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中印邊界對峙最新進展 印度為什麼敢挑戰中國
2017年(7月7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再次駁斥了印度將洞朗地區視為三國「交界點」的言論,指出此次印度越界地區與「交界點「沒有任何關系,印度是「別有用心」、「混淆視聽」。
此前發生的事兒,梳理一下是這樣:
6月26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證實,中國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
隨後中印開始邊界對峙,雙方不斷增派人員。有印媒將其稱為「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邊界沖突。」這件事不同尋常,尤其是了解中印邊界問題的人,更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因為中印邊界長達2000多公里,有爭議的地段很多,但唯獨印度的錫金邦和中國交界的洞朗地區,從來沒有爭議。
印度同中國的錫金段,從來不屬於中印邊界爭議范圍。兩國過去對該段邊界劃分並無異議。
6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援引了1890年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給出了證據,該條約第一款
就規定了中國與錫金的邊界,歷屆印度政府也都予以承認。尤其是1959年,印度開國總統尼赫魯兩次致信周恩來,表示對中錫邊界不持異議,承認1890年條約。
對印度上來說,洞朗地區位於中印不三國中間,從形狀上猶如一把刀子,直接抵在印度的胸口。該地區也確實有刀子一樣的威脅。如果中國有效利用該地區,那麼該地區往南八十公里、印度境內的西里古里走廊就面臨中國軍隊的威脅。
因為印方斷定,中國對該地區的控制力在升級。契機就是,開頭我們說國防部提到「中國近日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印方認為,一旦道路建成,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部隊輸送能力將極大提升。因此印度覺得,必須要採取行動,不顧一切代價阻止這段公路的建設。
(1)2017中印對峙分析視頻擴展閱讀
印度對我國頻頻挑釁的原因
1、1962年後,印度汲汲於雪恥——數度挑釁但心有忌憚
印度要報仇雪恨。1962年中印戰爭的結果完全出乎印度的意料,他們絲毫沒有料到到會敗的這么徹底。印度學者認為「中國獲得全勝,印度在短時間內蒙受了嚴重的損失和恥辱「。因此自尊心超強的印度一直想再搞點事情「一雪前恥」。但畢竟"天佑正義之師「,幾次沖突里印度都沒占著便宜。
2、印度認為中國有所顧忌
1962年戰爭結束後,中國收回了所有被印度非法佔領的領土。但是,戰後中方將軍隊撤退到戰前30公里以後。這個的主要原因就是那個時候中國軍隊的補給很困難,打下來的地盤,要想守住是比較困難的。於是乎,印度在兩年後又逐步佔領了這些地方。
3、印度的大國黃粱美夢未醒
其實,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印度一直都沒有拋棄它的大國夢。在政治上,他頻頻在聯合國提議,要麼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國,要麼提議取消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制,結果都被一票否決了。
軍事上,依舊是老傳統對外采購,誰的先進就買誰的,結果鬧了不少笑話。經濟上,比較多元化,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不過總喜歡與中國相比,有個笑話就是說他們印度再不努力要被中國追上了。
㈡ 2017中印對峙 如果印軍不撤軍怎麼辦
硬度人最大資本是自己有個好的國際環境,而中國恰恰沒有。
印度的國際環境特別好,美國,俄羅斯都在拚命拉攏印度,其實中國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中國就沒有那麼好的環境了,美國及其盟國對待中國的態度大家都知道的,俄羅斯確實站在中國一邊,那也是中俄可以抱團取暖共同分擔美國壓力。
印度人的自信估計還有後勤的因素吧,大家都知道62年中印打過一次中煙戰爭,那次結果印度是很慘的,但是中國大勝後卻不得不退兵了,原因就是中國後勤補給很難的,物資別說翻越山峰送到藏南,甚至物資從雲南,四川上西藏就不好走了,沒有公路也沒有鐵路,只能用牲口托運,走一趟幾個月還十分凶險,而到了山腳下要翻山到藏南甚至牲口都沒法走,只能用人力背著過去。當時解放軍進入藏南的是一個邊防師一萬多人,物資供應十分困難,最郁悶的是有半年時間大學封山後,靠人背都不行,徹底封死了。而印度就好多了,藏南是緩坡,下面一馬平川了。運輸起來相當簡單,而且印度當時全民動員幾百萬軍隊在哪裡。這個情況下不撤退是不行的。
