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丁格爾向我們展示了女性的偉大,你還知道哪些偉大的女性的故事
辛樹林和宋慶齡
一次,媽媽給小慶齡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戰國時,魯哀公的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借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後,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知道哀公並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說話不算數。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說話要算數,要謹守諾言。對此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准備帶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著那動聽的旋律。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著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著急地說。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兒說。
「媽媽,爸爸,我昨天答應小珍,今天她來我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說。
「我原以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後再教她吧!」父親說完,便拉著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說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裏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後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並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可以嗎?」媽媽說。
「不!媽媽,您不是常說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宋慶齡不停地搖著頭說。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接著說:「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婦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宋耀如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慶齡回答說:「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對女兒說。
「不,小珍沒有來,家中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宋慶齡辯解道。
聽了小慶齡的話,宋耀如夫婦滿意地點了點頭。
初見"國母"
兩天後的一個下午,岳欣調來了一輛軍用吉普車,與焦萬友一起,把靳三旺連同他早就准備好的簡單的行李,接出了中央警衛師政保大隊,然後把靳三旺送到了北京東城區的一座四合院前。趁哨兵驗證開門的時候,靳三旺抬頭看了一下門牌:方巾巷15號。當年,畫家徐悲鴻及其夫人蔣碧薇從日本考察歸來時,就曾聽從康有為的建議,居住在這條方巾巷裡。
進入院子,已有一位被岳欣稱做盧秘書的年輕女子(盧季卿,宋慶齡1950年至1958年的秘書)笑吟吟迎上來。顯然,岳欣與盧秘書很熟,一番握手寒暄後,她便把岳欣與靳三旺領進了正對院門的那個會客廳里。
會客廳正中的沙發上,坐著一位端莊典雅、面目慈善的中年婦女,她嘴唇微抿,面含微笑,向著來人微微點頭示意。猛然間,靳三旺覺得這位女士很面熟,似乎在哪裡見過,但一時卻想不起來是誰。正回憶時,岳欣很有禮貌地向她介紹道:「宋副主席,他就是新來的靳三旺同志,經過組織上的考察,決定從現在起派他到您這里來工作。」
原來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慶齡呀!不等岳欣把話說完,靳三旺便恍然大悟了。
懷著無比復雜的心情,靳三旺上前畢恭畢敬地向宋慶齡行了一個軍禮:「宋副主席您好。」
「好,好。」宋慶齡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面前的俊小伙,不顧岳欣的示意,兩手一撐扶手,從沙發上站了起來,同時向靳三旺伸出了手,「歡迎你來幫助我工作。聽說你在部隊里表現不錯,打仗勇敢,又立過戰功,你來幫助我工作我非常高興。」
在當時靳三旺的眼裡,宋慶齡頂多也就四五十歲,她那紅潤白皙的皮膚、略顯發福的體態與一絲不亂的頭發,無一不顯示著她對自己的精心保養與呵護。其實,要是靳三旺知道當時的宋慶齡已是整整六十歲的老人的話,說不定他會吃驚得把雙眼睜個溜圓!
2. 辛樹林編譯的一個偉大的女性讀後感
如何寫讀後感!
寫好「讀後感」要做到四點:一、讀懂原文抓中心:我們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讀」,才有寫「感」的條件.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點很多,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感點,作自己讀後感的切入點.三、讀感結合有側重:指導學生處理好寫讀後感時「讀」與「感」的關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聯系實際談感受:指導學生聯系自己或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3. 辛樹林簡介
是游戲問題嗎
不是的話請到別處提問 建議去文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