000年12月任會川鎮鎮長;2000年12月至2009年10月任團市委副書記;2009年10月任通渭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2010年1月當選為縣政府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