但是,現在雖然藏南附近交通還是很差,每年還有很長時間大雪封山,但是我們進藏有多條公路一條鐵路,上百個機場。所以印度最近也是著急,中國人基建能力是全球絕對第一的,那以後就更不好說了。
還有的依靠的根據估計就是印度神油喝多了,自嗨的太厲害了。感覺這都不是軍事,經濟力量對比的問題了,是精神有問題的程度了。
畢竟62年其實印度是很多方面強於中國,GDP和中國差不多,人均GDP遠高於中國,工業基礎也比中國強,武器生產也很強(有亞洲最大兵工廠),基礎設施方面因為英國人建設要遠遠高於中國(鐵路5.4萬公里亞洲第一,中國1萬多點),國際環境比中國好的多(當時基本上沒有國家支持中國,而美國,蘇聯兩大陣營和幾乎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都支持印度)。
今天呢,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人均GDP也差不多5倍,工業總產值中國佔世界的24%(第二名美國佔19%,印度不到1%),中國目前是直接上三個完全軍事工業體系國家之一(美國,中國,俄羅斯三國),基礎設置建設方面中國目前第一(鐵路里程12.1萬公里世界第二,高鐵里程世界第一,印度經過55年發展鐵路里程從5.4升到了6.1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目前中國世界第一,印度目前完全達標中國高速標準的高速公路還沒有,全封閉的公路好像有有120公里,你沒看錯,印度很多告訴公路是不封閉的,任何車都可以上去跑,包括驢車,牛車,隨時可以見到神牛在高速公路上晃悠)。國際環境方面目前印度還是比中國好點,但是比62年中國環境有了很大提高的。
所以這次印度自嗨,不是神油用多了,就是恆河水喝多了。
目前我們第一步外交部抗議有了,第二部國防部抗議有了,第三步一些軍演在某些地區也有了,巴鐵也配合搞了威懾了都。下一步如果升級那可能涉及到一些政治對抗,經濟制裁,強制驅離等步驟了。就看印度能頂到哪一步退卻了。一般認為戰爭爆發不大可能,中印兩國的體量擺在這里了,真打起來,那不是戰死幾百萬人能打出勝負的,四五千萬人命填進去也填不滿這個坑。所以,最後估計還是以印度推出,大家坐下來了和談結尾,別看印度人現在鬧得歡騰,自己又幾斤幾兩他們清楚著呢。
㈢ 中印對峙最終帶來怎樣的結果
兔子贏了,白象輸了
㈣ 經濟學家如何看2017年中印沖突對中國的引響
其實吧,你要是站在印度角度看,這可真不算挑戰,而是自保
1,印軍非法入境,對峙原因是中國在動朗地區修路(修的這些路其實可以看作戰備公路),一旦中印開打,中國的機械化大軍往動朗地區一開,不用開火,就放那,印度整個東北邦和首都的聯系就被咱們掐斷了,動朗地區是印度的命門,如果你是印度你怕不怕
2,印度其實每天都會越界,與我們對峙也是常有,要知道中印爭議區是全球最大的爭議區!只不過這次在敏感地區鬧大了
對付三哥不足為慮,別聽新網上那些標題黨寫的東西,開打?短期內不存在的
㈤ 中印對峙,國人怎麼看
中印對峙看國人的圍觀心態
從對峙到今天,從越界到入侵,
從國家各部對印度不斷提高的音量。明眼人基本可以看出這次事件將如何走
事實上從中印開始對峙的那一天起,各大網路上持不同觀點的網友也開始了激烈的互懟。
在一片愛國的吶喊聲中不免夾雜著一些刺耳的聲音。
有些人在中國政府對待印度的態度上怨聲載道,甚至「痛心疾首」
本人並非資深軍迷,對於深入的道理的尚且講不太准
但有幾點觀點,還是希望大家能費心指正
第一、國家是否不敢對印開戰?
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很好說,
首先印度越界的性質,人數不多,越界距離不長,沒有使用武器,沒有暴力侵犯我方人員。對於印度此次越界,為什麼會如此的被關注呢?印度越界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在邊境搞小動作是印度一貫的作風。為什麼這次就不同了呢?很多人會說這次的邊界是沒有爭議的,是劃定的。但我們別忘了,是誰高調的宣布了這一事件,是誰每天都在各大媒體發布各種相關報道?沒錯,是中央政府。假如我們的政府想息事寧人,不想和印度起紛爭,為什麼要如此的高調以至於把自己陷入一個軟弱可欺的地步呢?要知道我們現在正是在世界上樹立威望的時候,這樣的國際影響力如何能切實的推行一帶一路呢?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是一盤復雜的棋局,我們的領導人必定已經謀劃好了每一步的下法,怎麼打?怎麼和?中央政府不是只有電視上每天露面的幾位領導,龐大的智庫每天都在縝密的分析各方的形勢,我們只看到了邊界,眼光遠的看到了後面的美日越。而中央看的必定更遠。所以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到,有些東西,我們並不了解的很全面。無論是戰是和,北京方面必定有最好的計劃。列印度並不難,但也不是那麼簡單,而中央考慮的絕非軍力對比這么簡單。我們看到了現在中國國內外的形勢日新月異,有什麼理由懷疑中國政府對印度的手段呢?
第二,印度是否真的會發動戰爭?
這個問題我和個別鐵友討論過多次,雖然不了解印度人的真實想法,但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印度不會發動全面戰爭,倒不是說印度不敢,而是不會、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印度沒有一個值得發動戰爭的理由和足夠吸引印度的利益。有個來自超大的網友對我說,印度會利用邊界小糾紛然後突然對中國進行導彈襲城,會用烈火5襲擊拉薩,昆明,成都,上海,重慶,甚至要打到北京去。幸好目前我只看到了一個又如此奇葩論調的網友。且不論印度能否做到,敢不敢做,單就打仗本身來看,如果印度膽敢這么罪惡的襲擊一個主權國家,那麼為什麼還要靠邊界糾紛挑事呢?直接來個突然襲擊效果不是更好?其次因為忘記了還有一個對克什米爾念念不忘,對東巴深切嚮往的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的核打擊能力並不比印度差、在全世界都把洲際導彈僅僅當做威懾的今天,印度敢肆意使用洲際導彈襲擊一個國家的高密度人口的重要城市?而那些城市裡同樣居住著無數的美國人,日本人和印度人,如果這些人大規模撤僑,恐怕中國的東風導彈已經箭在弦上了吧?印度對中國屠城就是自己滅國之日,中國一旦出手,巴基斯坦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收復東巴和克什米爾的天賜良機
第三。我要說說國內那些喊打的聲音
這個話題可能會觸動某些人那顆脆弱的心臟,但我還是想說
整天叫著列印度的聲音中,都是那麼愛國的嗎?
優酷上我看到前不久一個黑龍江哈爾濱暴雨的視頻,道路大面積積水,導致地下室飯店被泡,一輛法拉利被泡。錄制視頻的人在解說時的聲音是興奮的,甚至是幸災樂禍的。在有人跳樓的時候,總會有人在下面大喊「下來吧」,在火災現場,總會有人對火勢不夠猛而顯得有些沮喪。在交通事故中總會有人看到損失不大而覺得沒意思、這是一種畸形的圍觀心態。這種心態來自於這些人枯燥而平淡的內心,他們渴望自己的生活充滿色彩,而達不到目標的時候就希望看到別人發生點大事讓自己增添點「樂趣」。九寨溝地震,我聽到了不止一個人說「才7級!」為什麼要說「才」呢?顯然是地震的強度不滿意,沒有造成可以讓他觀賞到的震撼畫面。所以他們希望像看大片一樣看到中印雙方的激烈交鋒。甚至血肉橫飛、全然不顧那些19歲20歲的戰士尚且稚嫩的面孔是多麼的讓親人牽掛。為什麼要打呢?如果和平的解決了,讓我們的戰士平安的回家吃頓餃子,不好嗎?他們能在5000米的高原上頂著惡劣的環境和極度的危險而毫不退縮還不夠嗎?難道一定要刺刀見紅才能顯示出軍人的風采嗎?我們都想教訓一下印度,但就算全部打死了那幾十個印度士兵又怎樣?除了印度方面多出來幾十個痛苦的家庭,我們真的能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嗎?柬埔寨和巴基斯坦,包括現在的菲律賓,都不是我們用武力嚇來的,而是我們用真誠換來的。外交不是壓制,武力不是解決紛爭的唯一方式。美國人是通過戰爭獲利,所以才不斷的挑起事端,而戰爭對於中國,只會造成我們的腳步停滯甚至後退。為一時的快意恩仇,讓我們幾代人辛苦打拚出來的新中國再次陷入泥沼,值得嗎?
第四,倡導和平解決和理性分析局勢的聲音
這一點並不包括我,因為我的內心也是希望給印度一個深刻教訓的。但我把它克制在了深處。我很敬佩那些能冷靜的分析到更深層次的鐵友。甚至我為此與某位超大的網友爭執,因為對方說在鐵血越混越低能,超大比鐵血好100倍。我告訴他一句話,和珅住宗王府,紀曉嵐住閱微草堂,人不以環境為貴,肚子里沒有半斗字,就是在清華園又能怎樣呢?何況鐵血里我遇到了很多非常有水平的網友,我敢說如果能做到不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會犧牲解放軍,不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全中國所有人都會支持打擊印度。可不能因為一口氣,毀了我們幾十年的大業。尤其是因為印度,太不值得了。
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些冗長,感謝您的耐心,希望指正!望採納
㈥ 2017中印對峙 ,跟朝鮮打韓國一個鳥樣,朝鮮韓國互滅最終的結果是難民擠爆中國,不擠爆中國才怪。
神邏輯。管泰姬陵和日本什麼事
㈦ 對於中印對峙情況,中國何時能夠反擊,還是久拖不決
未來幾十年是中國追趕發達國家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了實現這一既定目標,中國不會被一些小事所干擾,中印爭端中,中國一直抱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態度息事寧人,一是給印度講明利害關系;二是增加軍事對峙力量進行強度威懾;三如前兩步無效,就採取冷處理,先放下不理,靜觀印方動態。會有以下兩種可能,一是印度本來就是無理取鬧,在對峙得不到任何利益時就會找台階自己撤離;另一種就是判斷失誤,認為中國好欺負而擴大佔領中國領土,挑起更大爭端,這樣我國政府就不會再忍讓而被迫進行反擊。
㈧ 2017.6.18中印邊界對峙,對印軍退軍結果評價
目前看沒有勝敗,各方均沒有向當初一樣大張旗鼓,結束反而比較安靜,說明各方已達成自己的願望,詳細的內容只能等待將來相關內幕消息被公開的那一天了。
㈨ 網曝疑似中印軍隊藏南對峙視頻曝光
你想問啥?